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工科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1-12-01许晓东樊博汤志伟

中国大学教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新文科探索与实践

许晓东 樊博 汤志伟

摘 要:新文科理念的提出对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构建中国特色学科体系是根本要义,文理工交叉融合是核心内涵,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新人是时代需求。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三所理工科大学在兴办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过程中经历了自发、自觉和自信等三个阶段,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基于价值引领的“个性化、信息化、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该模式对于理工科大学办好公共管理类专业可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新文科;探索与实践

一、引言

设置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旨在向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输送治国理政人才。在数字化、全球化的世界浪潮中,在实现民族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在公共管理理论不断创新的背景下,传统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时代挑战,难以满足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如何提升信息素养以适应数字化,如何培养国际视野以适应全球化,如何实施个性化培养以适应公共管理创新,成为公共管理类专业建设的时代之问。从实践上看,我国部分高校在设置公共管理类专业之初就开始了对上述问题的探索;从理念上看,以学科重组、文理交叉为核心内涵的新文科模式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从效果上看,公共管理新文科建设是必由之路。

二、新文科的发展与中国方案

1.新文科的概念

文科是以人类社会思想文化为研究对象并探索其规律的学科。狭义的文科包括文、史、哲等经典人文学科,广义的文科又称为人文社会科学,除经典人文学科之外,还包括政、法、经、管等社会科学。新文科是针对传统文科而言的,是在新的环境下对文科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再思考和再实践。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对新文科有不同的理念和实践。

2.国外对新文科的探索

国外对新文科的探索主要出于对学科细分和人才培养问题的反思,学者们意识到,学科和专业的细分导致学生知识与社会需求的脱节,难以解决人类面临的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多数学者认为,学科重组、文理交叉是新文科的基本内涵,多学科的知识是文科学生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基础。

从历史看,20世纪80年代美国斯隆基金会就提出了新文科的概念,并进行了长达10年的实践探索,为文科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希拉·托拜厄斯(Sheila Tobias)在《回顾1980—1990年的新文科倡议》的报告中谈到“任何为文科生定义和整合有关工程和技术的课程的努力,都必须考虑到一个主要前身——斯隆基金会的新文科倡议(New Liberal Arts Initiative),其在1980—1990年之间筹资2000万美元,定义、启动并实施了一系列范围广泛的课程和项目,将技术和定量素养纳入古典文科的研究领域”[1]。塞缪尔·戈德堡(Samuel Goldberg)在《斯隆基金会的新文科项目》报告中也指出:“斯隆基金会的新文科项目旨在鼓励在大学课程中把定量推理和技術放在中心位置。它认识到,现代素质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应该熟悉他们所生活的技术世界,并在广泛的领域中对定量方法、数学和计算机模型以及技术思维模型的应用有经验和适应能力。”[2]另据 1982 年发表于《自然》杂志上的一篇短评《文科的新出路?》,美国学者斯蒂芬·怀特(Stephen White)早在1981年就已经出版“新文科”小册子了。怀特认为,“如果忽视数学和计算机语言,文科教育就不再完整”[3]。

其后,不少大学进行了新文科的探索。近年来,美国希拉姆学院(Hiram College)开展了系统的实践并广为人知,2017年该学院全面修订了培养方案,对29个专业进行重组;2018年其院长洛里·瓦洛特(Lori Varlotta)发表《为新文科设计模型》一文,提出要把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使希拉姆学院成为新文科改革的典范[4]。

3.新文科的中国方案

中国新文科的提出,是与世界文科发展趋势同频共振,更重要的是要构建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质量文科人才。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2018年8月,中共中央文件正式提出“高等教育要努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等13个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又更明确地提出要“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这是在高等教育领域贯彻习总书记“5月17日讲话”的重要举措,也是立足新发展阶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部署。

2020年11月3日,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召开。会议研究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文科教育创新发展举措,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新文科建设宣言》强调“坚持以文化人、以文培元,大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时代新人”,指出“既要固本正源,又要精于求变,要立足两个大局,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主动适应并借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文科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要求“坚持学生中心、坚持产出导向、坚持持续改进,构建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文科特色质量文化”,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2021年3月2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通知》发布,目的在于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至此,全国高校对新文科建设开展了新的研究与实践。

三、理工科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建设的探索

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三所理工科大学在21世纪初创办公共管理类专业,不约而同地遵循文理工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文科理念,实践先行,与时俱进,开创了一条培养复合型创新性公共管理人才的特色道路。

