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蔗机械化生产发展分析与展望

2021-12-02陈淮南

乡村科技 2021年28期
关键词:农机具甘蔗产业化

陈淮南

(英茂糖业(集团)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228)

云南省是全国甘蔗生产第二大省,是除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外甘蔗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云南省种植甘蔗面积超过33.33万hm2。甘蔗广泛分布在云南省临沧、德宏、保山、普洱、文山、玉溪、红河和西双版纳8个州市的40多个县(市)。近年来,云南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断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大了农业技术、农机具的宣传推广力度,对促进云南省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甘蔗作为云南省重要的经济作物,在种植技术、生产机械化方面也获得了较大发展,但也存在蔗农机械化意识不足,自然条件制约下农业机械适用性不强,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不配套,土地改革缓慢,承包流转无法满足产业化发展需求等问题。正视存在的挑战,抓住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家大力支持地方农业产业化建设及新时代新兴科技勃发的机遇,积极采取措施推动云南省甘蔗产业机械化发展十分必要[1]。

1 云南省甘蔗产业机械化发展取得的进步

2012年,国家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云南省紧跟党和国家的步伐开始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甘蔗种植领域也不例外。云南省本身拥有丰富的热量资源,很多地区处于甘蔗适种带上,所以全省40多个县(市)都有甘蔗的种植及食糖生产,有超过600万的蔗农,这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云南省甘蔗机械化发展进步很快,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甘蔗种植面积大幅度增长。2014年,云南省甘蔗种植面积约304.57千hm2,经过几年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后,云南省的甘蔗种植面积每年都在有序增长,2018年已达260.05 hm2,对促进山区农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二,甘蔗机械化程度提高。近年来,云南省甘蔗产业引进了不同类型的深耕松地、耙地、收获、除草等机械,也运用了机械喷药、挖机开沟、大型货车运输等相关的生产机械设备,极大地提高了甘蔗的生产效益。第三,蔗农的收入大幅度增加。近年来,由于国家、省政府的产业扶持,云南省甘蔗种植的种源、育苗、水利设施、肥料、机械等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补贴,蔗农的生产成本降低,甘蔗产量增加、品质提高,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蔗农收入随之增加,大大改善了生活品质[1]。

2 云南省甘蔗机械化生产存在的不足

自国家大力推广机械化以来,云南省甘蔗获得了较大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云南省甘蔗产业长远、快速发展。

2.1 蔗农的机械化意识有待提高

云南省的甘蔗种植机械化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很多地区,传统的人工种植还是占有重大比例。一方面,蔗农受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影响,甘蔗种植面积小、规模小、技术程度低,只限于拖拉机运输等常规机械运用;另一方面,机械作业的行距是1.2 m左右(为了配合机械作业,甘蔗种植的行距由原先的0.8~1.0 m增大至1.2 m),蔗农认为浪费了土地资源,会影响甘蔗产量,且农机具的租用和购买均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因此不愿意投入资金,不愿意尝试用先进的农业机械作业,影响了甘蔗产业的发展。

2.2 受自然条件制约,农机具的适应性不强

云南省的地域十分广阔,但多以山地、丘陵为主,机械化作业十分不便,机械的适用性不强,大多机械化生产只能在平坦的、种植密度较大的坝子中进行,而云南省现有的甘蔗种植地70%以上为旱坡地,大型机械无法使用,重型机械使用的范围也不大,但小型机械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不高。与国外的甘蔗机械相比,甚至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机械相比,云南省甘蔗种植业运用的机械种类少、规模小,很多机械运用还处于探索研发阶段,技术还不够成熟,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切割、农药喷施、割草、货车运输、收获机等,在其他种植环节的应用还比较缺乏。最重要的是,市场上的甘蔗产业相关机械都是批量生产、统一规格,但是云南省的甘蔗种植多在坡地、丘陵地区,需要灵活性强、适应能力强的中小型机械,但在国家农机具补贴目录中,这些机械通常不在补贴范围内,蔗农的资金压力比较大,种种原因影响了云南省甘蔗产业机械化发展[2]。

2.3 农业技术和农机具的使用不配套

目前,云南省很多地方甘蔗种植技术推广和甘蔗机械化的推广不同步。例如,甘蔗的机械化作业行距一般大于1.2 m,大型的收割机一般要大于1.4 m,但是,云南省很多地区的甘蔗种植行距基本都在0.8~1.0 m,有的家庭小农经营,以传统经验为主,种植密度、行距随意,没有统一的标准,无法开展机械化作业。甘蔗机械化作业由于需要快速进行规模化作业,对甘蔗的品种、生长状态也有要求,适用于抗倒伏强、宿根再生能力强、易脱叶、分蘖力强及蔗糖分耐转化、生长均匀的甘蔗,但云南省很多山区的甘蔗种植技术比较落后,种植粗放,达不到机械化作业的要求[3]。

