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历史逻辑及其成因与启示

2021-11-28刘利军

政工学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征程逻辑马克思主义

刘利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实践过程蕴含着深刻的历史逻辑。揭示社会实践过程的历史逻辑,是人们科学认识和把握社会实践过程本质和规律的根本方法。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仅创造了光荣辉煌的历史,而且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历史逻辑。梳理总结这一历史逻辑,分析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揭示其蕴含的深刻启示,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化认识党的历史,更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更加坚定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历史逻辑

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历史逻辑是对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所进行的全部社会实践过程的本质和规律的高度概括与总结。对这一历史逻辑,可以从生成起点、运行机理和实践效果三个方面进行考察分析。

(一)生成起点: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两大根本性历史任务

社会实践过程的历史逻辑生成起点是标志该实践活动产生的客观历史必然性并对实践活动全过程具有根本性影响的因素。生成起点的客观必然性是社会实践过程的历史逻辑得以生成并持久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分析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历史逻辑的生成起点,就能更好理解和把握这一历史逻辑生成的客观必然性。

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历史逻辑的生成起点,首先集中体现为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而考察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就不能不考察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所面临的两大根本性历史任务即“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正是因应探索解决这两大根本性历史任务而产生,并以完成这两大根本性历史任务为中心展开自身建党百年来全部历史实践活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两大历史性根本任务,就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历史逻辑的生成起点。

当然,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历史逻辑的生成起点,它的确立绝非单纯的理论逻辑推论,它更是近代中国“在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的情况下”,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使命。这是已经被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充分予以证明了的基本事实。

(二)运行机理:理论与实践双向互动、政党与群众相互依托

社会实践过程的历史逻辑运行机理是历史逻辑的核心内容,是对社会实践过程中的一系列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核心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所形成的结构状态的高度理论概括和总结。深入分析探讨社会实践过程的历史逻辑运行机理,有助于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纵观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其间发生过的事件、涉及到的人物、开过的重要会议等等可谓浩如烟海、数不胜数,学习了解这些历史的细节要素是必要的,但更为关键和重要的是要善于从中找出最能反映党的历史实践过程本质的内容并使之上升到规律的层面。

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历史逻辑的运行机理从构成要素上来说,除了作为这一历史逻辑生成起点的内容,还主要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以人民为实践主体”“以革命和改革为实践手段”“以文化建设为重要抓手”“以党的建设为关键环节”等等这样一些重要内容。这些内容贯穿于党的全部历史进程,且最具稳定性、决定性,是我们叙述这一宏大历史进程时最不应该忽视的核心要素。更为关键的是,这些要素在有机联系中实际上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双向互动、政党与群众相互依托”的历史逻辑运行机理。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全部实践活动,从本质和根本规律上来看,就是不断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政党与群众的辩证关系,从而推动根本性历史课题的解决和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的过程。这就是我们把握这一宏大历史进程最为根本的逻辑理路。

(三)实践效果:推动了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步

任何社会实践过程的历史逻辑必然产生相应的实践效果。历史逻辑的实践效果是人们评价历史逻辑作用性质的根本依据。进步的历史逻辑推动社会实践过程的发展,使社会实践过程进展顺利并呈现欣欣向荣的面貌;反动的历史逻辑阻碍实践活动的发展进程,使社会实践过程失序、停滞甚至倒退。分析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历史逻辑的实践效果,能够使我们通过实践这一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客观评价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历史逻辑的作用和性质,深刻理解“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社会主义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些重要论断背后的科学内涵。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华大地上进行了艰苦卓绝、气壮山河、意气风发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高度概括这100年伟大实践所取得的全部历史成就,那就是: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逆转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历史命运,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和人民的解放;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特别是经过最近40多年的改革开放,迎来了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富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的高光时刻。可以说,这100年是从古至今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最具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的阶段,谱写了5000多年来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中最快速、最剧烈、最深刻、最丰富的精彩篇章。还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的伟大实践也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全人类解放事业,对世界和平发展事业作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比如,中国革命的胜利,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使帝国主义殖民者遭到一次致命打击,从而大大增强了世界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的力量,大大激励了被压迫国家的人民,增强了他们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再比如,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的各种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主张、开展的和平外交活动,以及为反对霸权主义和外敌入侵进行的军事斗争等,更是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所有这些历史成就的取得,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历史逻辑是进步的历史逻辑,是推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发展进步的历史逻辑。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历史逻辑的成因

