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冠的这些误区别再闯入了

2021-11-30本刊综合

人人健康 2021年3期
关键词:康复者柳絮冷链

■本刊综合

误区一:新冠肺炎康复者可再次被感染,疫苗没有意义了。

真相解读:疫苗的研制和推广使用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比对世界上首个被确认的新冠肺炎康复者再次感染新冠病毒患者的两次样本中的病毒基因序列得知,这名患者两次感染的病毒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毒株,也就是说,该患者两次感染的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病毒。通常,疫苗中并非只有单纯的病毒组分,还会包含各种各样能够加强人体免疫反应的佐剂。有了佐剂的辅助,注射疫苗引起的免疫应答反应就会比单纯病毒引起的反应强很多,才能为人体提供更有效、更持久的保护。

误区二:柳絮会携带新冠病毒,从而导致跨区域性传播。

真相解读:正常情况下,柳絮携带新冠病毒并导致感染新冠肺炎的概率极低,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新冠病毒浓度最高的地方一般是集中收治大量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而医院病区的污染空气和医疗垃圾都要求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因此,出现大量病毒附着在柳絮上的情况极其罕见。而且,户外种植的柳树一般处于自然通风效果最好的环境,即便有病毒附着,也很可能会被风迅速地吹走稀释掉,这就进一步降低了病毒附着于柳絮上的概率。万一碰巧病毒附在柳絮上没被风吹走且立刻飘荡到鼻子里,还得考虑进入体内的病毒数量。因此没有必要担心新冠病毒通过柳絮传播。

误区三: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近期出了家用自测版。

真相解读: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分为病原体抗原、抗体和核酸检测试剂,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必须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同时需要具备条件的实验室及专业的医疗机构才能完成检测。截至目前,试剂盒仍不支持居家自测,不可自行使用,更不能经由网络销售给消费者个人。

误区四:科学家已经证实,抗病毒药阿昔洛韦能有效预防新冠肺炎。

真相解读:不同病毒之间的差异很大,就像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每种抗病毒药只对结构相近的一种或几种病毒有效。阿昔洛韦可以治疗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对DNA 病毒有效。但新冠病毒是一种RNA 病毒(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的RNA),抑制病毒DNA 复制的阿昔洛韦自然没了用武之地。所以不要听到“抗病毒”三个字就去联想能不能预防、治疗新冠肺炎感染。截至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诊疗方案中尚未提及阿昔洛韦。

误区五:新冠肺炎患者肺部被病毒啃噬,肺功能不可恢复。

真相解读:医学术语中没有“啃噬”这种说法。任何一种疾病的预后跟疾病的分型、并发症、基础疾病相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分型目前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一般来说新冠肺炎轻型、普通型患者经过治疗后可痊愈,不留任何后遗症,肺功能可以完全恢复。但重型和危重型患者除了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外,还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如果出现了严重并发症,肺功能肯定是难以恢复到正常状态。

误区六:有传言称,新冠病毒能通过皮肤侵入人体,皮肤裸露有感染风险。

真相解读: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是飞沫和接触传播,其他传播途径尚待明确。接触传播并不代表病毒能通过皮肤侵入人体,且完整的皮肤具有层层砖墙样结构,强大的屏障功能可以抵抗外来微生物的入侵。而接触传播是因患者飞沫中的病毒可以在物品表面短暂存活,如果接触到病毒,病毒可由手被带到鼻黏膜、眼结膜、口腔黏膜,黏膜的单层结构对病毒的防护能力差,病毒可由黏膜进入人体。如皮肤有伤口,病毒也可以进入人体。因此要注意洗手,避免皮肤受伤破损,以减少病毒传播。

误区七:献血使新冠肺炎康复者更衰弱。

真相解读:首先,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血浆需要经过多项条件筛查,所有检查结果全部符合要求后,采集的血浆才能给患者输注。其次“新冠康复者血浆”是使用全自动单采血浆机或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的,采集血浆过程中血液不与外界接触,捐献者在血浆采集过程中不会感染疾病。另外,当康复者献出200~400 毫升血浆后,蛋白质、脂质等物质有所减少,但在身体的自我调节下不会产生不良影响,且这些成分可以通过食物吸收,在48~60 小时内恢复到原有水平。

因此,严格的献血浆条件、体格检查、血液检测和全封闭管道采集保证了血浆捐献者在捐献后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保证了接受血浆输注患者的安全。

误区八:鸡屎藤能预防新冠病毒。

真相解读:鸡屎藤是一种常见中草药,近年初步研究表明,其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调节胃肠道功能和抑菌作用,但目前为止尚未发现鸡屎藤抗新冠病毒或其他冠状病毒的实验依据及临床证据。此外,鸡屎藤的全草具有毒性,因此不要轻信传闻,避免误服产生毒副作用。

误区九:有人认为,阿奇霉素、莫西沙星、头孢类抗生素能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真相解读:目前尚没有科学证据表明,上述抗生素能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冠肺炎的罪魁祸首是新型冠状病毒,但由于此病毒被人们发现的时间较短,目前尚未研究出特效药物。自出现新冠肺炎以来,医生们在临床上尝试使用了多种抗菌药物(包括上述几类),但并未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抗菌药物主要针对由细菌、真菌引起的感染,而对于病毒引起的感染,服用抗菌药物是不科学的,如果没有合并细菌感染,就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国家卫健委最新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说明为“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误区十:冷链食品外包装发现新冠活病毒,冷冻食品不能吃了。

真相解读:冷冻食品是可以正常食用的。首先,这次发现的活病毒是在进口冷链食品中分离得到的,而在国内冷冻食品中并未发现,国家对冷链食品有非常严格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目前从检测数据来看,还没有在国内冷链食品中发现活病毒。其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出,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物品表面存活的病毒可能导致缺少有效防护的易感接触者发生感染。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消费者因接触新冠病毒污染的冷链食品而感染的情况。因此,普通公众接触或食用冷链食品的感染风险很低。在日常生活中,应去往正规超市购买冷冻食品,最好用密封独立包装储存冷冻食品,接触冷冻食品后及时洗手,食用煮熟的冷冻食品,这样就可以有效防止被感染。

猜你喜欢

康复者柳絮冷链
携手共奔美好
57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舌象特征分析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社会支持网络视角下麻风病康复者群体回归路径探究
柳絮
柳絮飘飘
柳絮娃娃
希望的传递——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血浆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