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

2021-11-30杨武出

魅力中国 2021年50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活动思政

杨武出

(南阳职业学院,河南 南阳 474500)

习总书记在2019 年3 月18 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思政课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课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很长一段时期以来,高校思政课以理论教学为主甚至很多高校仅有理论教学,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后文简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以为意,对于实践教学的基础研究如它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并未从理论上加以明晰和确定,由此造成了一系列后续问题,典型的表现有以下几种:重活动轻思政,实践活动没有体现出思政特色或者元素,只是单纯的让学生亲身参与了一项活动而已;重过程轻结果,有些学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方案设计得很好,可是对于学生在参与完实践教学活动之后的收获或者说是结果没有任何的考量,或者仅是千篇一律的简单地写一篇心得体会来应付;重实践轻理论,这涉及思政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问题,后文会予以详述。

在具体论述实践教学的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之前,还需要搞清楚几个概念:教育目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目的是教学领域里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要求,反映的是教学主体的需要。它是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的要求,制约着各个教育阶段、各学科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总方向,对整个教学活动起着统贯全局的作用,具有稳定性。“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的基础,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灵魂,对教学起着定向标的作用,具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性和自由度”。

对于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我们需要搞清楚它们在所着眼主体上的区别:教学目的是对教师要教什么的说明,从教育教学的最终结果出发,着眼于教师的教,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描述和定位的,是对教师活动的一种期望,但最终结果是否符合这种愿望,却难以预料和检测。教学目标则着眼于学生学习的结果,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描述的,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一种规定,是学生必须达到的要求,在每堂课中就能直接体现。

在弄清楚这三组词语的含义之后,我们再回到实践教学的主题上来。实践教学的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又该怎样理解呢?首先说教学目的,无论是思政课的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是为了完成立德树人这样一个根本教育教学任务,高校思政课所要做的引导大学生树立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的自觉意识,树立集体主义观念,为我们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政治要求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思政课教师该怎样完成这一任务呢?那就是通过思政课的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来完成,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所以,思政课教的好不好,学生通过学习思政课后是否有所收获,有所感悟,是否坚定地拥护我们党的领导、拥护我们社会主义事业?思政课教师应当负首要的责任,高校的思政课教师要理直气壮地信仰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和讲授马克思主义。这是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担当,也是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基本政治要求。我们高校思政课要给学生传授的核心内容----一言以蔽之,党的正确理论、路线,党的伟大实践,党的光辉形象,要让大学生通过上思政课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以上内容即是思政课最主要的教学目的,也应该是实践教学的教学目的。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又该如何界定呢?既然教学目标是对每一节课所要达成效果的一种期望,那么每一次实践教学都应该有明确的教学期望。当然,对于思政课,长期以来存在这样的一个困扰,那就是教学成果不易直观展现或者明确的考察出优劣。思政课既然专注于思想政治教育,它的教学结果必然体现在学生思想道德、政治素养等方面不断地进步与提高之中,但是思政课又不是政治、伦理、法学等专业课程,也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考试考得好就一定思政素养就达到了预期的水平。对于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的确定,确实存在着难以准确考察的困难,但是我们又不能因为存在这样的困难,就在设计实践教学方案时将教学目标隐去或者“大而化之”。现在在很多学校的实践教学方案中将教学目的、甚至教育目的当作教学目标,每一个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都是为了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等等。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这会导致很大的教学问题。我们所有的课程都是为了“立德树人”,都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因为思政课的教学成果不易直接考察就这样“大而化之”,最终只能导致实践教学“重活动轻思政”“重过程轻结果”。而闭口不谈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同样是不行的,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教学活动也是这样,无论什么类型的课程,我们每一次课都要有一个教学目标,这不仅是让我们教学有所遵循,有所侧重,让教学活动能够有重点的进行,更是对学生的负责,如果没有具体的教学目标,老师就可以随意发挥,而不用考虑学生的接受水平、智力差异等等,并且我们的思政课还有着重要政治使命。

明确实践教学目标的重要性,是我们设计实践教学方案时必须要考虑到的。教学目标具体化、有针对性,是我们在设计实践教学方案时必须遵循的原则。在设计实践教学方案时,笔者以为要重点考虑以下三点:

