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鲜卑历史文化资源归纳及特征分析

2021-11-29吕昕娱

关键词:归纳鲜卑特征

吕昕娱

摘要:鲜卑是我国古代东胡族系的重要成员,不仅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统一政权——北朝(北魏、北周、北齐)政权,还有效地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为隋唐盛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文从物质文化资源、精神文化资源两个层面,对鲜卑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包括生产方式、建筑、社会习俗、宗教、思想等层面的内容,重点探讨鲜卑历史文化的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鲜卑;历史文化资源;归纳;特征

中图分类号:K87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10-0024-07

关于鲜卑文化的研究,多集中于文化的外在形态,对文化资源缺乏必要的归纳与总结。不仅如此,即使在外在形态的研究中,也存在着笼统化、含混化的特征,未能从文化构成的“子要素”出发,进一步深化研究。如在物质文化的研究中,一些学者仅仅论述了鲜卑物质文化研究取得的成就,却未能在此类成就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归类与特征上的总结,当然也就难以体现鲜卑物质文化的特性。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尽管在外在形态上存在着差异性,但文化资源上却具有共性和传承I生。

一、鲜卑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资源的归纳

(一)物质文化资源归纳

物质文化,是以物质为载体的文化形式,主要体现在生产工具、建筑遗留、生活方式等领域。物质文化既包含人类生产进程中所采用的各种物质手段,也囊括了人类从自然界中所获得的一切成果。纵观现存的鲜卑遗址,可以明确地界定,在鲜卑历史文化的研究中,必须以物质文化作为先导。

匈奴攻灭东胡部落联盟后,整个东胡不再做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存在,而是分化为不同的小部族,依附在匈奴的羽翼下,漸渐壮大自身,这就给鲜卑族以独立发展的机会。由于匈奴的影响,鲜卑族也采用匈奴的政治体制,并随着匈奴向西的逐渐远遁,而取代其成为中原王朝的另一大威胁。在此期间,鲜卑族由一体逐渐分化开来,但直至魏晋时期,鲜卑诸部在发展历程、社会习俗、管理方式上还是有着很大的共同性,如政治结构相似、生活方式相同,当然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其政权的延续方式、嫁娶方式、墓葬方式也逐渐与中原类同,但仍保持着自己的特性。

总体说来,鲜卑物质文化资源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1.生产方式的演变与发展

鲜卑族随着部族力量的不断壮大而走向强盛,具有成熟化、封建化的特征。就农业而言,鲜卑的生产农具在未入主中原时就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从今天内蒙古各地发现的遗址可以看出,鲜卑早在东汉时期已有农业,到南北朝时期农业更是成为其重中之重的一项,各种省力、简便、高效率的农具层出不穷,如铁齿漏楱、木斫、陆轴、铁齿耙、鲁斫等,单《齐民要术》中记载的北朝农具就多达30余种。由于冶铁技术的发展,北魏的新型铁制农具也有所增加,还出现了钢刃熟铁农具。

畜牧业原为游牧民族的主要经济形态,随着鲜卑崛起,尤其是入主中原后,给中原人民带来吃肉、吃奶酪的习俗,使得畜牧业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这也是鲜卑人的功劳。据《魏书·食货志》载拓跋焘时“马至两百余万匹,橐驼将半之,牛羊则无数”,《魏书·宇文福传》也有“福规石济以西、河内以东,拒黄河南北千里为牧地”的记载,可见北魏时期畜牧业之发达。

手工业受战争的频发,以及人身依附关系强化等因素的制约,在刚开始的时候发展较为缓慢,但在个别领域仍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最为典型的便是各种器皿的研发与生产、纺织、瓷器的制作等。单以冶铁技术而言,不仅生产种类相当多元,包括生活用具、生产用具、武器等,而且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商业在两汉时期受到帝王的严厉压制,虽然土族之中的商业行为频繁,但整体社会地位受到歧视。鲜卑族建立北魏王朝后,随着门阀制度的强大,商业也快速发展起来,从现代敦煌考古发现中可以得出,有强大的北魏鲜卑政权,我国的丝绸之路得到了有力的保障,西域各国甚至中亚地区都有北魏商人的足迹存在,这是在魏晋之前所不多见的。

