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拓技艺延传中华文脉

2021-12-03符振彦

旅游 2021年12期
关键词:拓本器物立体

符振彦

活鱼拓,(中央党校收藏)。

马国庆自作诗一首《砚边感言》。

传拓是我国古代长期使用的一种复制方法,前人也叫做打本、脱本、蜕本等,是指用纸和墨(色)从铸、刻器物上捶印其文字或图案的技术。通过传拓技艺复制文物可以1:1如实反映器物的形貌、材质,其成品是艺术作品,或是文物,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收藏等价值,是一门照相、录像、文字不能相比的技艺。拓片或拓本便于远途传递、长久保存。目前在图书馆或者博物馆展示和保存的文献资料很多都源于传拓,传拓技艺延传着中华文化血脉。

《 万壑松泉》。

立體拓 青铜鼎。

目前,传拓技艺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马国庆,从小受其从事碑帖、书画鉴定工作的父亲马宝山影响,基于爱好和家学,潜心进入传拓这一行,多件书法、传拓作品由中国外交学会赠送给各国政要,书法、篆刻、拓艺作品被国内外诸多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收藏。“岁月的侵蚀,很多石刻已经风化或湮灭,但拓片或拓本却传了下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大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谈起他专注传拓技艺50余年,他有着说不完的话题。

传拓技艺探源

传拓一词见于《隋书·经籍志》。据专家学者推断,传拓技艺最早出现在汉魏与南北朝之间。可惜的是,至今尚未发现这个时期的拓本。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巡视各地,令李斯写颂文刻石记功,这是树立碑石之始。此后立碑之风逐渐盛行,汉魏时期已经具备了用于传拓技术所必备的三大条件:被拓物、纸和墨。目前发现最早的拓本是在敦煌莫高窟第十七号发现的唐初《温泉铭刻石拓本》,由唐太宗李世民所撰文并书写的《温泉铭》原石在陕西温泉,拓本上有墨题“永徽四年八月围谷府果毅儿”十二字,据此可以断定,此本是在唐永徽四年(653 年)以前所拓。拓本为良工、佳纸、擦拓,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这部拓本的清末照相本,由于照相技术、洗印、保存均为一流,所以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拓本之神韵,表明在唐初擦拓法已相当纯熟,并达到极高的水平。

立体拓 汉代铜升。

在北京,传拓技艺植根于北京琉璃厂。琉璃厂自明代逐步形成文物古玩一条街,清代、民国时期更是享誉世界。这条街不仅是文物古玩买卖生意的市场,也是皇亲国戚、文人学士等开眼界、研究学问的地方。在琉璃厂街,北京城以“墨宝斋”和“古光阁”两家店铺最为擅长传拓技艺,被称之为“金石两大家”。前者侧重于石,后者侧重于金,其他从业者都是这两家师徒关系的分支。历代皇家御拓的国宝《三希堂法帖》即由“墨宝斋”应召传拓和装裱。店铺掌柜侯荣斋是清代末年的北京远郊人,继承祖业,在京城以经营碑石传拓装裱为主业。马宝山(曾用名马保山)16岁来琉璃厂墨宝斋学徒,后接任墨宝斋掌柜。

立体拓 乾隆御用砚

汉代画像石。

马宝山一生从事碑帖书画的鉴赏收藏,传拓技艺享誉京城。其子马国庆从小就对碑帖产生了浓厚兴趣,十几岁时,经著名文物鉴定家傅大卣推荐,拜古文字学家、古玺印专家、书法篆刻家康殷(大康)为师,学习书法篆刻。有一天,康殷对马国庆说:“你得把你父亲的绝活儿学过来,别让老祖宗的好玩意儿断了。”这句话让他牢记心间。受父亲的影响,马国庆从小就热爱并投身于传拓,买了碑帖研习,后来自己动手慢慢地揣摩,学着拓印。每当有突不破的难点时,父亲就会给他一些启发式的指点,话虽不多,却起到了引领作用。多年来,他一直深入研习探索传拓技艺且不断创新,经过不断地研习,对传拓技艺也有了自己的见解。

