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城山览胜

2021-11-30马群忠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2021年10期
关键词:张良黄石

◎ 马群忠

方城山,位于南阳市方城县独树镇北9 公里处,因其峰险洞幽,山势雄浑,风光美不胜收,而令一众游人大为倾倒。

方城山别名众多,一名“黄石山”,相传道教仙翁黄石公正是在此传兵书与张良;又因与湖北武当山相对,同为道教圣地,故又称“北武当山”;而“小顶山”则是今人对它的爱称,因其山顶狭小、高耸入云而得名。

方城山地处南阳盆地北沿,是南阳盆地进入中原的北出口,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该山地势险要,虽然海拔只有716.8 米,但因地理位置特殊,处于“五界一口”,即北亚热带与南暖温带、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城、南阳盆地与华北平原、伏牛山脉与桐柏山脉、华北地台与秦岭地槽的自然分界线,以及南阳盆地的北出口,而更显挺拔。

是日,我自山门北上,先经过拾履桥——“遗桥拾履”的故事便发生于此:韩国公子张良因刺杀秦始皇未遂而逃亡,途遇隐居于此的黄石公。老人想考校其气量,故意三次将鞋丢到桥下,均被张良拾起给其穿上。黄石公心喜,遂将《太公兵法》授予张良。张良熟读后,通晓其中奥义,辅佐刘邦灭秦而得天下。随后,绕过岗坡便见一片开阔地,现存一株古银杏,相传乃黄石公当年手植,现今需三四人环抱才能合围。只见树冠如巨伞,秋叶金黄、果实累累,给人无限遐想。

原路折返再一路向北蜿蜒曲折,只见一侧山岗逶迤,林木茂密,那里出产的正是中国五大名砚之一的黄石砚的原石。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极赞黄石砚,在《砚史》中记述 :“唐州方城葛仙公岩石,石理向日视之,如玉莹、如鉴光,而着墨如澄泥,不滑、稍磨之,墨已下……良久墨发生光,如漆如油,有艳,不渗也,岁久不乏,常如新成,有君子一德之操,色紫可爱,声平有韵,亦有詹青白色。如月如星而无晕。”可见黄石砚在1000 多年前就名扬四海。而另一侧流溪潺潺,两岸苍翠,盛产凤眼石和响石:凤眼石因石中圆点大小不等,内有瞳孔、外层有晕,“有眼有珠”而得名 ;响石因体腔内中空含有颗粒,在摇动时互相撞击能发出声响而得名。此三石为方城独有,可谓世间罕见。

不觉间已行至将军庙,大门前一将军柏威武挺拔,高耸入云,冠若翠染。拾阶而上,但见两侧峭壁林立,如鬼斧神工削砌以墙,尽是奇秀。偶见嫩竹数丛,还有各种野藤亭亭玉立,似含羞的迎宾少女,秀色可餐。

经一天门、中天门,登百步梯终达山顶,已是气喘吁吁,汗湿项背。一阵清风拂面,忽觉神清气爽。极目北望,但见云雾升腾,引无限遐想 ;移目向东,一轮红日浮于云海之上,云蒸霞蔚,蔚为壮观。而东南不远处,正是红二十五军长征鏖战独树镇的战场。看着烈士程子华的雕塑刺刀直指苍天,耳边隐约响起吴焕先手握大刀与敌拼杀的铿锵之声 ;向南远眺,南阳盆地物华天宝,南都风采举世名扬,更有南水北调工程蜿蜒千里,似银河镶嵌在燕赵豫广袤的身躯之上;西侧的楚长城古石墙巍然屹立在伏牛山上,向世人庄严诉说着楚人战略防御的奇思妙想——这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长城,比秦长城早了几个世纪!古长城下、两山缺口处,正是大关口遗址。春秋时期,天下有九大险关,古缯关乃其中之一,是楚人北进,韩、赵、宋人入楚的要塞……如今历史烟云已成过往,只留大关口遗址默默诉说曾经的风云激荡。

忆及上次登顶,还是2008 年8 月8 日,因不能 亲临奥运盛会,特登山以庆。今日再登方城山,不禁畅想,2022 北京冬奥会,又将是怎样一场龙腾虎跃的冰雪盛会。深望蓝天,我不禁遥想中国制造的空间站组合体正在宇宙翱翔,更遥想,中华巨人正挺身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一带一路、合作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世界人民共识,正引领人类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方城山,让人流连忘返。方城山,让我常浮想联翩。方城山,是我心目中的圣山!

猜你喜欢

张良黄石
黄石国家公园庆祝150年蛮荒岁月——这是怎样的历史
奋力创造建设现代化新黄石的崭新业绩
张良拜师
张良受书
张良拾鞋
不下跪的人
不下跪的人
不下跪的人
张良拾鞋
八戒审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