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工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

2021-11-28詹晨瑶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品牌研究 2021年36期
关键词:工业化制造业工业

文/詹晨瑶(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产业结构是决定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体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志。工业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工业结构则是转型期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重心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业化的速度和质量,决定着社会经济的发展[5]。

当前,国家大力倡导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但是随着我国长期、快速推进工业化进程,以资源能耗为基础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与破坏。在发展与环境日益激化的矛盾下,工业结构的调整被赋予了新挑战和新任务。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绿色是提升发展质量的关键要素,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绿色发展视角下的工业结构调整更加注重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生产效率的提高及发展的可持续性。

2008 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给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打击,各项经济指标下滑。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发达国家的去工业化是此次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15]。由于土地和工资等生产成本较高,欧美发达国家自二战后开始去工业化道路,将中低端制造业迁移至海外发展中国家,赚取超额利润,再加上长期的重消费轻生产思想,最终导致制造业外流,本土实体经济空心化。但是,若没有强大的实体经济的支撑,应对风险的能力十分脆弱。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就是一个典型的灰犀牛事件,将长期以来的实体经济空心化带来的影响暴露出来,美欧等国将中低端制造业迁移海外,造成本国防疫物资短缺,供给跟不上需求,直接造成疫情防控不力,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

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和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要吸取欧美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防疫不力的教训,避免去工业化从而造成实体经济空心化,增强抵抗化解风险的能力。同时,要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健全工业体系,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走现代工业化之路。

(二)文献综述

目前学界对于工业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中,多为某地区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研究,且在时间上距今已有五年以上,对于飞速发展的中国而言,参考价值已经不大。

近五年关于工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中,多数学者研究表明,工业结构高度化、优化、绿色化等升级是工业转型的方向,工业结构调整中要防止去工业化带来的产业空心化[3]。王玉燕等(2016)用 23 个工业行业二位数数据进行测算,评价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绩效,认为中国工业转型升级效果差异化大,任务比较艰巨[13]。虞晓庆(2015)探讨了我国去工业化问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2]。傅为忠、黄小康(2016)从工业绿色转型的角度,运用DEA-Tobit 模型对长三角地区工业绿色转型的效率进行测度,提出为促进工业绿色转型,必须要不断优化工业结构,加大科技创新,形成新型工业体系,形成示范效应[6]。赵思琪(2018)根据工业结构调整现状,指出中国工业迫切需要加快绿色转型,并分析了绿色转型的效益和成本,显示中国工业绿色转型是具有长远效益的战略[10]。

(三)研究内容及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在调整中不断优化,“十四五”时期,我国工业高端绿色转型发展迎来了战略机遇期,承担起了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任。本文针对我国工业结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了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面临的去工业化和产业空心化风险以及绿色发展问题,希望推动工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

二、工业结构调整与去工业化

(一)去工业化的内涵

去工业化是指把工业生产或制造业转移,具体不仅表现在制造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产值份额的下降,还表现在制造业出口份额等下降。去工业化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于服务业部门。

从宏观角度对制造业的产值和就业数量进行区分,去工业化可分为总量去工业化和结构性的去工业化。王秋石等(2010)指出,总量去工业化是简单的制造业相关指标的下降,服务业就业和产值等占比的增加,反映的是整个制造业的衰退;美欧等国走的则是结构性去工业化道路,是指一国或地区在去工业化的过程中,将一些落后产能的制造业转移出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则予以保留,如芯片产业、半导体产业等[11]。

发达国家向欠发达国家进行产业转移的去工业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是有利的,但欠发达国家本身的去工业化则会给本国带来不利的经济影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已经经历或正在经历去工业化这一进程。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自2010年起就稳居世界首位。在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中,三次产业结构总体呈现由“二一三”向“二三一”,再向“三二一”的演变趋势,尤其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约束下,不可避免会经历去工业化的过程。因此,探讨去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并且,通过对我国各个地区的去工业化问题进行分析,剖析我国各地区去工业化的现状,以期我国各地区结合自身经济状况和发展特征,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显得尤为重要,对中国产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去工业化与经济增长

总量去工业化和结构性的去工业化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有很大的不同。

总量去工业化表现为制造业的衰退,其对一国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是由于制造业衰退所带来的产业空心化造成的。产业空心化的出现,一方面会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则可能会带来在国际市场中的较大的贸易逆差;并且,因为制造业的大量转移出去,许多资本无处投资最终流向金融、房地产市场,可能引发金融危机。这种去工业化方式未使得产业结构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得到较好的调整,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是负面的。2008 年金融危机后,美国、英国、西班牙等发达国家经济遭受重创,这些国家经历了总量去工业化后开始提出 “再工业化”口号,回归实体经济。

结构性去工业化,一方面能够通过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等保持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另一方面保留实体经济能够较好地规避经济泡沫的出现,并且对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有较好的效果。以德国为例,在 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2009 年,德国失业率增加到 7.7%,GDP 下降了 4.7%。但是,此次金融危机对德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短暂的,德国经济在 2010 年后开始恢复增长。

2010年德国失业率下降为 1991年以来最低的失业率,仅为 7.0%,经济增长率为 1.21%。正是由于德国以结构性去工业化方式进行去工业化,制造业在产业结构中依然占有较高的比例,使得德国经济遭金融危机的破坏较小,并且在经济复苏阶段表现良好。可以认为,结构性去工业化是一种积极的、值得学习和采纳的去工业化方式[16]。

