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物化探工作方法在喀黑斯特铜金矿中的应用及矿床远景评价

2021-11-29尉兵

新疆有色金属 2021年1期
关键词:斑岩铜矿斯特

尉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地球物理探矿队乌鲁木齐 830011)

1 矿区地质特征

喀黑斯特铜金矿位于唐巴勒-哈图Cr-Cu-Au-Fe-Mn-石棉-水晶成矿带,构造上属唐巴勒-卡拉麦里古生代复合沟弧带内弧后盆地,区内矿体赋存于花岗斑岩岩体及下石炭统包古图组第二段(C1b2)地层中,区内侵入岩较发育,构造活动较强烈,次级断裂发育。

1.1 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为下石炭统包古图组第二段(C1b2)、下石炭统包古图组第三段(C1b3)和上石炭统希贝库拉斯组第一段(C2x1),包古图组第二段(C1b2)是该区铜金矿体的含矿层位,该区地层普遍具有明显的热液蚀变现象,其中以硅化、褐铁矿化等蚀变与成矿作用较为密切。

1.2 构造

测区断裂构造较为发育,断层整体走向115°-145°,测区中部的断层F1及F1-1为区域上与NE向主干断裂构造相关的派生次级断裂,区内铜金矿体的分布均位于岩体外接触带或是断层破碎带内。

1.3 岩浆岩

区内出露岩浆岩为酸性侵入岩和中酸性、中基性岩脉,侵入岩较发育,主要为花岗岩脉、闪长岩脉、闪长玢岩脉和辉长岩脉,岩体多以脉岩出露。

测区北部出露的花岗斑岩与区内铜金矿关系密切,岩体侵位于下石炭统包古图组第二段(C1b1)的地层中,出露面积0.298 平方千米。岩体蚀变具分带性,地表由岩体向围岩可初步分为三个蚀变分带,斑岩体由内到外有绿帘石化带、绢云母-硅化带、钾长石化带,各蚀变带之间没有一定的截然界线,而是呈渐变的过渡关系。中酸性岩脉主要分布于花岗斑岩的周边,含矿岩石及围岩普遍具有明显的热液蚀变现象。

1.4 矿体特征

测区分为Ⅱ号重点勘查区及包古图外围重点勘查区,在Ⅱ号重点勘查区圈出喀黑斯特铜矿点及喀黑斯特铜金矿点,包古图外围重点勘查区圈出了包古图外围金矿化点,各矿体具体特征如下。

1.4.1 喀黑斯特铜矿点

喀黑斯特铜矿点位于Ⅱ号重点勘查区北部,该区矿化以铜为主,地表圈出铜矿体1个,呈细脉状,控制长40米,穿矿厚度3.7米,铜品位0.12-0.19%,平均品位0.16%,含矿岩石为花岗斑岩,矿化表现为孔雀石、蓝铜矿,矿体类型为斑岩型。深部圈出隐伏矿体3 个,呈层状,品位0.14-0.76%,矿化为黄铁矿、黄铜矿,含矿岩石为凝灰质粉砂岩,硅化、褐铁矿化蚀变愈强,铜矿化愈富集,为岩浆热液型矿体。

1.4.2 喀黑斯特铜金矿点

喀黑斯特铜金矿点位于Ⅱ号勘查区中部,以铜为主,伴随金矿化的富集,共圈定铜矿体4条,铜矿化体2 条,金矿体1 条,金矿化体2 条。其中,金最高品位2.46×10-6,金矿体含矿岩石为褐铁矿化凝灰质粉砂岩,蚀变愈强,矿化愈富集,为晚期岩浆热液型矿体。铜品位0.21-0.71%,含矿岩石为霏细英安岩。

2 化探工作方法的应用

矿区位于H-2 综合异常内,趋于浓集富集的元素主要为As、Sb、Cr、Ni、Mo、W、Sn、Au、Ag,强分异元素为As、Sb、Cr、Ni、Mo、W、Sn,分异元素为Au、Ag。明显高于地壳克拉克值的有Ag、As、Sb、Bi、Cu。主要元素组合为Sn-W-Ag-Mo,具有明显的浓集中心和浓度分带,相互之间吻合较好,表明该区存在着较大的找矿前景。

