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宏州西番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1-11-30冯二旺保木然果旁朗关富张丽娜于学安

云南农业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西番莲德宏州德宏

冯二旺保,木然果旁,朗关富,张丽娜,于学安*

(1.芒市风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芒市678400;2.芒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站,云南 芒市678400;3.德宏州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云南芒市678400)

1 德宏州西番莲产业发展现状

云南省是中国较早产业化发展西番莲的地区,据相关资料介绍,西双版纳州于1990年首先在中国大陆集约化种植西番莲(现美称为百香果,云南很多地方目前仍习惯叫西番莲)。1992年德宏州开始种植西番莲,但由于产业缺乏科学的远景规划,种植的西番莲品种为老品种,该品种口味偏酸,只适合加工,加上种植技术问题,产量和价格偏低,经济效益不高,西番莲产业一直不温不火,后面逐渐衰落。

2016年以来,由于电商的推动,西番莲在鲜食市场大受热捧,成为了网红水果,国内市场逐渐打开。加上西番莲品种优良、新技术的推广,使云南西番莲迎来了快速发展新机遇。而德宏州作为西番莲种植最适宜区域之一,在充分结合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积极发展西番莲种植,2020年底全州共发展种植面积0.38万余hm2,总产量45600 t,总产值22800万元。平均产量12 t·hm-2,产值7.5万元·hm-2。其中,产量最高的达到30 t·hm-2,产值24万元·hm-2。

2 德宏州西番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2.1 西番莲产业发展缺乏科学规划和布局

受西番莲市场的驱动,德宏州西番莲存在盲目种植现象,片面追求种植数量,缺乏科学规划和布局,造成品种技术需求因素与种植地块不匹配,种植成效较低。

2.2 种植技术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

目前,德宏州西番莲种植尚未形成统一的主推技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种苗质量标准不统一,多数采用企业自己的标准;二是种植密度不统一,有种植1200株·hm-2的,有种植1500株·hm-2的,有种植2250株·hm-2的、有种植4200株·hm-2的,甚至有种植6000株·hm-2的;三是搭架方式不统一,现在主要有单线立柱式、双线立柱式(立柱式)、棚架式和窗帘式;四是留果技术不统一,体现在主蔓开始留果、上架后留果;五是栽培模式不统一,体现在有单垅单行种植,有单垅双行种植,有穴式种植,有高垄种植。

2.3 种植技术总体水平不高

德宏州种植西番莲虽然有一定的种植历史,但还未形成一套适宜德宏州西番莲高产高效的种植技术,目前德宏州西番莲产业发展还处于摸索和试验阶段。

2.4 种植成效不显著

在发展西番莲产业种植过程中,由于受资金投入、管理技术、认识水平、地域差异、市场分析等因素的影响。多数种植户赚不到钱甚至亏本,只有部分企业和少数种植户赚钱,出现10个种植、6个亏、3个保本、1个赚的局面。

2.5 管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德宏州西番莲种植技术整体水平不高,种植管理水平又参差不齐。就目前德宏西番莲种植而论,企业因具备一定的技术力量和资金优势,总体种植水平较其他种植户高,种植大户或在企业基地附近的种植户的技术水平相对高于普通种植户,边远地区和普通种植户相对较差。

2.6 总体投入资金不足,抗风险能力差

德宏州西番莲种植总体投入资金有限,一般高产种植技术要求投入资金在4.5~6万元·hm-2(种苗、农资、管理成本、专业材料),根据德宏州西番莲发展实际经济情况,无论是企业、还是种植户都难以维持资金的投入,其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受到极大的限制,特别在市场价格较低或是遇到自然极端天气影响时,德宏西番莲产业将面临较大挑战,存在发展不稳定因素。

2.7 产业发展缺乏专业技术团队

德宏州西番莲种植技术主要依靠企业的技术团队及其种植技术,当地老百姓的种植技术较落后。为更好的发展西番莲产业,德宏州的技术职能部门及时组建科研团队进行西番莲种植技术的研究,但科技力量还十分薄弱,短期内还无法形成适宜于当地有效的技术,德宏州西番莲发展道路还十分漫长。