1.探索过程的三个阶段

三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在建设探索过程中经历了自发、自觉到自信三个阶段。从2000年至2009年为自发阶段。三所理工见长的大学开办公共管理类专业,路径选择就是结合理工优势、实施特色办学。一方面要向传统综合性大学学习,固本正源,夯实人文社会学科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要发挥理工科知识和方法的优势,独辟蹊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新文科建设的自发性。从2010年至2016年为自觉阶段。三所大学根据办学思路不断充实、调整师资队伍,进一步修订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计划,优化课程体系,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分别建成了省级文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体现了新文科建设的自觉性。从2017年至今为自信阶段。三所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因共同的理念形成人才培养联盟,在专业建设上相互借鉴,在国家基金课题上共同申报,在教师和教材上资源共享,在学生发展上相互支持。联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承担一批国家社科、自科重大重点课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科;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实施价值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

务;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学业导师制度和学术导师制度,实施“一人一方案”,进行个性化培养;强化信息技术的伦理和法规教育,大力引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技术,提升学生的信息化站位;以我为主,积极开展实质性高质量国际合作,营造国际化教育环境,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时代新人。这都体现了新文科建设的自信心。

2.基于价值引领的个性化、信息化、国际化的专业培养模式

在个性化方面,一是实施“一生一方案”。专业培养方案按照模块化设计课程体系,将所学课程分为若干个模块,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学。华中科技大学的课程体系由六大模块构成,即人文思想模块、经济管理模块、政治法律模块、数理方法模块、信息技术模块和专业方向模块。该方案于2001年制订,其后经多次调整,使模块化课程更加贴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上海交通大学构建文工交叉的培养方案,在模块化课程基础上实行弹性学分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方向选择不同课程模块,呈现“一生一方案、同班不同学”的局面。电子科技大学专业培养方案也按照学分制模块化设计。二是实施“一人一导师”。三所高校参照研究生培养方式为本科生配备指导教师,进行因材施教,重点培养。一方面,针对本科生实行“学业导师制”,为每一名本科生指派一名专任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进展、社团活动和公益服务等方面提供一对一咨询,根据学生个性特点进行针对性指导。另一方面,针对优秀本科生实行“学术导师制”,由专任教师带领有潜力的学生开展实际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扩大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其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科研能力。三是拓展“第二课堂”。华中科技大学成立“读书会”、未来领导者学社、电子政务协会、演讲与口才协会等社团,从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等多方面提供学生成长空间。“读书会”倡导学生读原著,通要藉,强化理论功底;未来领导者学社、电子政务协会和演讲与口才协会通过演讲、场景演练、角色模拟等方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参加相关活动,着力巩固和发展其关键才能。上海交通大学成立模拟联合国协会,每年都有几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校学生参会;定期举办全国大学生城市案例挑战赛,为学生观察城市管理过程与城市政策实施提供机会。电子科技大学第二课堂同样丰富多彩,多次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

在信息化方面,一是设置信息化专业方向。当前数据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政府部门也开始设置大数据管理局、CIO(首席信息官)等机构及岗位。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三所高校均将信息化作为公共管理的专业方向。华中科技大学在21世纪初将电子政务作为专业核心方向,2005年培养管理学(电子政务)硕士研究生,2007年设置国内首个电子政务博士点。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将数字城市管理作为专业特色方向,从信息化视角研究城市發展与城市管理政策。二是开设信息化课程模块。围绕信息化开设数理方法模块以及信息技术模块,前者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后者训练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三所高校开设了多门数理方法和信息技术课程(如表1、表2所示)。三是建设信息化实验平台。文科兴建实验室,不仅改变了文科的科研范式,而且改变了文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华中科技大学于2001年分别成立电子政务实验室、决策分析实验室,2009年建成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0年建成亚洲第一个“电子决策剧场”,成为融合大数据决策和虚拟仿真技术的教学科研平台。学生不仅可以在电子政务实验室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制作网站网页,而且可以在“电子决策剧场”中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城市运行过程和政府管理过程。电子科技大学成立智慧城市管理实验室、可视化再现实验室、公共政策评估实验室、网络舆情实验室、社会仿真实验室、情景训练实验室和虚拟仿真实验室,建成学校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2009年获批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泛开展高水平文科实验教学活动。上海交通大学也建有嘉华大数据中心等高水平文科实验平台。

