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水稻联合收割机使用现状和发展建议

2021-11-29刘佳龙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年10期
关键词:收割机吉林省机械化

刘佳龙

(舒兰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管理总站,吉林 舒兰 132600)

0 引言

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中部的寒地黑土地带,其土壤富含氮磷钾等元素、有机物、腐殖质,有机质含量高于黄土的8~10倍,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目前,吉林省黑土区耕地面积460万hm2,占全国黑土区耕地总面积的24.82%。2019年,吉林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611.71万hm2,位居全国第十。由于吉林省中部、东部和西部均有水稻种植分布,随着农业科技发展和新农具的推广使用,水稻联合收割机为农田水稻生产节约了大量劳动力和时间,吉林全省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超90%,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必要保证。

1 吉林省水稻收获机械化现状

水稻是吉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2020年吉林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564.49万hm2,其中水稻种植面积超过1.2万hm2,在粮食种植面积中占14.17%,主要分布在图们江、鸭绿江、松花江、嫩江和辽河流域。截至2020年末,吉林省水田整地机械化程度超80%,水稻插秧、深耕施肥和收获的机械化程度均有不同程度提升,预计到2021年底,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可超93%,植保机械化和机械化烘干处理能力均能达到60%以上,秸秆机械化处理水平达到80%以上。目前,吉林省水稻生产仍以分段收获机械为主,联合收割机使用率仍较低,但从吉林全省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来看,联合收割机发展潜力大,可通过推广和普及实现全面提升水稻机械化收获水平。

2 水稻联合收割机应用类型和技术水平

2.1 水稻联合收割机应用类型

吉林省研制和应用的水稻联合收割机品种较多,主要分为全喂入式和半喂入式两大类型。全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可将作物茎秆和穗部全部喂入脱粒装置进行脱粒,以拖拉机动力输出为动力的背负式联合收割机为主,包括手推或乘坐联合收割两种形式,随着新材料发明和农业科技发展,轻型橡胶履带水稻联合收割机也逐渐被推广和应用。主要产品包括:吉林省东风机械装备有限公司开发的农用微型履带式联合收割机、小型履带式联合收割机;吉林省四平东风联合收割机有限公司开发的东风3075型稻麦联合收割机,以收获水稻为主,兼收麦类、大豆等作物,是一种自走式全喂入橡胶履带行走装置的收获机械;约翰迪尔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开发产品主要为大中型全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包括S、C、W和R四个不同系列,如S440、C120、C230和C440联合谷物收割机收割水稻时,分离损失率低,粮食破碎率低。半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大多为日本、韩国机型,部分为国产的履带自走式水稻联合收割机,对旱田、水田的适应性较强。

2.2 水稻联合收割机技术水平

水稻联合收割机在我国的研制时间已有40年之久,虽然我国开发的水稻联合收割机种类多、品牌多,但是机械性能和日本、韩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对土地环境的适应性不强,机械可靠性仍较低[1]。吉林省一直重视水稻联合收割机的研制和开发,鼓励农机制造企业从单机制造向成套装备集成制造和开发企业转变,支持中、小型制造企业扩大规模,并逐步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各乡镇积极建立特色农机装备产业体系,推动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机、稻谷联合收获机、小型履带式(轮式)收获机、水田埋茬起浆整地机等特色装备产业体系建设。但目前仍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改进,一是全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滚筒以轴流滚筒为主,虽然水稻脱粒效果佳,但耗费的时间长,脱粒物细而乱,导致清选负荷大,容易出现跑粮问题,且由于其副滚筒采用分离设置,以轴流复脱为主,容易发生水稻破壳或出米等问题,尤其是霜前收割时技术问题更加突出。二是国产半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机型结构简单,在收割水稻秸秆时以整体横向输送为主,导致输送距离长、输送不整齐,容易在交接口发生堵塞,造成机械的可靠性降低。三是部分水稻联合收割机底盘功能不足,作业时可选择挡位较少,影响作业速度,导致作业效率降低。

