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播电商视角下主播直播营销场景分析

2021-12-02王永钊

北方传媒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直播间主播电商

文/王永钊 程 扬

一、直播电商的内涵

直播电商指的是通过一些互联网平台,以直播为渠道来达成营销目的的电商形式,重构“人、货、场”三要素,进行线上商品展示、产品推介,是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直播与电商双向融合的产物。无论是传统电商平台+直播,实现图文货架式电商向直播电商转型,还是娱乐社交平台+电商,实现“直播+电商”的直播娱乐基础上的电商功能,其实它们的共同“基因”均为电商,都是通过主播(网红、明星、官员等)以直播的形式,增强营销场景,提高产品的交易效率和消费者忠诚度。

二、直播带货的价值

直播带货具有“现场+同场+互动”的特点,通过与消费者的互动,将消费者带入消费场景,建立起与消费者的深度链接,维持长久的“信任感”,实现“品效合一”,帮助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交易效率显著提升。

(一)促进消费升级,满足消费者需求

在今天产品极为丰富的前提下,消费者不再只关注商品价格和功能参数,更多关注消费体验,试图通过被专业指导获得更多的知识。直播电商恰恰顺应这一趋势,既满足了没有中间商,直接与消费者对接,确保产品低价;又满足了通过直播间营造营销场景,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增加用户黏性。从而更快地促进消费升级,根据直播电商消费者数据,进行消费引导,让商业与人性完美结合,满足消费者需求。

(二)提高消费者体验,获得更多信任感

为了取得消费者的信任感,主播在直播间对产品进行推介,以有趣、有料、有用的内容来吸引更多的观众驻足,消费者停留的时间越长,就为主播增加更多的销售机会,颠覆了以往消费者通过图文形式的浏览而造成的审美疲劳。直播电商有很强的IP属性,主播的互动性、亲和力等易与消费者产生共感,形成心智中独特的标签,犹如将线下的卖场搬到了线上,消费者与主播可以进行讨价还价,从而获得更多消费者的信任。

(三)构建直播生态,帮助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直播电商生态上游包括生产商、经销商、代理商;中游包括直播电商平台、MCN机构;下游是消费者;直播电商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包括移动支付、物流、电商运营、直播服务等。传统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数据智能,直播电商是非常好的切入点,主播与消费者互动,营造消费场景,勾勒消费者人物画像,建立消费者流量池,进行价值创造。主播将公域流量导入为私域流量,凸显高度去中心化功能,助力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升级。

三、主播直播营销场景分析

(一)内容呈现分析

直播电商内容呈现是多方面的,主播的直播方式、对产品了解的程度、主播的专业性等,都是引导消费者产生购买意愿的重要指标。主播直播是一种新型的服务形式,反映了“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以开放的胸襟拥抱新技术,迎接新挑战。主播在首播的时候,通常表现出来不自然,略显紧张,很多直播间都配有助播,以缓解紧张的氛围。直播前对宣传推广的产品要做到真正的使用、体验、了解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对消费者提问对答如流,将带货产品的功效特点讲述清楚,促进转化。如果说一时的主播身份吸引使得消费者驻足观看,那么主播的专业水准是促进销售转化的动力,真正发挥主播“直播带货”的号召力和说服力,有助于提振社会对产品的认同和信心。

(二)信任度分析

信任是主播与消费者架起的无形桥梁。消费者对主播的信任决定了产品是否受欢迎,主播的直播生涯是否长久。以官员主播为例,因有政府权威身份背书,打消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疑虑,使得消费者对产品更加信任。相对于现在的直播电商乱象,官员主播直播犹如一股清流,凭借其政治权威身份和职业责任,降低了消费者的交易风险。很多官员主播直播带货的商品是贫困地区的“扶贫”产品,消费者出于对扶贫的支持,会快速成交。主播身体力行、以现身说法的方式对产品进行推介,如“县长啃萝卜”“镇长卖荔枝”等,改变了以往消费者对主播的刻板印象,官员主播声情并茂进行直播,其亲切和蔼的呈现方式,表现出来了为人民服务的态度。消费者能看到当地主播沉下心来踏实地为老百姓做实事,既为农户、企业直播起到了示范作用,又增近了干群之间的关系。

