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青少年羽毛球女双比赛中常见的单打意识表现及其负面影响

2021-12-04孔丽娜

羽毛球 2021年12期
关键词:绿衣双打单打

孔丽娜

现代羽毛球单双技战术分化越来越显著,但是关于单双分化特征的研究非常少,因而在训练中单双技战术概念混淆现象普遍存在,尤其在青少年女双比赛中,运动员经常因为受到单打技术习惯的影响而屡屡犯错、丢分,最后导致败局。本文依据广州市羽毛球队一线女双运动员的实战表现,以视频解析和静态图像的方式,归纳分析青少年女双比赛中“单打意识”的具体表现及其负面影响,主要有拍与拍之间连贯准备慢、无球跑动逼抢意识弱、单双“过人”技术混淆等三类表现,带来的负面影响是:被动多,主动少,防守多,进攻少,技术失误率高。问题症结在于:单双技战术分化概念不清,传统单打训练模式影响过多。

关键词:羽毛球、女双比赛、青少年、单打意识

1、前言

所谓“双打比赛中单打意识”是指:双打比赛中仍然沿用单打技术习惯进行击球的现象。这一现象在国内外高水平双打比赛中也时有体现,但在青少年比赛中则更为多见。双打中的单打意识,通俗讲,就是用单打的方式打双打,没有体现“1+1≥2”的双打本质特点,这样一方面耗能高、效率低;另一方面,因为缺乏默契配合,整体速度慢,容易被对手打出破绽而更多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最终导致比赛失利。

“双打中的单打意识”在羽毛球训练界是个通用术语,日常交流中使用较为普遍,但是并未成为书面概念进入专业书籍和研究文献,因而也没有准确的书面定义,交流的基础是“约定俗成”,每个人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只能说大致相同,其中“单打意识”究竟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和表现,并没有见到一致性的书面结论和相关文献资料,因而导致训练规范大相径庭,训练要求自由度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双打训练的成果效益,也影响双打人才的培养周期和成材率。为此,本文依据广州市羽毛球队青少年一线队伍在正式比赛和训练比赛的双打实战表现,运用视频解析和静态图像呈现方式,对双打比赛中“单打意识”现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归类、具体表现和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对策,以此抛砖引玉,不断提升国内羽毛球界对“单双技战术分化特征”问题的认识统一性,为不断改善训练规范性和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现役广州市羽毛球队一线女队员4名为研究对象,以她们在全国青少年比赛和队内模拟比赛的实战视频為研究视频源。运动员平均年龄:17.3岁,平均训练年限:10年。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英文数据库,查阅有关羽毛球双打的相关文献,整理关于双打技战术的分析材料和女双比赛的统计资料等。

2.2.2 专家咨询法:

针对羽毛球双打特点和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在双打比赛中常见的错误,向国内的羽毛球专家进行了访谈调查,并整理相关访谈材料。

2.2.3 录像分析法:

运用会声会影2018视频编辑软件,对比赛录像进行逐帧解析,并按照研究目的,进行图像剪辑。

2.2.4 归纳分析法:

按照技战术属性,对剪辑视频和图像进行归类分析,并对“单打意识”的具体内容和表现进行逐一归纳分析。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单打是双打的基础”,这一观点在国内羽毛球界具有较深的渊源,早期的羽毛球比赛,单打与双打之间并未有明显界限,单打运动员大多兼项双打,而且单打成绩好的运动员,双打成绩也好。但是随着竞技羽毛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尤其在进入2000年之后,单打和双打的打法已经有了明显分化,随之而来便是“兼项”现象的逐渐消亡。首先是男单和男双之间运动员不再兼项,逐渐地女单和女双之间也不再兼项,发展到如今,混双项目也表现出独立于双打项目之趋势,即男双和女双运动员兼项混双,也越来越少。

上述发展趋势说明:羽毛球5个单项之间,在底层技术上有相同和相通之处,但是在高端技术上、战术和打法上,已经呈现比较显著的分化之势,尤其是单打和双打之间,技战术表现特征几乎是“泾渭分明”,彼此之间已无可能相互替代。所以,不少羽毛球界的有识之士,不断呼吁“单双早期分项训练”,即在进入国家队以前的省市队训练,也要分成专门的单打组和双打组,时至今日,国内大多数省队基本都实现了单双分项训练。然而,从训练现状看,尽管实施了分项训练,但是,因为国内羽毛球界对“单双分化”特征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而且羽毛球项目的学术研究方面,也很少关注这一专题,研究成果极其匮乏,再加上“单打是双打的基础”观念的根深蒂固,因而在训练内容、方法、手段上,单双分化并不是很清晰,单打式套路训练仍然占据主导,所以,在双打比赛中仍然能够看到较浓的单打色彩,从而对比赛结果造成不利影响。

