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红色旅游服务探索

2021-12-01王慧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文旅融合红色旅游图书馆

关键词:红色旅游;图书馆;文旅融合

摘要:紅色旅游是讲好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方式。文章论述了文旅融合背景下红色旅游的现状,分析了当前公共图书馆和红色旅游的融合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模式,旨在促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10-0089-03

1背景

2018年,原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合并为文化和旅游部,从此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写下了新的篇章[1]。国家出台了《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结合指导意见》《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促进文旅产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推动了文旅产业的结合[2]。红色旅游是旅游的重要形式,有利于促进文旅融合、推进红色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发布了《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等纲领性文件,推动了红色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文化行业窗口的图书馆如何助力红色旅游值得思考。

2文旅融合背景下红色旅游的意义及现状

2.1红色旅游的意义

红色旅游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形式。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红色文化记录了党的辉煌历史,蕴含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红色旅游可以带领人们重温那段荡气回肠的红色记忆,感受建党初心,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人们可以在红色文化中汲取前行的动力,从而使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同时,红色旅游还是旅游业的一大亮点,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红色旅游和红色文化具有辐射效应,红色旅游景点对周边住宿及文旅消费有推动作用。通过红色旅游将周边的餐饮、住宿、文娱体育等行业联结在一起,形成区域性热点,可以为文化和旅游消费升级提供新动能。

2.2红色旅游现状

近年来,红色旅游线路、产品、主题活动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的人在出游时选择红色旅游。数据显示,过去10年,已有40多亿人选择红色旅游。今年恰逢建党一百周年,红色旅游景区、景点持续升温。五一期间,国内出游人数达到2.3亿人次,恢复至疫前同期的103.2%,而红色旅游更是很多人的首选,四川省过半红色旅游景区接待量同比增长100%以上,泸定桥、陈毅故里分别增长584.22%和459.04%。

2.3红色旅游形式

传统的红色旅游主要是景区游览和场馆游览。景区游览以参观革命遗迹为主,如井冈山风景旅游区、西柏坡景区、赤水风景名胜区等;场馆游览即参观革命纪念馆,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等。随着红色旅游开发的深入,红色旅游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2.3.1综合开发,设计红色旅游线路。目前,多地推出经典红色旅游路线,部分景区将红色旅游和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在一起,推出了“红色主题游+历史人文游+秀美山水游”等组合线路。例如,“贵州遵义会址+黄果树瀑布+荔波大小七孔+镇远古城+西江千户苗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小井红军医院+黄洋界+五龙潭+庐山+美庐别墅”等线路产品,将红色旅游与风景名胜融合在一起,满足了游客的多种需求。

2.3.2增强互动,创新红色旅游打卡形式。多地采取旅游打卡的形式增强互动性,提升游客的成就感。2021年4月28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红色旅游护照,创新了打卡形式。游客游览相关景区即可在红色旅游护照上加盖印戳并领取徽章。

2.3.3沉浸式体验,增强游客参与感。沉浸式体验可以让游客身处其间感受红色文化,如:四川、贵州等多个省市开展的“重走长征路”活动不仅磨炼了参与者的意志,还能让他们体验到“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长征精神。

3红色旅游中公共图书馆的作用及不足

目前,公共图书馆与红色旅游的融合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3.1公共图书馆举办的红色业务活动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各图书馆举办的相关活动十分丰富,如:石家庄市图书馆与上海、嘉兴等11个地区的图书馆组成红色阅读联盟,围绕红色主题开展包括讲座、作品征集、行走活动、展览、朗诵、经典阅读会等在内的系列活动。这些活动有利于吸引人们走进图书馆,让人们在图书馆里享受红色之旅。目前,图书馆的红色阅读推广活动开展较多,形式多样,如读书分享、文艺演出、红色征文、知识竞赛等。

3.2景区嵌入图书馆模式

景区嵌入图书馆模式是指图书馆与旅游景点、博物馆等合作,将图书馆嵌入其中[3],如重庆图书馆的重图两江国际影视城分馆、武汉汤湖图书馆等[4]。“景区+图书馆”模式有利于多渠道传播文化,是文旅融合发挥图书馆作用的有效路径。这种图书馆相当于主题图书馆,这种模式有助于讲好红色故事,提升景区的文化内涵。建造在毛泽东故居附近的韶山毛泽东图书馆是一家大型纪念性专业图书馆,韶山毛泽东图书馆形成了毛泽东研读过的书、毛泽东写的书、研究毛泽东的书三大藏书体系,收藏图书资料17万余册(份),游客可以免费参观。由于投资、管理、人员等各方面原因,目前红色旅游景区的图书馆相对较少。

3.3文献服务

文献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的一项基本服务,也是公共图书馆参与红色旅游的一条有效途径。图书馆可以集中整理红色革命文献和相关地方旅游文献,包括党史、党建、地方史志等,然后将其在图书馆合适的空间展出并予以宣传推广,方便读者阅览,如:舟山市图书馆在四楼专题文献区设立了“东海小小图书馆”展厅,展示“小小图书馆”的革命历程和革命历史文献[5]。

