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现状与启示

2021-11-26李芹

魅力中国 2021年22期
关键词:名村村镇古村落

李芹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一、引言

由于山东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所以它拥有着比其他省份更加悠久的历史和更加灿烂的文化。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时期,在历史文化名村镇的规划、保护和发展等方面要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做好开发与保护的实践工作,有技术、有机制、有规范,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这样一来,才能使得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和历史的历史文化名村镇保护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搞“一刀切”,不破坏历史文化信息,让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和财富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关于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建筑遗产保护、遗产保护规划、遗产保护与发展政策措施等方面。再者,国外学者关于历史文化村镇的研究范围比较广泛,最早源自于建筑学、历史学和艺术学。后来形成了交叉学科,涵盖了地理学、生态学以及民族学等学科,构成了跨学科的领域范畴和研究领域。同时,在研究方法和技术方面,学者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以及比较分析法等,案例+跨学科、多维度梳理与分析。

关于我国历史文化名村镇的研究也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重点研究内容,如历史文化名村镇形成演变进程、特征价值研究以及保护与发展研究。于国外类似,我国学者对于历史文化名村镇的研究也首先体现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建筑领域上,包括聚落环境、乡土建筑、民居修缮再利用等研究方向和着手点。但研究大多以具体村落为案例进行分析,如对漆桥村、郴州坳上、朱家峪、浏河镇、李庄镇、关古镇等历史文化村镇进行的不同视角的研究。

综上所述,由于历史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又因为各自所选取的案例、研究方法和内容等不完全一致,以至于研究成果理论上概括不足、梳理提炼不够,未形成经验样板。有鉴于此,本文用系统的观点,加以综合评价,历史文化名村镇保护发展历程与实践做法,形成对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发展。

三、国内外历史文化保护发展历程

(一)国外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历程

国外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也形成了自己的历程和阶段特征。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保护文物、保护建筑物,到保护历史文化城镇和古村落等几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研究重点。

定位在欧洲,早在15 世纪,欧洲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保护对象分类繁多,保护重点从起初的文物建筑的单体保护到文物建筑群体的研究,到逐步向住宅建筑、乡土建筑、工业建筑、城镇肌理和人居环境转移。再者就是保护理念发生变化,开始注重民族价值、道德伦理价值、艺术美学价值和普遍性价值。20 世纪中期以后,则以保护历史性城镇和部分古村落遗产为主。197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提出将一些具有显著自然与文化价值及真实性的文物、建筑群、遗址、自然区域、动植物生存区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名录。1975 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关于保护历史小城镇的决议》。20 世纪末,国际古遗址理事会通过了《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宪章》,提出乡土建筑、建筑群和村落的保护应该尊重文化价值和传统特色,而乡土性的保护则要通过保留典型的建筑群和村落来体现。伴随着这一系列文件公约的出台,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取得了较好的保护成果——诸如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纷纷成立了保护协会、筹集保护资金等措施进行历史文化城镇以及古村落的保护工作。潜移默化中,历史文化城镇和古村落的保护逐步成为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历史文化村落研究和保护实践发展进程

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我国的历史文化研究开始较晚。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始于对文物和遗址的保护,保护的对象经历了一个由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化村镇的发展过程。

我国历史文化村落研究和保护实践发展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 世纪80 年代,“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概念被首次提出。概念提出,政策颁布实施后,江苏、浙江等省份首先开始了古村镇的保护工作,周庄、南浔、西糖、乌镇等江南古镇成为成功的典范。20 世纪90 年代,这一时期地方政府将辖区内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村落进行命名和保护,并且相继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 世纪至今,2000 年“皖南古村落”成功获批世界文化遗产;2002 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明确提出历史文化村镇需要进行保护;2003 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第一批10 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2 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自此我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制度基本建立。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已经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2007 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颁布实施,意味着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开始步入法制化轨道。截止到2020 年,住建部和文物局陆续公布了7 批的中国历史名村镇。《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进行更新并自2020 年3 月起实施,强调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的规定。

四、对历史文化名村镇保护与发展的启示

至今为止,中国申遗已经进行了30 余年。陈列、沉睡在广阔大地上的文化遗产要一边修缮保护,一边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活起来并且渗透、融入到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中,才能发挥它文化传承的作用。如果历史文化不能被人们欣赏,就不能说这是有贡献的世界文化遗产。与世界同步,山东省历史文化名村镇的规划与保护势在必行。这需要按照乡村振兴总体要求,把握人文要素和科技要素,保护与开放协同,发展历史文化村镇。

把握历史文化名村镇定位及其发展方向。用Smart3d CC 建模软件记录现状,把握历史文化名村镇的历史发展脉络、明确其现存问题、挖掘其历史文化资源。运用综合分析法以及“人-地-产”耦合机理,围绕乡村振兴“五大振兴”,按照乡村振兴总要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保证多样性。山东省东中西部区位不同,资源禀赋不同,村镇发展周边环境不同,在各种不同的状态下,根据测量、调研所得数据,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得到新时代历史文化名村镇差异化复兴的创新路径及山东样板模式。针对不同类型的历史文化村镇,深入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划定乡村历史文化保护线,提出差异化复兴路径

技术先行辅以宣传。VR 虚拟现实技术、AR 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让乡愁记忆更加鲜活,再加大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展示力度,通过文创周边、纪录片、动漫创意大奖赛等年轻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扩大文化传承的辐射范围。

五、研究展望

基于此,在历史文化名村镇保护与传承方面的研究,可以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持续探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理论的运用,加深对相关理念的认识,为历史文化名村的开发利用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引;在具体研究中进一步加深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关系的认识,推动相关研究的深入;深入探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镇的开发利用,总结其模式和路径,发现其现存问题,推进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研究;通过历史文化名村镇差异化复兴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历史文化村镇文化获得活化传承的机制与渠道,从而有效地传承与保护村镇历史文化,同时也可以为地方政府提供文化产业开发实践指导的方案与对策。

猜你喜欢

名村村镇古村落
村镇污水治理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云南拟新增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化街区
全国村镇银行综合业务发展榜单
山西8个村镇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陈承宝长
培中古村落文化
良户 呼吸着的古村落
五十都 古道上的古村落
第三届“云南十大刺绣名村”获奖名单
榆林村镇的地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