APP下载

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修复糖尿病足部溃疡创面的应用效果

2021-12-05刘俊华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3期
关键词:糖尿病足游离皮瓣

刘俊华

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外科,福建厦门 361100

长期以来,足部的健康保养问题往往容易被人忽视。糖尿病足是让糖尿病患者担心的并发症之一,创面的久治不愈,让患者长期遭受溃疡的折磨,较高的致残率也会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很多患者造成严重的精神打击,给家庭造成心理及经济上的压力。专家表示,按一般治疗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糖尿病足患者肢体的血液供应,保肢难度大,部分患者也需要进行反复多次的截肢治疗,给患者的身心及经济造成极大打击。近年来,随着医学进步,治疗措施多样化,多学科协作广泛开展,糖尿病足的保肢治疗成功率逐步提升,加速了创面恢复,大幅降低了截肢风险。 实践证明,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修复的应用,能帮助糖尿病足部溃疡创面患者实现创面的治愈,尤其是较大、较深软组织缺损的修复[1]。 但值得注意的是,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修复手术的难度相对较大,操作精细度高,加之术中情况复杂、可变性较多等因素,需要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内攻克多项难题,对实施手术的人员要求较高。 该文为进一步研究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修复的应用价值,在2017 年1月—2020 年4 月间择取48 例糖尿病足部溃疡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入院接受治疗的48 例糖尿病且存在足部溃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入选对象的基线资料:男 25 例,占比 52.08%,女 23 例,占比 47.92%;年龄最大 73 岁,最小 50 岁,平均年龄(58.73±2.58)岁;血糖最高30.41 mmol/L,最低7.88 mmol/L;糖尿病病史最长 20 年,最短 3 年,平均病史(11.27±1.51)年;足部溃疡创面面积最大7 cm×10 cm,最小3 cm×5 cm;创面感染时间最长 2 年,最短 1.5 个月,平均(1.08±0.15)年;足部溃疡分级:28 例患者为溃疡2 级,占比为58.33%,20例患者为溃疡3 级,占比为41.67%。 纳入标准:经分析入选对象的症状表现及体征,结合血糖指标,诊断患者均为2 型糖尿病,且足部均存在溃疡创面[2]。 该实验所有事项如开展目的、意义及过程、注意事项等均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属,在获得其自愿与同意的情况下实施。 排除标准:心脑肝肾等脏器方面存在系统性疾病者;精神系统患有严重疾病,存在认知障碍者;治疗依从性较低或基线资料不全者[3]。 该实验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在获取审批的情况下开展实施。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施行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修复手术的干预治疗,主要步骤如下:

(1)术前准备。 ①知识普及及健康宣教: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之前,医护人员将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修复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让患者基于手术的一定了解,做好心理准备。 对于手术前需要注意的饮食,医护人员要重点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强调,最大程度为手术顺利进行提供机体保证。 ②心理干预:医护人员在观察患者机体和病情情况时,分析其情绪状况。 针对对手术存在焦虑、恐惧和担忧等患者,医护人员结合患者的性格特性及兴趣爱好进行心理安慰,以转移注意力的方式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心理负担。 对该院施行过的成功案例,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讲解,并耐心回答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存在的各类疑惑,进一步缓解患者对手术的不安。③完善检查: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对机体施行完善的手术检查,根据结果判定患者是否存在手术禁忌证,分析其对于手术的耐受性。 ④血糖控制:为保证患者的手术顺利进行及预后效果,给予患者降糖药物实现血糖的控制,使血糖指标维持在8~11 mmol/L 之间。 ⑤抗感染干预:根据患者机体情况及医师的专业判断能力,对患者施行抗感染干预,并就溃疡创面的分泌物实施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其结果及时调整抗感染干预方案[4];在对患者应用抗生素的过程中,注意药物配置的合理性,防止因抗生素滥用而造成耐药情况的出现, 影响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 ⑥抗凝活血:依托患者的实际病情择取能够改善患者溃疡周边区域神经功能的药物[5]。 ⑦清创干预:在清创的一期阶段,对于创面内存在的炎性病灶组织、坏死皮肤组织等,需要进行全面清除。 针对溃疡面积较大或感染程度较深的患者,清创人员根据临床经验,在清创时扩大处理创面,借助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实施创面改善的干预和处理[6]。