(三)我国去工业化情况分析

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制造业500强的企业,总体上都较为集中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以及东部沿海地区。这种分布不平衡问题与各个省份产业发展结构密切相关。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和山东省,已经出现明显去工业化现象,表现为制造业就业占比和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比的持续下降;而一些省份还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如安徽省、河南省等,表现为制造业就业占比和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比的持续上升。总体来说,从全国层面来看,我国并未出现总量去工业化现象;而从地区层面来看,我国已经出现区域性去工业化现象。

总体来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特色就是工业化与去工业化并存。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在加大,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则开始变小,经济发展开始转向主要依赖非制造业的发展。因此,在我国工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省份出现“去工业化”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应当认识到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去工业化对经济发展并非一定有阻碍作用,但我们也应该避免过早的出现去工业化现象。

三、工业结构调整与绿色发展

(一)工业结构调整

工业结构是指工业部门内的各细分工业产业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工业结构是产业结构的一个子系统,工业内部也有自己的资源、要素等的流动和循环,合理化的工业结构对地区经济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工业结构调整是指政府制定有关工业产业政策,如针对特定行业的专项产业政策、设置行业准入条件等,用以调控工业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最终实现工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发展。

我们国家大力倡导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目的就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在工业层面,就是要推进工业提质增效,着力发展绿色产业、新能源产业,将工业发展对资源的过度依赖转化为对技术、人才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工业高度化、优化、绿色化等升级转变最终都着力到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上,同样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正确与否都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工业结构调整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化解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节能减排,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和推进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如 2011年出台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与2016年出台的《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实现我国工业由大到强转变的艰巨的实践课题。

同时国内外环境变化强烈倒逼中国工业的结构转变。一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对各国经济都是巨大的考验,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近年来,发达国家经济增速变缓,市场消费需求缩小,经济结构处于深度调整之中,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二是中国国内环境呈现新的特点。目前中国面临着劳动力、土地、原材料、资金等要素价格上涨的严峻问题,中国以往高耗能、高污染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中国已经进入工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快向创新型驱动的工业转型已经刻不容缓。

(二)工业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基于和谐、效率、持续目标下的一种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与可持续发展在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工业绿色化就是在企业制定发展战略与组织生产时,必须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形成企业绿色经营意识、采用绿色技术生产以及构建企业绿色文化,使企业在增加利润同时更加注重资源的节约以及环境的保护[17]。

在推进工业绿色化过程中,工业企业应加强对环境问题的认知,且企业思维和行为应从污染降低、投入产出与环境质量提高相协调出发。可采取的途径有:利用高新科技实现清洁技术的开发、利用,完成 环境调整、控制、优化的发展目标;以先进的技术为依托,对产业与贸易结构实施有效调整,推动绿色生态产业的建设及发展;积极淘汰耗能及污染高的传统产品,确保对生态环境实施保护期间,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势头等。

(三)工业结构与绿色发展的相互关系

不合理的工业结构会造成资源、资本、劳动力等各种要素的无效配置,即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工业结构调整可以将闲置资源转化为满足社会需求的各种产品和劳务。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推进工业结构的合理化、绿色化调整,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成果也将有利于工业结构的绿色转型、升级。在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状况下,我国工业发展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绿色发展强调的是效率、和谐与可持续性的有机统一。技术创新可以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也可以促进环保技艺的提高以实现清洁生产。因此,应该注重工业科技创新力的提升,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完善工业创新机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四、结论

当前我国工业结构调整已经进入了十分关键的时期,“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共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在新时期进行经济建设工作的重要任务。工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为确保双碳目标如期实现,必须深度优化工业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建立绿色低碳环保的现代化工业体系,不断地深化国内工业经济发展实力。

(一)工业结构调整要避免过度去工业化

在工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去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历史规律,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种不可逆的市场力量,也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更优的配置资源的体现。不仅是发达国家和高收入国家,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不断发展之后,也会出现去工业化现象。

中国虽然尚未出现总量去工业化,目前也还没有进入全面去工业化阶段,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地区产业政策也有所不同,中国已经出现了区域性去工业化现象。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我国应结合自身经济状况和发展特征,选择适合的产业发展道路,避免去工业化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绿色发展下的工业结构调整政策建议

目前工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是绿色低碳发展,为实现工业绿色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高耗能行业的技术水平,以此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减少能源消耗强度;对于一些低产出、高污染、高耗能的行业企业,继续加强过剩产能的削减工作,开展有序淘汰的工作;(2)逐步将重点能耗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设置企业碳排放配额,激励企业应用新工艺、新设备及新技术,促进清洁生产,完善再生资源利用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3)建立产业共生体系,发展工业园区模式,以形成产业之间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浪费,减少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展试点示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园区率先探索碳中和实现路径。(4)完善工业创新机制,推动工业技术革新。一方面,技术创新有利于提高工业产品竞争力,优化工业技术结构,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技术创新也有利于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及工业清洁技术的发明,减轻工业环境污染。(5)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是以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能耗较少为基础的产业,其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是优化工业结构以及推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突破口。诸如节能环保、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工业产业,使其逐渐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猜你喜欢

工业化制造业工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前工业化的市场和市场行为:考古学视角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工业技术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
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的青年工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