2.城市建筑的扩张与完备

鲜卑先是由东北向中北迁徙,而后又趁中原动乱的时机南迁、西迁,各部落在迁徙的同时,曾建立起不少区域型政权,其中规模最大、历史最久,对中国历史影响最深的则是拓跋鲜卑所建立的北魏。在北魏的长期发展中,先后有平城、洛阳两座使用时间较长、规模较为齐全、历史文化保存较为完好的都城,而这两座城市也代表了北魏自身发展的两个阶段。

平城为拓跋珪所建,至拓跋宏迁都洛阳之前,平城一直扮演着北魏政治中心的角色。从现在发掘的平城遗址上看,其形制、规模虽然受大同地区地形特点的影响而比较狭窄,但仍规划齐整、结构合理、功能齐全,有着我国古代先进的城市建造特点。自五世纪中期,拓跋魏统一北方以来,平城受地理位置与文化氛围的双重制约,已经越来越难以承担都城的职能,锐意进取的孝文帝拓跋宏决意迁都洛阳,因而洛阳成为北魏的政治、文化中心。

北魏在魏晋洛阳旧址的基础上,整修了外郭城,外郭城呈东西向长方形,规模比起魏晋时期的洛阳更为宏大,其中各个功能区域已经得到明显的划分,因而出现了划时代的变革,为隋代的大兴城、唐代的长安城和洛阳城开创了先例。

除了都城的建设外,鲜卑还不断缩小两汉以来的行政区划,并在各个小单位的行政区划上进行城市建设。这些城市虽然规制等远远比不上都城的宏伟,但也给了当地以良好的开发,从这方面看鲜卑为我国边远地区经济的开发也做出了不少的贡献。此外,在鲜卑统治中原时期,中原的佛寺尤其多,据《洛阳伽蓝记》的统计,大小寺庙计有1000余所。同时,根据目前平城遗留下来的建筑遗迹看,其云冈石窟现存洞窟45个,造像51000余躯,是中国最大的石窟之一。难怪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感叹道“凿石开山,因严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可见,石窟在我国雕塑史上影响深远,由此石窟雕塑的文化,也成为我国社会文化史领域的宝贵财富。

3.社会生活的丰富与多元

社会生活是物质文化最直观的体现,相比于之前朝代,拓跋鲜卑所构建的北魏,社会生活更为市民化、多元化。一般而言,社会生活可以分为衣食住行四个领域。

就衣而言,胡服是少数民族衣着的统称,相比于汉服的宽袍大袖,胡服多紧身、窄袖,便于行动。未人中原时的鲜卑在生产方式上以游猎、畜牧为主,因而在服装上也必须契合游牧的需要,通常身穿小袖紧袍,着靴,腰问束隔带。正如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所言“窄袖利于驰射;短衣长勒,皆便于涉草”,这和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差不多,并无太大的变化。拓跋魏迁都洛阳后,鲜卑族汉化进程加快,生产方式、政治制度转变的同时,生活方式也必然会发生相应的转变,服饰中融入了很多汉族元素,《北齐校书图》中所记载的“通天冠、绛纱袍”等都是显证,从鲜卑人衣着变化的汉化程度,已看不出其游牧民族的特性。

鲜卑在饮食上与汉族也有着不小的差异。鲜卑早期,多以乳制品和肉食为主,至北朝时,由于对发酵技术的掌握,馒头、发面饼等日益成为主食。在古代汉族民众的饮食结构中,很少会有乳及乳制品,游牧民族的入侵以及畜牧业的发达,使得乳制品成为北方汉族人民经常使用的食物,以至于南朝大臣王肃初至北方时,竟不识酪浆等物。

在居住上,鲜卑民族未入主中原之前,住的是毡房,或者“天为幕地为席”。在与汉文化接触之后,鲜卑逐渐摈弃毡房的游牧居住方式,改为木结构的房屋式定居居住方式,这是鲜卑最显著的进步之一。随着北魏的建立,鲜卑开始修筑城池、规划街道、营造宫殿等,逐步与汉民族趋同,并再不分彼此了。

