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豫北地区冬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2021-11-28孙本民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年5期
关键词:除草整地机械化

孙本民

(博爱县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河南 博爱 454450)

0 引言

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具体指的是将机械化生产技术应用到小麦种植各环节中,这是一种大力推广的新型种植技术,一方面能有效改善传统的小麦耕作方式,另一方面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

1 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1.1 机械旋耕筑埂技术

机械化整地技术是小麦种植的重要基础,使用联合旋耕筑埂机组不仅能同时完成筑埂、平畦和整地,且生产效率达到1 200~2 000 m·h-1。旋耕筑埂属于加装机架,处于旋耕机和筑埂机之间,在通用机架横梁上将筑埂机固定,再围绕耕筑条件进行深浅调节[1];机架上机具的安装可根据种植需求来确定,平畦和筑埂要在旋耕作业完成后进行。

1.2 机械化播种技术

通过专门的机械,在固定的株距、行距、深度和播种量设置下将小麦种子翻入土壤,运用机械化方式播种的关键在于“三质”、“三适”和“三度”,即整地质量、播种质量、种子质量;适量、适墒、适期;均匀度、整齐度、深浅度。

1.3 机械化施肥技术

具体指借助特定机械,按量将化肥施于土壤表层下,包括深施种肥、深施底肥和深施追肥。建议使用2BF-9小麦播种施肥机,该机能同时完成开沟、播种、施肥和覆土等作业,还能随时调整施肥深浅和施肥量。

1.4 机械化药剂除草技术

由于小麦是密生型农作物,行距小且密度高,适合使用动力机械药剂除草。机械化药剂除草技术的优点是除草效果佳、成本低,为了最大化发挥药剂作用,最好在低于4级风的天气下作业,并选用低毒、高效、低残留的药剂。

1.5 机械化联合收割技术

小麦收割季大多为5月,在这种雨季里通常无法及时脱粒,也不适宜长期堆放,易发生霉变而降低小麦质量和产量,从这个角度而言,及时收获是确保小麦增产丰收的关键。使用稻麦联合收割机完成小麦收割是最佳选择,能一次性完成切割、输送、脱粒、分离和清选等工作。

1.6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

小麦茎秆相比于水稻更短,且柔韧性不佳,产量小,加之易切碎,所以适宜秸秆还田。小麦机械化收割割茬高度不大于15 cm,切碎长度大于10 cm,均匀抛洒至田间。为了进一步促进小麦秸秆腐解,可施5 kg·(667 m2)-1的尿素起到腐熟的作用,随后再进行2次旋耕,从而达到灭茬的效果。上述的前提条件就是总施肥量不同于还田土壤总施肥量。

1.7 机械化小麦烘干技术

通常情况下,小麦刚被收获时的水分含量为20%,为了避免因霉变造成产量和质量下降,必须及时进行烘干处理。机械化小麦烘干技术的载体是多功能烘干机或新型谷物烘干机,基于农艺流程,结合批式低温循环烘干将小麦含水量控制在国家安全储存技术标准内。

2 模式概况

豫北地区泛指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属于黄淮流域,暖温带季风气候,地型为冲积平原,地势较为平坦,土壤结构是垆土地、沙土地等,常年雨量分布较均匀,非常适宜农业机械化生产。目前的生产模式集中在机械耕整地、机械播种、机械化田间管理、机械化收获、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或打捆离田回收和小麦籽粒烘干等作业环节,形成一整套比较完备的机械化工艺流程和装备体系。

前一年秋季玉米机械化收获作业同时,将秸秆粉碎并全量还田覆盖地表,深松或旋耕整地后在有秸秆覆盖的耕地上适时进行免耕播种;播种后及时进行药剂封闭除草;适时进行病虫害防治和化控作业;小麦成熟后适时进行机械化收获、秸秆粉碎还田或打捆离田。