2.4 土地流转承包不够完善,产业化水平不高

甘蔗机械化作业适用于产业化的甘蔗种植基地,在标准化、规模化的甘蔗种植地区能实现作业效率最大化,但是,云南省村落分散,很多地区的甘蔗种植以家庭小农种植为主,集中连片的大规模生产基地不多,机械化作业的高生产效率体现不出来,种植少量甘蔗的农户基本不会花较高成本购买甘蔗收获、加工等专业化机械。除了种植思想落后、缺乏产业化经营理念外,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承包等方面的改革还有待提速、深入。另外,甘蔗机械化生产不应该局限于种植环节,而应渗入生产的全过程,但云南省很多地区农户的生产还处于初级水平,以直接售卖新鲜甘蔗原材料为主,利润不高,使用的机械器具只有收获机和大货车运输工具等,在整地、除草、施肥、加工等环节机械运用较少。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归根结底还是甘蔗产业化生产程度不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市场狭小,蔗农没有固定的销售市场,也没有强大的甘蔗深加工龙头企业、优势本地品牌等,没有市场就没有规模种植、机械化大规模作业的前提条件,加之远距离运输成本高昂,所以,影响了蔗农的机械化应用范围、深度和广度[4]。

3 云南省甘蔗机械化生产发展建议

云南省甘蔗产业的全面机械化之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但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资源,省内一些州市具有发展甘蔗产业的优势条件,甘蔗产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所以,要正视目前面临的困难,积极采用多种手段加以改善。

3.1 提高蔗农的机械化意识,加大资金投入

要想加快云南省甘蔗产业发展,首先要加强教育培训,转变蔗农的思想,进而让思想指导行动,使蔗农切实参与云南省甘蔗产业化发展建设。因此,云南省应加强甘蔗产业化种植、甘蔗生产机械化、甘蔗种植技术等的宣传和推广,让蔗农充分认识到甘蔗产业化、机械化发展的益处,掌握一定的种植技术、机械化操作技能等,转变蔗农小农经济观念,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应加强产业规划、政策扶持,制定完善的甘蔗生产机械推广应用体系。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甘蔗相关农机具的补贴政策,减少蔗农租用、购买农机具的成本,提高蔗农对甘蔗农机具的使用率。例如,2020年6月,云南省政府发布的《云南省2020—2022年糖料甘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补贴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就明确提出了推广糖料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的目标及补贴标准,至2022年,云南省将计划实施甘蔗机械化深翻开沟20万hm2、机械化无人机统防统治20.67万hm2、机械化中耕培土17.33万hm2、机械化联合收获甘蔗120万t、机收甘蔗运输120万t、蔗叶机械粉碎9.33万hm2,通过先种植、先作业、后补贴的方式,中央和云南省各承担50%(云南省的部分,省政府承担90%,州市、县级承担10%)的比例,按照667 m2机械化深翻开沟170元、无人机统防统治20元、中耕培土25元、机械化联合收获30元,运输15元/t,蔗叶机械粉碎20元/667 m2的标准给予补贴等补贴政策,对促进甘蔗机械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2 加强中小型机械研发,提高甘蔗农机具的适用性

云南省是内陆省份,地形复杂,山地、丘陵占国土面积的主要部分,坝子、盆地零星分布,所以甘蔗大多在亚热带、热带地区的山地、丘陵、坝子种植,基本以旱地种植为主,加上家庭为主的小农种植占绝对比例,所以,云南省的甘蔗种植需要的是适应性强、灵活度高,能在旱地开展高效作业的中小型机械,尤其是小型机械[5],因此,云南省加大了甘蔗产业相关机械研发的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力度,扶持研发、召开甘蔗机械化研讨会、加大甘蔗产业种植补贴,引进国外先进小型机械开展本地区试验等,提高了甘蔗相关农机具的适应性。同时,在国内自主研发方面,云南省也不断进行甘蔗生产农机具、机械化推广模式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些进步。例如,2017年,云南省德宏州开展了甘蔗的“洛阳辰汉收割机试验”,经过一年试验,洛阳辰汉收割机试验获得了较大成功,极大地提高了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甘蔗产业的机械化水平,并且,这一试验结果在2018年甘蔗机械化示范基地的甘蔗机械化作业演示大会上现场展示,并通过30多家农机具企业、制糖企业、行业专家学者等分享了出去,使洛阳辰汉的收割机技术得到了有效推广。另外,云南省甘蔗产业中,目前运用较多的农机主要集中在运输、收获、切割、割草、农药喷施等环节,主要应用在甘蔗种植阶段,还应加强技术研发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甘蔗农机具,增加其他环节,尤其是初加工和深加工环节的农业机械,提高甘蔗机械化生产水平,推动甘蔗产业长远发展。

