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峡江县林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

2021-12-01宋季平肖学理

乡村科技 2021年13期
关键词:中药材科技成果林业

宋季平 肖学理 陈 刚 罗 洪

(1.峡江县盘龙江林场,江西 峡江 331409;2.峡江县林业局,江西 峡江 331409)

近年来,江西省峡江县大力实施科技兴林战略,全方位提高林业生产科技含量。通过对林业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峡江县重点林业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显著提高,林木良种培育基地、中药材种植基地、生物医药科技企业等的建设以及相关技术支撑体系的建设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1 峡江县林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现状

“十三五”期间,峡江县林业科技发展取得了重要成果。例如,峡江县林木良种场结合省重点建设项目,积极与企业合作,采用先进技术方法培育楠木、香樟、观光木等珍贵阔叶树苗木,在湿地松及杉木良种基地内共套种珍贵树种楠木、红豆杉等,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2014年被授予“全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等称号。峡江县盘龙江林场现为“低产林改造示范点”“现有林改培示范点”“森林抚育示范点”及“大径材培育示范点”。江西玉峡药业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科研、加工等领域成绩斐然,公司现拥有最先进的中药饮片生产设备36台、检验设备28套,获得1项发明专利、24项实用新型专利和60多项外观设计专利。峡江县福民农林专业合作社与江西中医药大学合作,开展枳壳GPA规模化种植研究,并设立“江西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峡江试验站”,开展江西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研究。峡江南农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利用“互联网+云平台+人工智能”的技术解决金银花种植的智能化、自动化、远程化、可视化等问题,实现了生产全流程的精细管理。2019年,峡江县林木良种场与江西农业大学合作申报的“能源树种——晚松繁育及其生物质能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荣获2019年度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历史性突破。

2 峡江县林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人才结构不合理、专业水平低

从年龄构成来看,峡江县现有林业科技人员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绝大多数科技干部的年龄在50岁左右,老龄化现象严重,年轻人员较少且未得到及时有效的补充。从专业结构来看,峡江县林业专业人数占比较少,在2/3左右。虽然很多林业专业人员经过了专业教育和培训,但其专业知识仍较为匮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难以适应现代林业技术发展要求[1]。

2.2 人才观念落后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还未被接受,人才的竞争意识不强,未能充分给骨干人才提供发挥才能的工作条件,没有把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人才资源开发上来[2]。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林业科技成果的获得需要多代人努力,因此,严重影响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而且对科技人员只重视使用、不重视培养[3]。

2.3 科技成果储备不足、推广力度不强

由于科技投入长时间不足,峡江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仍处于较低层次,核心技术较少,科技含量不足,林业创新成果少。如今,大部分林业科技成果还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符合现代林业发展需要的生物技术与良种培育技术等现代技术成果的储备非常不足,极大地影响了现代林业科技成果推广水平和力度[4]。

2.4 长效机制缺乏、与林业生产脱节

一是林业科技投入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林木生长周期长,科技投入见效慢,成果不能快速显现,影响了科技投入的积极性。二是林业科技推广与林业生产结合存在一些体制性障碍。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仍偏离林业生产实际,直接影响了林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成效。

2.5 林业科技推广工作深度和广度不足

由于宣传力度不够、示范建设缓慢、推广工作不到位等,造成广大林业工作者和林农对先进的林业科技、市场经济及科技致富的信息掌握不足,时而盲目跟风经营,时而迟迟观望错过时机,影响了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开展和广大林农的致富进程。

3 峡江县林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对策

3.1 强化人才工作组织领导,大兴人才兴林之风

在选人用人方面,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并根据不同单位、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需求,拓展选拔范围,通过民主推荐、民意测评的方式,公开推荐、测评、考察、公示结果,做到按规操作、公开透明,营造出林业系统“让想干事、能干事者有舞台”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另外,注重完善人才教育培训的领导和管理体制。将人才工作列入局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人才工作领导责任制、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的工作机制。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谈心交心等方式,广泛听取各方对人才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全局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状况进行调查摸底。每年至少召开1次人才工作专题党委会,及时研究解决人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各单位的负责人在做好该单位人才建设工作的同时,相互之间也应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使峡江县林业科技人才工作有序开展。

3.2 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培训

一是通过人员培训、以老带新、引进专业技术新生力量等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林业队伍专业技术力量青黄不接的现状[5]。扎实开展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技术技能培训,强化政治理论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理论素养、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今后,每年都要开展机关林业高级工程师挂点国有林场、进行技术结对帮扶工作,力求获得“1个师傅每年带出一两名徒弟”的帮扶成效。二是继续做好该县户籍的林业“定向生”招生工作,并配合好全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为林业系统注入林业专业技术人才。另外,峡江县政府应对林业人才“引进来”工作给予更多支持,在不突破编制总名额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林业“定向生”和事业单位招考林业专技人员(特别是该县户籍人员)的名额,进一步缓解林业技术队伍青黄不接的现状。

3.3 加大林业科技成果储备和推广力度

安排建设一些林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重点扶持质量高、水平高、效益高的示范基地,建立试验基地,开发创新科技成果,增加林业科技成果的储备量。一是开展优良乡土树种选育栽培。大力开展大叶黄樟、龙脑樟、沉水樟、观光木、南酸枣和苦槠等阔叶树种质资源调查工作,收集种源、优树材料,采用不同模式营建高产试验示范林,并筛选出优良无性系。从苗木培育开始,整地、种植、抚育、病虫害防治等每一个环节均采用低碳环保作业手段与技术措施,推行良种良法,如积极推广果树避雨设施栽培与“树顶灯、树上板、树脚螨”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系统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调整江西省林木良种树种结构、进一步开展优良乡土树种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二是加快低产低效林改造、加快高产油茶林新造和病残果园树种调整,以江西赣花油脂有限公司为龙头,形成相对完备的油茶产供销产业链以及资源相对充足、利用水平较高、产出效益显著的产业发展格局。

3.4 加强与科研部门联合,加大科研试验力度

重点开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研究。支持玉峡药业、普丽尔药业、睿琅生物科技等企业,围绕金银花、枳壳、黄精、杜仲、菊花等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原材料精细加工和中药提取、分离、干燥、包合等开展技术攻关和应用研究,建立规范化种植基地和药用植物观光园。支持企业联合开展或参与道地药材质量、中药中间体、中成药质量、中药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中医规范化诊断治疗标准研究,鼓励制定行业标准。

3.5 大力推进产业示范园及科创中心建设

依托江西中医药大学峡江创新中心,开展人才培养、中药材种植、产品研发、成果转化等深度合作。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通过“租智”“借智”等柔性方式引进人才,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十四五”期间,应扩容提质现代农业示范园,改造提升梅花岭果蔬、中药材、茶叶、香樟等产业基地和产业园景观;提升特色花卉、中药材品质,加快建设中医药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南农园”中医农业田园综合体,打造南农园金银花产业科创中心。

4 结语

今后,峡江县应坚持科技兴林,推广应用新技术,挖掘林业生产潜力,释放林业发展后劲,完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推广体系。围绕种苗培育、造林、中药材、林果产业等方面,积极开展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实现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相协同,充分发挥林业科技支撑生态建设、引领产业升级、服务绿色发展的作用。

猜你喜欢

中药材科技成果林业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land produces
河南: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法治保障
国家食药监总局:促进监管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精准转化的“科创365”
提高科技成果持续供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