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背景下劳动教育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积极就业的策略探析

2021-11-30高韩婷周飞腾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品牌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劳动育人院校

文/高韩婷 周飞腾(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了设置劳动教育课程的要求,同时指出,作为高校要将配套设置进一步细化,牢牢把握院校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的指南针作用。[1]培养高技术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使命所在,培养能与当今社会所需的人才更是重中之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的择业就业能力和劳动素养水平亟须全面增强,进而感受在劳动中感受努力、踏实、奋进的精神,从而引导学生从内心世界构建起一个完善的德智体美劳综合育人价值体系,切实提升择业就业能力,以劳动强国、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实现人生价值。因此,高校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和人才发展的需求,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切实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和职业能力,探寻和挖掘劳动教育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积极就业的良好策略。[2]

一、融媒体背景下劳动教育的发展形势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21 年2 月3 日发布,显示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报告中明确提到当前我国网民达到了9.89 亿,互联网普及超过70%,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近10 亿,所占比例达到了99.7%。据数据统计,其中学生占比为21%,位列榜首。[3]标志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也在持续高歌猛进。这些背景不仅改观了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外界环境,而且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等多个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类矛盾层出不穷,各类思潮纷繁涌动、价值观愈发多元、多种信仰和平共存,社会上存在拒绝劳动、逃避劳动、忽视劳动成果、劳动者“食物链鄙视”等现象,影响着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和人生幸福观。因此,高职院校围绕办学特色,拓宽和创新劳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创建好“德智体美劳”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培养体系,对培育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积极就业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职院校实施劳动教育的内涵价值

劳动对于社会和个人精神层面的价值不言而喻。作为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摇篮的高职院校,如果在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缺少团队意识、劳动精神的教育,便难以培养出符合当代发展需求的人才。因此,必须秉持优良传统,提升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调整劳动教育的方向和内容,从而实现育人过程中劳动教育的内涵。

关于劳动教育的内容,就广义而言,由劳动的精神价值、知识技能和素养习惯等多方面组成。

劳动的精神价值。劳动精神是劳动教育的灵魂,主要表现为人们对于劳动的一种积极态度,主要表现在明知劳动会存在各种困难与苦累,但依然愿意主动去面对并且努力克服,这就是一种无畏艰难困苦、顽强拼搏、积极向上的高尚劳动精神。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明确认识到劳动是作为人类所特有的、是区别于动物的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也要明白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乃至人类社会,进而直接推动学生积极接受劳动并乐于劳动。劳动的知识技能。高职院校学生以学习知识为所长,掌握技术技能成为他们毕业工作的首要资本,劳动教育由此承担了重要的职责和任务。因此将劳动教育课程开设专门化,并且在课程中带领学生展现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的能力,使得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融入所学的劳动知识技能,并在这些能力的作用下实现就业、工作、晋升的良性发展。劳动的素养习惯。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但习惯一经养成便不会轻易改变。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劳动习惯养成教育,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应让其成为自己的基本习惯,由此达成一种自觉的行为。因此在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素养的过程中,要潜移默化地引导,确保学生将劳动行为外化于行,将劳动内涵内化于心,实现劳动与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以及未来幸福生活紧密相连。

三、劳动教育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在完成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时融入劳动精神,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培养全过程,将劳动价值观深入人心,整体构建“劳动教育+X”的体系,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良好势态,成为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抓手,进而实现大学生就业体系的稳步完善。

(一)强化“劳动+思想”理想信念统一,引导学生积极就业

职业教育具有价值导向这一特性决定了,在高校育人、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会对学生的就业择业观念影响深刻。所以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融入劳动教育,强化“劳动+思想”的统一对于大学生树立劳动价值观、提升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今的就业洪流和社会背景中,为了更好地培养未来社会劳动者中的中流砥柱,需要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与劳动教育紧密融合,因此,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工作更是成为高校立德树人过程中的重要保障。大力宣传全国范围内基层就业创业的先进典型,萃取能够引发大学生就业共鸣的就业创业故事,及时开展深入学习和亲身实践,为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提高大学生毕业之后自主择业就业能力,实现个人职业生涯自由发展,达到校园到社会的完美衔接,真正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和择业素养,创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新态势。

(二)开设“劳动+专业”课程知识统一,引导学生技能就业

高职院校要把劳动教育课程作为教育和育人的必修课,注重课程和教材及资源共享,从劳动观念、情感和品质等方面,设置典型案例、社会实践、调研讨论等内容,使得劳动教育形成完整教育内容。形成一套“劳动+专业”课程的完整系统,并转化为第二课堂的内驱力。与此同时,劳动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利用时下热门的融媒体技术,挖掘可以应用于课堂上的新技术、新方法,重新布局课程内容,更新课堂教学的手段,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科学性,打造属于劳动教育的好课堂。例如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添加劳动元素,用来向学生阐述在工作中正确的劳动观教育,在“创业基础”课程中设置内容,阐述在创业和创业精神形成的过程中劳动精神起到的作用。

(三)搭建“劳动+实践”多元活动平台,引导学生行动就业

由于人才培养方向和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与我们日常接触的生产性工作、生活性劳动、社会性服务劳动密切不可分。具体来说,就是高职院校需要结合本身的办学内容和自身专业特色,结合实际为学生安排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内容。[4]通过课堂上的劳动技能学习到课堂外的各类实践参与和总结,打造一批有高尚劳动品质、正确劳动观念、坚实劳动心态、健全劳动人格的新时代青年,以确保职业院校学生可以把握生活中的一般性劳动,进而去从事一些具有开创性的劳动。

接下来,高职院校将围绕新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持续将劳动教育融入理想信念、专业课程、实践育人等方面,常态化地让劳动价值观根植在心,将劳动精神转化为未来生活和工作的内驱力,更好地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多维度视角下实现劳动教育和就业发展的有机融合。

猜你喜欢

劳动育人院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