2.3 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应用效果

目前,吉林省在水稻收割时以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为主,这种机型的收获量多、收割效率高,特别适合水稻抢收作业,受到吉林广大农民喜爱;同时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消耗功率小,谷草分离度较高,也有许多农户购买和使用。如吉林万昌镇许多家庭农场使用洋马AG600型、久保田PRO788型或PRO888型等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

3 存在的问题

3.1 收割机的可靠性较低

由于水稻联合收割机是一种研发难度较大的农业机械,大多为科研院所和农机企业联合生产的产品,科研院所主要在整机试验的基础上对某些机械性能或机械损失率进行改进,缺乏对机械基础部件的生产和研发,因此很难对关键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而农机企业重点在于产品推广和销售,容易因水稻联合收割机制造厂的产品工艺粗糙导致机械作业时发生故障,尤其是传动系统与脱粒、清选系统这些关键部位发生故障时易造成无法正常作业。

其次,水稻联合收割机机型试验周期长,许多产品还处于样机状态,现有产品大多以整机部件改进为主,技术力量不足也导致水稻联合收割机的质量无法得到质的飞跃,且国内研究人员数量不足,单靠科研人员研发举步艰难,需要企业和政府加强技术资金和政策支持,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收割机的质量和可靠性。

3.2 品牌多又杂,农民选择性较差

就目前吉林省市场上销售的水稻联合收割机品牌和类型来看,水稻联合收割机生产和销售厂家多,以久保田、国力、洋马等厂家为主,且每个厂家下属的机型也较多,虽然都有主打的特色和优势,但是大多数农民面对多且杂的水稻联合收割机时,由于自身知识水平有限,无法根据自家农业环境和种植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收割机。同时许多农机品牌部件互换性极差,一旦农民作业时出现故障,无法及时解决。

3.3 销售和售后服务水平低

水稻联合收割机制造企业大多将精力集中到如何抢占市场份额,通过开拓多种渠道和模式进行农机销售,造成水稻联合收割机的经营分散,且企业对销售和售后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不足,或企业懂产品懂技术的专业人才数量不足,无法很好地向用户介绍产品,一旦用户进行作业时出现问题,很难及时提供售后服务,使农户对水稻联合收割机的使用体验和售后服务能力不满意[2]。

4 发展趋势

4.1 向高效可靠类型发展

由于吉林省水稻的植株高度较低,目前使用较多的水稻联合收割机类型以全喂入式为主,但是这类型产品的耗能较大,造成作业成本较高,且整机的通过性较低,因此需要向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和可靠性方向发展,降低水稻联合收割机的故障率。同时要加大半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开发和普及,尤其是对于作业量小的区域,可以加大半喂入式机械的使用[3]。

4.2 向新型轻质材料发展

由于吉林省农业作业面积大,且外部环境温度变化也较大,在这种较为苛刻的作业环境下,一旦行走系统出现故障或零部件损坏,水稻联合收割机很难依靠人工进行搬运。因此,轻质、耐用、适用性强的材料是未来水稻联合收割机材料发展方向,还可以降低燃油能源损耗和对环境的破坏,促进绿色农业发展。

4.3 向自动和信息化方向发展

为了提高农机作业精准度和可操控性,可以在水稻联合收割机中使用GPS技术和远程遥感操纵技术,促进水稻联合收割机向着自动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未来农民只需通过手机就能远程监测农机作业效果和效率,逐步从半自动化向全自动化方向转变。

5 结语

综上所述,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合理应用对吉林水稻种植和生产具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应对忙碌的秋收和抢收工作,能大大提高作业效率。但水稻联合收割机成本高、可靠性低、耗能大、操作复杂等问题仍影响其使用和普及。因此,今后水稻联合收割机应向着高效可靠、新型轻质、自动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加大对农机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的支持力度,通过深化合作和研究提升水稻联合收割机创新能力,为吉林全省和全国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03)

猜你喜欢

收割机吉林省机械化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用履带收割机送柴油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自走式油葵收割机研发成功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未来的收割机
农业机械化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
生活中不应该有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