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防控技术在玉米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2021-12-02陈燕琼

乡村科技 2021年28期
关键词:化学防治防治效果害虫

陈燕琼

(陆川县温泉镇农业服务中心,广西 陆川 537700)

玉米是重要的食品加工原料之一,同时也是畜牧业、养殖业饲料生产的重要来源。自2015年以来,我国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20年已达4 500万hm2,1 hm2可产6.32 t玉米。但与此同时,我国玉米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2020年玉米进口总量达559万t,玉米需求量仍有较大缺口。玉米病虫害会影响玉米的产量与品质,进而影响农民的收入和社会的稳定。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陆川县由于气候环境适宜,非常适宜种植玉米,但是病虫害问题一直影响着当地的玉米产量和品质。例如,草地贪夜蛾在玉米植株上咬食叶、茎,危害较严重。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外来入侵的害虫,从东南亚境外迁移到我国云南省并蔓延至整个国家,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啃食玉米枝叶的速度非常快,严重影响了玉米的正常生长,导致玉米产量和品质大幅度下降。以往针对玉米病虫害的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不仅会导致农药残留,而且会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而绿色防控技术是一种将绿色生产理念融入农业生产实践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可以有效避免化学防治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将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于玉米病虫害防治中,可有效提高玉米病虫害防治效果,确保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1 绿色防控技术概述

1.1 绿色防控技术定义

绿色防控首次被提出是在2006年的全国植保工作会议上,绿色防控是以预防为主,通过综合防治来达到治理病虫害的目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及环境保护技术的发展,绿色防控已逐渐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中并发展成了一个技术性的概念。如今,绿色防控技术包括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多种防治手段,且在各种农作物的生产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玉米病虫害防治中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可以提高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效果,确保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1.2 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优点

一是可以提高玉米的品质和产量,改善病虫害危害下玉米产量和品质低下的现状。在传统的化学防治过程中,长期重复单一的化学防治方式导致很多病虫害产生了抗药性。为了达到有效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很多农民会不断加大用药量或采用新型农药,从而加剧了农药在玉米中的残留,导致玉米产量和品质下降。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玉米产品的农药残留量,提高产品品质。

二是能减轻或避免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污染,保护土壤和水源,促进绿色农业发展。在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农业病虫害防治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来避免传统农药防治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而绿色防控技术为玉米病虫害的绿色防治提供了可能。

三是通过在各地建设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向当地农民传授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让农民认识到绿色防控技术在玉米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可以改变农民对于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不够重视或应用意识缺乏的现状,从而进一步推进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1.3 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现状

近年来,农业科研工作者高度重视绿色病虫害防治理念及其相关技术,并加快了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在基层农业生产中的试点应用。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作为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国部分玉米重点种植区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和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病虫害防治效果,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但是,从我国整体的玉米种植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无法得到全面的推广和应用,具体可分为以下3个方面。

一是很多农户缺乏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意识。虽然绿色防控技术具有减轻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等优点,但是由于涉及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种综合防治措施,很多农户在不清楚绿色防控技术的防控理念、防控优势和技术措施的前提下,缺乏对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意识。也就是说,现阶段广大农村地区关于绿色防控技术的宣传力度还有待提升。

二是我国农业种植呈现出碎片化现象,每家每户种植玉米的规模和数量各不相同,然而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适用于大规模的玉米种植模式。对于小规模的玉米种植采用绿色防控技术,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会增加病虫害防治成本。这也是导致很多农户不重视绿色病虫害防治,难以接受绿色防控技术的重要原因。

三是现阶段一些玉米种植区建立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并建立了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向当地农民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但是,对于广大农村地区而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建设数量较少,加之对于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宣传及相应的技术应用人才缺乏,导致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在农村基层无法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