通过比赛实战分析,女双比赛中常见的“单打意识”表现,可以归纳为三大类:第一,前半场连贯意识弱,两拍之间连接的目的性、准备性不足,导致下一拍被动甚至失误丢分;第二,无球跑动意识淡薄,单打式“等待”概念顽固,导致主动进攻机会的丧失;第三,对“过人”的单双差异辨析不清,容易犯“看上去过人,实质不过人”的错误,并导致被动或丢分。

3.1 前半场连贯意识弱,两拍连接的目的性、准备性都不足

3.1.1 发接发无连贯意识和抓球套路

发接发是双打中特别重要的技术环节,基本已经是共识。在如今的高水平双打竞技中,发接发前四拍对于胜负的贡献率已接近40%。双打发接发都发生在前半场,而且平快对抗,短兵相接,拍与拍之间连贯速度是制胜的关键,而连贯速度的核心是预判和击球姿态的提前准备。但是,在青少年比赛实战中,发接发连贯意识普遍不理想,主要表现为顽固的单打习惯:打完一拍后要等清晰看到对手出球以后,再做下一拍的准备。这对于双打来讲,速度明显偏慢,由此而导致被动甚至丢分。

图1  运动员发球后无下一拍封网准备意识

图1是发球连贯缺陷的案例。图1-1显示红衣队员在左半区发小球,发球后有一个低头下蹲之势,持拍手仍然在肩部以下(图1-4),无举拍封网之意。从而仍由对手的推球从头上飞跃,主动把球让给后位的同伴处理。由图1-5可见,发球运动员漏掉了头上高点击球封网的机会,导致后位击球的同伴击球点偏低,基本上平网口,从而失去了下压进攻机会,只能平抽、挡网或者弹拉高球,并伴有被对手封死或者杀死的风险。由图1-3可见,对手接发球采用的是低平推对角球,飞行路线刚好从发球者的头顶过,如果发球运动员在发球以后,立刻举拍封网,完全有可能封住来球,因为发球和接发球运动员之间距离很短,这种快速封网很可能导致对手来不及回击而导致失误。连贯快与慢的战术效果由此可见一斑。

图2  运动员接发球后无下一拍封网准备意识

图2是接发球连贯缺陷案例。如图2-1所示,绿色球衣队员在右区接发球,反手推直线,图2-5显示,推球以后持拍手处在肩部以下位置,没有快速举拍准备封网的意识。等到对手红衣球员反手抽压直线出球以后,绿衣球员才意识到需要封网,然后举拍(图2-6),实战显示举拍时间已经偏晚,拍子举到头上以后,球也已经飞到头上位置,此时此刻已经没有挥拍发力空间,结果不是拍子击球,而是球去撞击拍子。所以绿衣球员的封网不但没能将球自上而下封压下去,而是自下而上弹到了对手的半场高点(图2-9),于是送给对手一次半场进攻的得分机会。

3.1.2 中半场平抽压对抗,无提前举拍封压意识

前半场快速连贯除了发接发以外,平抽挡对抗时,是否提前举拍准备下一拍,对于击球效果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为双打相对于单打,在前半场具有频率很高的平抽压对抗,双方短兵相接,击球距离短,球速快,拍与拍的连贯速度显著高于单打项目,如果没有快速准备下一拍的意识,很快在短兵相接的对抗中落入下风。

图3 运动员在中半场平抽对抗中无举拍准备而导致被动

如图3-1所示,红衣球员的击球点状态,明显失去杀球可能,只可能平抽压或者吊球。事实上,实战中一旦遇见图3-1所示的击球状态,抽压可能性很大,此时处于防守位的两名绿色球衣队员,都应该举拍准备抽压反击,可是绿色球衣两名队员均未举拍。而等到红衣球员出手以后,再做出举拍反应已经明显偏晚,失去了头顶正手抽压反击的机会,只能反手抽直线(图3-4),因为击球点偏低,球的飞行线路自下而上,反而遭到了红衣球员的网前拦截(封网,图3-5),于是在网前抽压对抗中,绿衣球员立刻陷入被动(图3-7),直到最后丢分。