婚丧嫁娶是社会风俗与生活方式的典型反映,《礼记》作为古代礼仪规范的“教科书”,针对婚丧嫁娶的内容最多。早期鲜卑在婚姻习俗上与汉族相差甚大,妇女一定程度上可以自行决定自己的婚姻,甚至有部分还具有婚前性自由的特性,这在汉族地区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如《北史·高车传》记载:“处女歌谣云:求良夫,当如倍侯”;如《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记载了乌桓的婚俗:“婿随妻归,见妻家无尊卑,旦起皆拜,而不自拜其父母。为妻家仆役二年,妻家乃厚遣送女,居处财物,一出妻家。故其俗从妇人计,至战斗时,乃自决之。父子男女,相对蹲踞,悉髡头以为轻便。”至于其他生活习俗而言,尽管拓跋鲜卑还在有意无意地遵守某些“祖制”,但整体趋势已经向复杂的汉族礼仪发展,因而这些“祖制”也逐渐变成了象征。

(二)精神文化资源归纳

精神文化是指人类精神世界的文化,反映在宗教信仰、文艺创作、哲学思想、道德法律等层面之中。鲜卑源出东胡,故鲜卑的精神文化反映在骑马和摔跤上,这是大多数游牧民族的共性。当然也有异同性,比如在宗教文化上,鲜卑选择了大乘佛教,并留下大量的遗存;在文学创作上,也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与南朝相映生辉;在艺术成就上,从云冈、龙门石窟,以及大量的佛教造像中,便能感受其中的高超,这是大多数少数民族所不具有的。

1.浓厚的宗教文化

宗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精神文化的内核,无论是南方的汉族政权,还是北方的胡族政權都深受宗教文化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为佛教。当然,在佛教盛行之前,东胡各族,包括鲜卑在内,大都信奉萨满教等巫文化,萨满教以万物有灵为基础,是较为原始的宗教形式。

范晔《后汉书》:“俗贵兵死,敛尸以棺,有哭泣之哀,至葬则歌舞相送。肥养一犬,以彩绳缨牵,并取死者所乘马衣物,皆烧而送之,言以属累犬,使护死者神灵归赤山。”萨满教作为原始宗教形态,其“巫文化”的特性很重,而且巫医不分家,使得在萨满影响下的鲜卑,社会功能很粗糙,生产力进步有限,基本上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早期,难以满足部族的发展和壮大。鲜卑建立北魏王朝后,其迅速从奴隶社会转向封建社会,宗教信仰也因封建化、汉化之后鲜卑政权的实际需要,日益为中国原有的道教和佛教所代替。但萨满教的许多仪式仍然保存了下来,《南齐书》载鲜卑祭天礼仪为“立四十九木人,长丈许,白帻、练群、马尾被”,与汉族王朝的南郊祀天的严谨性、浩大性和神秘性迥然不同。拓跋鲜卑内迁之后,随着帝王威权的日益加重,能与其分庭抗礼的大祭司逐渐被抛弃,萨满教也走向了衰落,继之而起的是佛教。

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魏晋时期最为显赫,这一方面和佛教所宣扬的轮回和现世受苦、来世享福的理论有关:另一方面也和统治者为强化统治,有意利用宗教维护统治、使治下百姓顺从有关。北魏统治稳定之后,佛教获得了长足发展,历代皇帝都广设寺院、雕凿石窟。据统计,至北魏末年,北朝各地计有寺院3万余,僧尼200余万人。雕凿的石窟著名的有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

佛教的盛行虽然有助于麻痹民众的斗争思想,但也会造成兵源、税源减少现象。加之佛道之间的斗争日常激烈,个别君主曾有过抑制佛教之举,最有名的就是“三武灭佛”,其中第一武便是魏太武帝拓跋焘,他的主要目的是从佛教寺院中获取财富和人口。

2.兴盛的文学创作

魏晋时期的文学,上承秦汉之朴素,下启盛唐之宏大,创造出了独属于这一时代的绮丽,这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关键阶段。当然,受主客观各种因素的制约,以鲜卑为统治民族的北朝,在文学创作上较南朝有着一定的差距。

