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曲创作与演奏探析

2021-11-29王德义

大观 2021年10期
关键词:夜曲钢琴曲肖邦

王德义

摘 要: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随着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起,音乐风格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既继承古典主义风格,又具备旗帜鲜明的民族特点,追求个性的张扬和自我的释放。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便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肖邦一生创作了大约二百部作品,以钢琴曲为主,他在创作中将时代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紧密结合,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音乐风格。以肖邦的夜曲为例,探讨浪漫主义时期钢琴曲的创作与演奏技巧。

关键词:浪漫主义;钢琴曲;肖邦;夜曲

“浪漫”一词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是法国大革命和欧洲民主、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法国大革命宣扬“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号召人们为人的解放、人的尊严、人的福祉斗争。而随着法国大革命的失败和拿破仑帝国的覆灭,人们开始对现实感到失望,不再对“自由、平等、博爱”抱有幻想。这些思想表现在音乐上就形成了不满足于现实、追求理想的浪漫主义,这一时期也涌现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浪漫主义作曲家。浪漫主义钢琴曲具有自由奔放的特点,不受音乐结构与内容的限制,创作者通过作品表达内心强烈的情感。与古典音乐的庄严性不同,浪漫主义音乐突破了循规蹈矩的古典风格,强调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偏重使用幻想和夸张的手法。同时,该时期不同民族的作曲家都在追求各自的民族、民间特色,并在作品中体现出雄浑的民族精神和个性特征。因此,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曲更注重个性的表达和主观情感的抒发,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浪漫主义时期钢琴作品创作特征

18世纪末,作曲家的创作风格逐渐由古典走向浪漫,到了19世纪初,浪漫主义风格已经基本形成。这个时期的作曲家在创作上表现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他们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要地位。该时期作曲家所创作的作品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继承了古典乐派,但内容上却与古典乐派有很大的差异。作曲家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夸张的表现手法,在音乐形式上突破了古典音乐均衡完整的结构限制,从而有更大的自由性。在浪漫主义时期,各种类型、各种题材的钢琴曲横空出世,如即兴曲、狂想曲、圆舞曲、幻想曲等,且钢琴作曲家与当时著名的音乐家、作家、诗人、画家广泛接触,进行思想与情感上的交流,丰富了钢琴作品的内涵。

为了让听众与作品产生共鸣,使听众获得高质量的听觉体验,作曲家将自己创作乐曲的整体调性与歌声融合在一起,同时令二者均保持独立,不破坏彼此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这也正是一个浪漫主义作曲家对自己作品的基本要求。演唱家则可以通过改变声乐的音调,利用半声唱法使观众获得新的感悟。

二、肖邦的夜曲

肖邦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大部分为钢琴曲,并且他的钢琴曲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肖邦的作品有着波兰民族独特的美感,因而肖邦本人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在肖邦所创作的钢琴作品中,夜曲极具代表性。

肖邦夜曲是浪漫主义和夜之美的结合体。肖邦作品的歌唱性很强,他在作品中运用了丰富的创作手法,大量使用踏板,在和声中产生旋律。他在表达个人情感时,没有极度的悲伤,也没有极度的喜悦,而是展现出游刃有余的一面,忧伤中不失优雅,喜悦中不失风度。肖邦的夜曲表达了其内心最真实的情感,而演奏者只有完全理解肖邦创作时的处境,才能够明白乐曲所要表达的情感。

三、肖邦《降E大调夜曲Op.9No.2》的创作

意境与演奏技巧

《降E大调夜曲Op.9 No.2》是肖邦夜曲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也是最明朗的一首。作品流露出传统夜曲的痕迹,具有旋律优美、饱含诗意、情感细腻的特点。该曲目内容深刻,在感情的抒发和乐曲演奏上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在演奏《降E大调夜曲 Op.9 No.2》时,需要注意的是右手弹奏的是二声部的旋律,第二声部需要和第一声部响应,且每个声部之间要间隔一定的时间,使该曲目具有空间感。在演奏这首曲子时,右手弹奏的装饰音就像是天籁般的吟唱,而左手则为右手伴奏,使音乐更加饱满、动听。在演奏的过程中要注意轻重缓急,双手一起演奏时要使用左手进行辅助,衬托右手弹奏的优美旋律,展现出宁静、平和的特点。在演奏时要深入了解乐曲中所蕴含的不同情感,将情感与乐曲真正地融合到一起,赋予乐曲生命和灵魂。