4红色旅游中图书馆的路径探索

4.1发扬讲好红色故事的阵地作用

在讲述红色故事的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应发挥好阵地作用,在做好讲座、专题展览、图书展示等静态参观服务的同时,利用新技术开展互动活动,如VR/AR体验等,以增强图书馆的吸引力、感染力。近年来,红色旅游呈现年轻化趋势,2021年五一假期,红色旅游核心人群中的“00后”“90后”占比超过40%,40岁以下人群占比为89.1%。对年轻人来讲,新技术新形式更有吸引力,因此,图书馆可开发红色文创产品,如让游客现场参与制作T恤、马克杯等。随着互联网、数字化阅读的发展,图书馆可以整合馆藏红色文献资源和数字资源,增加线上活动,如:新疆图书馆推出了“学党史悟思想”“建党百年专题·有声党建”等一系列线上红色阅读活动,云阅读点击量已达50余万次。

4.2开创“图书馆+”模式

公共图书馆作为文旅系统的重要成员,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红色旅游中,以实际行动做到“能融尽融”,协助讲好红色故事。公共图书馆作为地区的文化中心,应主动出击,与地方旅游、乡村旅游、革命展馆、纪念馆等联合起来,创新红色旅游服务形式,如“图书馆+革命纪念馆”“图书馆+红色研学”“图书馆+酒店”“图书馆+民宿”等。

4.2.1图书馆+革命纪念馆。革命场馆是红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图书馆与革命纪念馆强强联手将成为红色旅游中的一抹亮色。2021年3月,天津图书馆与平津战役纪念馆合作,在平津纪念馆开展流动送书服务,并设置红色经典图书专题书架供人们借阅,到馆游客可以在游览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其红色记忆将更为深刻。

4.2.2图书馆+红色研学。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纲要提出了“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6]。研学旅行是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7]。目前,博物馆、科技馆等文博单位做得较好,如:由广东省博物馆与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共同设计、实施的“驿路同游——南江古道寻迹”项目,通过行走古驿道、采集标本等方式开展多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在此项目中,学生们还以爱国将领蔡廷锴将军的英勇事迹为蓝本编排并演出了一出历史情景剧。2016年7月,国家典籍博物馆组织策划了海淀研学游之“悦读之旅”活动,博物馆整合了国家图书馆南北区的资源。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们参观了《永乐大典》文献展并抄写了《永乐大典》,感受到了传统文化之美。公共图书馆可借鉴相关经验,让学生们来图书馆接受红色教育,将图书馆的红色资源与旅游资源深度融合,联合学校、教育机构提供红色研学产品,发挥好图书馆的教育功能。

4.2.3图书馆+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是将红色文化与青山绿水、乡村民俗等结合起来,让游客在山水之间感受历史文化内涵。公共图书馆可以将纸质资源、数字资源、文化设施等送进景区,让红色阅读拥有更广阔的空间[8],也可以将与民俗、山川古迹、革命历史等相关的书籍送到合适地点展示,如:新疆恰木古鲁克村有一面长达600米的阅读墙,该阅读墙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打卡地,广受群众好评。此外,图书馆可以与民宿、酒店合作,在酒店设置阅读区以满足游客的阅读需求。这些措施可以降低阅读门槛,让红色阅读下沉到每一个角落,使人们随时随地都能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

5结语

综上所述,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作为文旅系统的重要一员,要积极探索、深入挖掘红色旅游的内涵,讲好红色故事。各图书馆应整合资源,与各红色景区、场馆、学校等通力合作,创新红色旅游模式,开创“图书馆+”模式,打造红色旅游精品,这不仅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更有助于守护、传承红色文化血脉。

参考文献:

[1]王世伟.关于公共图书馆文旅深度融合的思考[J].图书馆,2019(2):1-6.

[2]单红波.公共图书馆与旅游融合的模式与路径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9(3):136-139.

[3]石璞.打造展示文旅融合发展的“杭州窗口”:杭州图书馆主题分馆的实践與思考[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1(4):25-31.

[4]周红雁.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路径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6):23-27,41.

[5]孙国茂.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服务当地旅游经济的路径探索:以舟山市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1(2):78-82.

[6]张巧娜.文旅融合时代公共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模式与策略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6):106-111.

[7]李子峰.文旅融合时代公共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10):18-24.

[8]周芸熠,张磊,董群.文旅融合时代下的公共图书馆发展研究与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2020(2):25-31.

(编校:周雪芹)

作者简介:王慧(1982—),天津图书馆馆员。

猜你喜欢

文旅融合红色旅游图书馆
Red tourism sees boom 红色旅游正“青春”
年轻人渐成红色旅游主力人群
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
图书馆
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类景区体验型产品开发研究
“文旅融合”奏响“城乡大合唱”
红色旅游市场营销与红色文化传承
去图书馆
信阳红色旅游带动6.5万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