早期鲜卑因汉化不深,少有文学作品流传下来。迁都洛阳后的北魏,文学创作迎来了一波小高峰,这时文学创作的主体主要包括三种:汉化后的鲜卑人、北方地区原有汉人,以及从南朝归顺的汉人。以数量而言,北方地区原有汉人居主体;而以质量论,则南朝归顺汉人的文学作品更胜一筹。总体而言,南北朝的文学创作都存在文风绮丽乃至绮靡的问题,而北朝的文风绮靡主要为“偷师”南朝文学风格所致。

当然,还有一批经典的散文作家与作品,如郦道元、杨街之等人。郦道元的《水经注》虽然是一本地理学著作,文笔却非常自然、生动,成为古代文学经典,而成为这一时代别具一格的表现形式。

诗文创作是魏晋时期文学的主体,北魏初期诗文创作相当凋落,经太武帝、孝文帝两次汉化后,诗文创作走向复兴,且呈现出明显的南朝化倾向。但北方毕竟为金戈铁马之地,非南朝温柔乡可比,诗文创作中也多慷慨悲歌之词,如王肃的《悲平城》“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形式虽仿南朝,风格却迥异,又不见绮丽的感觉,给人以一种读起来朗朗上口的韵味。

3.高超的艺术成就

佛教是魏晋南北朝精神文化的内核,这一点在艺术领域尤为如此,雕塑、绘画、舞蹈、音乐乃至书法等艺术门类无一不受佛教影响。因而,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不懂佛学,就不懂汉魏以来的中国文化。”雕像是北朝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现在中国境内留存的佛陀雕像,大都为北朝产物,尤以佛教雕像居多,木雕泥塑像最为典型,但不易保存,石雕则可以历千年而不朽。20世纪曲阳修德寺、博兴龙华寺发现出土的石雕俱是北朝产物。

大型石窟多依山而凿,比如众所周知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以及河北、山东一带的青条石汉服佛像等,莫不是如此。唯独起始于北魏时期的莫高窟却与此不同,莫高窟所在的玉门山,其质地疏松难以雕凿,因而佛像为泥和夹紵制成,再涂以一定的色彩。

除了石雕、泥塑以外,金铜造像也比较普遍,不过留下来的很少,也多数随战乱而湮没了,留下来的大部分是从北魏贵族的墓葬中发掘出来的。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绘画艺术大发展的时代,绘画题材仍以宗教题材为主,各种形式的佛像画、故事画层出不穷。就佛像画而言,包括菩萨像、罗汉像、鬼神像、明王像、飞天像、供养像乃至高僧像等数十种。

故事画所描绘的多为佛教故事,兼具叙事功能和惩恶扬善的意味,来源多为佛经记载。到了现代,大量北魏时期的壁画和故事画已不多见,但从不断新发掘出来的墓葬中可以略见一斑:其色彩之鲜丽、人物之栩栩如生,而为后世壁画、故事画的鼻祖。

就书法而言,魏晋南北朝是我国书法发展的重要节点,其中魏碑以其古朴之气,尤为著名,后世书法名家,对魏碑体无不交口称赞。魏碑分方笔魏碑以及方圆兼用魏碑两大类,洛阳龙门、大同云冈都有着大量魏碑,尤以云冈石窟太和七年造像题记为最。该题记共341字,分布在长78厘米,高37厘米的碑面上,共计25行,每行14~16字不等,由于年代久远,不少字已经斑驳不可读,体势、笔画、意态仍有浓厚的隶书遗风。受佛教东传的影响,鲜卑的音乐舞蹈也发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中既有汉族原先的舞蹈形式,也有鲜卑既有的舞蹈遗风,当然也囊括了佛教的主题思想,最为典型的则是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和供养。

