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饲养试验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2021-11-30王思宇赵小琪洪琼花江炎庭朱兰

云南畜牧兽医 2021年1期
关键词:精料羔羊绳子

王思宇,赵小琪,洪琼花,江炎庭,朱兰

(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动物饲养试验是研究动物采食规律、消化代谢规律、营养物质沉积规律的基础。对于养殖场来说,进行饲养试验有助于企业准确了解动物各阶段的营养需求和饲料消耗,精准把握饲料成本,提高生产效益。结合实际工作列举了在羊舍饲饲养试验中常遇到的几方面问题并简要分析,以期为广大养殖者和科技工作者提供参考。

1 关于羊的饲喂

1.1 羊的饲喂方式

常见的饲喂方式有3种。一是动物自由采食。即为羊提供充裕的精料和粗料,羊能吃多少记录采食量多少,自由采食的特征是料槽内24h有饲料。采用这种方式每只羊可随时吃,可以体现羊所需的饲料量,同时避免了体形大、性格强的羊抢食吃太多,而体形小、性格温顺的羊吃不饱的情况。其缺点是动物可能变得挑食、营养摄入不均衡,食物充足让羊对喜欢吃的饲料例如精料或颗粒料多食,而对粗料如青贮、牧草少食或不食,最终出现消化不良或更严重的疾病;部分羊只长期处于吃撑状态,长时间后可能出现精神不佳、食欲减退、胃胀气,严重者甚至死亡。因此,除了科学研究所必须,试验时间长的则不宜设计为自由采食。二是控制试验日粮的营养含量。即将羊分为几个组,分别喂不同营养含量的日粮,通过观察不同组的生长情况来确定哪种日粮最为适宜。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在试验开始前进行1~2周预试验,摸索羊的采食量范围,正式试验时就按照预试验的采食量饲喂。这种方法不用为羊提供过多的饲料,主要通过日粮营养的多少来控制羊营养摄入的多少,因此,较自由采食不容易出现羊消化不良等情况。三是按比例限制饲喂。该方法首先需要一段预试期,记录羊只的平均采食量,再将羊分组,每组分别按平均采食量的100%、90%、80%、70%或其他比例饲喂。这种方法简单省事,尤其是饲喂量较少的组,基本不会有剩料,记录起来十分方便。这种方式虽然采食量低但是因日粮养分含量高,总的养分摄入量不一定不足,但羊只的饱腹感差。这种方法多在科研上采用,实际养殖时一般不用。

总之,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均需要选择体况、年龄相接近的羊,这样羊的采食量差异不大,可避免不同身体条件造成采食量的差异,得到的结果较为准确。再根据羊的体况,参考所得结果,调整日粮的饲喂。

1.2 精粗料比例

羊的饲喂包括精料和粗料,这是与猪、禽饲养的重要差异。羊因为要反刍,不能完全采食全是粉状或小颗粒状的饲料。现有部分羊场将精粗料混合在一起制作成全混合日粮,但也在制作时控制了原料的长短和成品的颗粒大小。目前来说,较普遍的做法还是采用精料和粗料分别饲喂的方式。舍饲的羊,其饲喂精粗比在45:55~3:7均有报道。但是在精料比例占45%时,如果精料适口性好,易出现羊只偏食精料、剩粗料的情况。此时羊吃的精料相对多,而粗料过少就会影响反刍,羊只极容易出现消化不良、不食甚至死亡。所以建议精料比例低于45%,并且饲喂的粗料中青贮、青草、干草等占比尽量大,蚕豆秸秆糠、小麦秸秆糠等这类细末状的饲料用量尽量小。

此外,在计算精粗料比例时还应注意对水分的换算。精粗比实际是指干物质水平下的比例,也就是去除饲草料所有水分后再算的比例。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像精补料、干草、苜蓿颗粒这类饲料虽然含水但是含水量较低,影响也不大,计算时不用刻意去除水分含量。但是对于新鲜牧草、青贮等这类饲料,含水量高不能忽视,需要换算。例如:按日粮配方比例算出全株玉米青贮的饲喂量为0.3kg,而全株玉米青贮的含水量为75%,则实际饲喂量应该是按0.3/(1-0.75)计算,结果为1.2kg。

