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秦皇岛市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2021-11-28高雅斌胡耀谦赵航胡伟徐祗坤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品牌研究 2021年36期
关键词:秦皇岛市养老农村

文/高雅斌 胡耀谦 赵航 胡伟 徐祗坤(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一、引言

近些年来,秦皇岛市政府相关部门在农村居民养老的多方面做出诸多部署,农村居民养老问题得到了相应的改善,农村老人不仅享受到了更好的医疗条件,而且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也更加充实。但秦皇岛市农村居民养老在农村居民养老意识、养老责任人的监护责任、农村土地保障方面仍有不足,亟待完善。

二、秦皇岛市农村养老面临的问题

(一)农村居民养老观念过于传统

秦皇岛市农村地区的居民养老模式主要是以家庭为载体,依靠忠孝观念为文化支撑的传统农村养老模式。根据调查发现,秦皇岛市农村地区的老人养老居住意向有三种,一是和子女共同居住,占总体老人意向比例的58%;二是老人独自居住,占总体老人意向比例的40%;三是居住在养老机构,仅仅占总体比例的2%。除此之外,在养老方式上的选择意向上,占总体84%的老人会更加倾向居家养老。由此可见,大部分秦皇岛市农村老人仍然秉持着“养儿防老”“孩子不孝顺才去养老院养老”的传统观念,在养老意向中仍然将儿女作为第一选择,仍然对养老机构持有抵触心理。且在养老支出方面,约四成的养老支出是由子女承担,六成的养老成本出自老人的储蓄、退休或下岗后再就业或来自农业的劳动积累。由于农村老人普遍受教育水平较低,加之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的宣传还未能够覆盖全部农村居民,因此农村老人普遍对于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理解,对于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重要性没有明确的认识,购买意愿较低,农村老人也没有明确的养老方案和计划,这就使农村老人养老失去了风险保障机制,降低了农村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一旦老人生病或意外受伤,养老成本将使一般农村家庭难以承受。

(二)养老责任人的监护不到位

目前,在秦皇岛市农村地区养老体系尚未成熟、成熟的养老机构匮乏、完善的养老方式尚未形成的背景下,秦皇岛市农村家庭养老的第一责任人仍然是家庭中老人的子女,但在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下,农村家庭中子女减少,且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选择在城市务工、生活,成为城镇常住人口,相对应的秦皇岛市农村地区留守老人逐年增加,必然会产生农村老人和家中孩子的空间错位。老人的传统养老观念使他们选择居家养老,这就使得农村老人的照料任务无法全部由进城务工的子女承担,老人的自理能力也在逐年下降,这就造成了农村老人养老无法实现家庭自我服务、日常照料,使农村老人的生活产生诸多不便。例如,秦皇岛市农村老人大多数接受教育较少,仅有约百分之三十的老人接受过小学教育,文化水平降低、知识面较窄,对于药物的使用和疾病或受伤等突发情况往往不能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增加了老人居家养老的风险。另外,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地区的文娱休闲等活动较少,老人们的休闲方式往往是在街边树下乘凉闲谈、棋牌室进行棋牌游戏,缺少高质量的精神文明活动,而这些都不能代替或者弥补子女对老人的陪伴、关怀、精神交流,亲人不在身边使得农村老人的生活幸福感大打折扣,也不利于农村老人心理健康。

(三)农村土地减少,土地保障功能衰退

自古以来,农村土地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对农村居民的生活保障功能。只要有耕地,粮、菜、果、肉等食物供给就有了自我保障。在全国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秦皇岛市城镇化率也在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则是农村土地的不断减少。当前,随着城市化将农村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后,这使本就存在较大养老压力的农村老人面临更严峻的养老问题。2018年底,河北省人口的平均寿命达到了76.17岁,假设农村老人在60岁时的农业用地被征用,将会有大约10到15年的时间老人的基本生活存在无法保障的问题。另外,女性与男性由于存在生理差异,丧失劳动能力年龄早于男性约10年,普遍在50岁退休,如此分析得知,假如女性在退休时农业耕地被征用为非农用地,那么农村女性老人则在50岁之后大约20到25年失去土地的保障功能,且对于农村老人晚年生活来说,失地补偿金不足以保证未来二三十年的日常养老支出。总的来说,农村土地对农村老人晚年生活的保障功能在不断衰退且衰退趋势会随着城市化的持续推进逐渐恶化。

(四)传统农村孝文化的转变

“老莱娱亲”“孝悌力田”“孝思不匮”等“孝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孝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起着规范家庭关系、教化家庭成员、充当行为准则、保障社会安定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秦皇岛市农村地区得到长足发展,农村地区的思想观念也从“朝耕暮耘”的小农思想向积极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转变,更多的农村青年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浪潮之中。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意识到教育投资的重要性,农村的年轻劳动者更愿意将时间、精力与金钱放在事业与下一代上,不断地加大对下一代的教育投入、健康投入,相比之下,对老人的抚养会因为对下一辈的不断增加投资而减少关注与支持,农村年轻人的“孝道观念”也从“父母在,不远游”向“衣锦还乡才是孝”“培养好下一代就是孝”的思维观念转变,传统的与与时俱进的“孝文化”的碰撞与转变对于农村老人影响则是使老人能够得到生活上的基本供给,保证老人能够衣食无忧,却不能在老人的日常生活中使老人得到精神上的充分供养。

三、秦皇岛市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培养农村老年人乐观积极对待社会养老的养老观念

