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超级英雄电影的类型特征

2021-11-28

视听界 2021年6期
关键词:蝙蝠侠漫威漫画

梁 爽

美国超级英雄电影中大热的《蝙蝠侠》系列和《复仇者联盟》系列将超级英雄电影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潮。超级英雄电影通常都是根据同名漫画改编而成。1938年,《超人》成为美国漫画史上第一部描写超级英雄的漫画,并一举获得了民众的瞩目。很快,《超人》的制作发行公司DC漫画公司又推出了一系列相关题材的漫画。而另一家著名的漫画公司漫威在1941年推出《美国队长》后,开始逐渐打造出一个“漫威宇宙”。1978年DC公司被美国华纳兄弟公司收购后制作的电影《超人》可以看作是美国超级英雄电影的开端。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漫威公司成立了自己的漫威影业之后,超级英雄电影才真正开始流行起来:《蝙蝠侠》(1989)、《蜘蛛侠》(2002)、《绿巨人浩克》(2003)等电影逐渐将更多的超级英雄形象搬上银幕,超级英雄的粉丝效应也不断突破原有的漫画圈,开始进入更广阔的娱乐市场。超级英雄电影真正开始成熟是在2000年之后,并且在2012年漫威推出《复仇者联盟》系列之后进入了黄金阶段,在强大的粉丝效应的影响下,形成了巨大的产业链。回顾整个美国超级英雄电影的发展,是否可以将其看作是一种新的类型电影的崛起?这种类型电影有哪些叙事特征?在其潜在的文本中是否又蕴藏了某种意识形态?

一、美国超级英雄电影的类型发展

好莱坞类型电影在二十世纪四十到五十年代发展到了高峰,西部片、喜剧片、歌舞片、恐怖片、情节剧等各色类型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表达。而到了七十、八十年代的新好莱坞时期,各种类型开始不断杂糅,人们对于类型片的理解也更加丰满和全面。超级英雄电影正是在这样类型杂糅的背景下诞生成长起来的,其融合了动作、冒险、科幻、怪兽、喜剧、情感等多种元素。这样的元素大融合,很容易吸引到不同喜好的观众,因此自1978年的《超人》开始,超级英雄电影的票房就一直有着较为积极的反馈。也正是这一次次的试水成功,使得超级英雄电影自身形成了一种特定的类型特征,比如超现实的故事背景,正邪对立的二元论主题,较为简单的爱情关系等。同时,由于漫画改编的特性,大部分超级英雄电影都会被制作成一个系列,即由续集、三部曲甚至多部曲组成,每个系列可以专门以一个英雄或一群英雄为主角,有时候一些在某个系列中不起眼的配角,在另一个系列中就是主角,由此形成了庞大的漫威“宇宙”和DC“宇宙”。

另一方面,电影工业技术的发展也是超级英雄电影类型愈加盛行的关键因素之一。超级英雄电影的一大噱头就是特技效果,无论是人物造型还是灾难场面,都是此类电影不可或缺的看点。3D效果、IMAX摄影、高帧率甚至VR技术等都拓宽了超级英雄电影的展现方式,比如,2012年的《超凡蜘蛛侠》就是世界上第一部用RAD公司最新数字3D摄影机EPIC进行拍摄的影片,5K的分辨率每秒128帧的画面,效果十分令人震撼。因此,超级英雄电影某种程度上也成了电影技术最适合的试验田,对于画面的高要求反过来也促进了技术本身的发展。

尽管每一部超级英雄电影在类型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但也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很多电影会在保留基本类型叙事的基础上做出一些倾向,比如在超级英雄叙事基础上往喜剧片方向发展的《银河护卫队》(2014)、《死侍》(2016)、《雷霆沙赞!》(2019),以及在叙事上更为复杂、牵扯到更多政治元素的诺兰导演的《蝙蝠侠》系列,还有更偏向文艺风格、书写人性黑暗的《守望者》(2009)等,后两者因为导演意图展现得更为明显和复杂,使得这样的超级英雄电影甚至具备了“作者电影”的风格特征。

二、美国超级英雄电影的叙事特征

超级英雄电影在自身类型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演化出了风格鲜明的叙事特征:

第一,在人物设定方面。和其他很多类型电影不同,此类电影最突出的重点首先是人物风格和形象的塑造,因此人物的亮相非常重要。比如超人的蓝色紧身服、红色披风和靴子,以及胸前醒目的“S”标志;蝙蝠侠的黑色披风和蝙蝠面具;蜘蛛侠的网格纹紧身服;钢铁侠的高科技战甲以及美国队长的盾牌等。这些超级英雄的特征服饰不仅仅是一种辨认身份的标识,更是一种可以完全脱离叙事体系的人物符号,这也是为什么同一个超级英雄的故事可以经历几代人的不断翻拍,因为在此类电影中真正赋予角色灵魂的并不是演员本身,而是这些服饰元素所组合成的符号意义。所以无论扮演超级英雄的演员容貌差异多么大,只要穿上了角色标志性的服装,就可以“立刻”成为这个角色并且很快被观众所接受。同时,超级英雄一般都有着“双重身份”,脱下战袍的他们,和所有平常人一样,毫不起眼,隐没在了人群之中。这样的设置一方面能让观众更有代入感,延续好莱坞自始至终特有的“美国梦”的缔造,暗示每个人都有成为“英雄”的可能;另一方面则使得情节更具备“情节剧”(melodrama)的张力,制造出这些超级英雄在爱情、家庭方面的矛盾和纠葛。