3 关键环节技术要点

3.1 品种选择

小麦品种的选择要确保适宜性。针对肥水条件优良的高产田而言,最好选择抗倒伏性强且具有较大丰产潜力的品种;针对旱薄地最好选择抗旱、耐旱的品种;针对肥力值高且土层厚的旱肥地最好选择耐肥抗旱的品种。

3.2 种子处理

确保小麦种子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具体的指标分为纯度、净度、发芽率和水分,其标准分别为99%、98%、85%以上和13%以下[2]。播种前种子拌药剂处理,杀虫杀菌剂的选择要围绕当地病虫害的情况考虑,采用拌种机和包衣机完成种子机械拌种和包衣。

3.3 秸秆处理

收获完前茬后,对玉米秸秆进行1~2遍的粉碎处理,处理工具选用秸秆粉碎机,为了保证抛洒地表的均匀性,最好将切碎长度控制在10 cm以内。

3.4 深松

一般2~3年深松一次,土壤含水率在15%~25%范围内时属于适宜作业的状态,深松深度为30~40 cm,保证整个土壤稳定性高于80%,土壤蓬松度在40%以上即可,值得注意的是深松后要及时浅旋合墒[3]。深松机最好选用凿(铲)式,相邻两铲间距要小于深松深度的2.5倍,完成作业后的地表平整、无漏松。

3.5 旋耕

秸秆、杂草过多或地表不平等影响播种质量的地块应进行旋耕作业,适宜作业的土壤含水率15%~25%。一般旋深12~15 cm,耕深一致,耕深稳定性≥85%,碎土率≥50%,耕整后耙耱压实,地表平整,土壤细碎。

3.6 施肥播种

包括施肥、播种、震压在内的一系列复式作业要一次性完成,下种保证均匀性且覆土严密,这样才能确保播后效果达标,播深范围在3~5 cm之间,如若采用宽苗带播种则需注意苗带宽度为10~12 cm。行距30~38 cm,免耕播种的地块必须随播种作业将基肥深施。

3.7 田间管理

第一,喷药。采用喷杆式喷雾机进行防治作业,要均匀喷洒,避免出现重喷、漏喷或滴漏的情况,严防发生药害;工作幅宽的3%是可进行交接行重叠的最大范围,同一地块同种作物应在3 h内完成一遍作业。不宜作业的情况包括:大于3级的风力、雨前、露水大和大于30 ℃的气温[4]。第二,灌溉。在冬季灌溉的注意事项是选择平均气温到3~5 ℃水平时才能进行越冬水浇灌,灌溉水量标准为4 m3·hm-2;在春季灌溉的注意事项是分类苗,一类苗、二类苗和三类苗的浇水期分别为拨水期、起身期和反青期。条件适宜的地区可使用喷灌,将喷灌强度控制在土壤入渗速度内即可。第三,追肥。可联合使用微喷、低压喷灌等多项灌溉技术完成水肥同施。

3.8 联合收获

机械化收获过程中,收获总损失应≤3%,漏割率应≤1%,脱净率≥98%;秸秆的切碎处理最好选用小麦联合收割机自带的粉碎装置,并将粉碎秸秆均匀抛撒覆盖于地表,割茬高度≤15 cm,小麦秸秆切碎长度不可大于10 cm,切断长度合格率在95%以上,抛撒均匀率为80%,漏切率≤1.5%。

3.9 烘干

种用谷物,烘后温度≤43 ℃,食用、工业用谷物≤50 ℃,最高不高于60 ℃,烘后小麦经缓苏,品相变好。

4 结语

综上,小麦机械化生产对豫北地区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由机械化带来的不可忽略的问题,需要相关人员做好现阶段工作,确保工作质量的同时致力于解决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提升小麦产量,促使豫北地区农业朝着智能化、自动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除草整地机械化
玉米除草、追肥 记住这些“黄金时段”
除草记
小麦播种后 除草最佳时间别错过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
农业机械化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
除草新招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