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密度早期肺腺癌影像特征与病理学分类的关系研究

2021-11-29徐庆东通讯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23期
关键词:浸润性征象实性

徐庆东,蔡 庆(通讯作者)

(1苏州市相城区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江苏 苏州 215143)

(2苏州市立医院<东区> 放射科 江苏 苏州 215001)

肺腺癌是肺癌中较为常见的类型,CT检查下影像学特征比较丰富,特征均表现为肺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早期影像学呈现磨玻璃密度[1]。有学者研究表明[2],结节磨玻璃密度比例越高预示病理分化与预后更好。对磨玻璃最好的测量方法就是密度,而临床对于密度的比例有多种观点。基于此,本文就针对不同密度表现下早期肺腺癌结节的影像学特征与病理学分类方法,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苏州市立医院2019年2月—2020年1月收治的1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腺癌的患者进行研究,CT下呈现为孤立性肺结节。122例患者中男60例,女62例,年龄37~81岁,平均年龄(56.54±2.36)岁,共有125处病变,TNM分期显示T1N0M0期,所有患者手术前无抗肿瘤治疗史。按照病变密度的比例和分布情况分组,分为纯磨玻璃密度(A组)、实性成分的混合密度<50%(B组)、实性成分>50%(C组)、散在实性密度(D组)、实性密度(E组)。

纳入标准:①本研究患者与家属知情同意,且签署同意书;②资料完整者。

排除标准:①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②基础慢性病患者;③有认知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应用仪器为西门子16排螺旋CT或飞利浦16排螺旋CT。

西门子16排螺旋CT:X线管旋转速度为2 r/s,电压130 kV,电流20~345 mA,螺距0.4~2.0,常规扫描层厚设置为8mm,重建层厚为0.6~8 mm,视野50 cm×50 cm,图像重建矩阵512×512,图像通过PACS系统传输,显示矩阵1024×1024。

飞利浦16排螺旋CT:X线管旋转速度为2.5 r/s,每圈扫描层数16,层厚0.75~12 mm,重建层厚0.6 mm,视野25cm×50 cm,螺距0.13~1.7,电压90~140 kV,电流500 mA,图像重建矩阵512×512,可选1024×1024,显示矩阵1024×1024,由2名医师共同阅片,分析并详细记录诊断结果。

1.3 观察指标

评估五组患者的影像学图像,比较病变大小、病理类型及病变实性密度比例。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用率(%)表示;病变直径等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 s)的形式表达,方差分析患者年龄、病变直径在不同密度组的差异,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分布情况与病变大小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病变直径与密度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018<0.05);A组病变直径显著小于其他四组(P<0.05);其他四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影像学表现分析

不同密度病变的CT表现应用Fisher确切法比较,结果表明,A组分叶征象出现率显著低于其他四组,E组空泡征象出现率显著低于其他四组(F=7.6242,P<0.05)。

2.3 病理类型

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将患者分为浸润前病变、微浸润病变、浸润性腺癌病变。浸润前病变与浸润性腺癌病变密度类型不同,微浸润病变与浸润性腺癌病变密度类型不同。浸润前病变与微浸润腺癌中主要为A组和B组,浸润性腺癌中主要为C组和D组。不同密度组的病理类型,检验结果显示P=0.0000,由此可说明,密度不同的结节病理类型不同,而病变病理分型与病变中实性密度的比例呈现正相关,系数为0.8412(P<0.05),病变浸润性成分明显增加,病变中实性密度比例增强。

3 讨论

肺腺癌是肺癌的一类,在肺癌总数中占比40%~55%,早期症状不明显,后期症状多样,表现为缺乏特异性[3]。流行病学研究表明[4],肺腺癌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肺腺癌的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男女患病比为2:1,对于肺腺癌的病因临床并没有过多阐述,有研究表明[5]肺腺癌可能与苯并芘有关系,发病机制是多种基因或是外界因素作用的,可以说,该病症的长期发展会形成复杂的病理过程。肺腺癌的常见症状表现为咳嗽、胸痛、局部喘鸣、发热和气急等,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表现为消瘦、乏力和食欲减退等全身表现。临床中约有80%的早期肺癌无症状表现[6],所以需要定期检查,排除肺癌,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

有学者研究表明[7],肺腺癌的大小与恶性程度和预后呈现相关态势。上述研究结果表明[8],A组病变直径为(1.64±0.61)cm,显著小于其他四组,由此可说明,较低的恶性程度预示着具备较好的预后。A组与B组病变大小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腺癌的组织学表明,大小与密度增大会导致恶性程度加重,为此对于A组和B组患者来说,应该注意在病变中是否出现了1 cm以下的病例,结果显示需要注意比较小的病变,密切观察随诊。

近几年,临床中将肺腺癌结节在CT影像学特征与病理和生物学行为关系较为密切,对于肺腺癌的治疗也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不同密度早期肺腺癌结节作为研究对象,对肺腺癌的边缘结构和病变内部等征象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病变大小与密度之间有统计学意义;A组病变大小(1.64±0.61)cm小于其他四组,有统计学意义;CT影像学下表现为:A组分叶征象出现率低于其他四组,E组空泡征象出现率低于其他四组。分叶征作为肺癌的特征性征象,认为肿瘤的分叶与其大小有关,对于1cm以下的肿瘤可产生分叶,A组的病变直径小于其他四组,充分说明了分叶征象出现率比较低的原因,空泡征象是指病灶内散在的直径在5 mm以下,行程与肿瘤存在相关性,当肿瘤细胞沿着原有的肺泡壁蔓延而未破坏肺的支架结构时,与正常肺组织相似的肺泡样结构。本次研究病理类型将肺腺癌患者分为浸润前病变、微浸润病变、浸润性腺癌病变,其中浸润前病变与浸润性腺癌病变密度类型不同,微浸润病变与浸润性腺癌病变密度类型不同。由此可证明,密度不同的结节病理类型不同,病变病理分型与病变中实性密度的比例呈现正相关。

当前,有研究学者表明[9],混合密度结节中的散在实性密度提示病变侵袭程度比较低,而其与纯磨玻璃密度和实性密度在50%的混合密度病变的侵袭程度较为相似,这与本文结果显示的D组中侵袭性腺癌的比例显著高于A组和B组一致。

综上所述,不同密度病变在患者年龄、病变直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类型中存在差异,病变中的实性成分比例与分布在早期肺腺癌中对于浸润性腺癌的诊断价值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探索。

猜你喜欢

浸润性征象实性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实性结节的价值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研究进展
Ki-67、p53、CerbB-2表达与乳腺癌彩色超声征象的关系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急性球形肺炎的CT征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