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活圈理念的西部地区乡村建设规划
——以锦屏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为例

2021-12-01赵开拓

乡村科技 2021年33期
关键词:居民点生活圈村寨

赵开拓

(云南汇恒高路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

0 引言

近年来,规划市场上出现“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乡村振兴”“村庄整治”等多类乡村层面的规划,其规划内容虽大同小异,但也各有优点,部分规划目的为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部分规划在完善设施基础上增加产业布局和特色打造等内容。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根据村庄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潜力对村庄进行明确分类,并通过合理配置生活圈实现均衡资源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空间公正,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夯实基础。

1 乡村建设现状

1.1 居民点分布特征

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点多位于山区,规模小且较为分散,设施配套投入大且服务便捷度较低。虽然各地进行迁村并点或扶贫搬迁等集中建设,但限于故乡情结和迁村并点条件存在差异,实施存在一定难度,效果也各不相同。几户或十几户的小规模居民点仍保留下来,且位置、建设条件不佳,存在配套设施难以均衡和空间使用浪费等问题。

1.2 城乡建设速度差距大

与速度较快的城镇建设相比,村庄规划较为缓慢,原因不外乎几点:第一,之前一段时间内虽然村庄规划任务落实较好,但限于当时规划行业仍未成熟,规划编制较粗糙,内容较简单,未起到指导村庄发展的作用;第二,规划先行,实施未跟上,多地区虽然编制了相关的规划内容,但村庄建设未真正落到实处;第三,村庄优质资源尚未挖掘,特色产业发展和品牌打造意识缺失,思想固化。

1.3 建设发展同质化

在规划未真正得到重视之前,除个别依靠发展旅游和企业品牌振兴的村庄外,国内乡村发展同质化或“千村一面”现象严重。尤其在中西部地区,虽有较丰富的发展资源和较大的发展潜力,但由于区域城镇发展较东部地区缓慢,乡村发展亦相应滞后,在村庄亟待解决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问题上,大体呈现出“建设发展同质,贫困原因相似”的局面。

2 乡村建设规划重点

2.1 县域乡村体系构建

县域乡村体系应是融合了县域城镇体系和镇村体系在内的复合体系,将城镇体系考虑在内的优点是:第一,根据城镇体系中各乡村的职能分工和发展定位来确定乡村体系中各类村庄的发展环境及发展方向;第二,城镇发展定位及其相应配套设施可以服务周边区域乃至整个辖区内村庄的生产、生活;第三,乡镇驻地是所辖村庄获取较高层次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生活圈构建地。

2.2 明确发展分类

根据村庄发展潜力、发展特色以及周边优势环境,村庄分类如下:一是集聚提升类村庄,主要为现有规模较大的中心村和与产业园区产村融合的生产服务型村庄;二是城郊融合类村庄,主要为位于城市近郊区和城关镇所在地;三是特色保护类村庄,主要为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景观旅游名村以及特色要素较突出且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村庄;四是搬迁撤并类村庄,主要为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人口规模小且设施难以完善的村庄;五是保持现状类村庄,主要为存在隐性潜力或隐患,但目前确查不准的村庄,近期对其进行控制发展,待发展方向明确后再行分类。

2.3 划定发展边界和“三生空间”

在居民点分类基础上,乡村居民点的发展方向和用地需求可根据人口结构和增长情况以及周边条件对建设用地及边界进行预测性的分析划定。合理划定乡村建设边界是对各类土地的保护利用、引导居民点有序建设和集约利用的有效手段。

“三生空间”划定的共赢理念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与国土空间的“三区三线”相对应,重构“三生空间”能够有效缓解乡村空间利用问题:一是生产空间受限,耕作地块零散化、耕地占补不平衡、土地利用率低、生产设施用地不足;二是生活空间不便,建设布局和生活要素分散、居民点规模较小导致设施投入利用效率低、宅基地闲置;三是生态空间恶化,无序建设破坏生态格局、污染排放不达标、生态建设滞后。“三生空间”划定应对照现存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2.4 服务均等化和差异化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应本着便捷、实用、共享、安全的原则,使居民享受服务均等化。为避免“千村一面”的乡村建设现象,居民点公共服务设施应与村庄发展分类相配套,根据居民点周边环境,按需求层次和服务便捷度因地制宜进行有层次和有差别的配置。