在国际化方面,一是思想观念的国际化。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三所高校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推进国际化工作。一方面,主动学习外部先进经验,与国际名校合作,加快学科建设步伐;另一方面,积极推介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努力成为外籍学生留学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思维,通过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国际交往能力。二是生源国际化。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一起学习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拓展国际视野,促进全面发展。三所高校高度重视引入国际生源,华中科技大学在2005年就在澳门开展境外MPA办学,2006年与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联合培养公共管理硕士,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国政府奖学金东盟专项”,招收东盟国家的国际学生。国际生在校规模达150余人。三是师资队伍国际化。三所高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积极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海外学习、进修的教师比例超过70%。其一,聘请国外知名学者作为兼职教授,邀请国外学者来校授课、举行学术讲座和开展国际科研合作;其二,引进海外留学人员来校任教,将国外前沿理论、创新型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引入学生课堂;其三,派遣中青年教师到国外名校进修学习,掌握国际前沿学术动态,提升教师国际学术视野。四是教学方式国际化。其一,开设高水平国际化课程,三所大学每年均邀请20余名外籍学者参与高水平课程教学,并与中国学者同台讲学;其二,推进中外学生趋同教育管理,允许中文达标的国际学生选修中文课程,与国内学生同课同学,促进文化交流与互鉴,公共政策分析等课程被教育部评为来华留学品牌课程;其三,改革教学模式,采用小班教学、案例教学等国际通行的教学方式,推进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潜能。五是培养过程国际化。其一,与国外知名高校实施联合培养项目,与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等学校开展“3+2”合作办学,与雪城大学开展双硕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与挪威奥斯陆大学实施一年期本科生交换项目,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项目连续5年支持;其二,加强短期学习交流,设立国际学术交流专项基金,支持学生赴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雪城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俄罗斯总统国民经济与公共管理研究院等知名大学开展课程学习、短期研修、毕业设计等;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本科生出国访学比例达到50%(疫情期间除外);其三,支持学生出国出境参加全球大学生领袖会议、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以及到国际组织实习。

四、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建设成效

经过20年的努力,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上成绩斐然,后来居上。在学科建设上,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科在近两轮学科评估中均居国内前列(10%),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科知名度和竞争力持续提升。在专业建设上,三所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均已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三所高校“个性化、信息化、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效果。

1.理论研究成果

三所高校在探索新文科建设模式过程中,积极开展理论研究,提炼和总结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一系列有创新、有影响的理论研究成果,发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学术论文37篇(其中会议论文2篇),主持教育部新文科教改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研协同项目7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5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阶段性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

2.项目实施成效

一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培养的学生思想素养高,学术基础扎实,综合能力强。近十年来,学生到政府和基层服务的比例大幅提高,多名在校生参加“一带一路”志愿者活动、国际组织工作,各省基层选调生近百人。本科生获部委理论研究成果奖17项;获得省级优秀学术学位论文46篇,发表学术论文24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5项,继续深造比例超过60%。创新创业活动表现出色。近十年来,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大赛获奖4项,全国大城市治理案例挑战大赛及全国大学生城市管理竞赛奖项8项,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5项,其中美国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10项,NASPAA-Batten学生模拟大赛3项。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连续8年获得湖北省大学生科技作品比赛优秀科研成果特等奖,获省级社会实践优秀奖多项,受到团中央表彰。

二是在教材和课程建设方面。聚焦精品课程建设,开展课程改革和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编写的6部教材入选国家级“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教材,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含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来华留学品牌课程)15门,省级精品课程(含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一流课程)12门。

三是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师资队伍实力不断增强。师资队伍中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名、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名(含副主任委员1名)、全国MPA教指委委员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3名、省级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2名。此外,还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0名。

3.示范辐射效应

公共管理“个性化、信息化、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国内同行的广泛关注。《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进行了多次报道。教育部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举办“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类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暨研讨会”,连续多年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介绍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经验;三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均多次在全国性教育教学研究大会上作专题报告,介绍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路径和举措。国内外百余所高校赴华中科技大学考察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及“电子决策剧场”建设经验。三校大学公共管理建设的模式已为国内外高校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Lori Varlotta. Designing a Model for the New Liberal Arts[J]. Liberal Education, 104.4(2018):44-51.

[2] 赵奎英.“新文科”“超学科”与“共同体”——

面向解決生活世界复杂问题的研究与教育[J].南京社会科学,2020(7).

[3] New ways from the liberal arts? [J]. Nature, 298(1982):107.

[4] 樊丽明.对“新文科”之“新”的几点理解[J].中国高教研究,2019(10).

[责任编辑:杨裕南]

许晓东,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樊  博,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教授;汤志伟,电子科技大学智慧治理研究院院长,教授。

猜你喜欢

新文科探索与实践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新文科”内涵探析及建设思考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关于当代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依托重点实验室平台 促进开放式实验教学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项目管理模式在职业技能培训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