二、鲜卑历史文化资源特征分析

精神文化资源是建立在物质文化资源基础上的,古今中外莫不如是。因此想要分析清楚鲜卑的精神文化资源,也必须从物质文化资源上人手。根据文献记载以及现存的鲜卑文化遗存,可以发现鲜卑民族拥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鲜卑的部落性特征。部落性的对外表现形式是游牧民族的逐水草而居和部落联盟制,鲜卑的发展亦如此。因此,部落是鲜卑最为明显的社会组织,部落内部的所有事务都由部落协商决定,部落酋长在其中发挥主导性作用。在部落之外是部落联盟,由无数小部落联合成为大部落,有几十支大部落联合成一个比较松散的部落联盟。而在部落联盟之上,又有中央集权制的韵味,即由实力最强大的部落酋长担任“大单于”,其他大部落酋长以各个“王”的爵位分别担任部落联盟制中的重要官位。

在实力最大的“大单于”中,他的兄弟和儿子也各有属于自己的分部落,一旦政权需要更替,除了担任下一代“大单于”的儿子或兄弟成为自己部落中最大部落的酋长外,其他儿子和兄弟也可以分别领一些分部落单独发展。因而越到最后,游牧民族中的外姓部落逐渐边缘化,自己姓部落实力庞大,并持续性地不断分化。因此,如果追根溯源的话,早期的鲜卑,各部落都有同一个祖宗。

尽管鲜卑后来融入了汉文化,但在融合的过程中,部落时代形成的心理因素仍然深深地影响了其文化形态。比如,畜牧业在北魏经济中的地位一直相当重要,便是部落时期游牧特征所决定的;土族制度发展变化成门阀制度,这也是鲜卑进入中原后,由部落制演变而成的。包括后世著名的府兵制,也是这种部落特性的进一步延伸。

第二,鲜卑的融合性特征。民族融合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底色,拓跋鲜卑自身的发展历程其实就是民族融合的历程。而民族融合又是拓跋魏的主要国策,因而,拓跋魏时期的所有物质文化,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民族融合的特征。

融合性当然就成为其物质文化资源的典型属性。北魏迁都洛阳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政治制度乃至文化上都向汉族靠拢。反映到服饰上,便是传统的紧身胡服,转变为汉式的宽袍大袖:反映到文学上,便是北方文人在文学创作中会吸收借鉴南方的绮丽,而南方也会利用北方的古朴来矫正文学创中的俗媚:反映到生活方式上,就是农业逐渐上升成为主要的生产形式,各种面食取代畜牧业的肉食而成为鲜卑人的主要饮食对象。

第三,鲜卑的封建文明性特征。进入中原后,鲜卑受到了中原封建文化的强烈影响,首先的表现特征是他们开始建立城市,并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农业,但在最初时候,封建文明性的特征还不是很明显。不过,在五胡乱华期间,凡鲜卑人建立的政权,都比较看重对汉人的保护,诚然这种保护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供养鲜卑政权的延续,但不可避免地,因汉人的影响,这些鲜卑政权不再自称“大单于”,而是按照汉人的礼制开始称王称帝,并初步将政权建设完备起来。

到了鲜卑建立北魏政权后,鲜卑人的封建文明性的表现越发明显。其最主要的变化在于,不再靠掳掠来维持政权需要,也不再靠破坏和杀戮为乐,而是注重“养民”。在这种状态下,鲜卑族内的各个部落迅速瓦解,并逐渐变成了门阀,掌握数个州郡的军政大权,并形成隐形的割据,以应对北魏中央的统治。而北魏政权也依靠这种门阀制度站稳了脚跟,并根据与自己的亲疏程度,以及在国内地位的高低予以门阀的承认和支持,同时予以“九品中正制”的官职任命,进而形成中央集权和地方门阀并存的局面。这给中原汉人迅速恢复元气奠定了坚实基础,也给北魏后期持续几十年的动乱带来了很大的弊端。