由于肖邦在第一声部与第二声部的旋律之间展示出其特殊的即兴技巧,所以后来的音乐演奏者在演奏该曲目时面临着一些挑战。在这首曲目的伴唱演奏中,右手弹奏装饰性的旋律,左手则与右手配合,保持节奏一致,最终呈现出平和与宁静的演奏效果。《降E大调夜曲 Op.9 No.2》在演奏时,会出现不同的跳音动作和模式,这些跳音动作和模式从形式上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指在跳音中有一个双音,第二种是指在跳音中有一个双音或是三个音。从演奏者的角度来说,演奏单音时速度较快,而演奏双音的速度则比较慢。演奏者在演奏时要牢记在开端要弹奏一个简单的双音,在确保流畅性的同时也要展现其跳跃性。

首先是演奏跳音。这首钢琴曲本身的旋律就具有优美、抒情的特点,在编排舞蹈时,舞蹈乐谱的编排要能使人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其次是把握三拍子节奏。肖邦的夜曲比较钟爱使用三拍子节奏,这是因为斯拉夫的民族舞蹈音乐为肖邦夜曲的创作带来了许多灵感。《降E大调夜曲 Op.9 No.2》中的低音部分包含了很多相同的三拍子节奏,因而通过该作品也可以感受到典型的波兰民间舞蹈的特点。

肖邦所创作的《降E大调夜曲 Op.9 No.2》充分展现了浪漫主义思想,体现出其独特的艺术创作天赋。肖邦所创作的乐曲虽然有一些重复的部分,但他从未停止创作,这取决于他高尚的艺术情操。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 Op.9 No.2》表达了他细腻丰富的人物情感,该夜曲从演奏的第一个音开始,便带听众进入一个甜美的夜晚,听众可以闭上自己的眼睛,伴随音乐的旋律想象一幅美好的画面:窗外月色清晰通透,一束月光穿过窗户照进房间。在房间中有个安静的女孩用手托着下巴坐在窗前,静静地看着窗外美丽的月光。曲子在开头就直接带听眾进入想象的世界,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随着乐曲的演奏,曲子逐渐被赋予饱满的感情色彩,并且随着几个上行音,情感被升华到更高的境界,展现出月色的美好,并将这份美好细腻化。随着乐句的结束,曲子所表达的情感也随之收尾,并由一小段乐句过渡,以此平复情绪。但紧接着乐曲又开始表达女孩内心的感情:“啊,亲爱的,我是多么渴望见到你,没有你的日子里我备受煎熬,我日夜思念你,期待着与你重逢……”第一乐段就在作者的叹惋中戛然而止,紧接着进入第二乐段。

在第一乐段中,女孩似乎在发泄内心的复杂情感。第一句表现了她低落的情绪,第二句的前几个升调表达了她内心的矛盾和惆怅,甚至夹杂着痛苦与哀怨。在演奏中低吟、痛哭以及内心复杂的情感流露出来,任凭这份爱意肆意蔓延,曲中女孩似乎在犹豫着,“请求你,不要再折磨我了,给我希望吧,给我力量吧,请你给予我活下去的希望……”

在肖邦创作的乐曲中,每一个音符都有其独特的含义,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作品的内容不同则风格不同,表达的含义也不同。感情细腻的演奏者要代入肖邦在创作乐曲时的心境,并加入自己对于这首乐曲的认识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演奏第一个乐章。浪漫主义时期正是西方对于文化认识和领悟的爆发期,在绘画、乐曲、诗歌等方面都出现了令人瞩目的作品,成为留给后人的宝贵的艺术财富。而那个时期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的肖邦,也为后人留下了浪漫而经典的作品,对同时代及后世作曲家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浪漫主义音乐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音乐家,而且音乐体裁空前广泛,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一大宝库。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成为西方音乐艺术史上一朵奇葩。在肖邦一生所创作的作品中,夜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体现了他深刻的艺术思想内涵、丰富的艺术思想情怀和别具一格的艺术创作特色。而细腻精湛的指法和对装饰音的独特处理使得肖邦的夜曲在当时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为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创作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朗格.19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M].张洪岛,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

[2]冯智全.肖邦大型作品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3]朱雅芬.肖邦的浪漫主义特色[J].钢琴艺术,2000(1):11-16.

作者单位: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夜曲钢琴曲肖邦
勤奋学习的小肖邦
月夜曲
爱心夜曲 (女高音独唱)
夜的钢琴曲(六)
肖邦的魔法
快乐新年
夜的钢琴曲(二十八)
快乐新年
小狗圆舞曲
一夜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