探析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历史逻辑的形成原因,有助于我们通过把握各种主客观影响因素,进一步深化对党的历史发展过程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我们党百年征程的历史逻辑成因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深层根源: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习近平同志指出:“只有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才能透视出历史运动的本质和时代发展的方向。”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身处人类历史发展的浩荡大潮之中,其特殊的历史逻辑既深受人类社会一般历史逻辑的影响和制约,又顺应和反映着后者。正如俄国“十月革命的必然性存在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规律、俄国的特殊条件和社会矛盾以及列宁和俄国共产党的活动的结合中”。同样道理,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发展及其组织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只有融入并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才是可能的和现实的。从这个意义来说,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才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历史逻辑形成的深层根源所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导致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更替,同时伴随交往范围的逐步扩大,各民族地域性的历史将日益发展为世界性的历史,最终一切民族终将走向共产主义。这种历史观“是从无数的历史现象中抽象出来的对于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并不是由什么人发明出来,而后从外部强加给历史的僵化的原则”。在马克思、恩格斯去世之后,世界历史发展的实际状况进一步证明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众所周知,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在全世界范围的继续扩张,绝大多数国家和民族都被卷入全球化的世界历史进程之中,而在这其中同时也产生着越来越高涨的社会主义运动趋势,直至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更标志着社会主义成为新的时代潮流。在这样的世界历史发展潮流和背景下,近代以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落后中国,最终必然选择走上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总之,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的产生以及它产生之后全部的实践活动其实都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般历史逻辑的必然延伸,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作用于近代中国及其之后历史发展进程的具体表现,充分体现了人类实践活动的主体历史选择性与历史发展必然性耦合原则。

(二)内生动力:不断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阐明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历史逻辑形成的深层根源,是一种客观规律性的影响因素,那么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征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则可以看作是这一历史逻辑形成的内生动力,是一种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因素。

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我们不难发现,始终重视和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贯穿其中的一个重大主题,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色。综观世界各国政党,没有一个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一样拥有如此强大的自我革命的勇气和魄力,也没有一个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一样在从严治党上如此狠下功夫。我们党的建设体现在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方面面。其中,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而党的思想建设则是党的基础性建设,旨在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党的组织建设主要包括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民主集中制建设等任务。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取向对党自身提出的道德要求。党的纪律建设将党的建设各方面纪律化,为党的建设提供保障,净化党的肌体、纯洁党的队伍。总之,高度重视和加强党的建设,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运用,也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对自身主观能动性因素的重视和运用,而这恰恰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勇立时代潮头、走在时代前列、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卓越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历史逻辑形成的内生动力所在。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分析和总结不仅对我们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历史逻辑成因非常重要,而且对我们深刻认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特别是苏联社会主义运动失败的原因,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因为从中苏两国的比较来看,在同一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影响下走上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两个国家,前者在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后者则出现历史曲折并最终走向解体,其中的原因非常值得深思,惨痛的教训也很有必要进行总结。正如有论者指出:“苏联解体和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必然性,主要存在于后斯大林时期苏联共产党逐渐偏离和背弃马克思主义的活动中,是苏联共产党的路线和政策一步一步筑就的。”这样的见解是极其深刻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历史逻辑形成的内生动力——不断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无疑是从相反的方面对这一结论作出了有力的证明。

(三)精神条件: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厚滋养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从未中断、延续至今的文明。在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一次次在逆境中奋进崛起,彰显了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正如毛泽东深刻指出的那样:“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实践活动,是中华5000多年文明发展史的自然延续。中华文明孕育的民族精神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历史逻辑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特殊的精神滋养。

首先,唤醒和振奋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开启百年征程时面临的具体历史任务之一。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来,国内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国家面临四分五裂的重重危机,统治阶级昏庸腐败,人民一盘散沙,而帝国主义国家为了达到侵略和占领中国为其殖民地的最终目的,更是“需要消灭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熏陶的中国共产党人,敏锐认识到只有唤醒和振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引领中华民族重新凝聚成一个整体,回归自信自强,才能有效对抗外敌侵略和精神奴役。因此,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尽管一方面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旗帜,但同时也非常注重把唤醒和激励民族精神作为自己的行动抓手。他们把宣传和发动民众作为开展革命工作的重要环节和主要内容,大力呼吁和激发全体中国人民的民族独立意识和民族自强精神,这就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开启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和舆论基础。