(2)皮瓣的选择及设计;在进行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修复干预之前,须以患者溃疡创面的所在位置及大小进行游离。 随后,正式进行股前外穿支皮瓣的游离,以髂骨上棘到髌骨外侧边缘连线的中间位置为游离关键处, 游离轴心线则为关键处到腹股沟韧带的中线位置连线处。随后,根据比溃疡面外边缘>1 cm 的治疗原则,以关键处与轴心线为基准,对皮瓣择取的面积进行标记[7]。 将患者皮瓣外侧边缘的皮肤组织进行切开,于深筋膜下对股直肌和股外侧肌肉间隙实施分离,对肌皮穿支进行解剖处理。 对肌皮穿支的内侧边缘、远端进行切开处理,实施皮瓣掀起操作,以此视野观察患者的穿支类型;若选择肌皮穿支,则应将肌膜完全包裹至皮瓣内;若穿支类型为肌间隙穿支,注意对肌肉边缘支和血管蒂之间的筋膜的保护[8]。 于皮瓣上缘部位的皮肤组织进行切开,在接近深处的筋膜时,对股外侧皮肤组织的神经进行辨认,根据轴心线实施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解剖,对不必要的血管分支实施结扎处理,随后实施皮瓣的全部游离。 游离结束后,对皮瓣血运情况进行观察,时间约为1 h;若皮瓣的血运情况较为稳定,则将断蒂移植到受损的创面处,实施修复。

(3)术后干预;手术结束后,及时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扩张血管及抗凝干预[9];对患者皮瓣的血运情况进行持续的观察,出现异常,及时对症处理;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使其稳定维持在正常范围内,避免因血糖过高影响创面愈合效果。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移植的皮瓣存活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在患者手术结束的半年后,施行随访,统计所有患者的溃疡复发情况。

2 结果

48 例中,所有患者的皮瓣均已成功存活,存活率为100%,所有创面的愈合效果较好。 随访后,经分析所有患者皮瓣质地的弹性情况,质地良好,且仅有1 例足部溃疡的位置存在轻度复发,及时处理后,溃疡处症状完全消失。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及理念的转变,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愈发升高,被列为高发疾病之一[10]。事实上,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它而出现的系列并发症。有专家表示,糖尿病会对人体多个组织功能造成影响,对于心脑肾等脏器,可让患者出现冠心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等疾病。 糖尿病性足病作为糖尿病患者主要、常见且又病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会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严重危害,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痛苦和沉重负担。 加之临床显示,糖尿病足患者若长期得不到合理治疗或治疗不及时,会进一步增加患者的创面范围,最终导致患者截肢。 毕竟,创面溃疡虽然是一个“小洞”,但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却不容小觑,糖尿病足的致残致死率均较高,足部溃疡创面久治不愈,不仅是每个糖尿病患者最害怕的事情,也是医护人员最棘手的问题。有专家表示,糖尿病足涉及代谢、感染、皮肤、骨骼、血管、康复等多个学科,是一类综合病症,其诊断和治疗的难度相对复杂,若治疗不合理或病情控制不及时,极有可能导致患者的病程延长、病情加重,从而发生致残致死等不良情况[11]。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修复是经过血管显微吻合手术进行移植,且具有独立血液供应的高难度精细手术。 由于供区的穿支血管蒂较为纤细,且在皮瓣的切取过程,容易对穿支血管造成损伤,从而导致手术失败。 加之供区血管与受区血管吻合操作需要全程在手术显微镜下实施,耗时较长,对患者的机体消耗也较大。有专家表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具有血管蒂长、可切取面积大、供区相对隐蔽、供区功能影响小、体位方便等诸多优点,能广泛应用于四肢、躯干及面部等软组织缺损位置的修复和器官再造, 在临床中誉为“万能皮瓣”。研究表明,对于糖尿病并发足部溃疡的患者,对创面实施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修复处理,能够实现创面的有效愈合,降低溃疡的复发几率[12]。 该文结果显示,48 例施行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修复的糖尿病足部溃疡创面患者进行治疗,皮瓣的存活率为100%,且皮瓣血运情况及弹性较好。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足部溃疡创面患者应用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修复的治疗方案,能帮助患者减轻溃疡创面造成的痛苦,实现创面愈合,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猜你喜欢

糖尿病足游离皮瓣
莫须有、蜿蜒、夜游离
给糖尿病足患者一个“立足之地”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糖尿病足部门诊在预防糖尿病足溃疡中的体会探析
足内侧带蒂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
游离血红蛋白室内质控物的制备及应用
颈阔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
游离于翻译的精确与模糊之间——兼评第八届CASIO杯翻译竞赛获奖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