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麻系统与平台数据交互对提升医院运营效率的作用

2021-12-03龙玉军

医学美学美容 2021年24期
关键词:病历麻醉手术

龙玉军

(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计算机中心,四川 自贡 643000)

1 概述

手术麻醉系统,系统创建的初衷,主要目的是为减轻麻醉医师的工作量,实现生命体征自动采集以及麻醉事件的记录并最终自动生成麻醉记录单。随着围绕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开展,电子病历的发展重点转变为侧重于临床医护的闭环记录与管理,手术麻醉信息管理系统从最基础的、简单的"电子版麻醉记录单",逐渐转变成包含手术预约、麻醉及护理文书、患者管理、科室管理、绩效考核、围术期临床决策支持等丰富功能的专科应用系统,不断的改变手术室护士及麻醉麻醉医生的工作流程及方式,在手术麻醉系统整体功能不断增加完善,与医院各业务系统的数据交互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数据交互方式对手麻系统功能及性能都有很大影响[1]。医院传统的数据交互模式为各个业务系统之间分别进行数据互通,就手术麻醉系统而言,其分别需要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获取各类字典信息及病人基本信息,从实验室管理系统(Lis)获取病人检验信息,从影像检查报告系统(Pacs)获取病人检查信息,从电子病历信息(EMR)系统获取病人临床病历信息,这种繁琐的数据交互模式,不仅实施开发方式复杂,还存在很大的数据实时性及同步性问题,因此,本文将以手术麻醉系统功能数据业务及其与集成平台数据交互模型为例,描述各业务系统通过集成平台进行数据交互的方式对提高医院数据交互的实时性及医院运营效率的作用。

2 手麻系统功能及数据业务流程

从医院的信息系统的角度来说,手术麻醉系统和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实验室管理系统(Lis)、影像检查报告系统(Pacs)、电子病历信息(EMR)、高值耗材系统、消毒供应等系统相关[2]。手术麻醉系统不仅需要实现自身的闭环管理,而且还要达到上述相关业务系统的闭环管理要求。在没有专科系统的支撑下,手术室麻醉科基于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闭环管理要求以及配合其他系统来满足闭环管理需求。手麻系统上线后,可将围术期的所有流程实现线上流转,文书电子化,具体功能如下。

2.1 手术申请

手术申请通知单由临床医生在电子病历系统中提交手术申请单,通过集成平台进行消息中转,手术排班系统接收到手术通知单,手术室护士可以手术排班系统安排每日手术的人员及手术间情况,完成手术预约登记,安排手术时间及台次,麻醉医生也可以通过排班系统安排每台手术对应的麻醉医生,并将安排结果回写至平台系统,以便临床医师准确地掌握该患者的手术排班信息,做好手术准备工作。

2.2 术前访视

麻醉系统不仅可以通过平台获取患者基本信息,还可调阅电子病历信息,历次门诊及住院记录,药品医嘱以及各种检验结果,影像学检查(PACS)检查报告等,使得麻醉医师通过麻醉系统即可直接浏览患者的详细资料,了解患者情况,选择麻醉方法,在原有基础上减少了麻醉医生的工作量[3]。

2.3 麻醉方案的制定与风险评估

麻醉医生能够直接使用麻醉系统调阅病人病历资料,拟定麻醉方案,包括术前用药及诱导,维持用药等,即可作出手术麻醉风险评估,并制定出合理的麻醉方案。同时,系统还可以提供临床知识库进行辅助决策支持,包括手术室及麻醉科室工作制度,麻醉药物手册,围术期心脏并发症危险评估,围术期心肺并发症危险评估。

2.4 麻醉同意书及麻醉计划

麻醉系统可根据患者基本信息以及拟定麻醉方法及辅助措施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威胁,患者及患者家属对麻醉方法的知情情况、麻醉药物或相关治疗药物的风险性、手术中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以及可能对病人生命的威胁等生成麻醉同意书,便于麻醉医师与患者或患者家属沟通后签字确认。

2.5 麻醉记录单

麻醉系统在手术进行中通过麻醉系统工作站(计算机)与各种监护设备做数据接口对接,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动态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实现患者体征数据的实时自动采集、报告的自动生成。麻醉医师可以在术中通过麻醉系统实时记录术中的各种麻醉操作记录及用药记录,实时修正患者各个阶段从仪器采集的失真生命体征数据(从麻醉诱导至术后复苏及访视记录),形成详细的记麻醉录单并将数据回传至集成平台再分发至各个数据需求系统[4]。