传拓技艺类别

或许有人会问,不就是拿纸往器物上贴,用墨拓下来么,值得钻研大半辈子?这就太小看传拓了。说起传拓技艺,别的且不论,单说这用墨和制纸,就极其讲究。好的墨,色泽黑润,入纸不晕,历久不褪。马国庆说“为了拓出最好的效果,传拓不同的器物,需选用不同的墨和纸张。”传拓中,他只用不同历史时期的老墨,所用宣纸,有些也是他自己研制的,因为纸的厚薄、粗细韧度、吸水力等都会影响传拓作品的质量。“必须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传拓作品才能成为传世精品。”的确,对每一件他的作品他都是讲究的,绝不含糊。

立体拓 周伯簋

立体拓 青瓷香炉《香佑中华》 (2016 年10月17 日随“神舟十一号”飞船升空)。

传拓按照传拓对象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石刻的传拓,二是青铜器的传拓;按照着色可分为八大类,有蝉翼拓、乌金拓、蜡(墨)拓、间墨拓、镶拓、色拓、锅脂拓、多彩拓。

传拓基本技法有两种:扑拓和擦拓。从这两种技法中演变出多种表现形式:

毡蜡拓,是擦拓的一种,以毡卷(擦子)上墨,拓制完成后,在表面上一层白川蜡,拓本光洁而美观。蜡在墨色表面形成一层膜,可保护墨色,又能防止霉蛀。还有一种拓法是以擦子均匀地上二三遍墨后,用白川蜡饼擦一遍,再以重墨拓一遍,效果似毡蜡拓。湿上纸,等纸干后,以白蜡轻拭一遍,再上墨传拓。

清代始平公造像拓片。

马国庆手书始平公造像(颖拓),冯其庸先生题跋。

填拓,是在阴刻文字轮廓周边着墨,其他与文字无关的地方不着墨,追求另一种趣味。

瓜皮拓,只拓出有字部分,行与行间距空白处不着墨,拓制完成后似西瓜皮的花纹,故而得名。

指拓,是在没有传拓工具的情况下,用手指、手掌为工具代替扑子、擦子,以急救或游戏的方式完成作品,拓本可见指痕纹理。

响拓,将纸覆于墨迹范本之上,放于窗前,借室内暗室外明的透光原理,用游丝笔双勾字形轮廓,再填墨色,谓之响拓,实为摹拓。相传流传于世的王羲之《兰亭序》之“冯承素本”即用此法而成。

大篆《中秋月美》。

馬国庆30 岁选临汉代礼器碑:碑阳、碑阴、碑侧。

临摹,用这种方法的拓本如“褚遂良本”“欧阳询本”“虞世南本”等为临写本。传拓中的临摹与现在常讲的“临摹”意思不同,“临”分为“对临”“背临”“意临”三种,摹专指勾摹。

墨彩拓,是以墨与色彩分别拓制完成同一幅作品,与多彩拓相同。

颖拓,就是模仿拓本效果,用毛笔写画出器物的形状、纹饰及文字,毛笔锋尖处古有“锋颖”之名,也可称为“笔拓”“摹拓”。这种技艺前所未见,大约自清末陈介祺、黄士陵开始,后姚华、张海若、康殷均有佳作留存于世。名曰拓,实为画,追求作品的形神、气韵如同拓的一样,能够乱真的为最佳。虽是文人偶然一玩的游戏,但需要作者必须同时具备金石、书画、历史学、文字学等多方面的功力和修养,因此,善此道而精者并不多,这种传拓技艺也可以作为拓本中修残补全的技法来使用。

葛麻拓,不是传拓技艺的特殊名称。葛麻,是麻的品种之一,产自朝鲜,纸柔且坚,纸中存有横竖交织的经纬线纹,仅见宋、明时期用以传拓书法小楷精品,存世稀少,因纸佳且拓工精良而有名。