第一,明确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都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部分,二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不能认为理论教学比实践教学重要,也不能认为后者比前者重要,一旦认为两者地位不平等,往往会造成轻实践或轻理论的问题,最终都不利于完成教学目的的实现。二者地位平等,但从教学顺序来说,应该先有理论教学,后有实践教学,这样效果最好。比如说,我们组织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精神的实践教学,一定是先在课上讲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知识,让同学们对新民主主义有一个基本全面的了解,然后才带领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讲解革命先烈光辉事迹,让学生心灵得到洗礼,情感得到升华。如果我们不先进行理论教学,直接带学生参观红色基地,效果肯定没有先对学生进行理论和背景铺垫好,这就像我们人赤脚也可以走路,但是肯定没有穿上鞋子走路舒服一样。在实践教学中,基础理论、背景、历史经过等就是学生走马克思主义道路的鞋子,没有这双“鞋子”,脚是很容易磨出血泡的,路也就走不稳,走不完。所以说,我们在组织实践教学时,必须先有理论教学做基础,做铺垫。

第二,明确实践教学的“理论”目标。如上文所说,实践教学需以理论教学做基础,又因为其要具体化、有针对性,所以实践教学所关注的点必然来源于理论教学的某一个点,而这个点就是实践教学目标所关注的核心点。比如,我们举办关于人生价值的辩论赛活动,论题是“要不要做‘躺平’青年”,我们所关注的点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一部分的内容。通过参与这样的活动,同学们能够对人生观中的这一个小点(积极进取)有一个深刻的把握和理解,这才应该是我们进行这次实践活动的教学目标,而不应该将教学目标定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这样空泛的话,更不能说单纯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表达能力。我们可能会举办会进行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但是我们不能被形式所束缚,实践教学一定要有内核,这个内核就是明确的“理论”关注点,而它只能来自教材。

第三,淡化实践教学目标的“指标性”考察。在应试教育的思维下,对一切教育活动的检验只有一个方式,那就是考试,考得好,既表明学生学习效果好,也表明老师教得好。但是,对于思政课不仅是实践教学,也包括理论教学,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一定要摆脱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不仅是说考试的办法未必适合思政课考核,凡是“指标性”“留痕迹”之类教学管理手段都应该摒弃,尤其是各个高校的教务管理部门。如果我们依然强调“留证据”“留痕迹”之类的硬指标,实践教学最终只能是走走过程,成为“表演式教学”,因为思想教育的成果并非都会有“痕迹”“证据”可留,习总书记也说过,思政课教学往往“润物细无声”。我们应该对实践教学的过程有详尽的考量,实施的过程以及效果也应该有记录,但是这种记录并不是为了向学校表明我们举办了这个实践教学活动,也不是只为了满足学校教务部门检查的需要,这记录既是教学反思,也能对后面的实践教学提供经验参考。但是,对于思政课课程结果的考察,我们不应该再过分的执着,比如上文所说的辩论赛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了全过程,热情高涨,如果最后又要求同学们再每人写一篇心得作为考察,在我看来,这就是画蛇添足,甚至适得其反。从长期来看,对同学们学习思政课成果的考察其实是终其一生的,并不是一次或几次的考试就能下结论,而且教师也不是裁判,它的裁判只有国家和社会,同学们只有在心底里接受我们思政教育,我们思政教育才能算成功。如果我们要求思政课教师仅仅通过分数,通过学生的论文或是心得体会来判断自己课程是否教得好,那么我们的思政教育最终只会永远陷于应试教育的窠臼,甚至培养很多表里不一的“两面人”,这不仅是对我们国家教育目的基本精神是一种背叛,更不利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或许我们不应该将思政教学机械地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做好理论教学能够为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理论和情感的铺垫,做好实践教学可以深化同学们对思政课上相关理论的理解和认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现在重视实践教学,是因为在之前的思政课教学中实践教学是不充分的,是不够的。对实践教学的研究已经很多了,可是却往往局限于形式,想方设法要组织各种各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在活动形式的新颖上绞尽脑汁,在笔者看来,如果没有认清实践教学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这些形式就只是一些花架子,缺少思政理论的支撑和人文的关切,必然不能让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获得真实而有效的情感体验,实践教学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学活动思政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