2.6 麻醉质控

麻醉医生可通过麻醉系统对患者的心肺复苏、呼吸道阻塞、氧饱和度降低等非预期事件进行实时记录,同时对麻醉过程中患者的各种并发症、Steward 评分等各种质控指标进行记录,之后可通过围术期管理决策平台对某一时段内的各项质控评分进行自动统计,改变了之前人工统计计算的方式,极大降低了麻醉质控人员的工作量。

2.7 手术计费与成本核算

麻醉系统可对术前、术后物品进行清点,并将手术产生的麻醉费用,器械耗材,卫生材料等相关数据提交至平台系统,平台将数据分发至HIS 系统,his 根据相关信息对患者产生收费信息,形成收费清单供患者查询,同时将费用信息上报至平台,麻醉系统即可通过平台获取相关的收费以及设备、器械、耗材等的使用报表,实现科室人员收入分配以及精细化的科室的成本核算[5]。

2.8 术后复苏、随访及镇痛记录

手术结束后患者进入复苏室,系统仍将继续自动采集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数据直至患者苏醒送出复苏室。手术完成以后,麻醉医生需要对麻醉过程进行回顾总结,进行术后随访,记录术后随访记录。最终生成各种电子报告及数据并回传至集成平台。

3 手麻系统与平台的数据交互

数据集成平台是医院各个业务信息系统进行交互的数据中转平台。通过集成平台实现各业务系统的数据集成, 平台与各业务系统之间形成一种星形的拓扑结构[6]。系统间的信息交互通过标准的Web Service 消息传递的方式实现,我们通过集成平台实现了以下功能:①全院基础数据字典的同步:全院的人员、科室、检查、药品耗材、检验项目、麻醉方式等字典表应是统一的,且不同业务系统都要用到。②病人信息、病人医嘱、临床病历及手术预约申请同步:麻醉医生通过手麻系统可直接获取到病人相关的详细情况,看到临床医生给病人生成的医嘱以及书写的病历信息。③检验、检查信息同步等业务数据的同步:麻醉医生通过手麻系统调阅病人详细的检查、检验信息。数据集成平台通过webservice 实时消息推送方式实现了整个手术前后的业务数据的实时同步与共享,临床医生在电子病历中填写电子手术申请单经审核后,该申请单直接发送到手术排班系统进行手术排班。手术排班系统安排完成后又将安排结果实时回写至集成平台,通过平台同步至其他业务(His)系统中[7]。手术结束时,麻醉医生完成麻醉记录单等文书的填写后,系统又将麻醉记录单等手术相关数据回写至平台,平台再转送至电子病历系统,作为患者归档病历资料的一部分。在集成平台的整个业务数据流程中,每种数据只向集成平台一个入口输入,而各业务系统只需要从集成平台即可以获取到各种需求数据,通过集成的方式实现了数据的高度实时共享。

4 小结

手术麻醉信息系统实现了对各种监护设备生命体征数据进行自动采集、解析、显示、分析并辅助生成围术期相关电子文书,实现了监护设备各项数据信息采集并解析储存的自动化,麻醉记录及手术护理记录等工作的无纸化。同时,围绕以集成平台为中心的总线型数据交互模式,使得手术麻醉系统能够只通过一个数据传输接口实时得获取医院其他业务系统的各种需求数据,同时能够将手术相关的详细数据通过集成平台转送至其他业务平台,通过这种数据传输模式,极大提高了全院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共享及传输效率,增强了各个业务系统的易用性,降低了各个服务的数据交互压力。对于临床,围术期各项相关的工作环节,整个信息系统提供全周期的闭环管理手段将麻醉科临床工作标准化、简便化、数字化、规范化。提升手术护理及麻醉文书记录效率,保证文书记录的真实性、及时性和数据利用性问题,对于后期实现医疗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提供了有利的数据支撑。

综上来说,手术麻醉系统的应用及其与集成平台的数据交互模式,提升了数据共享效率,改变了传统的点对点数据传输模式,降低了业务系统压力及风险,将使医院信息系统间的数据传输标准化、完整化,为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提供了更加完整的数据支持,对规范医疗流程,提高医疗质量,提升医院运营效率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持手段。

猜你喜欢

病历麻醉手术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复合妊娠32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轻松做完大手术——聊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七氟烷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效果研究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病例”和“病历”
手术衣为什么是绿色的
临床表现为心悸的预激综合征B型心电图1例
数字化病历档案管理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