上纸

上水

喷墨本,是将文字或图案双勾后剪刻,贴在宣纸上,再用墨或色喷洒,将剪刻的文字、图案取下后,有文字及图案的地方为白色,其余部分花点般喷洒上了墨或色,形似拓本。

唐代,非常普及石刻的传拓方法用于复制名家的书法;到了北宋时期,传拓技术的使用日益广泛,又在唐代“擦拓”的基础上,发明了“扑拓”法。扑拓法更加容易操作和掌握,因此,一直沿用至今。

拓制河南石窟寺北魏帝后礼佛图造像。

传拓工具与材料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作品的质量。传拓所需要的用具,有些在商店里购买,有些需要定制,还有些是需要根据拓制器物的大小、形状,自己动手来制作。马国庆在传拓作品时,重要的一环就是根据要拓的对象自制适用的小工具。

工具的用途大致可分为上水和上纸。上水用具有纯棉毛巾、浴巾、手绢、毛笔、排笔、板刷、喷壶等。毛笔、排笔、板刷,要选择软而长的羊毛制作,这种吸水性好,锋芒又不会刺破宣纸。拓制时根据器物的大小来选择毛笔或排笔。排笔是由四管、六管多至二十几管单支毛笔组成一排的。上纸工具大致分为打刷(又叫砸刷)、平刷(又叫棕刷)。打刷有大有小、有长有短、可方可圆,形制各有不同,它的作用是通过击打在器物的湿纸,使其与器物表面紧密牢固地结合为一体,呈现出器物的凹凸纹理;平刷的功能是利用湿宣纸良好的延展性,使其同器物的凹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显现出器物的花纹及铭文。吸水材料所用的材料为布料,首选购吸水性强的纯棉材料,棉布有薄厚,密度有紧松,也可以用做扑包的材料,主要根据个人的喜好和所要达到的效果来选择。传拓碑帖、砖瓦等器物,也可选择针织材料。另外,麻料质粗,吸水性强,结实耐用,适用于传拓质地粗糙的摩崖;清水羊毛毡以纯羊毛纺织而成,质洁而柔,吸水性能好,是做“擦拓”工具的必备材料。

擦拓法示意图

5-6 打纸。 7 调墨。 8 上墨。9 结束。 10 题跋。

传拓的工具还有一种用得较多的就是扑包,扑包俗称扑子,扑包要根据拓制的器物大小来制作。拓碑帖的大扑包直径约12-15厘米,小的扑包如火柴头大小,用于拓制小型器物。它的功能就是将墨或色吸到扑包上,待墨或色均匀后再扑打在已经上好在器物的纸上。凸起的布料地方受墨或色,凹下的部位不受墨,器物的花纹与铭文就显现出来了。

扑包制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出墨”的均匀和快慢,捆扎不可过紧或过松,过紧影响出墨效果、过松会使拓出的字体花纹变形。初学者通过试验,是不难找到其规律的。制扑包要诀为:“布存薄厚有分工,视物肌理二三层。水墨相助随度变,扎绳勿紧或过松。”

马国庆书法作品:龙。

马国庆《山水横幅》。

擦子(又名拓子)和扑包一样,是上墨的工具,只是使用方法不同而已。扑包是上下运动使纸受墨,擦子是平面运动使纸受墨,如同擦桌子或玻璃,因此有了“扑拓法”和“擦拓法”的区别。两者相比较,各有利弊,扑拓容易掌握些,擦拓相对要难一点。

擦子也是个人根据手掌大小,自己动手制作的工具。材料为白色纯羊毛(绒)细毡。一定要选用优质的清水羊毛(绒)细毡,不能有杂物和沙粒,裁剪成高10-12厘米长条,从一端卷紧,成圆柱状,边端用细棉线缝合,或用棉带捆扎,推齐一端,另一端如不齐,可用火烧红一个平铁板,在上面稍用力下按,使不齐的一端与铁板快速平行摩擦,使参差不齐的羊绒炭化,拂去炭化层,就制成平整的擦子了。一般擦子的直径约为6-8厘米,卷时要紧,缝针要密。