3 物探工作方法的应用

2013~2014年度通过实测在包古图一带开展了1∶5万激电中梯、重力测量、高精度磁测工作,划分了12 个大的异常区,分别为IP-Ⅰ至IP-Ⅻ,获得了一系列极化率图、电阻率图、布格重力异常图、磁异常图。在区域异常基础上,结合矿区地质特征在测区进一步开展了1∶1万激电中梯(短导线)剖面测量,激电测深、1∶1万重力剖面测量工作,圈定异常,进一步缩小找矿靶区。

3.1 1:5万激电特征

区域上极化率平均值2.5%,电阻率平均值1894Ω·m,说明包古图一带总体呈中高极化-高电阻异常,矿区位于区域图中东部1∶5万激电异常IP-Ⅹ、IP-Ⅺ内。包古图斑岩型铜矿和赞克里克金矿产在电阻率异常的梯级带上,包古图托尔特铜金矿产在高阻体包围的低阻凹地里,喀黑斯特铜金矿处于中低阻电阻率区。

3.2 1:1万激电工作

1:1万激电工作分布于1∶5万激电异常IP-Ⅹ内,圈出3处激电异常,分别为IP-3、IP-4、IP-5异常。其中IP-4位于测区中部偏东,长约700米,宽约200米,异常形态完整、呈条带状,走向近南北,极化率值3.6%-5.3%,电阻率值604-1595 Ω·m,属于中高极化-中高阻激电特征,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3.3 1∶1万重力剖面测量工作

布格重力异常值从西南向东北逐次减小,异常走向为北西-南东。西南侧重力高异常区对应激电异常IP-3,中等重力异常对应激电异常IP-4,低-中等重力异常交接位置对应激电异常IP-5。

剩余重力异常G6 出现了连续大面积重力高值异常且激电异常,IP-4和IP-5正好位于这条北西-南东向重力高异常带上,推测是由地下具有一定规模且密度较大的花岗斑岩侵入体引起,根据剩余重力异常极值形态及位置,推测岩体走向为北西-南东,岩体西倾,在已知的花岗斑岩体北西和南东地下有隐伏主岩体存在。

3.4 激电测深工作

激电测深工作表明矿体位于中高极化-中高阻异常区,该异常深部形态与激电平面等值线图异常位置吻合较好,极化率异常和高电阻异常从南向北贯穿花岗斑岩体且还有南北延伸趋势,推测花岗斑岩体在地下向北、向南都还有很大延伸,深部找矿潜力巨大。

测区花岗斑岩密度最大,其他岩性密度较小,密度差大致反应出本区花岗斑岩的大致范围,在剖面上能引起一定的重力异常,而根据剩余重力异常极值形态及位置推断岩体的走向及大致形态。从激电测深工作来看,测区黄铁矿化凝灰质粉砂岩与含金矿石能够引起高级化率异常,结合深部见矿特征来看,矿化以黄铁矿、黄铜矿等硫化物为主,与异常特征吻合较好,同时也验证了重力异常,矿体位于中高极化-中高阻+重力高综合物探异常区。综上,物探工作方法在该区效果明显。

4 矿床远景评价

(1)矿区位于唐巴勒-哈图Cr-Cu-Au-Fe-Mn-石棉-水晶成矿带,区域矿产丰富,已发现37处矿床、矿(化)点,成矿条件优越。

(2)矿区位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的唐巴勒-卡拉麦里古生代岛弧带上,构造活动复杂,区域断裂及次级断裂发育,构造活动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火山岩、侵入岩发育,为区内斑岩型矿床、岩浆热液型矿床提供了成矿热源,而与主干断裂构造相关的派生次级断裂是含矿热液的运移通道及重要的储矿空间。

(3)矿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与已知包古图斑岩型铜矿的特征相似,类比包古图斑岩型铜矿,勘查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深部找矿潜力巨大。

综上,矿区位于有利的成矿带上,含矿层位稳点,矿体分布与物化探异常对应较好,显示出较好的成矿条件及找矿空间,是寻找斑岩型铜矿及岩浆热液型矿床的有利部位。

猜你喜欢

斑岩铜矿斯特
降低粗选石灰PH值在沙溪铜矿的运用
鄂东南铜山口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分析
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越努力越幸福
越努力越幸福
全球最大铜矿开始罢工
斑岩型铜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综述
新疆西准噶尔斑岩成矿远景分析
浅谈粤东斑岩体与锡矿化的关系——以塌山锡矿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