(三)互动性分析

互动性是直播电商表现的重要形式。在直播的过程中,主播通过营造的销售场景与消费者进行互动,以达到销售目的。如官员主播在与消费者互动的过程中,主动放下身段,融入到直播间,与屏幕前的消费者打成一片,也学习网红主播的直播话术,在主播直播间也能听到“宝宝们”“老铁们”“OMG”等网络话语,使得自己更加亲民,网络传播的效果更广,改变了以往在老百姓心目中的不接地气、严肃化形象,为家乡的产品代言,为当地老百姓谋福利,被消费者大加赞赏。主播针对直播间弹幕和留言区的消费者留言,要第一时间进行回复,掌握消费者的真实诉求,甚至可以将直播间的场景开在田间地头或工厂,增强消费者的互动效果。

(四)直播效果分析

直播效果可以通过销售业绩指标进行考量,由于各类主播直播的焦点各不相同,仅通过销售业绩考量过于简单,社会影响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如官员主播的直播带货不是单一地将当地的土特产销售出去,而是将从政经历、销售行为和直播文化的一种整合。主播运用互联网思维,提升自身数字经济应用能力,表现出来主播数字媒介素养。官员主播直播参与广泛,下到村支书,上到市长;区域以南方的主播为主;销售产品以当地特色农副产品为主;单场销售额屡次刷新。为了达到直播效果,整合区域主播直播带货,将时间分散、产品单一的直播整合提升为时间集中、产品多元、形式多样的直播电商交易会。

四、主播直播带货技巧

(一)挖掘痛点,客户暖心

一是搜集客户需求信息。主播在直播过程时刻保持和用户互动,像和朋友唠家常一样,让人很舒服,给人感觉很真诚,感觉不到有什么套路,了解消费者的顾虑,收集用户的需求,用户想要什么就考虑卖什么。将自己的粉丝称呼为“老铁”,用这样的方式和粉丝建立起一种亲密关系,无形中提升了粉丝的好感度和忠诚度。

二是控制直播时长和受众人群广泛。主播根据平时工作安排做到基本上每天直播,时长在2~3个小时不等,甚至直播时间更长。直播间商品为该区域的全品类产品,既有区域特色,又有产品优势,深受消费者欢迎。时间长,品类多,因此覆盖的受众人群也更广泛。

(二)团队合作,获取倾心

一是团队配合。主播直播做到直播间热闹但不吵闹,团队配合默契,需要展示什么产品,立马就会有人拿过来,问什么问题,也立刻会收到回复。基本没有等待的时间,观众也不会感觉无聊和冷场。主播与助理声音形成互补,例如主播的声音比较低沉,听起来不刺耳、很舒服;其助理的声调相比之下更高,助理会补充产品信息、回复粉丝问题、为观众演示领券或下单方式。

二是产品预售预热。主播和助理一般会穿着、吃着近期售卖的产品,包括饰品、衣服、鞋子、食品等,为产品销售进行预热,在展示其他产品时,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以引起消费者的关注。

(三)推介产品,夺取芳心

一是现场直播剧透。主播先预告整场直播的货品,详细介绍其中受关注度较高的产品,告知观众具体的上架时间段,方便一些不能一直坚守在直播间的粉丝购买。主播要及时关注粉丝的反馈,比如,直播中粉丝提到同样一款产品之前购买价格更高,立刻质问工作人员,确认后对粉丝说“会补差价,请大家放心”。这样立马就可以夺取消费者芳心,让消费者跟着主播的节奏走。