2 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防治存在的问题

农业防治是最基本的病虫害防治手段,其防治的关键在于耕作方式选择、玉米良种筛选、肥水供给、田间除草。农业防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农户花费较多的时间和耐心,但是很多农户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农业防治对于玉米病虫害防治的重要作用,没有选择轮作倒茬的耕作方式,没有严格筛选玉米种子,在玉米各生长阶段没有进行科学的肥水供给,除草主要选择使用除草剂。这就导致农业防治措施无法发挥其应有的防治效果。因此,要想真正发挥农业防治措施的作用,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人员要帮助农户提高农业防治的意识,使其将农业防治措施认真落实到玉米生产过程中,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2.2 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

生物防治是通过喷施生物农药、利用生物性引诱剂、引入害虫天敌等方式来实现病虫害防治。现阶段用于玉米病虫害防治的生物农药不断增多,但是真正得到推广应用的数量较少,主要是由于针对生物农药的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导致农户没有认识到生物农药的防治作用。其次,生物性引诱剂在基层农村地区的农药售卖点并不常见,加之农户不清楚性引诱剂防治病虫害的方式方法,导致性引诱剂应用可行性不高。引入害虫天敌防治玉米病虫害需要一定数量的害虫天敌,然而农户缺乏相应的获取渠道,因此,推广应用效果不明显。

2.3 物理防治存在的问题

物理防治手段主要是利用粘虫板、杀虫灯诱杀害虫,这种方式可行性较高,并且成本较低,目前在基层农村应用较广。但是,一些农户利用物理方式时,对于粘虫板和杀虫灯的具体使用方法并不清楚,按照个人意愿进行防治的现象较为常见,导致粘虫板和杀虫灯的设置十分不合理。因此,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可以通过下乡宣传、亲自到田地进行示范教学等方式,提高农户应用物理防治措施的效果。

2.4 化学防治存在的问题

化学防治一直以来都是玉米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手段,但是很多农户采用化学防治措施时随意性较强,对于农药的品种及用量经常按照个人经验进行选择。此外,一些农户喷施农药时,采取就近取水的原则,导致水源污染严重。由于农户对于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不仅加剧了农业生产环境的污染,而且导致农作物中的化学残留量不断增加。因此,农户不仅要重视生物、农业、物理防治手段的应用,而且采用化学防治措施时要尽可能选择一些毒性较低、针对性较强的绿色农药,并科学喷施农药。

3 绿色防控技术在玉米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3.1 农业防治技术的应用

农业防治是绿色防控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在病虫害防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应用农业防治技术进行玉米病虫害防治时,需要格外重视选种、田间管理等农事操作。在玉米选种阶段,优良的玉米品种能提高玉米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具体要结合种植区域的地形、气候、常见病虫害等因素来科学选种,同时挑选出色泽鲜艳、籽粒饱满的种子,筛选完成后对种子进行包衣和晾晒[1]。在玉米田间管理阶段,首先,控制好玉米种植的行距与株距,保证玉米种植密度适宜;其次,加强水肥管理,结合当地气候、环境条件科学进行灌溉与施肥,控制好水肥供给量,保证玉米长势良好,提高玉米植株的抵抗能力;再次,定期除草,保证玉米生长环境良好;最后,可以将玉米与花生套种,或者混交种植多种玉米品种,提高玉米的抗病虫害能力[2]。

3.2 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

生物防治是玉米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手段之一,防治手段主要有生物农药防治、投放害虫天敌防治。对于生物农药防治而言,以玉米害虫草地贪夜蛾为例,需要在草地贪夜蛾幼虫阶段,通过喷洒苏云金杆菌、绿僵菌、白僵菌等生物农药来进行防治,为了确保防治效果,还可以与杀菌素、苦参碱等化学农药配合使用。在生物农药防治中,可以通过放置性引诱剂来诱杀草地贪夜蛾、玉米螟、棉铃虫等害虫,且在玉米不同生长阶段诱捕器的使用方式不同。在玉米苗期,将诱捕器放置在距离地埂约5 m的位置,每间隔15 m放置1个,667 m2放三四个即可;在玉米成株期,将诱捕器放置在距离地埂约20 m的位置[3]。诱捕器中的诱芯要每月更换1次,以确保诱捕器的使用效果。生物农药防治不仅绿色环保,防治效果明显,而且投入成本较低,适合在玉米生产中推广使用。