(汉)《车马出行图》,马国庆拓于河南南阳

浮雕拓片。

引墨板的功能是将墨或色用毛笔涂在板上,使擦子或扑子能在上面均匀受墨,可以用废弃的乒乓球拍制作。传拓小型器物,可以不用引墨板,砚池无墨处、玻璃板上,均可替代。拓制较大的碑帖是需要准备引墨板的,使用擦子传拓单个扑包时,也要使用。在扑包上上墨,在引墨板上揉匀后对打,使墨均匀吸入扑包内层。北京地区拓制大型器物时,同时要做两个扑包,将墨上到甲扑包上,用乙扑包吸墨于甲,两个扑包对打,使墨均匀。使用时先用吸墨后的乙扑包,待墨用完后,再次吸墨于甲扑包,往来几次,甲扑包墨少而均匀时,再用甲扑包直接扑打,这样可以节省上墨时间,提高效率,故有雅名“鸳鸯对”。其他常用的工具还有裁刀、镊子、直尺、卡尺等。

传拓制作步骤

首先要做准备工作,传拓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首先要了解气候。一年有四季,季节不同,温度、湿度、风速会产生多种变化。一般来说,春秋两季是传拓的理想季节,夏季早晚也便于传拓,冬季北方则不便室外操作,强风、烈日、下雨也不便操作。我国疆域辽阔,各地气候同时间南北差异也很大。总的来说,在温湿度适宜、少雨少风的天气环境下工作,更容易拓出精良的作品。其次,要了解环境。环境有生有熟,要在工作之前,对生疏的環境了解清楚,以往的熟环境也不可大意,尤其要注意大风大雨之后,地基是否有松散、塌陷、裂缝之险,对于山野间工作面积的大小,是否有流石、风口等也要做到心知肚明。第三,要了解器物。不仅是了解器物的大小和材质,还要看器物本身字口花纹,要做到心知肚明,为选择纸张、扑包等做好准备工作。第四,要注意人身安全。有些大型碑石、摩崖石刻,需要专业人员搭工作架,必要时要加安全绳。在工作之前一定要细心查验,切不可大意。第五,要注意器物安全。无论是室内作业,还是室外作业,都要保证器物的安全。小型器物要注意是否安放平稳,对有可能出现的隐患要提前排除;大型器物如碑石常年在室外,更不能放松警惕,工作之前要查看碑身是否有倾斜现象,碑文是否有沙化、起皮现象,要先采取加固措施后再工作;野外古石,年久生苔藓,一定要清洗干净后,才可传拓;有些碑石文字被杂草、泥土淹没,要小心清理、认真洗净,在保护好文物的同时清理字口和花纹内的泥土苔藓、小型器物如铜镜上的锈斑、封泥中的泥斑、砚台的墨渣、图章的印泥痕等,拓制前都要清理干净,而且还要掌握清理的技巧,注意不毁损原件。拓全了文字,才能拓制出清晰完美的拓片。

立体拓 紫砂壶。

南阳汉代石刻凤鸟拓片

以砖、瓦、陶、封泥的传拓为例简单说吧。砖、瓦、陶的质地松软,吸水力强,尤其是秦汉时期的大砖,上水后很快就被吸干,刚上墨,纸就会掉下来,用白芨水也是一样。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将砖瓦字口、花纹内的泥土用毛刷清理一遍,深部的泥土用竹、木棍剔除,不易除净的部分,洒水闷片刻后,就容易清理了,再用湿布轻轻地擦拭干净。其上纸法,大致如下:将中度白芨水上纸,刷于砖面,把宣纸抚平在砖上,用湿布按实,使纸与砖平整、无折皱地相合,上盖一块湿棉布,用打刷直上直下,以六七分力量打,可将凸的文字花纹质地突出来又可防止砖瓦受损。打时注意听声音,声音空灵悦耳,证明砖瓦内部无暗裂,声音发闷,内部定有暗裂,就要加倍小心,减力打。纸打实后,暂时不要将布揭取下来,用以保持纸上水分。用墨必须视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调制墨的浓度,揭取后,不能有丝毫墨迹留存。传拓过程十分细腻,要传拓出精品绝非容易。

