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创新提供动能推动乡村产业兴旺

2021-12-01田宗轩谭兴和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兴旺现代农业农户

田宗轩,谭兴和

(重庆市巫溪县农业农村委员会,重庆 405899)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没有产业的振兴,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乡村的振兴也就无法成为现实。必须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在特色农业产业上抓突破,为产业兴旺强支撑,推动农业全面升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第一动力。产业兴旺,需要通过改革创新来提供新动能。

1 转方式,调结构,坚定不移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转方式,调结构。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为重点,着力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道路。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首先,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推进农业绿色化、品牌化,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区域结构、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和品牌结构,实现农业向新三品转化,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提升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整体素质。其次,要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着力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通过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第三,通过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使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重点扶持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体验农业,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拓展增收空间。

2 拓展新视野,实施产业改革,助推农业产业升级

农村改革是从“那个小岗村18户农民联手盖手印”开始的,中国农业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农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已经过去40年,中国农业也同样需要实施大改革大开放。现在的生产经营主体可以在内部实施大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激发生产经营主体的创新活力,在农业产业体系构建,生产经营方面推出新的方法和生产方式。开放是为了走出去,引进来。走出去是为了拓展新视野.走出去是为了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先进的文化理念。走出去是为了把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推出去,也许会有更大的市场。引进来是为了把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以及文化引进来,更好发展我们的农业产业。现在我们资源严重不足,人均地面积少,大量的农民不只是文化不够,更大的问题是没得闯市场和走出去的能力。应鼓励更多的生产经营主体和农业能人走出去搞开发闯市场,去寻找农业企业发展的希望和曙光。

改革是为了求得生产力的大解放,开放是为了修正自已的不足,进一步发展自已,完善和拓展自己。农业需要在持续永恒的动力支撑。

3 创新是推动产业兴旺的动力

3.1 政策创新是推动产业兴旺的直接动力源

产业兴旺乡村振兴有关的政策可分为两大方面:体制机制政策和支农惠农政策。在体制机制政策方面,最具基础性和根本性的是土地制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给农民吃了定心丸。党的十九大报告还强调,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这是从实践层面上对农地制度的重大创新。在“三权”分置制度,农户承包权,既体现了农民的集体组织成员权益,又为农民提供了托底性的社会保障。土地经营权,既体现了承包权的使用价值,又能够满足规模经营的需要。把经营权与承包权拆分开来,既能保留现阶段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打消农户转出经营权的疑虑,又有利于发挥农村土地的农业生产资料功能,更有利于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推动农业现代化。

支农惠农政策方面,既要不断加大国家投入的力度,更好地满足乡村产业振兴的需要,又要根据目标导向原则,创新具体的投入方式,使得财政投入取得最佳的效能。支农惠农政策的目标,综合起来主要是三促进:促进农业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点是加强“藏粮于地”方面的投入措施;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保障社会公平发展,实行“价补分离”政策,实行直接补贴,提高补贴效率;促进良好生态环境,保障资源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强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生态补偿、农村环境治理等。

3.2 技术创新是实现产业振兴的根本动力

技术创新的领域很多,包括生物技术、资源技术、设施技术、机械装备技术、信息技术、储藏加工运输技术等。尤其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机械装备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前景极为广阔,可以起到增产、提质、节本、增收、保护生态等多方面的作用。

信息技术方面的重点是农业物联网和无人机技术。例如无人机植保技术同人工喷药比较起来,效率高,效果好,成本低,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保护了人体健康,近年来推广应用势头很好。养殖方面的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对环境的精准控制,减少了成本,增加了效益。机械装备技术对于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农业竞争力。

3.3 组织创新是解决好我国农业小生产与农产品大市场矛盾的关键

我国农户平均承包耕地为8.8亩。通过不同模式的组织创新,可以在不改变小农户承包权的基础上,实现区域专门化和区域规模化,从而较好地。根据产品特征不同,区域特点不同,实践中创新的组织方式有多种,如:公司加农户、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新型农业合作社等。近年来也涌现出了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企业与农户合伙人制度等一些新的组织方式。所有这些方式,最终都表现为对现有小农户的带动和提升,满足大市场对于农产品在标准化、优质化、规模化方面的需求,并在此过程中满足农民提高收入的要求。

市场化是现代农业的灵魂,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制高点,品牌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实现三化是农业组织创新的显著特征,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基础动力。

3.4 业态创新是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源

不断实现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社会会不断涌现出一些新的业态,农业也是如此,业态创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源。目前发展较快的主要是休闲农业和电商。前者通过更好地发掘农业农村资源的利用价值,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后者是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更好地解决农业农村的双向物流问题。新的业态也需要在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得以提高和完善。在某种意义上,一二三产业融合,是一种业态创新,属于综合性的业态创新,正蓬勃发展。

3.5 机制创新是产业兴旺的保障

制度,也称规章制度,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生产、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应用文,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

3.5.1 加快农业产业立法进程

产业立法是产业兴旺的基础和保障,法无授权不为,是各级部门进行监管和产业发展的制度依据,是产业体系构建,生产经营体系发展的制度安排。只有在法律制度的框架下、农业产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3.5.2 建立责任考核机制

建立各级政府责任制,将产业推进、质量兴农和农业品牌创建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内容。

3.5.3 建立科技创新机制

生产经营主体要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科技人员在质量兴农和品牌强农中的引领性作用。把新品种推广、传统技术改造提升和配套技术集成推广应用作为品牌培育的重要支撑。加快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创新农民培训机制,提高农民接受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鼓励农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与科研院所、高校以及技术推广平台开展协同创新和自主创新。支持种植、畜禽、水产主管部门和重点企业建设技术创新平台,瞄准消费需求,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农产品品牌科技含量显著提升,为产业兴旺插上腾飞的翅膀。

3.5.4 建立农业质量风险防范机制。

农业产业风险防范机制,是针对现代农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风险进行识别、评估、预警和处置的组织机构和制度设计。加快建立一套上下互动、功能健全、职责明确、作用明显、运行高效的农业风险防范机制。一是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政策保护和支持体系。主要是政府建立规模经营财政支持与收税双重风险保护制度、重大灾害救济制度、农业劳动力低收入群体补偿制度和技术支持补贴制度,以增强现代农业抵御重大灾害和自然风险以及不断发展的能力,保障农业劳动力持续增收;二是农业保险机制建设。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建立完善农业保险体系。三是政府服务职能体系建设。使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服务,规范发展订单农业和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这是克服盲目生产和转移风险的有效方法。

4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分散经营的小农户是现阶段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要对小农户进行农业生产和管理技能培训,要对农民进行现代农业知识培训,动员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动员小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国家应建立农民学习农业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培训补贴制度,每年培训农民1-2次,要从根本改变农民传统的生产技术。实施千万农民利益联结共享工程,积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土地经营权流向种田能手和新型经营主体。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启动家庭农场精准管理服务试点示范,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试点,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作用。大力推进要素股份合作,新发展股份合作社。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专题培训,培训包括小农户种养能手在内的新型职业农民。

猜你喜欢

兴旺现代农业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兴旺一个村,需要几茬人?——三任支书一条道,一棒接着一棒跑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