此外,在玉米生产过程中还存在鳞翅目、直翅目、鞘翅目等多种类型的害虫,这些害虫往往具有覆盖面积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但是都可以通过有效的生物防控手段来达到防治目的。可以通过投放害虫天敌进行防治,如投放七星瓢虫来防治玉米蚜虫,投放赤眼蜂来防治玉米螟[4]。利用害虫天敌进行防治,避免了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使用的残留问题,并可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同时能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考虑到天敌防治的成本,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要依据病虫害的危害程度来决定是否使用天敌来进行防治。

3.3 物理防治技术的应用

物理防治技术是一种不依托药物进行玉米病虫害防治的手段,可以根据多种害虫的物理特性进行防治。例如,可以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趋色性等物理特性来制作杀虫灯、粘虫板等物理防治设施,达到防治玉米虫害的目的[4]。应用杀虫灯防治玉米螟时,一般2 hm2左右放置1盏杀虫灯,开灯时间为20:00至次日2:00。通过杀虫灯的应用可以有效防治金龟子、玉米螟、草地贪夜蛾等具有趋光特性的害虫。也可以利用粘虫板来防治蚜虫、灰飞虱等玉米害虫,一般常用的粘虫板为黄色粘虫板,规格约为25 cm×30 cm。根据虫害的严重情况科学选择粘虫板放置的位置与数量,一般667 m2放置粘虫板30个即可,放置位置选择在玉米顶部18 cm处,能获得良好的玉米病虫害防治效果[4]。

除了杀虫灯和黄色粘虫板,还可对这两种物理防治措施进行创新,以降低物理防治成本,同时提高物理防治效果。例如,可以使用太阳能杀虫灯,或者在气温回升时使用频振杀虫灯来进行病虫害防治。还可以将黄色粘虫板与性引诱剂和食物引诱剂相结合,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

3.4 化学防治技术的应用

化学防治是绿色防控技术中不可或缺的防治手段。应用化学防治措施时,应选择毒性小、针对性较强的绿色农药,并科学选择农药种类,控制农药用量。采用化学防治技术,可以实现大面积病虫害的防治。因此,在实际的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除了重视其他绿色防治技术应用外,还要重视化学防控技术在玉米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在化学防治中,首先是化学药剂的选择,要尽可能避免使用传统的化学药剂,改用毒性较小、农药残留量小、对玉米病虫害具有针对性的化学药剂。例如,在玉米播种期,可以使用70%吡虫啉粉剂6~8 g兑水约20 mL,或者20%噻虫胺14~20 mL,拌种1 kg,可以预防苗期蚜虫、蓟马等害虫;在玉米生长期,可以利用苦参碱、菊酯类药物高效防治病虫害[5]。

化学防治是绿色防控技术中的重要防治手段之一,使用化学药剂时必须规范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及使用方式,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此外,随着农药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新型农药得到了推广应用,要尽可能地选择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一方面提高病虫害防治效率,另一方面避免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4 结语

绿色防控技术是当下农业生产实践中倡导采用的一种病虫害防治技术,这种技术主要通过综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来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效果。长期以来,玉米病虫害问题导致陆川县玉米产量与质量无法得到提高,为了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同时减轻或避免化学防治带来的种植环境污染,应在陆川县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以提高当地的玉米产量和品质,促进农户增产增收。

猜你喜欢

化学防治防治效果害虫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害虫的克星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寓言二则
330 g/L二甲戊灵EC、36%异恶草松SC对直播稻田杂草防治效果
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把粮食保管好/一个消灭米象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