第二,在故事设定方面。首先,此类电影的故事背景并不是完全架空的,甚至会选择一些标志性的历史事件直接作为重要的背景架构,比如《神奇女侠》的一战背景,《美国队长》的二战背景,《守望者》的冷战背景等。而将超级英雄放置在这些战争背景中,一方面营造了叙事的真实效果,另一方面,则不需要花太多笔墨去介绍背景,将更多叙事空间留给了更重要的、更吸引人眼球的情节。其次,有非常多的超级英雄电影都会加入“时空穿梭”的设定,使得故事可以在更多时间地点展开,增加了背景元素的丰富性,也使得很多此类电影有一种“后现代”的拼贴色彩。

第三,在叙事模式方面。正义与邪恶的二元对立以及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结局走向基本是此类电影的标配,清晰简单的叙事结构有利于直接传达这样的价值取向,因此大部分超级英雄电影都符合铺垫、激化、高潮和解决的线性叙事流程。在这类电影中,“冲突”或“矛盾”是最为重要的叙事内核,所有的戏剧张力都包含在两种鲜明的价值观对立中:拯救世界或是毁灭世界。超级英雄们代表的是普罗大众的正义,而很多电影中的反派都被设置成精英阶层和权力掌控者,从而也制造了某种程度上的“阶级冲突”。然而,诺兰的《蝙蝠侠:黑暗骑士》作为一部比较特殊的超级英雄电影则质疑和反思了这种纯粹的对立和冲突。它没有单纯地表达正义和邪恶,而是去思考正义与邪恶的内在逻辑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出身精英阶层的蝙蝠侠和出身贫民的反派小丑之间不仅仅是正邪对立,更是一面两体的关系,光明和黑暗相互存在。诺兰以更为复杂的人物和情节设置解构了正邪的二元对立叙事逻辑。

三、美国超级英雄电影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

电影一直是意识形态传输的有力工具,而超级英雄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电影类型,虽然发展时间已有几十年,但放眼全球,却只有美国好莱坞在持续输出。好莱坞一直被认为是美国意识形态的宣传中心,它帮助美国政府传播美国主流社会的价值观。正如让·鲍德里亚所言,美国既不是梦也不是现实,它是一种超真实。超真实是因为这是一个乌托邦,而且是一个从一开始就被认为是已经实现了的乌托邦。无论是迪士尼乐园,还是超级英雄世界,好莱坞所塑造的正是这样一种介于梦与真实之间的超真实,电影在这样的一种乌托邦幻觉中传递着美国普世思想和文化霸权主义,如救世主义、个人英雄主义、美国中心主义等。

在超级英雄电影中,很多主角都出身普通,只是在某种偶然的机遇下才成为超能力者,比如性格内敛、样貌普通的大学生彼得·帕克,在被蜘蛛咬后获得一系列的超能力,从而成为“蜘蛛侠”。一个平凡人在某种巧合下成为英雄的剧情设计,激励着看电影的每一个观众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国梦”。而同时,几乎每一个超级英雄都经历了家庭的破碎,孤身一人或者是在养父母家长大;但他们也都拥有一个父亲般的长者为他们指引人生道路,比如蝙蝠侠家中的老管家阿尔弗雷德,以及超人的养父。正如刘康所言,“道德父亲”的形象“起着拉康学说里父之名和父之法,正是父亲的戒令,成为超级英雄头上的紧箍咒,促使超级英雄只能将自己的超能力用于服务大众”。而每一次危险来临或者反派入侵时,这些超级英雄基本都是“孤胆行动”,脱离于法制系统单独进攻,以一己之力击败反派、拯救世界,衬托出了法制与警察的“无能”,也满足了美国价值观中的“个人英雄主义”。

另一方面,无论是漫威的“复仇者联盟”,还是DC的“正义联盟”,其中都有一位没有超能力却坐拥千万家财的“超级英雄”,即“钢铁侠”和“蝙蝠侠”。他们通过自己的经济实力拥有了大量高科技武器,以与反派的超级力量匹敌。而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资本和阶级优势,使得他们掌握了团队中的话语权和主动权,甚至能以强大的人脉力量凌驾于法制之上,某种程度上暗示了美国意识形态中资本与法制的暧昧关系。

四、结语

美国超级英雄电影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特定的类型风格,并表现出了明显的视觉符号特征和叙事特点。超级英雄电影类型虽然在努力突破创新,但在某些方面却仍然无法逃脱意识形态的窠臼。中国类型电影的发展可以辩证地借鉴美国类型电影模式上的经验,结合自己本土的国情和文化内涵,打造属于中国的超级英雄电影。

猜你喜欢

蝙蝠侠漫威漫画
《新蝙蝠侠》谁在囚笼之中
《新蝙蝠侠》一次失败的重启
漫威“开山之作”卖了240万美元
漫威电影宇宙编年史——中篇
最大规模的蝙蝠侠纪念品收藏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美国队长3] 漫威的胜利
搞懂这些你才能看懂漫威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