除此之外,还有在服侍、饮食、宗教、生活、丧葬嫁娶上,都表现出了鲜卑人的封建文明特性,这些在中原各地都有遗存。

从以上三个特征中延伸,鲜卑物质文化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首先是生产力不断发展,表现在鲜卑作为游牧民族,相对于汉民族来说,本身就很落后。拓跋鲜卑建立北魏以后,在强烈的汉民族文化影响下,以及出于统治的需要,鲜卑的生产力才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其次是物质文明不断提升:鲜卑作为游牧民族,物质文明远远低于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汉族,这在战争初期给汉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到了后期,随着鲜卑统治地位的逐渐升温,民族大融合、大发展的关键期也随之到来。表现比较明显的是汉族物质文明不断滲入鲜卑,鲜卑逐步从游牧民族向农耕民族转变,其生活方式、民族认同、统治方式也趋于一致,并最终融入汉族之中。如鲜卑族建立的第一座城市王庭,就在高柳北弹汗山(现内蒙古包头一带的大青山)上;其后的第二座城池平城,就建立在现在的山西省大同市。

再次,物质文化遗存有着明显的巫文化和流传中原的佛教及道教色彩。物质遗产主要指鲜卑遗留下来的各种物质文化遗存,如日用品以及建筑等,从2014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发掘的两座贵族大墓中,就可以看出其受萨满巫文化(不置棺木、不起坟茔)的严重影响。随着鲜卑族的南下,其逐渐受到中原地区佛教和道教的影响,因而鲜卑的宗教色彩也从巫文化转变为接受佛道二教的影响。从现在流传在山西、河北一带的壁画上看,鲜卑族留下来的物质文化遗存大都烙上了佛教的印迹。

三、鲜卑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及其影响

(一)鲜卑历史在民族史的地位

首先,鲜卑是我国民族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国家,各个民族在相互的交流与融合中,共同促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当然,民族融合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战争、杀戮也是民族融合的常态,因而鲜卑作为兴起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民族主体,其在中华民族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体现在以下四点:第一,鲜卑民族活动的范围在现代中国的辽宁省、内蒙古及中原地区。尽管鲜卑起源于边疆地区,但在匈奴被迫西迁后,便从边境的部落制国家逐步发展为黄河流域的封建王朝。第二,鲜卑主动追求民族问的融合。与其他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民族相比,尽管在民族融合初期,鲜卑贵族予以坚决的抵制,但在魏孝文帝拓跋宏的坚持和实际行动下,鲜卑的汉化过程非常迅速。易汉服、采汉姓、习汉语,这样的做法在北魏之前几乎没有,北魏孝文帝的全面汉化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汉族、鲜卑两大民族的融合,也为中华民族日后的大一统打好了基础。第三,鲜卑彻底融入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之中。鲜卑在北周代西魏、北齐代东魏后,仍有吐谷浑这样强大的地方政权存在,直到被吐蕃灭亡。隋唐以后,鲜卑独立的民族地位不复存在,但关陇集团中的绝大多数都有鲜卑的遗迹和影响存在。具体表现就是汉民族出现的复姓:慕容、宇文、长孙、独孤等。由此可见,鲜卑族的消失,不同于匈奴等族的远遁,更多的是彻底地融入汉民族之中,从而影响隋唐以后历史一千多年。第四,鲜卑的历史成就奠定其民族史地位。鲜卑从东汉时期一直屹立到隋唐时,其由游牧民族转为农耕民族,又由农耕民族融合成为汉人,其在五百多年的发展中为我国的封建文化贡献了不少的成就。

其次,鲜卑是维护中原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秦汉以来,帝王多奉行将少数民族迁入内地的政策,但不进行主动的融合。因而这样的政策,使得并州(今山西)的移民最多,其中匈奴为最。少数民族移民与汉民族在思想、信仰乃至行为习惯层面存在着很大的异质性,导致了后来的五胡乱华的产生。比较明显的是汉戎杂居,双方之间的戾气日益旺盛,不少有识之士已经感觉到北戎对中原的危害,江统在《徙戎论》中不无忧虑地表示:“若有不虞风尘之虑,则并州之域可为寒心。”永嘉内乱以来,各族之间的斗争纷扰不休,社会动荡异常,给北方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战争灾难。直至拓跋魏统一北朝,这一汉戎杂居、汉戎相互仇视的状态,才得到有效缓解。这也使得中国进入总体分裂、局部统一安稳的对峙态势,尽管南北朝之间还经常会发生战争,如东晋就屡次北伐,但战争多集中于边境地带,战争影响范围也不广,进而使得北方的生产力获得快速恢复和发展,也为未来的大一统制造了良好的条件。

