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源体系的去碳化逻辑共识

2021-12-03才秀敏

电器工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碳化化石新能源

/本刊记者 才秀敏/

2020年12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发表视频讲话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2020年12月16~18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布置了2021重点任务,明确提出要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来支持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近期在相关能源行业论坛上,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从能源转型和碳中和角度发表了观点。杜祥琬指出,能源转型既是中国的事情,也是全球的事情。人类文明形态进步与能源革命紧紧联系在一起,200年前化石能源煤油气的利用,使人类由农耕文明进入到工业文明阶段。但工业革命在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产生了严重的环境和能源不可持续问题。现在,非化石能源的进步,正在推动人类文明由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

能源的技术进步与破解资源匮乏是能源结构转型的两个驱动力。当前,我国正处于能源结构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多元发展协调互补,下一步将要继续提高非化石能源比例,依靠电气化、智能化、网络化、低碳化走向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第三阶段。杜祥琬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的快速增长支撑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粗放的增长、偏重的产业、偏低的能效和高碳的能源结构,使环境问题日趋尖锐。中国转变发展方式和进行能源革命是必然的,是革命性的创新。

中国要从目前的能源结构走到碳中和,杜祥琬认为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要提能效降能耗,尤其是在建筑、交通、工业等领域;第二是用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要在一次能源结构中提高非化石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的比例;第三是增加碳汇(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主要是森林碳汇,并努力研发碳捕捉技术。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认为,能源革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一条途径,能源革命最核心的内容是新能源革命,新能源革命的核心是发展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不仅需要太阳能、风电等,更需要氢能作为能源载体和储能方式配合可再生能源形成真正的新能源体系。

2060年要实现碳中和,首先靠能源体系的去碳化,能源体系的去碳化要靠新能源汽车储能,这就是下一步新能源汽车的目标:用新能源汽车带动新能源革命,实现高质量发展。如果把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再把新能源革命带动起来,传统的汽车、能源、化工行业都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真正实现汽车代替马车以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猜你喜欢

碳化化石新能源
碳化对飞灰稳定化加药量测评的影响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唐山市出口贸易低碳化发展策略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
大型筛板碳化塔的研究与应用
一种连续碳化反应装置及应用其制备超细碳酸钙的方法
化石
冰化石
绿色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