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产业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措施

2021-11-30李金龙

花卉 2021年2期
关键词:森林资源工作者林业

李金龙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河北 承德 068450)

0 前言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林业产业为重点部分,传统林业产业生产建设存在高能耗、低产出等问题,阻碍了林业产业绿色发展,加大了森林资源损耗。目前我国森林资源覆盖率相对较低,各地区应控制林业产业发展力度,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促进二者协同发展。

1 林业产业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关系

1.1 相辅相成关系

林业产业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对森林资源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发展林业产业的重要基础,林业工作者要在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基础上合理运用森林资源,对森林资源展开有效的开发利用工作,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森林资源保护可为林业产业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料,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支持[1]。例如,林业工作者通过植树造林、护林联防等措施,扩大我国森林资源规模,预防森林病虫害与森林火灾,保障林木资源长期可持续发展。应当加大林业林木的种植力度,不断增加林木种植的面积,完善森林资源,同时,也要加大森林资源的管理力度,做好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林业产业发展可通过森林资源的开发、经营,将其转变为旅游产品、林木产品,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将其转变为高附加值产品,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同时,尊重生态平衡发展原则,确保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科学合法,盘活森林资源,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2]。

1.2 协同发展问题

基于林业产业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间的相辅相成关系,林业工作者应注重林业产业发展工作、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协同效应,实现二者的共同进步与发展。林业产业发展的项目种类繁多,其中的基础项目便是森林资源开采、板材加工、林木种植、林业旅游等经济发展项目,森林资源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体,应当根据森林所在地的实际发展状况合理进行森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构建完善的林业产业发展体系。但在实践工作中,因我国森林资源较少,森林覆盖率较低,可用于林业产业发展的资源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同时,部分地区缺乏森林资源保护意识,加剧了森林资源的消耗,使生态环境更加恶劣。细化来说,林业产业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协同发展存在如下问题:

①林业产业发展滞后,就目前林业产业发展而言,滞后问题体现在林业生产技术方面,林业科技对林业生产、林业产业发展的贡献较低,难以推动林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不利于林产品的多元化发展,影响森林资源的保护;②林业产业发展失衡,在林业产业发展中,部分地区的林业工作者着眼于眼前利益,在木材价格上涨时,大量砍伐林木,破坏森林生态平衡,出现该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林业产业发展失衡,以第一产业为主,忽略了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不利于林业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③森林资源保护不到位,森林资源保护需从林木资源创造与维护两方面入手,但部分地区缺乏对林业工程的重视,植树造林项目较少,降低了森林资源的覆盖面积,阻碍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且森林资源维护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森林火灾、乱砍滥伐现象普遍,对现有森林资源造成损害[3]。

2 完善林业产业发展与森林资源的措施

针对林业产业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在协同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总结林业产业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措施,利用二者相辅相成关系,推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林业经济稳步增长,保护我国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2.1 创新林业产业技术

为推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转型升级目标,促进林业经济的稳定增长,林业工作者需不断创新林业产业技术,提高林业生产与产业发展中的森林资源利用率,扩大林业产业规模,减少能源损耗,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在林业产业技术创新中,林业工作者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培育良种苗木。良种苗木是森林资源规模扩大的基础,可有效提高林木成活率,增加林木覆盖面积,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支持。林业工作者需结合区域气候条件、土壤环境特点,培育适合环境生长的良种苗木。例如,某县绿化办与所在省的林科院合作,共同进行区域环境分析,对常规杉木品种进行创新培育,研发出优质苗木,进行试点造林工作,新培育的杉木具有速生、丰产等特点,生态效益显著。

(2)加强林业科研。林业科研工作是推动林业创新的关键,各地区的林业部门需提高对林业科研的重视,结合区域林业产业发展特点、森林资源建设现状,设计针对性科研项目,提高林业生产经营水平,发挥其在林业产业发展、森林资源保护方面的作用。例如,某地区林业部门结合区域环境条件,进行丰产林培育技术、林业检疫技术、山苍子矮化技术等林业技术的研发,将更多科技成果转变为林业生产力,进而为区域林业发展建设提供支持。

