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数字化手段助力数字乡村建设

2021-11-30何香娥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丽水分公司

品牌研究 2021年26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监控数字化

文/何香娥(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丽水分公司)

建设数字乡村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更是推动农业经济、产业转型的主要动力。目前我国有254 万个自然村,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0.32%,2020 年我国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如今已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数字化乡村建设就是让乡村依托数字经济的发展,以现代信息网络为载体,以数字技术创新为乡村振兴的主要驱动力,进而实现乡村生产的数据化、乡村治理的数据化和乡村生活的数据化,不断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和农村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

一、数字化技术在乡村建设中的应用优势

我国于2018 年提出乡村振兴计划,到2021 年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正积极推动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充分利用通信技术推动“互联网+”信息化农村的建设。在乡村建设中充分借助于数字化技术建设数字乡村,能够有效缩短城乡差距,逾越数字鸿沟。通过建设乡村物联网系统、应用5G 等先进技术能够整合数据资源,促进城乡互联互通,深度挖掘数据资源,服务于当地农村居民。同时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积极在农村地区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农业产业和数字经济的融合,更有利于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水平[1]。在农村完善信息基础设施辅助乡村治理,提高农村治理水平,更能帮助政府部门服务于农民,提高农村居民的幸福感。

二、建设数字乡村的现实困境

(一)农业产业:数字化技术应用不足

目前农业产业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广泛使用机械化设备辅助农业生产,显著减少农民的劳动量。但数字化技术在农业产业中的应用仍显不足,其一,农村农业产业销售渠道单一,电子销售渠道匮乏,且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容易受到当地区域市场影响,导致收入水平降低。其二,农村资源管理数字化技术介入不足,导致第一手农业产业数据流失,关于农业产量、采收工作等重要数据均需要通过其他渠道调查,无益于农业科研研究的进行。同时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中,数字化建设不足,使得农业产业仍然落后于其他产业,未能有效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农村治理:基层智治升级数字化缺失

现阶段城市基础建设积极推广智能技术和数字技术,在社会监控工程、公路工程等社会治理中大量涌入数字化技术,提高了社会治理智能化、人性化服务水平。但农村地区受到地理位置、生活习惯、经济发展等影响,很多信息化基础设施并未实现完全覆盖,甚至很多地区并未实现光纤网络覆盖。农村地区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普遍缺失,设施建设薄弱,远滞后于城市地区,影响农村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偏低,也影响乡村治理效率。以公共监控工程为例,农村地区只有主干道路上设有交通监控设备,乡村内部道路监控设备明显不足,无法起到安全监护的作用。受到信息基础设施薄弱的影响,数字乡村建设滞后,现代化建设措施难以落实。

(三)村民生活:数字鸿沟阻碍数字化赋能

受到城乡经济差异的影响,很多农村青壮年进入城市打工,乡村常住居民主要为文化水平低的妇女儿童、老人等,乡村60 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23.81%,比城镇高7.99%。劳动力的大量出走也约束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基础设施不足的基础上,农村居民经济收入低、文化水平不高,造成电子设备和互联网使用率较低。目前大部分地区农村居民拥有智能手机,但只会使用微信、快手等平台进行娱乐、通信功能。农村居民数字化技能不足阻碍了数字化赋能,反之数字化应用平台匮乏又阻滞了农村居民学习新知识,因此难以将数字化信息和技术转化为知识和经济来源,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和共同富裕。

三、建设数字化乡村的相关措施

(一)建设农村千兆光网助力农业产业

政府部门和基础电信企业要积极推动乡村地区网络建设,我国千兆光网已覆盖超过2.2 亿户家庭,大部分在城市地区,农村地区千兆光网建设还有很大空间。农村千兆光网的建设和覆盖可以帮助农民农业生产,推动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在农业种植、加工、养殖、销售、防疫等环节上,充分发挥出互联网的优势,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如在农业种植环节中,通过在田间安装传感器设备,通过通信网络实时传输,村民可以在家中实时掌握田地情况,了解田间气温、土壤湿度等详细信息,帮助农民采取科学方法决策种植。农业销售环节中,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开通电子销售渠道,农民可在线上销售农产品,同时了解更多市场信息。通过互联网也能了解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调整种植方式,为农民创造更高的经济收益。同时借助于互联网渠道对当地农产品进行市场营销,通过和旅游产业的结合吸引外地游客采购,有效提高农产品销量。在养殖检疫环节上,可以通过线上申请预约免疫接种,和兽医进行沟通。或通过线上问诊兽医方式解决畜牧疾病,有效处理动物疫病,保护养殖户的经济收益。