最后,鲜卑是民族融合的重要推动力。北魏作为统一中原的鲜卑王朝,无论是统治区域、统治时间以及历史影响都要远远超过其他异民族政权。因而中国民族融合的关键期便发生在北魏及其后的东魏、西魏、北周、北齐时期,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不仅仅是历史发展的自然趋势,也是北魏统治者的自我追求,最典型的便是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当然,拓跋魏并非一开始就看重民族融合与汉化政策,在魏明元帝时还有大臣主张“京师杂人,不可保信,宜诛其非类者”,@即希望驱逐非鲜卑族的其他民族人民。然而,随着拓跋魏地方的扩大以及统一进程的加快,汉化、封建化就成为必然的选择,而出现在拓跋统治者面前时,魏孝文帝拓跋宏便力排众议,坚决执行汉化政策,并为此迁都洛阳,从而减少拓跋贵族对汉化政策的阻力。拓跋宏采取的鼓励民族通婚、评定土族门第政策,以及易衣服、语言、风俗、典制等政策,极大地推动了汉族与鲜卑的融合,为中华文化走向隋唐时的全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鲜卑历史文化在草原文化体系中的缔造作用

首先,吸收融入鲜卑族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相比于宋以后的民族纷争和民族仇视,魏晋南北朝时的民族更为多元,参与到民族混战中的民族除五胡以外,尚有丁零、吐谷浑、铁弗等族。鲜卑作为这些民族中影响力最大的民族,早在南迁之前,便已开启了民族融合的进程。此时的鲜卑文化主体多为草原游牧民族,因而可以视作草原文化。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拓跋魏全面汉化之后,鲜卑文化的主体地位不复存在,但其作为一种无意识共同心理,仍然影响着北朝统治下的各族人民,如南北朝时,无论是汉人居统治地位的南朝,还是鲜卑居统治地位的北朝,都普遍信奉佛教,南朝的佛教信仰偏向于理论性,北朝则崇尚实行,此即鲜卑固有文化理念在宗教信仰中的作用及表现。

其次,拓跋鲜卑文化为汉族文化注入了活力。在民族融合中,除了鲜卑人的汉化政策外,也给汉人带来很多游牧民族文化及来自中亚的外来文化。比较著名的粟特人的迁居,以及胡凳、胡床的传入和奶制品的普及等,为中华文化的多样性贡献了力量。此外,鲜卑人的尚武精神也极大地刺激了汉民族,使得汉人在接下来的王朝建立与兴盛过程中,得以始终保持血性进行斗争,而不是成为待宰的羔羊一般,等待整个民族灭绝命运的降临。

最后,拓跋鲜卑继承发展了传统中国政治文化。北魏崛起之初,在民族政策上对汉族持仇视态度。但随着王朝政治军事的不断发展,以及统治的需要,北魏统治者的策略发生了变化。登国元年,拓跋珪改称魏王,十年后称帝,且定国号为魏。此举的目的就是昭告天下,拓跋魏才是曹魏政权的合法继承人,是中华之主,从而打击、消解东晋长期以来占据的“正统”优势。这表明拓跋魏对中华文化,尤其是玄机颇多的政治文化在理解上又上了一个新层面。魏太武帝、道武帝时期活跃的清河崔氏家族,对拓跋魏政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推动,日益使拓跋魏从鲜卑化走向汉化,如宗庙社稷、官制爵品、雅乐朝仪等都是汉族王朝立政之初的首要工作,此举是拓跋魏王朝具有了汉族王朝的特征。至魏孝文帝时,在拓跋珪、拓跋焘的基础上开启全面汉化改革,北魏政权由此成为地地道道的汉族化政权,而拓跋宏本人也被汉族知识分子吹嘘为“四三皇而六五帝”的圣主明君。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猜你喜欢

归纳鲜卑特征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早期鲜卑生计方式探讨
抓住特征巧观察
高考复习基因分离定律题型的归纳与探究
浅谈小学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构建物理模型
东汉末年至曹魏初年鲜卑兴起的原因分析
鲜卑神话考实
线性代数的应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