1.3 采食量的准确记录

记录采食量是进行饲养试验的基础工作,采食量记录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后续数据的分析和得出的结论。羊的采食量记录工作因分粗料和精料而较繁琐,在记录时应分类对应记录,如果精料和粗料是分开饲喂则分别记录相应的投料量和剩料量,两者之差即为采食量;如果精料和粗料是按比例混匀后一同饲喂,则除了记录采食量外还应记录两者的比例。舍饲时,给羊投喂饲料的时间都在白天,从傍晚到清晨这段时间没有加料,因此,羊只采食情况一般是清晨吃得多,中午吃得少,晚上至第2天早上饲喂时间间隔长因而吃得多。在每天早晨饲喂前先清扫料槽剩料,记录前一天的剩料量,然后再投喂当日的饲料并记录投料量,这样较为准确。

2 关于饲养方式

在进行饲养试验时,羊的饲养方式可分为单栏饲养或群体饲养。单栏饲养是一只羊关一个格栏,料槽、水槽都是专用;群体饲养则是将分组相同的几只羊关一栏,料槽、水槽共用,投喂饲料时几只羊一起采食。采用单栏饲养的优点是可以准确知道每只羊的采食量,能及时发现羊只的异常状态并且根据其情况单独做调整。缺点是每只羊单独饲喂需单独准备饲草料并且单独记录,耗时费力;并且占用大量的空间甚至需要专门改造羊舍,耗费高,羊舍的利用率低;由于工作量太大,参加试验的动物数量不能太多,样本数偏少。采用群体饲养时每次饲喂一栏羊只需按比例搭配饲料1次,统一记录,减少了工作量;并且羊只一同饲喂时会争相采食有利于提高采食量;参与试验的动物数量多,也不需要额外准备专门的圈舍。其缺点是采食量的记录按整体记,再算每只羊的平均采食量,会掩盖部分采食量突出的个体(特别多或特别少),不便于数据统计时剔除异常数据。两者比较而言,如果是进行科学研究,条件允许还是单栏饲养得到的数据较为准确,如果是养殖场为做饲养规划而开展的饲养试验,则进行群体饲养更经济划算。

此外,对羊开展饲养试验时还需要考虑动物的运动量。运动量大会增加能量消耗,采食量会增加,所需营养也会增加。如果是想探索日常养殖条件下的饲喂水平则不需要特别注意动物的运动量,按平时的状态饲喂得出的结果最具有参考性。如果是进行有一定要求的科学研究,则根据要求确定动物是否要有运动量。

3 称重

3.1 间隔时间

进行饲养试验最主要的数据是采食量和体重变化。每次羊称重均需空腹,这样体重数据比较准确,但是空腹意味着在称重前有一段时间的断食,断食对于动物来说是一种应激,会影响接下来几天羊的采食状态,尤其是对于第一次参加称重的羊影响尤为明显。对于羊来说,日增重相比其他单胃动物本就偏低,再受到称重的影响,之后几天的采食状态和生长速度都会明显下降。如果两次称重的时间间隔太近,不仅不能体现当前阶段羊的正常生长速度还容易造成持续的应激,影响羊的长期生长,这对于养殖场来说尤为不利。因此,在进行饲养试验时,对羊称重的频率不应过高,如果每周称重,羊的增重效果不好,最好能间隔1个月。

3.2 羔羊称重

羔羊称重除了考虑间隔时间的影响外还需讲究称重方法。对于出生一周之内的羔羊,活动能力不强,可以准备一个桶或者大袋子,将羊置于其中一起称重,称重数据再去除空桶或空袋子的重量即可。对于年龄大于一周,小于两个月的羔羊,如果像成年羊一样赶到秤上称重有两个难处:一是赶羊难,羔羊好奇心强,且对环境、流程不熟悉,赶羊途中羊容易乱跑;二是看数据难,羔羊活泼爱跳,称重显示的数字极不稳定,体重称量不准确。因此,对这一时期的羔羊称重方法常用两种,一种是人抱着羊称,另一种是用绳子把羊吊起来称。人抱羔羊称重顾名思义,用绳子的称重法则需要准备一根绳子和一个吊秤,绳子先系成一圈,并拢后呈一根的样子从羔羊腹部下面穿过,再将绳子分开两边,一边置于前肢与躯干的连接处,另一边置于后肢与躯干的连接处,然后从羔羊身体两侧提起绳子,提起羔羊,绳子挂在吊秤上称重。羔羊两月龄之后,可开始训练过秤称重,在母羊称重时羔羊一同前往,重复几次后羔羊就能适应。

猜你喜欢

精料羔羊绳子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寻宝藏
解开你身上的绳子
假面
附表3 湖南省获浓缩饲料、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单一饲料生产
羔羊育肥注意事项
取绳子
芝麻开门
湖南省获浓缩饲料、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单一饲料生产许可证企业名单(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