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乡村治理视角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

2021-12-04辛志明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集体经济战略农村

辛志明

潍坊市坊子经济发展区服务中心 山东 潍坊 261000

一、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实际作用

1.实现乡村居民生活富裕

乡村居民生活富裕是衡量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的重要指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应用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巩固和完善,通过发展集体经济,能够为农业发展提供后劲,为其提供发展的依据和保障。农村集体经济壮大,对农村居民具有巨大的鼓舞作用,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使更多的农村居民增加对集体经济的投入,产生更多的财富;其次,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其他的产业也会得到发展,可以满足当地居民的就业需求,降低恩格尔系数,提高农民的可支配性收入,实现乡村居民生活富裕。

2.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可以为实现全面振兴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多种产业的支持,如果缺少产业支持,乡村振兴将难以实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可以助推农村各个产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带动了农村全面振兴;其次,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不仅依靠产业扶持,还需要完善的治理结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可以锻炼基层领导的治理能力,提高乡村治理水平,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保障。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途径与机遇

1.“二十字”方针的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方针,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和实施指明了发展方向,在“二十字”方针中不仅包含了制度层面的内容,同时还包含着生产结构调整和要素结合等众多内容。“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发展的经济基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落脚点是经济建设,产业兴旺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物质保障。这里的“产业”不再局限于农业,而是以农业为中心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功能多样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现的是现代农业三大体系。“生态宜居”是打破城乡差异的关键途径,它要求的不仅是对乡村居民的宜居,同时包含着对城市居民开放、城乡互通的“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基础,“乡风文明”中含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农耕文化,同时体现着城镇化发展的现代文明。“治理有效”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善治”的必然要求,所以强化继承党组织领导作用,充分发挥村民自治是重要的发展策略。“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最终目标,为此,乡村居民必须不断拓宽发展经济的渠道,提高基层民生保障水平,让更多农民过上富裕的生活。

2.战略实施的长期性与差异性带来的机遇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是一项复杂且艰巨的任务,因为它要协调人口、资金与土地资源三者之间的关系,一旦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决定了战略实施的长期性。为了使得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有序地推进,我国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的工作部署,并规定了不同时期的工作任务,并紧盯“三农”工作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强化资金整合使用、引导社会积极投入,激活乡村振兴所需的资金,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保障。

其次,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条件不同,所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需要因地而异,因时而异,没有一种发展模式是适合所有地区经济发展。比如,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深圳、福建等农村地区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迅速抓住工业化的发展浪潮,发展商业和电子精密零件加工,实现了农村增收。而中西部地区依靠独特的地形条件和风土人情发展旅游产业,以云南为代表的旅游聚居地以发展乡村旅游和观光休闲农业为主借助区位条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西部地区却没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加入到资源开发和乡村经济建设中来,导致该区域的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正是因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特点决定了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并且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扶持,这也为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近年来乡村振兴实施与脱贫攻坚相互结合,共同发展,使很多农村地区实现了经济增长,带动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三、发展集体经济的困难和瓶颈

1.人口结构与人才资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发展迅速,配套设施也在逐步完善,医疗、教育以及交通基础设施也更加系统,因为诸多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地区人口进入城市发展,这就使得农村地区劳动力数量不足,老龄化现象严重。发展农村地区集体经济关键在人才,缺乏充足的劳动力必然会使各个产业难以实现转型,影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其次,现代化的农村经济建设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他们不仅要懂农业、爱农村,还要会管理,但是当前农村地区的干部年龄普遍偏大,不具备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水平,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发展集体经济等方面上能力不足,制约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最后,地方在人才引进上缺乏扶持政策和措施,难以吸引广大的有志青年投入农村创新创业,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长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

2.产业结构与土地资源

产业结构是影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不能走多样化的农业发展之路,降低了农村居民的收入;其次,部分偏远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上没有进行长期性的规划部署,走一步看一步,缺乏规划性,没有根据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并且在部分地区存在大水漫灌式发展模式,不仅不能够发挥优势产业带动作用,而且会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增加了农村经济发展压力;其次,土地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部分偏远地区的土地资源利用率低,大面积的闲置土地得不到有效应用,失去了土地资源的优势,而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则存在过度开发土地资源的问题,造成土地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也制约着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3.组织架构与市场风险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已经大面积实行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但是很多地区组织架构却没有真正落实,存在形式化的现象,比如部分农村地区集体经济组织空壳化问题严重,即便是有少数的集体经济组织发挥作用,行使管理职权,但是受到技术和管理人员素质水平的影响,不能实现高效化管理;其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建设初期需要资金支持并且需要信用抵押,这也增加了集体经济组织成立的难度;最后,农村集体经济下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当下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使农村集体经济下的产品不具市场竞争力,增加了市场风险(如下表是某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构成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

某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构成情况

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建议及对策

1.坚持党建引领,吸纳优秀乡土人才发展壮大产业

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工作内容,只有让农村居民体会到产业兴旺的作用,他们才能够积极地参与到集体经济建设中。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过程中需要有坚强的领导核心,通过抓紧基层党建工作,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才能够提高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攻坚克难的水平;其次,农村地区必须做好人才培养和人才建设工作,抓住人这个关键环节,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因此,地方政府一方面要不断出台相关的人才引进政策,给优秀人才提供发展的机遇和平台,让他们有动力参与到农村集体经济建设中;其次,农村地区要发挥致富模范典型的带头作用,加强对他们的引导,让他们引导更多的农村群众干事创业,实现共同富裕;最后,为了弥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存在的不足,地方应该开拓人才引进渠道,从不同的渠道中引进具有管理能力和管理经验的年轻一代群体,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注入新鲜的血液。

2.推动资源整合,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建设

上面我们已经提到土地资源是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我国在2020年新修订了《土地管理法》,对破坏耕地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这为农村地区盘活各种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提供了制度保障。在推动资源整合,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中要坚持公平的原则,对于发展迅速、交通便利的地区要加快土地流转的速度,而对于发展缓慢的地区要因地制宜的开荒,避免土地大面积的浪费;其次,农村地区要对组织制度进行动态化调整,根据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及时补充和更新管理制度,保障制度的有效性。

3.拓宽工作思路,引进优质技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传统的小农经济中自给自足的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农村在发展集体经济的过程中必须拓宽工作思路,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采用多种发展形式开展工作。首先,农村地区要发展多样化农业生产结构,走绿色发展道路,为农业集体经济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其次,农村地区要摆脱第一产业的生产壁垒,延长产业链,实现第一、二、三产业同步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地区的就业问题;最后,农村地区要引进优质技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村地区经济转型和发展。

五、结论

乡村治理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面临着发展机遇和挑战,地区管理部门必须紧紧把握住农村地区集体经济发展机遇,采取必要的措施,比如优化产业结构、坚持党建引领,吸纳优秀乡土人才,发展壮大产业等助力农村地区集体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集体经济战略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