图4 运动员在网前平抽对抗中无举拍准备而导致被动丢分

图4是一场队内模拟比赛的类似实例,图4-1显示红衣球员准备半蹲抽压,此时此刻作为双打意识,站位网前的蓝衣球员应该举起拍子准备封网,图4-1/2均显示该队员没有举起拍子,一直等到球快飞到眼前时,才举拍回击,明显偏晚,已经无法打出下压球,只能被动上抽,结果被对手再次网前高点封压(图4-5),蓝衣球员更加被动,只能勉强挡拦(图4-7),结果送给对手一个网前高点绝杀机会(图4-9)。

3.2 无球跑动意识淡薄,“等待”概念比较顽固

拍与拍之间的连贯速度(挥拍节奏)明显快于单打,这是单双技术分化的特點之一;其第二个明显差异点是:双打运动员的无球跑动。因为双打跑位存在互补可能性,在实战中为了抢占先机和捕捉高点进攻战机,两人中可以有一人在对手击球之前,凭借预判意识提前启动,抢点进攻或反击。而在单打中,绝对不允许“提前启动”,提倡“等待”,等到对手击球后再判断、再启动。因此这类“单打意识”对双打的影响,就是无预判经验,无提前启动,从而失去难得的进攻机会,全程更多处于被动挨打和防守状态。

3.2.1 捕捉战机意识欠敏锐,“等待”现象较多

图5 运动员在明知对手底线被动状态下无提前启动抢网意识

如图5-1所示,红衣球员在底线头顶杀小对角近身,蓝衣球员反抽挑对角,明显已经过了司职封网的红衣球员(图5-3),在底线进攻的红衣球员只能在底线大范围跑动救球(图5-4)。见到如此情景,敏锐的双打意识,一定会预判到红衣球员的被动态只能出低点过渡球,此时与球处在直线位置的蓝衣球员,应该及时启动上网,抢对手的过渡球,争取更高的网前击球点。可是图5-4/5/6显示,蓝衣球员没有丝毫“启动抢网”的征兆,老老实实在原地等待,一直等到红衣球员的过渡直线球出手以后,再启动上网(图5-7),此时为时已晚,到了网前,只能低点挑球,从而失去一个绝佳的防转攻、甚至直接得分的进攻机会。

图6 运动员挡网后无跟进逼抢意识

图6 运动员挡网后无跟进逼抢意识

图6是另一类“等待”情景。图6-1显示红衣球员正手抽压对角,绿衣球员正手挡直线网前。按照双打意识,挡网后需要及时跟进网前,以便抢占网前高点,并为同伴争得进攻机会。实战案例显示,绿衣球员在挡网以后,两人均老老实实呆在原地“等待”,而红衣球员就非常明智,既然对手没有跟进逼压,那就将计就计打出一个放网球。等待红衣球员的放网球出手,左侧边线的绿衣才开始启动上网,明显已经失去抢高点击球良机,只能在网口之下挑球(图6-9),把原本属于自己的进攻机会送给了对手。3.2.2 封网以“等待”为主,缺乏主动抓球意识

“攻封配合”也是双打显著区别于单打的技术特色,而且封网成功率对于双打制胜,尤其是女双制胜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青少年女双比赛中,“封网”远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得分率较低,运动员对于“封网”的认识,大多停留在“一前一后”的形式表象,对于封网原理缺乏深入理解,因而在执行时,只会站在网前“等待”,而不会主动选择战机。

图7 运动员封网时只是站在中间位置“等候”封网

图7 运动员封网时只是站在中间位置“等候”封网

如图7-1所示,蓝衣球员在底线进攻,头顶杀直线,按照女双比赛规律,针对头顶杀直线,防守方出球线路70%以上会反抽或反手挡直线,因此封网站位应该更靠近左边线,同时封网之队员应该在防守方出球瞬间启动封网。而实战案例图7-3显示,蓝衣封网球员老老实实站在中线附近“等候”封网,同时也没有提前启动的迹象,直到防守方红衣球员挡直线出手以后(图7-5),蓝衣封网队员才做出启动反应,明显偏晚,不仅失去封网机会,也失去了网前高点击球机会,蓝衣球员放网后,反而被红衣球员反抢网前而转攻为守(图7-9)。