(3)创新营林技术。造林营林技术的创新发展,可有效提高森林覆盖率及造林营林水平,为林业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在造林营林技术研发中,林业工作者需从区域环境条件入手,保障造林营林技术作用的有效发挥。例如,某干旱地区将抗旱造林技术为林业技术研发重点,结合林木生长特点,研发了自动化、半自动化浇灌设备,林业工作者可远程控制浇灌设备,使林木浇水更为便捷,减少传统人工操作的工作量,增强抗旱效果。

2.2 优化林业产业布局

针对林业产业发展失衡问题,林业工作者需进一步优化林业产业布局,调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的占比,构建科学合理林业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基础上,盘活森林资源。细化来说,林业产业布局的优化思路如下:

(1)调整第一产业经营模式。林业工作者应做好市场调研工作,结合森林所在地实际发展情况,明确市场对木材等产品的需求,在保障市场供需平衡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林,做到林业产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能够平衡发展,加强森林产业经营模式改革优化,有效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改变传统的林木采伐经营模式,拓展林业产品收入渠道。例如,某地区林业部门组织贫困户共同参与金刺梨种植项目,为贫困户提供创收渠道,扩展区域林业发展规模。同时,也可以将传统营造林只局限于材料使用的观念转变,加强林牧一体化,将林业产业长期效益与牧业产业短期效益相结合,采取林菜间作、林粮间作等方式,提高林地的使用效率,通过这样的发展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林业产业经济收益周期过长的问题。

(2)加大第二产业技术投入。在林产品生产中,林业工作者应加大技术投入,提高林产品附加值,改变传统初加工方式,对林产品进行深加工处理,延长林业产业链,实现林业产业高端化发展。例如,在我国林业产权知识保护工作开展后,林业产品创新成果得到有效转化,竹缠绕复合压力管、天然右旋龙脑、低密度木材表层压缩增强实木地板等产品投入生产,提高木材加工产业的附加值,进一步推动林业产业发展。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林业工作者应结合区域森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研发生态旅游产品、森林康养产品,同时,也要不断调整产业品牌结构,提高相关产品的质量与档次,以及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同时,合理开发森林资源,创新森林资源利用模式,以第三产业发展带动交通行业、餐饮行业等领域发展,进而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目标,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进而实现多产业融合。

2.3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

在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中,林业工作者开展的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为重要内容。林业工作者应结合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当地森林资源实际情况来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做好森林火灾预防管理工作。例如,某林业局将森林防火责任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上,实施网格化森林巡查制度,增强林业工作者的执行力,及时发现森林火灾隐患,保障森林资源健康发展。细化来说,该林业局实施包片责任制,将所辖区域的森林资源划分为不同片区,森林派出所、国有林场等部门工作人员分别负责不同区域巡查工作,工作内容包括日常检查、火灾隐患排查、火源管理等,并在重点区域设置森林防火入山卡口,安排专业森林防火灭火队伍,加强对重点防火区域的监管,杜绝森林火灾的出现。同时,林业工作者应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宣传工作,清晰掌握森林资源产权归属,明确自身森林资源保护责任,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提供人力支持,增强森林资源保护效果。

在森林资源保护宣传工作中,林业工作者组织森林资源附近村庄居民参与宣传会,通过送鸡蛋、送扇子、送环保袋等方式,调动村民参与热情,在宣传活动中讲解森林资源保护重要性;结合火灾案例,分析森林火灾的严重危害,增强群众的森林资源保护意识;介绍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群众的用火行为;利用视频与现场模拟方式,讲解森林火灾应急处置措施,保障森林防火安全。在森林资源管理队伍建设中,林业部门应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入手,以讲座、考试等方式,深化林业工作者对森林资源保护基础知识、政策法规等理论知识的认识;以培训、VR 体验、应急演练等方式,强化林业工作者的森林资源保护技能,使森林火灾隐患得到有效控制,增强森林火灾扑救效果,减少扑救时的人员伤亡,进而推动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为林业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3 结论

综上所述,林业产业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应注重二者协同发展。通过本文的分析,林业工作者应创新林业产业技术,优化林业产业布局,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引导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有效保护我国森林资源,为国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帮助。

猜你喜欢

森林资源工作者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