其次,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历史逻辑中最为鲜明的特征之一。中国共产党不仅是民族精神的唤醒者、振奋者,更是民族精神的培育者和弘扬者。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不仅注重发掘和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更注重根据新的实践条件和需要与时俱进地培育具有新的时代特点的中华民族精神,先后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这些新的民族精神早已融入5000多年中华民族精神的基因图谱和文化血脉,滋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正是依靠这些民族精神,我们党在百年征程中振奋和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

当然,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对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历史逻辑的形成来说,民族精神的滋养作用只有和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成为现实。事实上,这种结合由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在很多方面具有亲和性而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三、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历史逻辑的启示

总结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通过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历史逻辑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其中最为核心的有三点: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始终保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牢记这些启示,中国共产党的下一个百年征程必将更加行稳致远。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

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历史逻辑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需要和人民的选择,因而是不容动摇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政治原则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历届党中央领导人都有极为清醒的认识,都有深刻的论述。毛泽东早就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反复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2001年,江泽民指出:“维护党和国家集中统一,维护中央的权威,是极端重要的。”胡锦涛也多次提出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突出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他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为国家、民族和人民所作的三个“伟大历史贡献”和相应实现的“三次伟大飞跃”,并且明确指出,“历史告诉我们,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党的十九大把“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写进党章。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写入总纲。

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任务已经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擘画了未来30年国家发展远景目标,面对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和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性任务,我们更需要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当然,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不应该仅仅是一种政治表态或政治强制,更应该成为一种理性认同和行动自觉,特别是在党的领导和事业出现失误、曲折时,要相信党具有强大的纠错能力和调整适应能力,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历史逻辑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党的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必须始终不渝地推进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且在残酷的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党的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最鲜明的底色。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解决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问题,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致力解决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充分证明,党的事业每一步发展,都推动了理论发展,而党的理论每一步创新,都带动了党的事业发展,二者形成了相得益彰、相互强化、协同作用的良性互动机制,这正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历史逻辑的重要运行机理: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在这种理论与实践双向互动的历史逻辑运行中,中国共产党不仅锤炼形成了求真务实、守正创新的政党品格,更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一推动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这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永葆青春、永葆先进性的原因所在。

面向下一个百年历史征程,中国共产党将会面临更为艰巨和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任务。不仅要迎接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任务的挑战,更要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后的“三大规律”即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新探索问题,还要回应中华民族复兴目标实现后如何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等等问题。回答和解决好这些重大历史课题,需要我们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用与时俱进的创新理论回答好新的时代之问。

(三)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生命线和力量源泉,必须始终不渝地加强

如前所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历史逻辑的另一条运行机理是政党与群众的相互依托。如果说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的历史逻辑运行机理锤炼了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先进性品质,那么政党与群众的相互依托的历史逻辑运行机理则赋予党的领导以自信和力量支撑。正如有的学者指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之所以能够以大无畏的精神、气吞山河之势开展各项领导活动,靠的就是始终与人民群众在一起的自信;而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之所以义无反顾地推行某项措施,靠的也正是能够得到老百姓拥护和支持的信心。”中国共产党100年的辉煌历程也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为了人民、服务人民、领导人民、回应人民的党。可以说,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从社会主义建设到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断奋斗史,实质上就是一部政党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唇齿相依的共生发展史,在此过程中我们党总是因人民群众而凝聚起不可战胜的磅礴伟力,而人民群众总是因我们党而不断获得自由、自尊、自信,不断走向更加光明和幸福的未来。

总之,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历史逻辑启示我们,必须始终牢记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站在新的百年征程起点上,只有坚守初心,坚持群众路线,与人民休戚与共,才能无所畏惧、攻坚克难,共同实现民族复兴的宏图伟业,共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猜你喜欢

征程逻辑马克思主义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一个人的征程
新征程,从春天出发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逻辑
《伟大征程》文艺演出在京盛大举行
父母的神逻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