攻封配合是双打进攻方式的首选模式,在同伴杀球以后,争取“封网”是第一位的,只有在同伴多次杀球均未成功封网的前提下,才考虑“轮攻”。“轮攻”是两人进攻角色的轮转,是单人进攻能力的简单相加,因而更依赖单打的攻击力。青少年女双比赛中,运动员的进攻比较倾向于选择“轮攻”,“攻封配合”执行率和实现率,明显偏低。

图8 青少年比赛中“轮攻”概念明前强于“攻封配合”概念

如图8-1所示,绿衣球员在底线进攻,正手杀直线,正常的攻封配合应该是绿衣封网球员在同伴杀球出手后,应适当往右侧边线移动,准备封直线。而实战中,绿衣队员是向左侧边线移动(图8-1/2/3),目的是保护同伴的底线头顶区,以便在对手挑对角后,自己可以轮转到后场继续进攻。显然,绿衣球员的封网站位,主要目的是“轮攻”而非“封网”,所以成功封网的概率自然是很低的。而失去“封网”,对于双打来讲,就会显著降低进攻效率,从而对比赛制胜率产生负面影响。

3.3 对“过人”的单双差异辨析不清,容易犯“看上去过人,实质不过人”错误

“过人”是羽毛球竞技的基本概念,也是常用术语,运动员人人皆知。但是即便如此熟悉的概念,对于单打和双打在此概念上有何差别,并不容易讲清楚,在实战比赛中,运动员经常混淆,并导致技术执行上的错误。

在当前的单打比赛中,运动员选择发小球越来越多,同时接发球推两底线拉开对手也是十分普遍,但是如果在双打比赛中,接发球还是和单打一样的推,那么就十分容易导致被动,尤其是在发球质量比较高时,单打式接发推球即便能够过掉前位封网之人,也难以过掉后位进攻之人。如图9-1所示,红衣球员在左区发小球,绿衣球员接发球推直线,图9-5显示,推球速度快、弧度平。如果是在单打,这种推球很容易过人,而在双打,发球方两人前后站位,所以接发推球即便过掉前位的封网,却很难逃脱后位者的进攻。而且这种推球因为弧度低平,后位进攻者往往能够在半场拦截,并实施快速的突击进攻,从而给接发球一方造成巨大威胁。图9-6显示,发球方红衣球员果然在中半场发起突击进攻,绿衣接发队员在回位尚未到位情况下,就面临防守击球,匆忙中反手挡中路,质量不佳,正好被前位的红衣球员封死(图9-9)。

圖9 双打接发球采用“单打式”推球技术,容易导致第四拍被动

除接发以外,发接发第三、四拍处理也容易犯这种看上去过人,实际是不过人的错误。如图10-1所示,绿衣球员发球质量有瑕疵,红衣球员接发球抢高点快拨直线半场,如图10-4的绿衣球员半场击球点,明显已经低于网口,如果是在单打,接发球快拨以后,身体重心在网前,此时绿衣球员快推、平推直线,是比较容易过人的。但是在双打比赛中,发接发前四拍双方基本处于前后站位队形,图10-4的平推直线,即便过掉前位封网者,也很难过掉后位进攻者。图10-7所示,接发球一方的红衣球员,果断在第四拍发动半场突击,正手杀对角,绿衣防守球员显然处于十分危险的处境(图10-9)。

图10 发球第三拍低点处理采用“单打式”推球导致被动挨打

4、结论

综上所述,双打比赛中的“单打意识”主要有三方面的表现,问题焦点在“技术习惯”上。一是单打比赛的技术节奏明显慢于双打比赛,在技术连贯方面,基本没有快速举拍要求。长期单打主导训练模式,使运动员养成了“不善于快速举拍”习惯;二是单打比赛不存在跑位配合问题,也就没有“提前启动”一说,长期单打主导训练模式,使运动员养成了“等待”式跑位习惯;三是单双的“过人”技术有明显差异,但是运动员对此概念分辨不清,比赛中经常混用,从而影响“过人”效果。双打比赛中过多单打技术习惯的影响,明显导致出球主动性丧失,全程防守多、进攻少,同时还会增加技术失误率,进而对比赛结果产生不利影响。

猜你喜欢

绿衣双打单打
点燃思维火花,优化解题策略
篮球单打冠军
冬去春来
“小青蛇”
有缘总会相伴一生
窗户(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