对于秦皇岛市农村老人生养老生活观念的治理,要采取多种渠道对先进的养老观念进行宣传、推广,如利用用户基数较大的社交软件,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博、抖音、网络新闻、报纸等进行先进观念的分享和传递,或者通过养老机构进行下乡宣讲,将先进理念传播到农村地区,最后还可以在农村社区制作标语、宣传先进榜样事例,第一,要致力于摒除老年人“养儿防老”“孩子不孝顺才去养老院”等对子女养老的期望和对养老机构的抵触心理,提升农村老人对养老机构的信任与信心,同时还可以降低农村老人对儿女的依赖程度,减轻子女的养老负担和心理压力。并且,子女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工作和增收上,有利于为老人提供更好的赡养条件,从而提升农村老人的生活质量。第二,要加强农村老人对社会保障机制的理解,引导农村老人学习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重要性,提升农村老人防范生活风险的意识,培养老人购买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习惯,提升农村社区的社会保障覆盖率,为秦皇岛市农村地区家庭养老提供保障。

(二)构建多元化新型养老模式

1.互助养老模式

2020年底,秦皇岛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49.69%。随着大多数青壮年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面对传统养老第一责任人的监护不到位现象,可以建立农村老人之间的互助养老模式。农村老人的互助养老是基于老人在农村社区中生活多年所形成的了解和信任,运用这种联系培养相互补充性的养老互惠合作行为。倡导农村社区中的邻里友好互助,号召低龄老人照顾高领老人、健康老人照顾行动不便及生活难以自理老人、知识文化水平较高老人照顾文化水平较低老人,从而实现农村社区中老人相互照顾、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养老风险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助温馨氛围,以减少儿女不在身边精神生活的空虚,提高农村老人生活的幸福指数。

2.“养老机构+居家养老”相结合模式

在子女进城务工,第一责任人养老义务无法全部履行且农村老人仍然秉持居家养老的传统观念背景下,可以采取“养老机构+居家养老”的新型养老模式来缓解农村养老的责任人缺失问题。在“养老机构+居家养老”的模式下,养老机构提供专业化服务人员与设备,农村老人提供住所。比起单纯的机构养老,养老机构与农村老人居家养老结合的模式存在两点优势。一方面,老人居家接受养老机构护理可以省去养老机构提供的住宿成本,降低老人的养老支出。另一方面,住在自己的住所可以有效规避老人对入住养老机构的抵触心理,并且能够使老人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更加舒适。

(三)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在秦皇岛市城镇化不断推进、农村土地逐步减少、农业土地对农村老人养老的保障能力衰退的背景下,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对农村老人生活的保障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要统筹构建城乡一体、城乡平等的养老保险体系,不断加强农村保险机制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中的作用。保险具有互助共济的社会保障功能,可以帮助个人实现养老风险社会化分担,从而减少个人养老风险带来的损失,要兼顾公益性与商业性养老保险,让两种不同性质的养老保险在农村养老中发挥相互补充的作用,更好地实现养老保险的农村老人晚年生活的保障功能。首先,可以有效利用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采取购买服务或者给予补贴的办法,提高养老机构责任险和农村老人意外伤害险的覆盖率,保障农村老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意外风险。其次,保险还具有资金融通功能,可以依据农村养老周期长、服务碎片化等特点,在基本养老保险之外建立专门针对农村老人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使保险费来源从原本主要是来自政府财政性补贴向农村居民自主缴费转变,

第二,要持续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打造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村民共享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首先,秦皇岛市政府运用公共财政资金支持和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农村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增加秦皇岛市各农村地区养老服务点,保证绝大部分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农村养老服务。其次,在政府财政起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激活市场,吸引企业参与,盘活农村养老行业,为农村养老行业市场提供活力,并且企业在参与农村养老服务点建设时可以提高农村养老行服务的质量和专业性,推动农村养老行业向着更加系统的方向发展。最后,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的是惠及秦皇岛市广大农村地区的居民,必须在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的同时号召村民积极参与其中,做到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四)与时俱进弘扬孝道美德

对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变迁所导致的尊老、敬老、养老文化的淡化所引发的一些道德问题,应该加快发展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为农村老年人提供物质生活的同时,通过多层面道德规范,为农村养老带来丰富的道德资源。在秦皇岛市农村地区树立核心道德观念,对农村居民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尊老孝老原则,大力宣扬尊老爱幼的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唤起秦皇岛市农村地区良好乡风与文明家风,对农村青年进行家庭“孝文化”思想教育,弘扬孝道文化,提升农村青年对“孝文化”的心理认同感,使农村青年自觉履行养老义务,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全方面提高农村老人晚年生活的幸福指数。在农村社区中,也要不断宣扬道德模范、传播孝人孝事,营造良好的农村社区养老氛围,让村民在优良养老作风当中自觉形成统一的道德评判标准,恢复乡村社会中的社会舆论对村民对待老人行为的规范作用。最后还要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完善秦皇岛市农村地区赡养老人的法制教育,最终在农村地区形成以道德标准加法律保障的赡养老人的孝道文化。

四、结语

乡村振兴不断深化背景下,农村社会在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方面均发生着深刻变化,在农村社会的变化中把握好、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是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促进秦皇岛市农村地区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秦皇岛市城乡一体化、维护社会公平的必要环节,对于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也将产生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秦皇岛市养老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养老生活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河北省秦皇岛市扎实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
于广明作品
奉献一生捐资助学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