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绿色建筑发展制约因素及推广策略

2021-11-27姚汉臣周园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1年6期
关键词:强制性制约政策

姚汉臣 周园

1.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及推广现状

绿色建筑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当中,被阐述为建筑全寿命周期当中,最大限度节约资源,比如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从而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使用空间,实现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存。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快,已形成了目标导向清晰、配套政策落地、技术标准健全、管理体系完善的良好发展态势。但对于绿色建筑,仍存在很多误区。比如说,很多人认为绿色建筑就是“建筑绿化”,过度关注“绿化”,希望通过增加绿化率,改善及美化建筑区域环境。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绿色建筑是为了满足人们对更好居住环境的需求,通过绿色科技减少建筑能耗,最大限度节约能源,从而节约成本[1]。

2.绿色建筑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本文结合当前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从政策、技术和市场三方面分析绿色建筑发展制约因素。

2.1 调查目的

为了切实了解当前绿色建筑发展的制约因素情况,本文以某市绿色建筑发展为例展开问卷调研,以期通过调研结果,更清晰、直接地评价绿色建筑发展效果,为今后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推广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2.2 问卷方法

本次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72份,有效回收率为94.4%。问卷调查人群主要为建筑行业相关人员,包括:建筑施工人员、设计人员、监理人员、科研人员等。在问卷设置当中,主要对该市绿色建筑发展制约因素的制约程度进行分级评价,可分为影响最大(5 分)、影响相对较大(4 分)、影响一般(3 分)、影响不太大(2 分)、影响很小(1 分)。在本次调查,回收问卷当中,173 份认为政策制约因素最大,107 份认为技术制约因素最大,89 份认为市场制约因素最大,53 份认为经济制约因素最大,剩余50 份认为管理制约因素最大。

基于篇幅限制,本文主要针对本调查报告排名前三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即行业政策、技术、市场三方面进行评价。具体制约因素如下:

(1)政策方面。①法律法规不健全(4 分);②激励措施未覆盖所有相关者(5 分);③绿色建筑信贷政策支持不足(3 分);④缺少有效政策引导(3分);⑤既有财政补贴、激励政策不足(5分);⑥激励措施单一(5 分);⑦政策推广强制性不够(2 分)。在政策方面,共有7 项问卷调查问题,其中多数人认为②、⑤、⑥对绿色建筑发展影响最大。

(2)技术方面。①绿色建筑相关技术人才紧缺(3 分);②绿色建筑先进技术和经验不足(3 分);③绿色建筑难度大、效率低、精度高(2 分);④绿色建筑施工、运营技术水平低下(5 分);⑤绿色建筑配套技术不健全(3 分);⑥绿色建筑相关标准体系强制性标准少(5分);⑦绿色建筑技术交流不足(2 分);⑧绿色建筑专业技术培训不够(2 分)。在技术方面,共有8 项问卷调查问题,其中多数人认为④、⑥影响较大。

(3)市场方面。①民众绿色建筑开发认识不足(5 分);②开发商意识不强(4 分);③消费者购买力度不足(5分);④绿色建筑配套设施不健全(3分);⑤市场环境有序性较差(2 分);⑥绿色建筑产业链不完善(3 分);⑦绿色建筑标杆企业带头作用不强(3分);⑧绿色建材研发投入少(3 分)。在市场方面,共有8 项问卷调查问题,其中多数人认为①、③影响较大。

3.绿色建筑发展及推广存在的问题

3.1 政策方面

(1)财政补贴政策力度有待提升。目前,很多地区及省市都下发了建筑节能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对于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项目明确了奖补标准,但在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当中仍存在补贴力度不足现象。这与绿色建筑发展需求存在很大差别。

(2)政策红利惠及面及激励政策不足。在绿色建筑发展当中,市场主体是企业,绿色建筑项目的设计、施工、后期维修都需要企业来完成。同时,绿色建筑材料、技术、设备等研发、加工、制备同样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企业是推动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由于我国绿色建筑研究起步晚,市场发展体系还不成熟,在发展中仍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挑战,尤其是绿色技术创新方面,究其根本在于缺少相应的绿色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持和激励政策,这些因素若不解决,将成为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一大阻碍。

