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机械自动化现状与推进模式

2021-11-28李先霞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年5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机械化农机

李先霞

(沂南县农业机械发展促进中心,山东 沂南 276300)

0 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为更好实现“十四五”规划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应该不断推进农业生产领域更好发展,使农业生产机械拥有更高自动化程度,释放大量人力、物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作物品质,进而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生态化的现代农业产业模式。

1 农业机械自动化分类

当前时期,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大致包含三个级别:第一,是部分农业机械控制和装置自动化,是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目前最为普及的阶段,一般是依靠已有设备和装置的操作性能,对相关部件进行更换和改造,降低操作难度,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作业精准度,解放出部分劳动力,有效缓解和控制了当前农药、种子、能源等农业资源问题,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二,是已有机械的自动化控制,是我国农业下一发展目标。通过对部分操作简单重复以及危险性较大的设备进行改造,将大部分劳动力解放出来,最大限度保障人身安全。同时,借助计算机程序和无线远程操作,对耕作行距、列数、耕作深度、播种频率等进行实时调控,对机械设备进行自动化监测,实现完全农业机械自动化[1]。

第三,是农业机器人自动化,与工业发展类似,农业发展也可以实现机器人自动化,一般是对现有农业操作程序进行重新设计,依据设计好的程序对机器人实施控制,使机器人契合农业机械工具和要求,实现农业机器人自动化,这是全球农业发展追寻的终极目标。

2 农业机械自动化现状

2.1 农业机械制造水平较低

农业机械制造业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的农业机械很多都是模仿发达国家先进设备生产的,缺乏核心生产技术,部分机械性能也有很大差距,这是因为大多数发达国家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目标和研究方向与我国农业生产现状、地理条件、社会情况等不相符,很多农业机械只能在部分设备和功能上根据我国农业生产情况进行改进,使得农机操作更加复杂,价格更加昂贵,也不便于后期维护,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进程。因此,必须对农业机械核心技术进行自主研发,制造出更符合我国农业生产需求的机械设备,提高制造水平。

2.2 农业设备较为落后

在我国,很多地区受限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人力资源等条件,没有形成合理的农业种植面积布局,只能依靠传统畜牧力和人力进行播种、灌溉、施肥、收割等作业,缺乏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很多先进农业设备和技术也无法有效实施,比如以色列的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无法满足灌溉技术的用水需求,使该类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无法大面积实现推广[2]。

2.3 精准农业发展不够成熟

在农业机械自动化生产中,我国精准农业发展还处于诞生初期,很多高新技术还未及时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包括GPS定位系统、动态控制和执行系统、传感器系统以及监测系统等,在农业生产和农机设备上的应用程度和范围都较低,推进速度也较慢,无法有效提高农业机械的准确性,导致我国精准农业发展不够成熟。

2.4 区域发展不平衡

我国幅员广阔、地形复杂,每个地区都有不同地貌特征、自然条件、经济形势,山地、平原、高山、盆地等错综复杂,科技、交通、土壤等差异化大,这都导致农业机械使用方式有着很大不同,从而造成各地农业机械发展的不均衡[3]。例如,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农业机构、合作社、农户可以选购先进农业机械投入农业生产中,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理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农业机械化生产较为困难,只能使用人力和牲畜进行生产,生产效率低下。

2.5 缺乏专业人才

我国缺乏专业农业机械化研究人才,导致农业机械自动化科研进程较为缓慢,无法快速推动农机自动化获得重大进展,高等院校在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时,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操作,导致部分专业人才缺乏操作经验;种植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缺乏足够人员对其进行指导培训,导致农业机械自动化推进缓慢。

3 农业机械自动化推进模式

3.1 加强农业机械自动化扶持力度

农业机械自动化推进和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引导、服务和调控,首先,各地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支持、指引力度,综合考虑当地经济条件、自然环境、农作物品种、劳作方式等差异性,制定出台适合当地农业机械化发展政策,创新农业机械化服务和推广措施[4]。其次,推出相应补贴惠农政策,对农民购买农机进行补贴,鼓励农户购买农机;出台减税简政等优惠政策,扶持农机生产企业;开创科技创新奖,激励相关科研部门和农机生产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研发出适合当地农业生产的高精尖智能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保证农业生产高效、绿色。最后,加大农业机械化社会服务和示范推广,强化农机生产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促进先进农业机械化科技成果应用,将其转化为切实有效的生产力,提高基层地区农业发展,从而推进农业机械自动化和现代化发展。

3.2 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提高精准农业发展水平,尤其是节肥和节水的技术水平,同时加强与自动化控制的紧密结合,从而避免资源浪费、农药化肥过度使用等问题。针对目前我国精准农业发展水平较低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引进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加强农业机械自动化、智能化研究力度,不断加强与计算机技术的联合应用,对农作物质量进行监控,全面搜集分析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进一步优化和改善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使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控制更加智能化、科技化[5]。另一方面,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的结合力度,借助传感器和计算机技术有效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土壤贫瘠、气候条件恶劣等问题,进行针对性农业养护,满足不同阶段农作物养分需求和水分需求,或者借助农业气候观测自动化仪器,对当地农业气象进行监测,农业部门可以根据观测仪收集和传输回的气象资料进行实时调控,确保我国农业尽早进入自动化、智能化时代。

3.3 提高自动化农业机械耐用性

农业生产的环境较为特殊,机械自动化设备较其他行业设备更易出现问题,需要经常进行养护和修理。近年来,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机械自动化设备的组成和结构更加复杂,增加了微处理器、半导体集成电路等电子设备,机械成本不断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养护和维修的难度,因此提高机械设备可靠性和耐用性显得尤为重要。

3.4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面对目前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专业人才缺失的情况,相关教育部门需要明确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方向,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战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培养相关高端技术人才,打造院校、企业、社会科研机构一体式教育平台,为其增加更优质的实践机会,加强人才培养力度,不断为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注入活力。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农户的示范指导,定期深入基层地区开展农业机械自动化培训活动,树立正确机械自动化理念,增加先进农机与实际生产方式的结合,使土地得到最大程度利用。

4 结语

总而言之,农业机械化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方向,面对现阶段农机化情况,我国必须创新,改革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重视农业机械化、自动化发展,综合考量诸多因素,不断调查、研究、探讨更加有效、合理的改革措施,推动农业机械自动化快速发展,使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安全、智能,从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农业机械机械化农机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不一样的农机展
农业机械化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
加强农业机械管理与维护保养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
生活中不应该有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