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十四五”期间保险业发展的思考与展望

2021-11-28黄新爱保险职业学院

品牌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保险业十四五服务

文/黄新爱(保险职业学院)

在我国国民经与社会发展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化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设建议中,“保险”总共被提及了15次之多,为我国保险业明确了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同时也对全新发展格局下的保险产业发展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在“十四五”建设时期,我国将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保险业的发展也将进入新的时期,要坚持将产业“新发展”的理念作为创新与改革的指引,加快保险业的改革与创新,为新时期的社会发展服务。因此,积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深入分析保险业的发展特点,找准在“十四五”建设时期推进保险行业获得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着力点,精准发力,以期能够为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各项社会活动的稳步实施提供服务与支持,这将是我国保险业当前应当着力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十四五”期间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趋势

改革开放后,我国保险业获得快速发展,经过长期的发展,保险市场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据媒体报道,我国保险业保费在2020年的收入达到了4.5万亿元,同时,相关数据还显示,在2020年保险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向全社会提供的保险金额高达8710万亿元。全国性成绩的取得在于每一个地区的稳步增长,例如湖南省在2020年全省的保险业总资产已经高达3363.22亿元,相比于2015年增长了95.89%,在整个“十三五”期间,原保险保费收入累计实现6160.89亿元(在全国范围内位列第11位),整个保险业的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在2020年的北大赛瑟(CCISSR)论坛上,中国银保监会总结了我国保险业在“十三五”建设时期的整体发展情况,并展望在“十四五”建设时期我国保险业将呈现出六方面的发展趋势。

(一)中国市场将会成为“全球最大”的保险业务增量市场

当前,保险业在不同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时期,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产业的顶峰状态,或已经饱和,或缓慢增长。而我国的保险市场潜力还非常大,无论是从保险发展的深度还是从保险发展的密度来看,均还具有非常大的市场开发潜力,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保险业还将处于“中高速”的发展阶段。

(二)保险业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中将发挥更大的服务价值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将以“扩大内需”为基本着力点,而“内需”的扩大则意味着保险业将拥有更多为社会建设服务的机会。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保险业将构建更完善的服务机制,例如在特殊时期的“灾前防控”“灾中救助”“灾后重建”等方面能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在社会各个领域继续扩大保险业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参与度,不断扩大建设空间,持续发展并壮大我国养老保险的第三支柱,积极助力“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构建。

(三)保险业的高质量发展将成为新时期发展的内在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保险业一直处于快速发展期,经过长期的改革与创新,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行业发展差距正在持续缩小。在此过程中,部分大型保险公司取得较好的发展成绩,在“新业务价值增速”“资产收益率”和“资本充足率”等多项评估指标中,都已经开始达到估计水平,甚至在某些指标上已经开始出现超过发达国家发展的水平。可见,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势头良好,动力充足,从保险市场到保险公司再到保险监管,都已经逐步成熟,这也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础。在“十四五”的发展建设时期,要适应新要求,就要积极为“双循环”做好服务,提供支持,在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才能真正满足市场发展的保障需求,构建良好的金融发展格局,为社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与保障。

(四)中国保险业将呈现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鲜明特征

在整个金融产业的快速发展中,保险业是对外开放“时间最早、力度最大”的金融分支,当前,全球范围内的主要保险集团均在国内设立了相应的机构,尤其是在近几年,保险业持续推进金融业发展走向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与发展。在未来,保险业的发展将呈现出更为显著的“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发展特征,为实现“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持。

(五)保险产品将逐步成为全社会生产、生活的基本消费品

在许多发达国家,保险已经从金融产品转变为人们生产、生活中的日常消费品,同样,在我国也开始呈现出这样的发展趋势。当前,保险业的发展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人们的生产、生活都与保险产生了紧密的联系。例如在商业车险中购买“第三者责任险”的投保率已经大大提升,再比如健康类的保险保费也长期保持在较高的复合增长率趋势中,且购买健康险的行为已经开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的“自愿”行为,从最初的“要我买”开始转变成新时代的“我要买”,保险开始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消费品。这代表着全社会的保险意识已经基本形成,为保险在“十四五”期间的更大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六)保险业将获得更快速的信息化与数字化发展

当前,数字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各行各业的转型与升级提供了技术的支持和发展的动力,也成为拉动我国经济转变的重要发展方式,在此形势下,数字经济的演变也将在金融服务业中产生更为深远、更为广泛的积极影响,信息化与数字化转型也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保险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重要基础是“大数法则”,在“十四五”建设时期,“数字化转型”将是现代保险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过去的发展中,保险业开始与信息技术对接,积极探索数字化升级与转型的发展方式,部分保险机构通过“线上经营”和“数字化经营”实现业务升级。例如通过金融科技的方式为保险业务链条实现赋能,还有一些现代化互联网公司针对保险产业研究了符合不同消费场景的区块链应用,大大推进了保险行业的数字化发展。在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更大化应用,保险业的数字化创新还将提速,为人们的各项活动提供更便捷的保险服务。

二、“十四五”期间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

当前,“十四五”规划的发展征程已经正式开启,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正处在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关键时期,要着力通过扩大内需的方式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有效促进经济发展结构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一)坚守职责与本分,服务实体经济

保险产业应当坚守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职责与本分,积极支持“国内大循环”。在发展过程中,应当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基本宗旨,不断完善保险产品的体系与质量,积极促进“科技保险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充分借助于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升级,助力各类融资难点、堵点的问题解决,积极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金融支持,解决各类经济方面“卡脖子”难题,为国民经济循环的畅通与经济发展的推进等多作贡献。