3 生活圈理论应用

3.1 生活圈理论渊源

自20 世纪20 年代美国建筑师提出邻里单位,到50年代苏联专家提出居住小区,再到90 年代美国新城市主义提出都市邻里,在过去约百年的时间里,多数公众对居住空间的范围划定主要停留在“圈”的原型[1]。

生活圈在中国的适用体现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共建共治共享两种原则上。直到2018 年我国出台《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中提出15 min、10 min、5 min 三级生活圈以及居住街坊,生活圈理念才正式纳入到符合我国国情的空间规划体系当中,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主要针对城镇地区的居住区,适合广大乡村地区的生活圈体系构建标准仍待继续完善[2]。

3.2 生活圈体系构建

根据乡村居民出行距离、设施使用频率、设施服务半径以及村民诉求,构建不同层次的生活圈。

基本生活圈:原则上基本生活圈以村庄为基本单位,覆盖所有的居民点,包括最小规模的一般永久居民点。在居民生活圈内,提供居民生活所需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老年活动室、室外活动场地、日常用品店等设施,有条件的布置幼儿园。

一次生活圈:以小学生徒步1 小时为空间界限,考虑享用服务的方便性和设施运营的经济性,一次生活圈重点在中心村层面进行优化。在一次生活圈内,重点配置小学、卫生室、图书室、日常饮食品店铺、室外活动场地等。

二次生活圈:以中学生徒步1 小时或自行车30 分钟为空间界限,结合各乡镇来布局,在此基础上,应该保证二次生活圈服务设施覆盖所有的居民点。在二次生活圈内,应配置中学、图书馆、卫生院和体育运动设施。

三次生活圈:以机动车驾驶30 分钟为空间界限,重点结合中心城区来布局,服务设施保证覆盖中心城区和周边乡镇三次生活圈。在三次生活圈内,应配置职业学校、高中、敬老院、图书馆、综合医院和市场等[3]。

4 基于生活圈理念的锦屏县域乡村建设规划

4.1 概况

锦屏县辖7 个镇、8 个乡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位于黔东南州东南边隅,依黔面楚,东界湖南省靖州县,南邻黎平县,西毗剑河县,北抵天柱县。

4.2 乡村体系

县域乡村建设规划中的村镇体系在承接县域层面的城镇体系规划之下分为四个等级:重点乡镇、一般乡镇、重点村、一般村。

4.3 明确村庄分类

结合贵州省当地出台的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导则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规划编制导则,锦屏县的村庄发展分类和整治分类如下:

4.3.1 村庄发展分类。纳入城镇型:县城现状建成区内及未来发展需要纳入考虑建设的村寨、乡镇驻地内及未来发展需要纳入考虑的村寨、产业园区和工业园区建设范围内及周边的村寨。

重点发展型:传统村落、历史古城、古镇、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潜力较大的美丽乡村、拟申报传统村落和民族村寨的村落、交通区位便利且发展较好的村寨、产业发展优势较凸显能够带动周边区域相关产业发展的村寨、风景名胜区和景区周边的旅游服务型村寨。

控制发展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内的村寨以及村寨发展规模需要控制的村寨。

维持现状型:一般村寨、工矿区周边的村寨、相对重点村寨发展稍差的村寨。

搬迁撤并型:人口较少且偏远的村寨、存在生存隐患的地质灾害点、工矿区内的村寨,因道路、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控制范围区的村寨,自然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核心区的村寨[4]。

4.3.2 村庄整治分类。精品型: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沿线、100 个示范小城镇周边、城镇近郊区、景区景点、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世界自然遗产地、省域边界重要出入口和民族特色村寨等交通便利、人口相对集中、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的村庄(农村居民点)。

提升型: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中心村及基本生活设施较完善的村庄(农村居民点)。