2.8 病虫害防治技术不高,缺乏有效防治手段

德宏州发展西番莲产业的自然资源优势,同时也是发展西番莲的劣势。对西番莲而言,在德宏州基本可以实现四季挂果、果结周年、全年上市,但是对于病虫害一样,也是几乎全年发生,防治成本增加,防治难度加大。特别是病毒病、根腐病等病害,虽然采用脱毒苗、嫁接苗、悬挂篮板等技术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增加了种植成本,未达到理想目标。

3 发展思路及对策

3.1 充分调研西番莲销售市场

市场问题一直是种植户担心的问题,也是真正实现德宏西番莲种植户能否获得种植成效的关键问题。以目前对西番莲产业市场调研和分析看,5—8月是市场价格最好的时期,但要在这个时期内种植出优质西番莲产品,需要职能部门加大技术研究,充分利用德宏自身自然资源优势,早谋划、早准备、早部署、早实施,努力实现高产高效。

3.2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在发展西番莲产业中,要充分结合西番莲的植物学特性和生长习性,特别是要结合品种特性进行园区规划。黄果类,比如黄金果尽量布局在海拔(600~900 m)相对较低、热量及光照相对充足、土层深厚、土壤透气性好的地块;紫果类,比如台农、紫香、满天星则布局种植在海拔(1000~1600 m)相对较高、二台坡地、光照相对充足、土层深厚、土壤透气性好的地块。

3.3 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

西番莲病毒病、根腐病等病虫害是西番莲产业发展中危害最大、损失最重的病虫害。目前,各科研院所、高校、科技部门和企业等都围绕种苗质量、传播途径、离地环境、栽培措施、药物防治和绿色防控等方面进行研究,虽取得一定成效,但还无法真正解决防治问题。下一步在西番莲产业发展中,应将产学研相结合,实施抗病品种培育、基因开发利用、脱毒组培苗培育、阻断寄主传播途径、完善栽培技术等措施,有效防治病毒病和根腐病等主要病虫害,确保德宏州西番莲产业绿色高效发展。

3.4 尽快形成适宜于德宏西番莲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

科技部门要加大西番莲种植技术的研究,通过走出去学、看和引的思路,并结合德宏州实际情况,在开展各种种植试验和引种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摸索和总结提升,尽快形成德宏本土的西番莲高产栽培技术,制定西番莲种苗质量标准、探索出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3.5 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整体提高西番莲种植技术水平

各级各部门通过“州、县、乡”三级联动,不断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通过打造样板基地、理论培训、现场培训和深入西番莲种植基地指导、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等形式,提升种植户的种植管理技术。

3.6 加强科企合作力度,充分发挥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充分发挥科技职能部门的技术优势和企业资金的优势,有效地将两者有机的结合。科技职能部门利用研究成果,指导和帮助企业做好西番莲种植发展,企业种植基地作为西番莲产业发展的示范样板,辐射带动周边种植户的种植和技术服务。最终形成做给别人看、教会别人干,实现西番莲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局面。

3.7 加强电商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数字农业优势

为进一步确保德宏西番莲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切实解决销售最后一千米的问题,实现种出优质果,卖出好价钱,获得好收益。目前,德宏州虽然依托龙头企业瑞丽万高公司、千禾公司等进行收购销售,部分种植户也采用直播平台进行网销,政府主要领导还进行代销,但是就当前的销售实际,加强电商平台建设和充分发挥数字农业优势将是德宏州西番莲产业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提升发展的重要任务。

3.8 加大西番莲产业发展资金的投入,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西番莲产业的发展需要充足资金作为保障,西番莲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在西番莲产业发展中,所需投入资金较大,就目前德宏西番莲种植户自身的经济实力而论,无法满足西番莲生产中所需的资金投入。要实现德宏西番莲产业的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德宏州党委、政府必须出台西番莲发展扶持政策,帮助种植户解决种植过程中存在的资金不足的实际问题,同时各级各部门要千方百计整合项目资金,加大西番莲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成果转换,使德宏西番莲产业真正成为致富的产业。

猜你喜欢

西番莲德宏州德宏
西番莲功能特性与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西番莲不同种质资源抗寒性测定
德宏州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路对策
德宏 生态摄影“朝圣地”
大滇西旅游一线6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德宏
中缅胞波情 共饮一江水 德宏中缅胞波狂欢节
德宏州景颇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康平镇西番莲栽培管理技术及产业发展对策
封面照片说明
让边疆青少年远离“毒”害——德宏州关工委年持之以恒帮助青少年禁毒防毒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