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改良盐碱地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2021-12-03

腐植酸 2021年1期
关键词:腐植酸盐碱地菌种

一、基本信息

1. 专利号:ZL201010272502.1。

2. 发明人:高亮、张福亮、丁春明。

3. 专利权人:山西晨雨科技开发连锁经营有限公司。

4. 授权时间:2010年12月29日。

5.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领域,涉及到利用腐植酸进行盐碱地改良的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二、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作方法简便、成本较低,对环境无污染,用于盐碱地改良的微生态制剂。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改良盐碱地专用生物有机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豆粕5%~20%,醋糟64%~70%,腐植酸10%~25%,钙镁磷肥5%~7%,硫酸锌0.1%~ 0.3%,硼砂0.1%~0.2%,复合微生物菌种0.05%~0.10%。其中复合微生物菌种是由5株不同的微生物组成,分属于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de Bary)、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Bacillus subtilissub sp.subtilis(Ehren berg)Cohn]、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us(Trevisan)Migula]、胶冻样芽胞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Krasil’nikov)、哈 茨 木 霉(Trichoderma harzianumRifai)。

采用地面自然堆积发酵,发酵堆为宽1.5~2.5 m,高0.6~1.2 m,长度不限的圆拱形料堆,上盖草帘以利保温和遮光;为了补充氧气,实现好气性发酵,同时防止发酵温度过高,要进行翻堆,可采用人工翻堆或机械翻堆;经过4~9天,发酵物料被分解。发酵好的生物有机肥成品为棕褐色,有酵香味,具光泽,无臭味,粉状。采用造粒设备,生产出圆球状,直径3~5 mm;或圆柱状,直径3~5 mm,长度5~8 mm;为了保证微生物的活力,干燥时,物料温度不高于50 ℃,干燥时间不超过15 min;有效活菌数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有机质、含水量、pH、大肠杆菌值、蛔虫卵死亡率、铬及其氧化物、镉及其氧化物、汞及其氧化物、砷及其氧化物、铅及其氧化物采用NY 884中确定的方法测定,氮、磷、钾采用NY 525中确定的方法测定;采用电子或磅秤计量,误差40±0.04 kg,50±0.05 kg,采用塑料编织袋或压塑纸袋包装。

(三)有益效果

1. 将豆粕、醋糟、腐植酸和钙镁磷肥等利用复合微生物菌种进行高温发酵处理,产生大量有机酸和分解磷、钾等元素的复合酶,还能形成大量有机质和腐殖质。施用于盐碱地后,其中的有机质和腐殖质可以吸附固定盐碱地土壤中呈游离状态的离子,降低土壤溶液浓度,中和盐碱地土壤中的碱,减轻或消除盐碱危害,同时释放出钾离子,并增加了有机磷和无机磷的含量,提高了肥料的有效性。

2. 研发出发酵豆粕、醋糟、腐植酸和钙镁磷肥等生产生物有机肥的功能微生物菌种组合,该系列菌种由5株不同的菌株组成,具有解磷、解钾和分解有机物质的作用,效果显著,相互间无明显的拮抗作用,微生物代谢产物多,发酵充分,肥效显著。

3. 以腐植酸和钙镁磷肥中所含的中微量元素在微生物代谢产物中有机酸的协同作用下,通过好气性高温发酵生产生物有机肥,有效加速生物酶解及物质转化进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得率。

4. 该产品不仅能够用于盐碱地改良,也可用于普通土壤,用作农作物生产用肥。

山西省政府提出利用十年时间,投资26亿元,实施“大同盆地盐碱地改良工程”,并列入山西省“十二五”规划。我们积极响应,并进行了专项攻关。利用改良盐碱地专用生物有机肥对怀仁县、山阴县等地的盐碱地进行了改良试验,试验作物为长城“706玉米”。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该发明技术生产的生物有机肥,每亩用量1000 kg,盐碱化程度可明显减轻,玉米长势优于等价格化学处理的玉米。玉米株高2.7 m,比等价格化学处理的玉米高0.4 m,叶片长度94 cm,大于等价格化学处理的玉米(83 cm),茎粗3.1 cm,大于等价格化学处理的玉米(2.3 cm),气生根数量16根,比等价格化学处理的玉米(12根)多4根,而且生长期提前7天。玉米亩产量750 kg,高于等价格化学处理的玉米(450 kg),增产66.7%。

三、背景技术

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土壤盐碱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全世界盐渍土面积约近10亿公顷,我国有9913万公顷,约合14.7亿亩;全国近100多个城市坐落于盐碱地分布区,农业耕地因盐渍化引起的减产、弃耕地近5亿亩,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北和东北这些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盐渍土作为一种资源,在我国有80%左右尚未得到利用,大面积盐渍荒地的开发和灌区土壤盐渍化的防治,将是解决21世纪我国16亿人口粮食问题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我国干旱、半于旱地区的利用问题,对农业生产发展,国土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盐碱地对植物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过多的可溶性盐类,可提高土壤溶液的渗透压,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使根系及种子发芽时不能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水分,甚至还导致水分从根细胞外渗,使植物萎焉,甚至死亡。二是危害植物组织。干旱季节,表土层盐分过量积聚易伤下胚轴,在高pH下,还会导致OH-对植物的直接毒害,植物组织内盐分过量积聚,会使原生质受害,蛋白质合成受阻,含氮的中间代谢产物积累,造成细胞中毒。三是影响植物正常营养吸收。由于交换性Na+的竞争,使植物对钾、磷和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减少,磷的转移也会受到抑制,从而影响植物的营养状况。四是影响植物气孔开闭。在高浓度盐类作用下,气孔保卫细胞内的淀粉形成受到阻碍,使细胞不能关闭,植物容易干旱枯萎。

目前国际国内改良盐碱技术归纳起来有:①物理改良:平整土地、深耕晒垡、及时松土、抬高地形、微区改土。②水利工程改良:排灌配套、蓄淡压盐、灌水洗盐、地下排盐。③化学改良:石膏、磷石膏、过磷酸钙、腐植酸、泥炭、醋渣等。④生物改良:种植水稻、种植耐盐植物田菁等。但这些改良技术效果都不是太理想。

发明人简介:高亮,男,1968年生,山东省潍坊市人,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理事、潍坊加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主要研究方向:腐植酸生物发酵技术及微生物酵素研究、开发。电话:18660645639,13345242468;邮箱:gao8252315@163.com。

猜你喜欢

腐植酸盐碱地菌种
虎行之道 专利风高
——1月国内108项腐植酸专利授权发布
让盐碱地稻谷飘香!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东北中心成立
2021年腐植酸文献检索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奇葩植物使盐碱地变景观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郑重声明
食用菌菌种退化的原因与相应对策
中腐协首次发布5个协会标准
客观了解和评价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
选择优质食用菌菌种的五项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