3.2 技术方面

(1)施工、运维技术水平偏低。目前,我国一些城市绿色建筑发展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行业素质参差不齐、技术实力整体偏低、技术创新和研发力度有待提升等。尤其是在绿色建筑施工和运维技术方面,普遍存在管理水平低、技术不成熟等问题,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将严重制约绿色建筑发展。

(2)绿色建筑相关标准体系强制性标准少。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存在很大差异,强制性标准具有法律意义,是必须执行的标准。只有强有力的强制性标准,才能推进绿色建筑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但现在关于绿色建筑相关标准体系强制性标准仍很少。

3.3 市场方面

对于绿色建筑,不仅建设单位认识不足,普通消费者也存在很大认知误区,这也是影响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直接原因。首先,人们对于绿色建筑知之甚少,很多人认为小区绿化率高就是“绿色建筑”,或者认为,绿色建筑就是造价很高的建筑。在绿化与房价当中,人们往往更看重价格,多数人宁愿选择低房价的普通住宅,而忽视了绿色建筑所带来的舒适性、节约使用成本等。当消费者购买力不足,势必阻碍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因此,想要解决这一难题,推进绿色建筑经济持续发展,必须做好宣传工作,让人民群众真正认识到绿色建筑的优点,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绿色消费的观念,扩大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

4.绿色建筑发展及推广策略

4.1 完善政策法规,加强法制建设

绿色建筑具有全寿命周期的特性,不同时期需要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构建一个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首先,政府部门在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当中应当积极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引导绿色建筑经济发展迈入一个健康的轨道。积极完善绿色建筑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法律的强制性作用,有效约束建筑企业的行为,真正发挥绿色建筑的节能减排作用。其次,通过税收优惠政策、财政补贴政策、信贷优惠政策等加大政策制度力度,提高绿色建筑投资者的积极性,推进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同时,在绿色建筑申请、审批等程序当中,尽可能简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推进绿色建筑事业可持续发展。

4.2 加大激励政策,建立长效机制

针对激励政策、措施单一的问题,应实现激励政策多元化发展。在制定绿色建筑经济激励策略时,必须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各项激励规则,并积极落实到位。不同政策引导作用会对不同产业发展带来积极的带动作用。通过多样化激励政策,可以极大鼓励绿色建筑项目所有参与方。同时,应在现有补贴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等级、不同标识类型给予不同的财政补贴力度。并立足于“以奖代补”的经济激励措施,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专项补贴、多元化税收政策、能源价格合理定价、贷款优惠政策等策略,有效提升企业积极性,从而形成一个长效激励机制,有效推进我国绿色建筑事业可持续发展。

4.3 提高技术水平,降低建筑成本

绿色建筑发展应遵循因地制宜,走本土化发展的道路。为此,要采用适宜的技术发展本土绿色建筑事业。例如,合理利用地貌形态差异特点、太阳能资源、风力能源等,积极研发适宜本地区的绿色建筑技术,发展本地特色建筑事业。通过节能、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降低绿色建筑成本,提高绿色建筑经济性和适用性。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绿色建筑推广成效,必须完善绿色建筑相关技术标准,制定强制性标准,细化分解技术标准,提高技术标准各项条款的可操作性。

4.4 做好市场宣传,提高市场认可度

(1)正确认识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并非昂贵的建筑,不能将绿色建筑等同于高科技建筑,或者超低能耗建筑,要通过科学报道等方式,让人们理解什么是绿色建筑。据相关研究表明,相比普通建筑,绿色建筑的成本并没有提升,主要原因在于绿色建筑采用了可循环、可再生材料。

(2)提高消费者购买积极性。绿色建筑能否打开市场,关键在于消费者,若消费者不接受,那么绿色建筑再好,也很难实现规模化、大量化发展。只有消费者高度认可绿色建筑,才能为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为此,在市场宣传当中,必须做好消费者调查,找出需求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工作。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绿色建筑发展涉及经济文化、地域环境等多种因素,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绿色建筑发展受到的制约因素较多,比如政策、市场、技术、经济等,每一种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只有深入了解绿色建筑发展制约因素,才能找出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更好地推进我国绿色建筑事业发展。

猜你喜欢

强制性制约政策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临安市五措并举破解土地要素制约
我国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
村民自治的制约因素分析
健康卡推进受多方制约
我国将实施新版强制性产品认证规则
首批强制性气象国家标准发布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