二是大屏幕产品视频讲解。整个直播过程,主播在讲解产品时,背后的大屏幕会放映相应的图片或视频,增进用户对产品的理解,进一步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同。推荐一款产品的逻辑通常是产品自身优点+全网超低价+赠品,如果购买数量多,再送赠品,直接将消费者购买欲望进行转化。用一轮轮惊喜轰炸的方式,让消费者产生一种“不买可能真的要吃亏了的心理,很难“抵御诱感”。

三是强调价格优势。主播不断重复强调直播间的价格优势。比如在卖一款农产品时,强调“不用想,直接拍,只有我们这里有这样的价格,往后只会越来越贵”。在推荐产品时,会讲一些家人、工作人员使用过的经历,以此打消观众对产品的顾虑,让消费者觉得非常真实。晒近期或以往购买(重复购买)记录,证明某款产品是“自用款”且为重复购买的产品,碰到自己特别喜欢的产品,会和助理与粉丝一同抢购,抢不到也会十分苦恼,增加信任感。

(四)营销技巧,客户动心

一是借助品牌效应。主播直播间经常刷不同的“关键词评论”,区别于有的主播习惯性让观众“扣1”,更多会将活动时间、品牌名称露出,既可以让观众了解正在卖的产品,也可以让新进直播间的观众快速参与进来。时常邀请有主持经验的明星做客直播间,不仅可以增加自己的话题性,也可以丰富直播间的内容。

二是主播亲身体验。主播在宣传一款产品的时候,经常提到“这又是一个我们工作人员都想抢的热门商品”。“送送送”成为主旋律,除了上面提到的直播开始时抽奖,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我们来抽波大奖”。在推广一款水果玉米的时候,打开箱子发现其中一个玉米已经被工作人员掰了一半吃掉,用这样的体验方式更容易让观众信服,也会引发消费者从众心理。

三是优化营销策略。主播每场直播用同一句话开头,“话不多说,我们先来抽一波奖。”奖品一般不低于百元,都是比较热门的产品,简单直接又稳定的开场容易增进好感,奖品的配置又给人一种“不抽错过一个亿”的感觉。抽奖口令简单且具有标签性,或者和节日相关,比如XX节快乐;或是和产品相关。限制上架产品的数量,在一款产品卖空后,会不停地问工作人员,“不能加吗?可以再沟通一下吗?”紧接着再进行快速补货上架,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控制直播间的销售节奏,也可以给观众营造出紧张刺激的抢购氛围。

(五)售后保障,客户放心

一是擅长造节,花式预告。主播团队要特别擅长造节,根据不同的时间节点,以节日的氛围营造消费场景,比如有农产品节、美丽节、生活节、零食节、粉丝节等各种节日。在直播的时候、抽奖的时候,引导消费者发口令抽奖的方式预告这些“节日”,让消费者提前知道这些“节日”。很多消费者都是听了主播说的“买来送人、买来囤货”,就跟着盲目消费了。

二是强大的供应链,注重选品。主播选品要贴合地方特色,大多应是低客单价、低决策门槛高频购买适合围货的商品。这样消费者在主播的介绍下,能够快速成交。比如农产品、零食、各种日用品等,都是非常受消费者欢迎的。主播很少去碰那些高客单价且决策门槛高的产品,比如车子房子等,对主播来讲是一种挑战,转化率也不是很高的。

结语

在直播电商快速发展的今天,直播带货效果好坏,主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些头部主播的直播技巧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主播在保持自己的风格前提下,将身边的资源进行整合,既可以是农产品,也可以是手工艺品,在直播浪潮下进行直播带货,试图使销售的产品走得更远,形成流量与权威的良好互补,主播代表企业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交流,这种模式很可能会成为未来直播电商的一种常态。主播只有掌握了营销技巧,才能将产品销售出去,服务更多的企业和消费者,拉近企业和消费者的距离。

猜你喜欢

直播间主播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羲和号”开直播间
电视双城记:川渝主播共护长江源
惠农直播间 美好在身边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小鬼进军直播间
进军营直播间
《主播说联播》:又刚又有梗,播有温度的新闻
我是小主播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