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畜牧兽医防控技术和管理进步

2021-12-02黎木兰姜佳佳龙凤郭旋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生物制品畜牧业畜牧

黎木兰 姜佳佳 龙凤 郭旋

(1,广西南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530000;2,广西崇左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532200;3,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金光有限公司 530000)

我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畜牧业起源非常早,但从春秋战国到清朝,关于动物疾病的治疗预防资料非常有限。近代至今畜牧业动物疾病的预防控制水平反映了畜牧业发展水平,也反映了政府部门的重视程度。畜牧兽医技术和防疫体系的发展是由经济社会技术发展水平决定的,而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决定动物疾病的预防控制水平的主要因素,政府的重视与投入对畜牧兽医防控起关键推动作用。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限制,畜牧业真正意义上的防控主要在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起来的。

1 我国畜牧兽医防控技术的进步

1.1 生物制品的引入

在生物制品应用前,隔离是兽医防控的主要措施;中兽医药物治疗应对传染病普遍手段,主要通过调节机体内环境,提高畜体抗病能力;当面对传染病时,主要依靠畜体自身免疫力痊愈。从国外引入生物制品我国标志着我国畜牧业疾病防控从被动防疫到主动防疫。牛痘被认为是最早的生物制品,在我国发现后被西方学习应用。我国发现牛痘并应用后并没有在生物制品上有发展和突破,在生物制品研发生产使用方面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而国外生物制品的发明很长一段时间主要是用于预防人类疾病,如19 世纪中期巴斯德发明的狂犬疫苗。兽用生物制品在我国研究和生产可追溯到1918 年成立的青岛商品检疫局血清所及1936 年建立的中央农业实验所畜牧兽医系,期间兽用生物制品有猪肺疫、禽霍乱抗血清等,生物制品有产量较小、产品质量标准不统一的特点,以通过使用发病动物脏器作为抗原制品制成灭活疫苗为主,生产技术较原始[1]。

1.2 血清学检测、细菌实验室诊断

生物制品在畜牧业防控中应用很长一段时间后,我国并没有建立相应的实验室进行疫苗接种效果的监测,实验室检测诊断畜禽的致病病原等处于空白。对畜牧业相关疾病的爆发主要靠临床病理特征进行诊断。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畜牧业的进步及政府的不断重视。从20 世纪90 年代始,国家开始重视建设基层兽医实验室,血清学检测技术,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技术,显微镜检查尿、粪、分泌物染色涂片等动物临床诊断技术得到发展[2]。这个时期通过生物、微生物、物理化学、血清学等检测技术以确定动物病情、疫情。由于便于操作使用、要求的软硬件成本都较低,在基层实验室中得到广泛推广应用。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在动物免疫效果判断、疾病诊断治疗、流行病学监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禽流感、新城疫、口蹄疫等通过血凝试验得到初筛。血清学检测使我国的畜牧防控工作在实验室中逐渐实现主动监测,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随后ELISA 开始应用并且推广后,使血清学实验更加准确,使兽医实验室对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免疫力的保护监测工作和疾病的防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1.3 PCR 技术的诞生及应用

实时荧光定量PCR 的应用逐渐普及,使诊断疾病更加准确快速高效。像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密螺旋体等微生物较难分离培养,使用核酸探针,通过原位杂交等认定组织中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的特殊区前段基因就可以确定被检测动物是否被感染[1]。1985 年Mullis 发明了聚合酶链反应,即简易DNA 扩增法,意味着PCR 技术的真正诞生。1996 年ABI 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定量PCR 仪7700 型。PCR 技术在兽医系统防控中用于实验室诊断较晚,我国加入WTO 后,国家自上而下进行了兽医系统的改革,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通过加大经费和人员投入兽医系统检测技术才正式进入PCR 病原检测阶段,以广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例,2003 年开始使用PCR 检测技术,兽医系统使用PCR 技术从普通PCR 到梯度PCR 直到现在荧光PCR 技术逐步过渡。这个过渡与畜牧业的发展壮大对社会经济和公共卫生影响越来越大,国家对兽医系统实验室越来越重视,不断加大人力物力方面投入有关。如荧光PCR 的普及主要是爆发非洲猪瘟后,特别是县区一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由原来只做血清学方面的实验进入到动物病原PCR 检测,广泛的配备了荧光PCR 仪,使我国兽医系统自上而下普及了病学检测工作[2]。PCR 技术的诞生及应用,使病原学检测得到广泛应用,给畜牧兽医防控提供更多的实验室科学支持,极大促进了畜牧兽医的防控发展。

2 政府部门在畜牧防控中的措施及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畜牧规模化发展,畜牧疾病地危害现象频繁发生,畜牧兽医防控的社会公共性凸显,各国政府部门对畜牧业防控的重要性意识不断加强,政府部门重视对畜牧业的防控起到快速推动引导作用,政府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手段推进畜牧业防控技术的发展。

2.1 制定颁布法律法规,让畜牧防控有法可依

我国1977 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疫法》,并颁布实施、完善了我国畜牧业相关法律,规范了畜牧业生产和防控工作,促进畜牧业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畜牧业进入集约化养殖新阶段,而动物疾病趋于复杂,对畜禽疾病防控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高致病性禽流感、亚洲1 型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疫情的爆发,凸显旧的《动物防疫法》 在动物疫病防控制度方面不适应新形势下防控动物疫病的要求。为此,我国在2007 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进行修订,确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兽医队伍基本框架,包括官方兽医、执业兽医、乡村兽医和村级动物防疫员四支队伍。2010 年颁布施行的《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通则》 (NY/T1948-2010),规定了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行的基本要求、应急处置预案编制原则,以及安全保卫、生物安全报告和持续改进的基本要求,使得兽医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得到强化和规范。

2.2 成立相关部门,明确相关部门的主体责任

兽医制度在我国发展较晚,2005 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正式启动了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农业农村部先后设立国家首席兽医官、成立兽医局。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自2006 年3 月10 日宣布成立,疫控中心是我国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兽医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技术支持体系等三大体系是构成我国兽医管理体制主要框架。2009 年吉林、河南、广西、重庆、宁夏等5 个省作为我国首次进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试点,第二年在全国范围展开。

2.3 加大资金的投入,从软件和硬件上促进畜牧业防控系统的发展

伴随着兽医体质的改革,国家也不断加大了对相关部门的投入,拨了大量资金建立相关实验室,提供强制扑杀和强制免疫补偿保障。相关机关事业单位不断招入引进相关专业人才,提高兽医队伍的素质。从软硬件上促进畜牧业防控系统的发展。

总之,我国畜牧防控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政府的重视,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相关管理机制,保障和促进我国畜牧防控的发展,使我国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为我国民生服务、经济服务、社会安全服务。

猜你喜欢

生物制品畜牧业畜牧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第二十届(2022)中国畜牧业博览会
吉林正业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吉林正业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正业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2021中国(重庆)畜牧业博览会
“黑科技”打造畜牧健康管理专家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