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衣原体病的综合防治

2021-12-03司志卿

养殖与饲料 2021年12期
关键词:衣原体公猪病猪

司志卿

河南省南乐县农业农村局,河南南乐 457400

猪衣原体病是一种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而引发的猪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威胁种猪和仔猪,感染猪繁殖性能下降,生长发育受阻,临床危害较大[1]。本病一般呈地方散发式流行,主要流行于饲养管理水平差以及环境卫生不合格的猪场。

1 病原简介

衣原体是一类有滤过性、严格在细胞内寄生并经独特发育周期以二等分裂繁殖的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的原核微生物,镜下观察呈圆形或卵圆形,具有黏肽组成的细胞壁,结构和组成类似于革兰氏阴性菌,自身有较复杂的可进行独立代谢的酶系统,但无法合成带高能量的化合物,必须利用宿主细胞的三磷酸盐和中间代谢产物作为能量的来源,离开宿主细胞后无法独立生存。猪衣原体病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所引发,具备人畜共患的特征,感染猪通常为隐性经过,当外界环境不利时猪就会表现出发病症状,以流产、肺炎、关节炎和脑炎为特征[2]。

2 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长的可达2周左右,短的3 d左右就开始发病,主要和猪场的饲养管理水平有很大关系。病原可感染猪的不同部位,其中生殖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临床病例最多[3]。

1)生殖系统感染时,母猪表现发情不规律,已经妊娠的出现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和早产等,有些仔猪产后天生体质弱,不超过1 个月就会死亡。严重感染的母猪偶尔也会表现胎衣不下和恶露不尽的情况,对再次发情配种影响很大。公猪感染后以睾丸、附睾、性腺以及尿道炎症为主要表现,可见睾丸肿大,触摸后病猪表现疼痛,性欲下降,不愿配种和采精;精液品质下降,死精率升高,精子活动力差,很难使母猪受孕。

2)呼吸系统感染时,病猪以肺炎为主要表现,病猪体温升高,精神差,全身颤抖,伴发干咳,听诊肺部有啰音。同时,鼻孔处不断流出浆液性分泌物,采食量下降,生长发育受阻。

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病猪表现神经症状,如不明原因的兴奋,盲目冲撞,走路共济失调,四肢呈游泳状,有时原地转圈等。

4)消化系统感染时,病猪主要表现肠炎的症状,粪便恶臭,不成型,里面含有未消化完全的饲料,后期机体脱水,皮肤干燥,眼睛凹陷,吃乳无力,死亡率较高。

3 预 防

预防本病需加强猪场的消毒工作,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3.1 加强猪场消毒工作

衣原体对不良环境抵抗力弱,高温和紫外线都能轻易将其杀灭,怀疑被污染的器具可置于太阳下进行直射,病原能很快被杀灭。手术器具通过消毒酒精浸泡5 min 即可完全消毒。如果猪场中发现带毒猪,除了将其第一时间隔离外,通过加强环境消毒就能及时阻止传播,大多数种类的消毒剂都对衣原体敏感,如火碱、生石灰、苯酚、过硫酸氢钾、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氯制剂、漂白粉、来苏尔和碘制剂等。每天定时带猪消毒1 次,每周不低于2 次的场内环境消毒,每月至少进行1 次猪场全方位卫生打扫,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舍内消毒时应选择刺激性小、使用安全、残留少、杀菌力强的消毒剂,且以雾化消毒为主。公猪交配或采精前也应用0.1%温高锰酸钾溶液对阴部进行清洗消毒。

3.2 提升管理水平

由于本病很多时候呈隐性经过,感染猪症状不明显,导致临床发现病猪较为困难,建议有本病流行的地区和曾发生过本病的猪场定期进行检验,以便及时发现传染源。经常流产的母猪以及睾丸发炎、精子数量少、性欲低下的公猪一定不能忽视本病的检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补体结合抗体就能确诊。接种疫苗时最好做到一猪一针头,防止病原经血液途径感染。公猪感染后必须停止利用,防止通过交配过程感染母猪群。料线和水线最好采用封闭式,防止病原通过暴露的空气污染饲料和饮水。饲养员或兽医应加强对每头猪的观察,发现行为有异常及时进行实验室诊断。

4 治 疗

对衣原体敏感的药物有磺胺类、青霉素类、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等抗生素,磺胺类以磺胺嘧啶钠使用最多,青霉素类以阿莫西林、氨苄西林临床最常用,四环素类以金霉素、土霉素治疗效果最好,氯霉素类中以氟苯尼考临床使用最多。感染严重的可通过2 种或2 种以上的药物共同配伍使用。除了抗菌治疗外,症状表现明显的还必须进行对症用药,体温升高者肌注氟尼辛葡甲胺或氨基比林注射液,流产的母猪为了防止对下一轮发情周期产生影响,最好用消毒水冲洗子宫和产道,将其中的血渍、残留碎片和羊水冲洗干净,最后再使用抗生素栓剂置于宫颈部位,预防外界病原菌的侵入。需要提醒的是,临出栏的猪用药后一定要注意休药期,防止肉组织中药残超标而危害食品安全。

猜你喜欢

衣原体公猪病猪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中药方剂治疗猪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如何调教种公猪
别把支原体感染当感冒
衣原体感染可能导致卵巢癌
基于高热性猪病诊疗和防制对策分析
衣原体感染可能导致卵巢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