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土保持工作中水土流失的防治策略

2021-11-27

中国科技纵横 2021年2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发展

(河南大河水利工程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0)

在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水土保持是一项重要工作,由于土壤、水分是满足植物生长需求的关键,这就要科学控制水土流失,这样既能够调节气候,也能够美化景观,有效减缓了生态环境退化问题。然而,根据现阶段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现状来看,水流流失问题比较严重,若未能进行有效控制,将直接威胁国家生态安全,进行水土防治时,需要借助于植物措施,若相关地区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也要合理采用工程措施,打造全民参与水土保持环境,保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1.水土流失的特点

1.1 范围广

我国土地辽阔,在地形方面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根据我国水土流失现状来看,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涉及范围比较广,在空间上具有程度不一的特征。在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地发展下,一些受到了特殊自然地理,又或者是经济条件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了我国七大流域以及内陆河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

1.2 侵蚀类型多样化

我国土地类型比较多样化,在我国相关地区中,风蚀、水蚀、泥石流以及重力侵蚀等现象比较常见,这样就会导致水土流失,尤其在黄河流域,黄土高原的水是问题比较严重。根据相关统计可知[1],每年进入黄河的泥沙量能够达到16亿吨。

1.3 人为因素加快水土流失

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下,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也越来越大,不少区也加大了工矿开发力度,这样就会对原始的地貌以及植被造成破坏,不仅产生大量废土弃渣,还会对原有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随着水土保持能力逐渐减弱,再加上重开发轻保护思想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

2.水土流失的危害

2.1 恶化水质

在水土流失不断加剧下,水体中往往含有着大量的泥沙,在雨水的大面积冲刷下,地表中的农药、化肥以及有害物质等往往会与水共同进入水体,从而影响水体自身净化效果,同时,也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一旦水质恶化,既影响了人们饮用水安全,也会造成不可逆后果。

2.2 破坏土壤结构

在水土流失的影响下,耕地表土会变薄,蓄水能力会下降,肥力也会下降,甚至会出现土地沙漠化,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也会对人们日常生活带来负面影响,无法快速实现脱贫的愿望。在现阶段实际现状来看,我国水土流失问题依然在不断发展,土地沙化以及退化问题依然普遍存在,这样就会导致土壤结构遭到破坏。

3.水土保持功能概述

对于水土保持功能而言,主要指的是在某一区域内,借助于水土保持设施充分发挥相应的作业,既可以在水土资源保护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也能够在防灾减灾、经济发展以及改善生态等方面的发挥正面效应,经过水土保持设施的合理应用,在某一区域内,不管是水土流失的防治,还是水土资源的维护,均可以获得显著改善,同时,土地生产力等能够得到改善,其基础功能比较多样化,经济功能也具有一定优势。在现阶段来看,根据生态保护以及建设现状来看分析,水土保持的基础功能主要体现在几方面:(1)涵养水源。在水土保持中,可以对径流进行保护,对水质进行改善;(2)防风固沙。在水土保持下,相关设置可以减小风速,进一步控制沙地风蚀,对土地沙化具有控制效果;(3)土壤保持。在水土保持的开展下,土壤资源可以得到有效保护,土地的生产力能够得到提升,进而提升农产品生产量;(4)蓄水保水。经过水土保持的开展,相关设施能够对降水、地表径流等进行充分储存,改善了土壤的含水量;(5)农田防护。通过水土保持,不管是平原,又或者是绿洲农业区,相关设置可以对农田小气候进行改善,控制风沙,减少干旱等,大大减少了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6)水质维护。在水土保持下,面源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水质功能得到了保障;(7)生态维护。在森林、草原以及湿地等方面,相关设置可以发挥生态系统调节作用,促进生态发展;(8)防灾减灾。经过水土保持,相关设施可以减轻山洪、泥石流以及滑坡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山地灾害造成人员伤亡;(9)拦沙减沙。在相关设置的应用下,进入江、河、湖、库的泥沙能够得到有效减少,控制水土流失;(10)人居环境维护。在水土保持下,相关设施既可以维护经济发展,也能够对周边环境进行保护。

4.水土保持工作中水土流失的防治方法

4.1 加大自然恢复工程

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时,往往需要将人工修复作为首要方式,其次才是依靠自然恢复力量,这样不仅会花费较多的资金,也无法在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所以,在水土流失防治方面,应该以自然恢复为主,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分析地形结构,掌握水土流失的严重性,进而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将相关人工修复手段和生态自然修复手段进行有效地结合,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实现水土保持目标。虽然,自然恢复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年限相对较长,不过,未来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都比较贴于预期目标。对于自然恢复工程来说,可以建设基本农田,退耕还林还草,又或者是对林草种植面积进行增加,对草场植被进行改善,科学的放牧,全面保护草场,大力复垦,从而推进生态恢复进程[2]。

4.2 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所有人的水土流失防治意识

对于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来说,需要社会群众的积极参与。由于水土保持系统具有综合性,所以,相关领导也需要对该项工作给予高度关注,积极调动广大干部和群众加入水土保持,对其进行相关信息的普及,结合最新技术对新水土保持法进行宣传,可借助于多媒体,又或者是网络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尤其要对农田科学种植方法进行大力推广,鼓励农民使用有机化肥,又或者是高效农药,确保种植行为规范化开展。同时,针对广大群众,也需要强化他们的水土保持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营造良好的氛围,对基层群众关心和支持,尤其在技术上可以给予相应指导,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从而预防水土流失。

4.3 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在水土流失防治方面,如果重视建设,疏于治理,重视开发,疏于保护,这样都会加剧水土流失[3]。所以,对水土流失进行防治的过程中,需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尤其要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进行全面教育,还需要将开发与保护进行有机结合,全面执行相关土地制度以及政策,对建设用地进行严格审批,确保规范化用地,相关人工措施也要合理地配置,结合自然恢复措施以及农业措施等,让我国农业能够朝着现代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在根本上提升生产效率,这样也能够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减少水土流失,使得人口环境以及资源能够实现和谐发展目标。在未来的规划中,针对水土流失可能出现的区域,也需要采取有力的预防措施,尤其要加大植被覆盖力度,使得相关区域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轻度水土流失问题能够进行自我恢复。

5.结语

为了能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这样既能够保证水土,又能够改善生态环境,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有目共睹。水土流失进行防治时,需要将生态改善,充分地结合经济发展,广大群众应该积极参与其中,尤其是广大干部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着重关注水土流失问题,在根本上将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同时,推进将治理和保护密切结合,从而科学高效地推进水土流失防治工作。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生态发展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生态养生”娱晚年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水土保持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