3.3 促进甘蔗种植技术和甘蔗机械同步推广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的生产工具是促进甘蔗生产效率提升的重要保障,种植技术是保障种植效率和质量的另一核心支撑,所以,甘蔗种植技术推广和甘蔗产业机械化不应独立开来,应同步进行或者协调进行。种植技术的推广离不开机械化的推广,机械化的推广应结合生产技术推广,应使两者相互渗透,协调进行,让蔗农在掌握先进种植技术的同时掌握一定的甘蔗农机具使用知识与技能,让蔗农在先进的种植技术指导下规模化、产业化地种植出适合机械作业、便于机械作业的甘蔗,提高种植效率,也便于将优质的甘蔗进行精加工和深加工,提高甘蔗种植产业的综合生产效率。例如,应积极推广科学的甘蔗种植田间管理技术,推广抗倒伏能力强、分蘖能力强、易脱叶、糖分耐转化、生长规格均匀的优质品种,满足机械化作业要求,提高甘蔗种植质量和综合效益[6]。

3.4 深化土地改革,扩展市场,加强产业链建设

云南省甘蔗机械化发展水平与产业化水平直接相关,机械化能促进产业化发展,产业化水平又影响着机械化的程度,因此,要想促进云南省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必须将机械化和产业化发展结合起来,而要想促进产业化发展,必须先解决土地经营权流转问题。首先,应深化土地改革,促进土地经营权额流转,通过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保障承包者的合法权益,减少纠纷,让蔗农的规模化种植有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为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提高产业水平提供基本保障。甘蔗生产,只有通过市场获得收益,产业规模才可能扩大,蔗农才会投入更多资金、技术、机械、人力等进行产业化的甘蔗种植和生产。应加强产业链建设,培植区域优势龙头企业,建立地区知名品牌,扩展销售市场,为蔗农提供稳定的销路。其次,甘蔗的机械化,不应局限在种植阶段的某个环节、某一流程,应加强甘蔗种植、加工、深加工等方面的农业机械化研发,建立完善的甘蔗生产产业链,让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领域都加强甘蔗农机具的运用,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促进甘蔗产业的高效发展。

4 云南省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展望

云南省甘蔗产业机械化作业起步较晚、基础比较薄弱,机械化最先应用在深松、种植、开沟、运输等环节,后逐渐扩展到田间管理、收获等环节,虽然机械化发展有了一些进步,但要想实现甘蔗产业种植全过程的机械化作业还任重而道远,尤其在山地多、旱坡地占比占绝对大的地区,农业机械化推广更为困难。但是,云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热量资源优势,是甘蔗生产产业带,种植区的甘蔗不倒伏、长势好、含糖量高,特别适合机械联合作业。另外,在云南省的甘蔗种植区,坡度低于15°的地区过半,这些地区也可实施机械化作业。21世纪,科技迅速发展,国家及各级政府不断投入中小型甘蔗产业相关机械的研发,相信不久的将来更多适应性强、可灵活使用的机械定会越来越多地运用于甘蔗种植产业,提高云南省甘蔗产业机械化水平,促进云南省甘蔗产业长远、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甘蔗作为云南省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其种植技术、机械化生产方面均获得了较大发展,但在发展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云南省甘蔗产业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则应正视机械化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抓住乡村振兴的时代机遇,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宣传力度,转变蔗农思想,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加强中小型农机具研发;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农机购置补贴监管;强化技术推广和机械化推广同步,深化土地经营权流转;加强市场扩展,加强产业链建设等,提高云南省甘蔗产业的机械化水平,促进甘蔗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猜你喜欢

农机具甘蔗产业化
47家上榜!山西公布年度农业产业化省级示范联合体名单
持续接力奋斗 推动山西农谷产业化发展
试论大型农机具的维修与保养
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农机
甘蔗的问题
农机具的维护与保养策略
甜甜的甘蔗
黑熊吃甘蔗
广电媒体产业化前景的三种期许
红色动漫的经济价值与产业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