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瓷画艺术的发展与创新

2021-12-01黄火林

景德镇陶瓷 2021年5期
关键词:瓷画陶瓷艺术家

黄火林

陶瓷艺术是我国的国粹,是民族文化的精神表征。它以线条、色彩、造型和构图等独特的个性形式进行艺术表示,根据创作者不懈地创作与创新,不断地输入新的创作理念与技法,完成画面的搭配组合,表达着创作者们丰富的精神内涵,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

陶瓷艺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先人们在陶器上绘制简单图案进行思维性创作,形成了原始“瓷画现象”。当然,在胎、瓷上绘图案,本意并非“有目地的进行艺术创作”,只是为了“好看”而装饰。此后的各朝各代对陶瓷都延袭于装饰。宋、明代后,景德镇以生产青白瓷为主,景德镇的陶瓷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代,其标志性成果是“二元配方”、青花釉里红、高温颜色釉等。明清时期,陶瓷装饰呈现出“异彩纷呈”“争奇斗艳”之景象。比如明成化年间的斗彩鸡缸杯,其画面看似简单,但思想深刻,含意丰富,从这阶段起,陶瓷装饰向瓷画艺术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晚清时期,程门等老一辈艺术家以及民国期间以王大凡为首的“珠山八友”,坚持对陶瓷艺术创新的探索实践,所创制的浅绛彩,突破了中国陶瓷史上瓷器装饰过于保守呆板的局限,由创作者自由发挥,思想奔放,充分表达作者的情感、风格和个性。这些作品以诗、书、画、印的“文人书画”的全新面貌展现于世。作者通过情趣的追求,把自己的品行情操、思想脉络、才情学识表现得一目了然,贯穿着浓浓的文人气息,开创了瓷画艺术的先河。让瓷画艺术不断地创新,成为艺术百花园中一枝璀璨的奇葩,赢得世界各地艺人的称赞。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陶瓷艺术相当重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朱屺瞻、林风眠、唐云、梅健鹰、祝大年等一大批国内著名的国画大师来到景德镇考察、采风与写生,并在陶瓷上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墨宝。在此期间,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先生为首的一批本土陶瓷艺术创作者,在他们的影响下,大兴采风写生之风,走出“红店”,走向大自然,足迹踏遍祖国的大川大山,促动了瓷画艺术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全新气氛。从此,瓷器绘画华丽转身,真正成为了一门瓷画艺术,它的转变由实用性发展到艺术化,包含着文化内涵。它从纯粹的工艺中分化出来,展示出陶瓷艺术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美好的前景,使其发展成为了独特的“陶瓷语言”艺术气质的艺术门类,被世界各国收藏、博物馆珍藏。上世纪80年代初,我市多名艺术家为首都机场绘制大型壁画《森林之歌》,为日本铁路新干线高岛屋车站绘制大型壁画《四季繁荣图》,开启了壁画创作新领域。新中国成立以来,以王锡良老师为首的一大批老一辈陶瓷艺术家和广大的陶瓷美术工作者在瓷画艺术的艺术园地里辛勤耕耘,努力创作,续写了瓷画艺术的新篇章。可见,景德镇的辉煌,是一代又一代陶瓷艺术家用智慧与心血铸成的。

笔者是位从事粉彩和颜色釉创作的工作者,自幼爱好美术,对人物绘画更是情有独钟,现为江西省工艺美术师,在创作实践中,本人注重汲取前辈创作经验,时常参观前辈艺术展,在学习前辈瓷画精品中深受启发获得灵感。前些年,曾有幸见过陶瓷大学已故教授李林洪老师的瓷画作品,他的每一幅作品,灵动而富有张力,能感觉到每一寸画面都如芳草般鲜活而富有极强的生命力量。颜色、釉水是死的,然而,李林洪老师瓷画内涵悠远的意象意境却让整个画面气吞山河,与天外宇宙遥相呼应,其画可谓无声胜有声。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先生作品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理念,讲究立意,注重装饰。其简洁、单纯、婉约、不加缀饰、不负色彩、天然成趣、流畅明快而简洁明朗的风格,体现了他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艺术表现力。每每站在这些前辈作品面前,得到无穷的启迪,内心涌出传承传统、创新发展的激情。认识到了真正准确地表达作品的内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又如瓷上人物画的创作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所谓的“像”,不仅是外形像,更主要的是性格气质要像。创作中,要求画得像,必须忠于对象,表现出作品人物的精气神。这样绘制出来的人物才能性格鲜明,每个人物都具有自己特有的个性,而不是空的,千人一面的。我曾以色釉绘画创作了《禅心佛》系列作品,这些作品以红釉的光艳华丽、明丽跳脱为主色调,在瓷板中满溢着激情活力,其艺术效果产生光芒四射的冲击力,无声地向人们传递着崇德向善的品行,从创作形式到作品内容含蓄而又热烈,惹人心生欢喜。

我们是站在巨人肩膀的一代新人,要弘扬发展和创新瓷画艺术,笔者认为,应作以下努力:

第一,要坚持采风写生。王锡良老师等一批陶瓷艺术家早就为我们做出了榜样。瓷画艺术出新出彩,必须用更多的时间走出去,到大漠大川、崇山峻岭去,去感悟大自然的灵性,创作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瓷画作品。在艺术的创作中,“匠者”在重复,“师者”在创新。只有通过不断地体验生活,才能获得创作的源泉。否则,“匠者”永远无法成为“师者”。

第二,要坚持原创精神。原创是从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的体验把握中所展开的一种艺术创造行为,离开了原创,绘画既无法存在,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原创是每位艺术工作者以自己内化的行为转变为外形的展示,将自己充满激情的理念,以审美价值的标准在创作中展现出自我。这就要求每位瓷画艺术家们找准自身的特点,按照审美要求,审美尺度和审美品格,以符合时代精神的理念,让自已作品以精神的含量、文化的质量、人格的力量和视觉的份量融为一体去感染参观者、渲染真善美。

第三,瓷画艺术创作要加强互动和碰撞。瓷画艺术与国画、油画、漆画、水彩画一样,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我们瓷画艺术创作者要加强与本土创作者的沟通,克服“老死不相往来”的陋习,还要加强与国画、油画、漆画、水彩画等姊妹画种艺术家们的沟通,要让瓷画艺术走出去,与姊妹画种产生强烈的碰撞,迸发出创新的火花。瓷画艺术作为一种画种,不仅要发扬中国绘画艺术的优良传统,更要以理论支撑实践,要形成独特的理论基础。当然这些理论是来自实践的,也是民族审美观的精华,都使得瓷画艺术更为精美粹纯。

笫四,要重视瓷画艺术的批评和评论工作。任何一项文学艺术的发展都离不开批评和评论,要繁荣瓷画艺术创作,少不了“说三道四”“指手划脚”的评论工作者,艺术的繁荣发展从来就是与“批评”相伴而生的。只有这样,瓷画艺术才有可能不断向前发展。

瓷画艺术的创新发展是现实的要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时代,瓷画艺术应符合时代潮流进步的客观要求,努力地成为传递“中国故事”“景德镇故事”的载体,展示出陶瓷艺术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美好的前景,在中国乃至世界美术界的百花园中,绽放出更加艳丽的姹紫嫣红的瓷画艺术之花。

猜你喜欢

瓷画陶瓷艺术家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蒋晓贝瓷画艺术作品
陶瓷艺术作品
瓷画猫系列作品
王清丽瓷画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辽彩新韵
——林声瓷画作品选
陶瓷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