马国庆收藏的一份北魏著名摩崖刻石《石门铭》整幅拓本,虽然是清乾隆拓本,却可和明拓本相媲美,比《金石萃编》记载的文字多出许多字,墨色也精良。每一次传拓制作他都要凝神静气,一丝不苟。颖拓的书法作品北魏《始平公造像记》《龙门(石窟)二十品》堪称一绝。欣赏马国庆拓制的作品,都会为他的高超技艺所折服。一幅《车马出行图》引书画技法到传拓中,充分利用线和水墨的张力,运用留白法,并用墨色的浓淡干湿为主题服务,虚与实、动与静巧妙结合用于传拓。对马国庆的拓技,我国国学大师冯其庸作诗赞誉:“传神妙拓自千秋,因物随形意态稠,薄似蝉衣透肌理,亲如觌面眼长留,千斤宝器飘然举,三尺长刀绕指柔,多少古今奇技士,君称百代高一流。”

活鱼拓

独创立体拓

勤于动手,善于思考,对于每一件传拓对象,马国庆都是要经过深思熟虑的。古人流传下的“乌金拓”和“蝉翼拓”虽然都能制作出拓片,但其效果存在些缺陷,不是单调呆板,就是过黑过淡。后来经过潜心研究,他发现在“太黑”与“太淡”之间如果能加入一种渐变色,并且融入中国画的“留白”手法,那么拓出来的作品定能增辉不少。经思考,他认为,绘画讲求墨分五色,为什么拓片就不能“墨分五色”呢?于是马国庆用美学理论提升他的拓技,在过去的器形拓、图形拓、全形拓的基础上,创出了“立体拓”。马氏立体拓首先是对器物的形、质、文字与纹饰进行细致入微解读,再选择最佳角度,运用艺术的手法,分析出主次虚实,制成效果图,挂于壁间。反复推敲后,再细致地、准确地绘制出1:1 的形状图。器物形状的立体型态的草图也称效果图,以图的方式表现出选择的角度、虚实、主次等主要内容,不要求尺寸的绝对准确,只是一张帮助记忆的图纸。因在拓制时,要将宣纸贴附在器物的上面,有纸的相隔易使人只见其纸而目中无器了,而此图会提示主次,反映出虚实块面的转折和局部与局部间的交接关系。器形图是将效果图所确定的器形角度,用卡尺精确地测量,将器物的大小、各部分的尺寸(正面要表现的部分)、花纹、图案等内容准确地标在纸上。比如圆形器物上的直线花纹图案,在这张图所表现为弧型图案,就要自然地随器形的俯仰角度而表现。用坐標纸来完成中小器物的制图,大型器物可用硬一些的纸,如白报纸、新闻纸、素描纸,可用铅笔画图,以便于涂改。这一过程要从三个方面考虑,即前景、中景、远景。