(二)以对外开放为契机,提升跨境服务综合能力

充分聚焦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趋势,持续提升我国保险业“跨境服务”的综合能力,充分做好“走出去”与“引进来”,积极应对全球性竞争环境的挑战。在与各类外资保险机构的合作与竞争中,深入理解国际市场的文化、规则和技术,推动国内保险业的国际化发展。

(三)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培训新的市场增长点

坚持通过“技术发展”的动力推动现代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与创新,加快推进“信息科技”和“保险”业务的融合性发展,在“财富管理”“中高端消费”以及“个性化保险服务”等方面通过技术手段的融入积极创新,在此过程中引领、培育全新的市场增长点。同时,积极引入更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合理性布局保险行业的数据库、云平台建设,推动保险业获得信息化发展,且其基础建设应当与5G网络的建设实现同步推进,更好地节约资源,有效避免产生重复性的资源投入,实现对优质资源的保护与配置。

(四)坚持“科技监管”,建立“诚信系统”为核心的监管新模式

应当持续探索“科技监管”的现代理念,推动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不断完善金融保险的科技监管机制。充分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保险业务的管理水平,实现保险业务审批流程与保险业务实施流程的创新和再造,建立以“诚信系统”为基础、以“事中、事后”为前置条件的新型监管模式,为保险业实现“放管服”的改革与创新提供更大的助力。

三、“十四五”期间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展望

在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过程中,社会各个领域将持续加快培育并发展完整、全面的新型市场内需体系,积极把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决策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融合,以“创新驱动”和“高质量供给”为主要方式,在市场上争取引领、创造更多优质的市场新需求,推进“国内大循环”的畅通与发展,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实现并获得稳定运行,全面促进社会消费市场的升级,不断拓展投资空间和投资价值。在此背景下,保险业将发挥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聚焦人口老龄化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商业养老保障体系

“十四五”规划提出,将要稳步地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这一目标的提出为保险业的商业养老提供了发展的新机遇。也就是说,在“十四五”建设期,商业保险将参与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中,为社会养老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在此之前,“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已经被保险业重视,部分保险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特点已经进行过多项尝试,例如“税延养老保险”的试点建设和“商业养老保险”等,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未来,可以为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提供积极助力。在未来的发展中,保险业应当进一步聚焦于国家战略,精准发力,更广泛地参与到各项保险项目的试点建设中,例如可以针对庞大的老年人群展开市场研究,开发以完善养老体系为核心的专项保险产品。同时,在全社会加快推进“商业养老保险”相关产品的落地,并结合市场特点不断革新,积极助力我国养老金融业务的全面发展,在积极明确各类养老金融产品的标准与要求的建设基础上,稳步推进创新与试点,为养老金融的发展探索新道路、积累新经验。

(二)积极发挥“普惠”特点,让保险服务惠及千万家

随着保险业的持续发展,普惠金融已经逐步成为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项金融服务,作为“最贴近民生”“最具保障作用”的一个金融主体,保险业具有非常明显的“普惠”基因,将为人们提供越来越全面的保障。尤其是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更是促进了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以及社会弱势群体对保险保障需求的释放,为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保险业应当加快推进“普惠”金融相关业务的发展。当前,保险科技发展与广泛应用进一步拓展了保险业在各行各业的承保范围,也进一步增强了保险业的风险控制,有效提高保险业的反欺诈能力,为保险业普惠金融的更大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同时也带来更大的业务发展空间。与此同时,“科技赋能”的实现将进一步提高保险行业的普及率,产生了具有智能化、便捷化特点的线上核保理赔业务以及更便捷的客户服务,不仅能够有效实现成本控制,也促进了保险业产品及商业模式的创新与发展,让普惠金融的服务能够扩大服务面、惠及千万家。

(三)加快推进农险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服务好

在刚刚过去的“十三五”发展建设期间,农业保险服务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为“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积极支持,在“十四五”期间,保险业将立足于乡村振兴的发展,在原有水平上持续提升,通过“扩面、增品、提标”的方式持续增强农业保险的服务面和服务力度。为进一步巩固并拓展脱贫攻坚战的成果,农业保险的发展应当与乡村振兴衔接,持续发挥在农业建设中的经济补偿与风险管理作用,推动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农业属于风险较高且集中的产业,从本质上来讲,保险业与农业有一定的契合点,而农业保险产品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保障,是一种有效的风险分散工具,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抵御风险的屏障。同时,保险的融合还能进一步实现为农民增信的效果,协助地方做好各项风险管控,有效增强农村在建设与发展的源动力。因此,应当积极推进农险建设,让保险能够成为金融行业为乡村振兴服务的“助推器”,共建美丽新乡村。

(四)积极参与健康大产业的发展,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随着经济水平的持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推动了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而健康产业的发展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促进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与转型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保险业应当积极推进大健康产业的建设和发展,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提供支持。立足于长期保障的出发点,为基本医保提供补充性服务,积极发展具有长期性特点的商业健康产品。积极通过“大数法则”的方式分散风险,有效体现出“互助共济”的宗旨,构建科学、合理的投保激励机制,通过“区别定价”和“费率浮动”等方式鼓励更多年轻人和健康人群积极参与投保,在全社会形成健康的现代化生活方式,从“保疾病”转变为“促健康”。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十四五”建设时期,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正式开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在此背景下,为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宏观环境,作为一种综合性、多元化、全过程的金融工具,融金融管理与服务于一体,应当积极发挥“普惠”特点,积极为实体经济服务,不断增强数字信息化发展的力度,加快推进保险体系的完善,基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提供更全面的金融保险服务,为国家建设与经济发展提供支持,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提供更大的金融保障。

猜你喜欢

保险业十四五服务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2018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8万亿元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