普及型:规模小、较分散,以保障基本生活设施为重点的村庄(农村居民点)。

4.4 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及发展边界控制

4.4.1 根据农村居民点发展定位和建设性质对用地规模进行不同层次的控制。

纳入城镇型居民点:县城及乡镇周边纳入城镇发展的居民点在人均建设用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上采用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用地指标与乡镇总体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一致,可浮动10~15 m2/人。

重点发展型居民点:地理区位较具优势、产业发展情况较好、人口规模较大、周边资源较丰富的居民点,户均建设用地、人均建设用地可在原有建设用地整合后(如旧宅整合),根据发展需要在完善生活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产性设施的基础上,通过适当提高人均用地和预留发展用地的方式,有序扩大用地规模。

控制发展型居民点:发展条件受限的居民点在整合原有建设用地的基础上,在人口规模增长得到控制的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保障生活空间,控制用地规模增长。

维持现状型居民点:对维持现状的居民点,在整合用地储量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的基础上,结合国土部门的预测人口建设用地指标值,居民点用地规模随产业发展和人口规模增长以及“三生空间”的用地规模扩大循序渐进地有序增长。

新建农村居民点:新建居民点在选址阶段对选址影响因素已综合考虑,居民点的发展条件一般较好,在户均建设用地、人均用地指标上不能与已经存在的居民点相提并论,应在遵循集约节约用地原则和保障居民“三生”需求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居民点的用地规模,做到不浪费且有序建设。

易地搬迁居民点:易地搬迁的居民点作为新建农村居民点的另一种存在形式,用地规模可结合县政府对易地搬迁的户均用地指标进行建设。

4.4.2 发展边界控制。通过了解居民点的演变过程,结合历史因素、文化因素、自然因素(山川、河流)等其他影响居民点发展形态的因素,结合国土资源中可利用的适宜建设地、产业发展方向、周边可挖掘的发展所需资源和区域性经济发展中心的辐射以及与沿主要交通、河流方向周边居民点之间的生活、生产联系,合理地提出居民点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规模。

在确定发展方向的基础上,通过人口预测、产业发展规划、人均用地指标、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配套以及居民点用地储量,对居民点进行合理的用地布局和用地规模测算。此外,居民点应尽快整合未利用地和荒废宅基地。发展边界控制还应考虑生活服务圈规划以及居民点“三生空间”的打造。

县城层面和乡镇层面:将纳入城镇型发展居民点的发展边界与城镇的建设控制边界作为整体统一划定。

行政村层面:根据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结合考虑生活圈的服务半径以及“三生空间”的打造进行自行划定。

4.5 “三生空间”重构原则

结合农用地、工矿用地、居民点建设用地的整治,重构“三生空间”形态。

生产空间重构:耕地连片,可采用合作社和承包制进行规模经营;农副产品加工业及其他工业以农业园区、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的发展体聚集发展;高度聚集利用资源且实现资源均等化;完善农技培训、服务人员及其他生产设施的配置。

生活空间重构:居民点根据发展情况进行合理搬迁撤并;由无序增长建设用地转向内涵挖掘;居民点空间布局合理有序;生活环境宜居且品质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均等化。

生态空间重构:生产活动造成的污染得到合理控制;居民点生活排污由无序到有序,提高环保意识;强化生态建设且景观多样性。

5 结语

生活圈理论可在多种类型的规划项目中应用,重要的是在应用过程中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切忌盲目照搬生活圈层次划分和空间界定依据,由于山区和平原地区居民点的人口分布密度、交通便捷度、规模大小、建设条件均不相同,将生活圈服务要素按照影响因子进行罗列、打分、排布,能够更准确地构建生活圈体系,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效率及其他乡村建设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

居民点生活圈村寨
以人为本的社区生活圈模式探析
面向“15分钟生活圈”社区结构的表示学习
基于GIS的生活圈居住区规划与优化研究
——以哈尔滨市道外区为例
民族村寨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广州周边:价格洼地!“一小时”生活圈 7字头置业广州后花园
锅巴粥
我国农村居民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研究
湖南革命老区新农村居民点整理及对策
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与整理潜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