立体拓紫砂壶(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

古人拓技讲究用墨,马国庆则认为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好如何用水。根据不同的拓片,用水调出不一样的墨色,这样才能满足对拓片的再创造,赋予其灵韵。古人讲究“以形写神”,他则“以神写形”,追求更多神似,放弃些许形似,做到真正的形神兼备。马国庆的父亲当年看到马国庆的第一幅立体拓,也倍感欣慰,称其为“一大创举”。以中国传统的水墨为语言,以中国传统的宣纸为载体,运用中国传统的散点透视同西方的焦点透视法相结合,艺术地再现器物的形状、质地、重量、纹饰、文字等的内容,并在二维空间中形神兼备地呈现出立体的丰富内涵的画面。中国文物鉴定专家傅大卣看了他的作品欣然题词:“维风清于老凤声”。他的立体拓是多种拓技的融合,使得他的拓片看上去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令国内外的专家们折服。2005 年7 月他应邀去日本京都,举办“向传统挑战——马国庆立体拓艺、田口梅屋刻印展”及《立体拓的构成》大型讲座。在介绍一幅《乾隆紫砂壶立体拓》作品时说:“凭着内心的感应,由朦胧而清晰的意象引导,驾驶着工具,通过‘物的媒体将自己的情感转印在纸上,留下了我与古人交流思想和情感的痕迹,这是一个令人心醉的艺术创作过程,通过一遍一遍地实践,最后被提纯了的精神及艺术思想以三维的方式诞生,这就是我所认知的立体拓。” 马国庆自成一家,业内称为“马氏立体拓”。立体拓紫砂壶的拓片,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器物的材质,可见他的用墨达到了一个难以企及的境界,其作品独树一帜。

古琴立體拓。

马国庆把艺术创作看成是一种享受。在创出立体拓之后,再创活物拓印,一幅《活拓鲤鱼图》更为传奇。2005 年,他去密云水库参观时,偶然见到朋友刚刚捕获的一条1.3 米长的鱼,顿发奇想要拓活鱼,10分钟的时间一幅活鱼拓经过他的奇思妙手完成了,并当场在作品上配诗:“求君静候莫惊慌,为尔写真如点睛,用墨当知无费笔,完成只差数三声。”对于活物拓,他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拓印作品表现得淋漓尽致。如今,他研究创新创的立体拓、活鱼拓在业界堪称“拓技一绝”。

传拓技艺的传承

传拓技艺第一代起于何时、何人不详,目前可追溯的脉络第一代传承人为侯荣斋,继承祖业任北京琉璃厂东街“墨宝斋”掌柜。第二任“墨宝斋”掌柜马宝山为第二代传拓技艺传承人,解放后负责为北京文物局庆云堂碑帖店碑帖收购、检选、鉴定工作。在此期间多次应邀为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各省市文物考古系统开办的传拓技法培训班编写教材,并任主讲老师。他对纸、墨、工具材料的选用严谨,操作手法简洁细腻,墨法重气韵格调,程序设定灵活,讲究与器物、环境、构思相应,重视意境的表达。

扑拓示意图

马国庆为第三代传承人。在谈及传拓技艺传承时,他表示,传拓技艺至今虽然没有失传,但却后继乏人,前景堪忧。他认为,虽然当今科技发展迅速,直接运用3D技术读取文物和保存复制会更加方便实用,但传统的传拓技艺绝不能失传,因为传拓技艺是要“依墨而歌”的,在主题和意境的统领下,用出墨的神采、品位,在黑色的墨中既能显现出洁净透明、清灵无滓,也可以表现断木曲铁、朴厚无华,千变万化,令人惊叹。

数十年来,马国庆一直在不遗余力、身体力行地传播传拓技艺,不但撰写、修改专著《中国传拓技艺通解》一书,自2008年以来,马国庆为国家图书馆多次授课,并为北大文博考古学院、河南郑州考古研究院、陕西宝鸡市多家博物馆授课,并培训专业人才。在创作、传授之余,马国庆还把自己多年的传拓心得、创新技法等加以总结,撰写出版了《传拓艺术中的用墨与传神》《漫谈传拓艺术中的继承与创新》《立体拓的意象美》等,他要倾心倾力续传这门非遗技艺。

传拓技艺续传中华文脉。

猜你喜欢

拓本器物立体
身如器物
器物之心
漫话国宝·陕西历史博物馆
器物之心
拓本《唐多宝塔感应碑》的保护修复
会宁县博物馆藏《三希堂法帖》考辨
Pop—Up Books立体书来了
让你眼花缭乱的3D立体趣图
《爨宝子碑》泐文及校碑考正
平面和立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