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泛在学习背景下基于手机平台的中职机械新型微课学习平台建设研究

2021-11-28周金池王娅萍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年5期
关键词:知识点微课中职

周金池,王娅萍

(江苏省高邮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高邮 225600)

0 引言

泛在学习又名无缝学习、普适学习,指无处不在的学习,每时每刻的沟通,是一种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获取所需的任何信息的方式。

微课是以某个重难点或某个技能点为中心设计的短小精悍的教学课程。相比传统微课,其教学目标明确,知识传播时间短,针对性强。将其与手机平台相互融合,打造“微视频+ 微练习”的“短平快”教学模式,既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又能促进教学目标的高效落地,实现知识点循序渐进叠加。

据此,依托手机平台开发“微视频+微练习”的中职机械新型微课,使学生既能学习知识,又能联系知识,强化中职机械专业的技能练习。基于手机平台的中职机械新型微课学习平台建设,符合泛在学习的要求。

1 基于手机平台的新型微课模型构建

基于手机平台,例如手机APP特性,打造“微视频+微练习”教学模式,不仅能使学生实时下载APP观看微课视频,快速、反复学习重难点知识,还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后,及时通过手机交互链接进入“微练习”,迅速参与练习和掌握知识点的实践应用。考虑到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建议将微视频时间控制在5 min内,以便学生集中精力获取知识。此外,设置阶梯式微练习,对不同学业水平学生进行分层训练,引导其循序渐进地掌握专业内容。此部分是新型微课构建的核心,需要设计者与实施者着重深入和完善。

根据手机平台特性构建“微练习”时,可适度引入高适用性手机APP软件,例如APP INVENTOR开发软件。相比其他类型的知识学习型APP,此APP的各项功能操作较简单,便于教师高效设计、开发和制作“微视频+微练习”微课。目前,该APP已能实现的“微练习”设计有填空题、判断题以及选择题。教师上传练习题后,学生只要下载APP,即可通过触摸滑动的方式参与“微练习”。考虑到学生学业水平不同,教师还可设计层次化练习模块,便于各类学生精准练习,精准提升;也可以将学生参与录制巩固微视频作为作业,学生可以将实训实践过程拍摄剪辑成视频上传到手机平台,供全体机械专业学生观看学习交流,既具有实践性,又具备互动性,也能大大增强其专业技能。

2 基于手机平台的“微视频+微练习”中职机械微课学习平台建设研究

2.1 依托手机平台开发微视频功能

随着移动互联网广泛覆盖,智能手机使用率大幅提高。就职业学校学生来看,每位学生都拥有1~2部手机,且其使用手机查收信息、社交等的频次相对较高。故而,在开发微课时,学校完全可以从智能手机端入手,创建“微视频+微练习”中职机械的微课模式。此处所指“微视频”,并不单纯指课堂实拍或者PPT录屏,还包括外部视频的引入。即在开发微课手机平台时,可在课堂实拍、PPT录屏幕基础上开通外部视频链接,以便实现课程微视频的多样化。

具体来看,依托手机平台在开发微课时,首先,职业学校老师可将课堂实拍视频上传到手机平台上,以便学生能够在课后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段反复聆听教师上课内容,重复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要点,巩固自己的知识点。特别是教师录制的公开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更能激活学生的知识点学习和巩固兴趣。其次,职业学校老师可随时随地,在学校或在家时,上下拉动已准备好的PPT课件,边讲解PPT知识边录制视频,然后剪辑成时间大约为8~10 min的微视频上传到手机微视频平台上,以便学生能边看PPT视频边学习、记录与巩固相关知识内容,获得相应的技能。最后,职校教师可在日常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收集整理和课程内容有关的短视频,并将其上传到云盘上,形成云盘链接。随后,将云盘链接植入手机平台上的微视频功能端,以便学生能通过云盘链接,随时随地查收和观看与课程内容有关的短视频,丰富个人的课程知识与技能认知,使自身逐步成长为一个熟知专业知识与案例的优秀人才。从教师角度来看,引入外部优秀的课程视频,例如工艺流程视频、技能实践视频等以补充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有利于切实强化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使学生将所学理论应用到未来实习实践中,逐步转变成真正符合行业需求的优秀人才。

2.2 依托手机平台开发微练习功能

虽然以微视频为核心的微课现已被广泛应用,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此类微课过分重视视频内容展示,而不注重丰富微练习设计,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知行合一”。所以,基于手机平台构建“微视频+微练习”微课模式时,职校教师应当在丰富微视频趣味性、实用性、专业性基础上引入更多元的微练习设计制作技术,实现微练习的多样化与交互化。例如,在引导学生观看微视频学习图片设计、调整等功能后,指导学生利用手机微信的“摇一摇”功能、特定学习APP的语音输入功能或者手势感知功能等链接进入微练习,使学生通过短时间的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等来更深入地理解视频所传达的知识点。就实践来看,丰富多样的微视频与微练习不仅能调动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等感官一同参与重难点内容学习与练习,还能使学生感知人与手机、人与电脑等科技设备的交互。此外,这种“讲练结合”模式相比“教师一言堂”模式更具互动性,依托手机平台也更加便捷高效,非常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随取随学,值得职校教师广泛推广和应用。

从本质上看,以微视频为中心的微课具有教师占主导地位的特征,学生的自主学习作用无法得到发挥。加上微视频只能看不能练,学生无法及时将所学知识巩固起来,以致一段时间后,学生基本忘记所学知识。对此,职业学校可依托手机平台开发微练习功能,以便学生能在观看完微视频后及时开展训练,不断巩固所学知识。这也要求职业学校微课手机平台搭建人员要设置跳转链接,以方便各专业教师将电子版课程练习题植入到微视频,或者为学生提供其他微练习平台。

因学生在观看微视频和参与微练习时,或多或少会遇到疑问,此时,其必然期望得到教师或者同学的指导。所以,职业学校依托手机平台开发微课时,要适当植入社交解题模式。所谓社交解题模式,即通过微博、微信、QQ等社交工具,向教师或者同学转发自身遇到的疑问,与同学探讨问题的答案,并得到教师的解答,以便实现知识的有效巩固。从教师角度来看,这种分享转发也便于其收集整理学生遇到的难题,明确难题反馈的知识要点,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知识技能巩固需求,进而改进课程设计,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形成更符合学生知识技能学习需求的微视频,指导学生不断改进当前的知识结构,成为更高端的专业人才,进而为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提供更强竞争力人才。从学生角度来看,在微视频后参与微练习,将理解不到位的疑问分享转发给同学或者老师,既能加强自身与同学、与老师的沟通交流,还能增强学习的热情,使自身变得更加喜欢学习,成为真正的学习爱好者。

3 结语

综上,依托手机平台开发“微视频+微学习”微课模式,不仅能丰富微视频课程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更多课程知识,还能引导学生及时参与练习,与同学、老师互动沟通,快速解决疑问,巩固知识要点,完善自身当前的知识结构,不断深化个人知识能力,成为更符合行业需求的优秀人才。因此,在实际教学教育过程中,职业学校要高度重视突破传统微课开发限制,依托手机平台创新“微视频+微学习”中职机械微课模式。

猜你喜欢

知识点微课中职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G20 的知识点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