(二)推广农村资源管理数字化带动经济发展

农村资源管理,政府提出数字孪生的概念,资产数字化和生产工具的数字化,物联网卡和智慧农业设备并举,智慧农业生产和生产工具数字化协同并进,资源数字化通过产品溯源体系实现农产品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在农业产业建设上,农业生产资源应加强数字化建设,对农村的资产(机械)和资源(水、农产品、鸡鸭鱼)进行信息化,方便资源调用和追踪资源动向。即对生产机械进行信息化录入,给每台设备配置条码,租赁和使用设备均进行扫码,完整记录生产工具的使用时间。面向农户积极推广数字化建设,给农户自有机械配置条码,方便统计相关数据。对于农村禽畜、水产品、农产品等加强信息化建设,主动收集第一手农业资料。对当地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推广一码溯源体系,通过扫描加工农产品条码可以获取加工企业、生产厂址、原材料产地等详细信息,方便农产品质量追踪,更能提高农产品价值和质量,实现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借助于数字化技术建设农产品品牌,带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

(三)引进5G 技术建立乡村治理沟通平台

5G 技术为乡村振兴和数字化转型贡献科技力量。在5G 技术的支持下,建设乡村治理沟通平台可以达到更可靠、更稳定、更优质。积极完善软件系统支持,通过开发以微信平台为载体的小程序或者公众号作为乡村治理的沟通平台。一方面方便于村组织对国家政策、重要通知等进行公示和宣传,另一方面方便于居民和村组织沟通,让村民参与到基层自治中。如村民通过实名制认证登录账号后,可以和村组织、市政信访等部门进行一对一对话沟通,反馈自己的建议。同时也能学习村民公约、了解事件办理进度、参与村组织选举等,让政务服务更加人性化和信息化。如农村对垃圾回收展开治理,通过在乡村治理平台中显示村庄地图及垃圾回收位置,通过监控设备对垃圾回收点实时监控,发现未遵守垃圾分类回收的居民进行拍照警告,接受全民监督。如新冠疫情期间乡村防疫管理,村民可通过乡村治理平台每天上传体温记录,通过重点区域监控设备识别未戴口罩居民或人群聚集村民,便于防疫管理的落实。监控设备在5G 技术的支持下,可实时传递给村组织相关人员,相关人员可立即使用广播设备进行督促和警告,保证防疫管理的及时性。

(四)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改善乡村环境

建设数字化乡村离不开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支持,同时也是新基建的广阔空间,数据的传输和储存均依赖于基础设施实现。《浙江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 年)》(以下简称“计划”),提出按照三年见成效的要求,实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万亿计划(“NI10000 计划”),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建成浙江乡村智慧网框架,建设浙江省农业农村大数据专题库,加快信息进村入户整省推进示范工程建设,实现益农信息行政村全覆盖。建设农村宅基地管理信息平台和扶贫数字化管理系统,深化“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建设,融合村务管理、资源资产管理、环境治理、垃圾分类监测等功能。实施渔船精密智控能力建设工程。

目前基础设施通过5G 技术和物联网系统已经实现硬软件一体、计算连接一体,云网深度融合,能够通过数字化设备提供数据服务。因此乡村信息化建设应以完善信息化设施为基础,逐步推动互联网覆盖乡村地区,实现乡村宽带全覆盖。将广播电视网、水利、电力以及信息通信协同建设,让光纤宽带覆盖乡镇[2]。不断扩大网络基础设施的范围,消除盲点,提高乡村电信服务质量。借助于路灯设施完善乡村监控设备,对乡村道路进行全覆盖,保障乡村安全管理。各村民也可自己采购监控设备并网,保护住宅安全。通过安装监控设备形成物联网系统,并建立数字乡村云平台,远在异乡的子女可以通过app 看望家乡的老人孩子。外出劳作的村民也能通过监控远程看家。云空间由省市统一建设,每个村庄为一个单元,通过统一云平台实现监控功能。以村组织为单位提供信息化交流平台,方便村民实时互动,参与村镇治理工作。2021 年浙江电信推出的数字乡村云平台2.0 正是基于国家及省级的政策背景,落实浙江省数字化改革的成果。基于电信行业能力平台,整合电信自有能力,提供涵盖党建、安防、垃圾分类、智慧养老等模块的乡村智慧应用,围绕天翼看家监控能力打造数字乡村场景化应用。实现千村千面、一村一品的数字乡村。

结论:综上所述,在乡村建设中应用数字化技术有显著优势,现阶段建设数字乡村主要面临着农业产业数字化技术应用不足、农村治理基层智治升级数字化缺失、农村居民数字鸿沟阻碍数字化赋能等问题。因此需要积极建设农村千兆光网助力农业产业,推广农村资源管理数字化带动经济发展,引进5G技术建立乡村治理沟通平台,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改善乡村环境,运用数字化手段助力数字乡村建设。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监控数字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创新团队启动会成功召开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冬奥项目训练监控方法的研究——TRIMP、sRPE在短道速滑训练监控中的应用
基于无人机的监控系统设计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专家
——张润清
基于量化的风险监控预警机制探索与实践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