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监测及解决策略探讨

2021-12-01周丽萍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20期
关键词:环境污染环境监测垃圾

周丽萍,陶 波

(1.四川省宜宾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四川 宜宾 644000,2.宜宾市翠屏生态环境监测站,四川 宜宾 644000)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社会生产的先决条件,更是促进经济文明建设的根本。在自然资源日益紧张、生态环境日渐恶化的形势下,全人类都应该树立保护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环保意识。本质上,生态文明建设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高到了绿色发展的层面,同时融入了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建设等内容,符合经济与生态共生共存的需求,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1]。

1 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1.1 自然灾害

乱砍乱伐等现象以及土地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农村地区的绿色植被数量大量减少,生态发展的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始终提倡和鼓励的绿化种植项目进展缓慢,在多雨季节,持续性的降雨很容易引起洪涝灾害、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除此之外,没有绿色植物对环境的保护,地表沙土变得松散,如果遇到干旱天气,则极容易出现沙尘暴。如今,全球气候都在发生改变,各个地区的降雨量严重不均,部分地区常年干旱,而有的地区频繁发生洪涝灾害,严重危害了农作物的生长,给我国的农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1.2 化肥的过度使用

很多村民的知识水平不高,缺少对化肥的了解,没有科学、合理的控制化肥的使用量。滥用化肥的结果就是肥料无法被农作物完全吸收,化肥渗入土壤后,会对土壤、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土壤结构惨遭破坏,农作物的种植难度越来越大,产量也严重降低。比如,氮肥使用过量,就会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严重污染水资源,还会打破土壤中养分的平衡,导致地力下降,给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甚至还会污染空气[2]。因此,在为农作物施肥之前,应该详细了解不同肥料的作用、用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肥料无法被充分吸收,从而对土壤、水环境、空气造成污染。

1.3 生活垃圾的污染

尽管我国已经开始推行垃圾分类政策,但在农村地区却并未取得理想的执行效果。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较差,对垃圾分类的认知较为落后,很多村民认为垃圾分类是没有必要的,即使不分类,也不会影响正常生活。所以,农村地区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即使在垃圾箱上标记了垃圾分类,很多村民还是会将垃圾随意的丢弃在路边、田野、河内,或者直接焚烧,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

1.4 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地区的转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人与地之间的矛盾也在日益加剧,城市中很多生活垃圾以及废弃物都被转移到郊区、农村地区,通过填埋或者焚烧的方式来处理。尤其是近年来对城市垃圾的准入条件与处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企业开始向农村地区转移,还有部分地区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把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引入乡镇,企业排放的大量废水、废气流入了河流与湖泊,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而且还严重危害农村村民的饮水安全[3]。发生在农村地区的多次水污染事件无一不在警示,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亟待解决。

2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监测措施

2.1 构建完善的监测体系

只有将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相互结合,才能推动农村地区环保工作顺利、高效的开展,这需要生态环境部门、环境监测部门加强协作与沟通,同时与卫生、农业、畜牧、林业等多部门建立良好合作,加强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建立针对环境监测的管理部门,围绕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现状,确立环境监测目标。通过技术上的整合,建立环境监测系统,保证监测工作能够全面落实,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立足于当地的环境污染现状制订监测方案,提升环境监测水平。

2.2 明确监测指标,设置监测点位

农村生态环境的监测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地表水、二是地下饮用水。土壤与空气的污染问题相对较轻。因此,需要选择典型地区开展环境监测,针对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重点监测,把饮用水、地表水、土壤污染当作重点监测目标,政府与科研单位通力合作,深入研讨食品安全、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水污染等问题。尽量克服资金困难问题,在农村地区建立环境自动监测站,保证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客观性与时效性。

2.3 加强信息化建设力度

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的相互结合,能够有效降低农村地区环境污染程度。作为地方政府,应该从资金上支持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资金支持信息化监测的建设,完善环境监测的基础设施,采购科学、先进的硬件设备与软件系统。为了实现环境监测数据的共享,还需要计算机技术、云端技术、物联网技术的支持,构建网络监测科技平台,提高环境监测水平,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提高检测效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从发达国家引入监测技术与设备,加强对水源、土壤、辐射、大气污染的监测。同时,加大研究院校、环境监测部门、政府部门的合作,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提高监测技术的转化率。

2.4 加强农村地区环境监测的“三结合”

2.4.1 常规监测与重点监测相结合

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监测的主要困境在于:监测效率低、监测内容缺乏针对性、监测指标不明确等。这些问题导致环境监测工作无法常态化开展。针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农村地区的生活特点,应该将化肥农药引起的农业污染、规模化养殖引起的疫病风险等内容作为监测重点。

2.4.2 被动监测与主动监测相结合

即使是在国家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背景下,农村地区的相关部门仍然对环境监测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以至于环境监测工作流于形式。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环境监测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促使着环境监测工作从被动转向主动,以满足现实的需求,提高环境监测的有效性。

2.4.3 独立监测与联合监测相结合

农业部、生态环境部都有环境监测的相关工作内容,但这些部门在开展监测工作时,往往各自为政,彼此之间几乎没有联系,也没有在第一时间发布监测信息,所以取得的监测成果比较少,而且极大的限制了农村村民提诉求的渠道。为此,各相关部门应该重视联系与协作,拓宽监测内容,实现数据与资源的共享。

3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解决策略

3.1 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地方政府应秉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APP、短视频等多元化的方式宣传环境保护工作,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让广大村民意识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让村民从思想上认识到当前生态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式,意识到环境污染问题给农业、经济发展、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的负面影响。在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宣传中,引导村民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

3.2 支持新型农业的发展

地方政府在加强环保宣传的同时,还应大力支持新型农业生产,提倡新技术、现代化农业的推广,围绕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构建推广体系,鼓励村民学习现代化的种植与养殖技术,促进农村经济逐步迈入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地方政府、生态环境部门与农业部门加强合作,将生态、高效、健康、安全的农业经济作为支柱产业,提供政策与资金支持,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与生态农业。生态环境部门应用现代化技术促进农村地区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向村民普及化肥的正确使用方法,鼓励村民采用绿色种植模式,提高农作物的附加价值。政府部门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村民资源化的利用秸秆。

3.3 提高对废弃物的利用率

农村地区,大量的废弃物也是造成生态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相关部门应制定整治方案,加强对废弃物的回收与利用,既节约了资源,同时又能保护生态环境。农村地区有大量可供回收和利用的废弃物,比如人类和牲畜的粪便。政府部门可以修建沼气池,减少粪便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让从事畜牧养殖的村民能够安心经营,不必担心给环境和周边村民造成的影响。农田的秸秆同样大有用途,政府可以向村民宣传,不必直接焚烧秸秆。除此之外,还应持续推广垃圾分类政策,修建垃圾处理厂,实现对垃圾的回收与再利用,经过处理的垃圾可以直接用于农业生产中,降低生产成本。

4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污染十分严峻,只有在详细分析造成污染原因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可行的环境监测体系与环保措施,才能真正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与村民生活,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环境污染环境监测垃圾
垃圾去哪了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倒垃圾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应坚持三个原则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黄明表示:对环境污染犯罪,绝不能以罚代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