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杂食主义视域下舞蹈艺术的跨界与传播

2021-11-26王福平西北师范大学

艺术家 2021年7期
关键词:跨界舞蹈融合

□王福平 西北师范大学

一、文化杂食主义的产生

21 世纪,皮特森(A.Peterson)根据美国1982 年和1992 年有关公众艺术参与的全国调查数据报告发现,当今社会欣赏高雅文化人群比欣赏其他文化人群更倾向“杂食品味”,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倾向更加明显。他将这一现象概括为“文化杂食主义(Cultural Omnivore)的兴起”。皮特森立足于当代社会的大背景反思布尔迪厄的理论,并认为,在当今社会,布尔迪厄式的文化消费与社会分层的同源关系发生了转变,人们的审美理念正在日渐变得多元化。在文化杂食主义视角下,当今的舞蹈艺术随着时代的潮流,也开始融合各种文化因素,进行与其他艺术的跨界融合与文化传播。

自远古时期以来,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文明、文化。如自然界一样,人类文化的发展也存在生态问题。在历时性的岁月长河中,文化的差异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在共时性的无限空间中,文化差异对后世文化产生了直接而现实的碰撞和融合。历时文化积淀和共时文化成就形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文化生态系统,造就了一个多文明、多文化的世界。

因此,寻求不同文化和谐相处、平衡发展成为当今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及教育家的理想。就舞蹈艺术而言,现代舞蹈编创家、评论家等不仅注重融合各种文化艺术为“我”所用,也越来越重视舞蹈艺术跨种族、跨文化、跨国界的融合、创作与传承。

二、当代舞蹈的杂食化与现代化特征

中国当代舞蹈,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三足鼎立到现在的百花齐放,早已与古代有了天壤之别。中国古代舞蹈艺术从西周的第一次高潮,汉代的第二次高潮,到唐代达到顶峰后逐渐没落至宋代融入戏曲,再到近现代发展的断裂,使得中国古代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延续受到重重困难。但即便如此,伴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历经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当代舞蹈在历史的长河中仍旧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一)杂食化——走向网络自媒体新时代

在“文化杂食主义”视域下,虽然文化艺术活动的参与度因人而异,但是都能成为文化消费者。“自媒体”——即“互联网+”与文化艺术密切结合下产生了新的行业平台。快手、抖音、微信、哔哩哔哩等平台的“网红”“主播”“UP 主”“舞蹈工作室”等,拥有一大批粉丝,对相当一部分人有着强大的引导力。正是这些“自媒体”对舞蹈艺术的传播与推广,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舞蹈艺术的门槛,使得普通民众也能更深刻地了解舞蹈艺术。

在杂食化内容建构中,舞蹈艺术经自媒体的推广,其高高在上、令人望而却步的印象得以改善。以抖音App 为例,在舞蹈小视频的开发上,一些歌舞团演员和艺术学校学生合作,开发了一些既简单易学又优美好看的舞蹈动作,大大降低了舞蹈学习的准入门槛,拉近了舞蹈与大众的距离,提升了大众特别是年轻人对舞蹈艺术的参与度和认知度。因此,舞蹈艺术的推广与自媒体的结合是这个时代的必然选择。

(二)现代化——多元文化认同与创作生态多样

“现代主义之父”波德莱尔在《现代生活的画家》一书中指出:“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1]”现代性问题成为知识、文艺界在学术上的一个新的关注焦点[2]。当今中国正处于全球化语境下的社会转型期,中国文化的“现代性”正在被构建。

现代性因素的介入,使得中西方舞蹈在20 世纪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其影响甚至延续到21 世纪。在当今全球化和多元化的语境中,中国舞蹈在本土历史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孕育和冲击下,不能“全盘西化”更不能“全盘否定”,要注重多元文化的身份认同。例如,在“舞动无界”当代舞蹈创作研究中,王玫编导的作品《天凉好个秋》成为西方艺术家关注的焦点。这部作品中没有传统的舞蹈表现、舞蹈语言甚至舞蹈结构,这种对传统的“解构”体现了《天凉好个秋》不仅是一部中国舞蹈作品,更是“现代性”的代表。这种“现代性”不仅没有国家象征的标签,也没有西方象征的嫁接;不仅建立了从中国到西方的桥梁,也建立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桥梁。

三、文化杂食视域下舞蹈创作的跨界融合

无论自先秦以来,还是自古希腊时期以来,舞蹈艺术一直属于贵族艺术和精英教育,人们缺少对舞蹈艺术的了解,从而导致舞蹈一直作为小众艺术发展、传承。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教育也得到了普及。从“文化普遍主义”的角度来看,大多数人不再拒绝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而是尝试接受新兴的文化艺术,以此来陶冶情操、丰富生活。因此,舞蹈艺术要想在文化产业日新月异的当下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开始寻求新的表现方法,探索艺术本体之间的相通性,于是“跨界”就成了当今舞蹈艺术的新热潮。

(一)何为“跨界”

何为“跨界”?“跨”指的是将原有的状况转换到另一个状况中。“跨界”两种甚至多种艺术,进而产生焕然一新的艺术形式,增强作品的语言力量。“跨界”不仅是形式的跨越,更是观念的颠覆,其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诉求。

最初的“跨界”概念产生于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其指的是不同领域的合作与交互。而在21 世纪的今天,对艺术领域的渗透、跨界与合作,使得艺术的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新境界。纵观当今“先锋性”的艺术作品可以发现,跨界融合现象越来越多地在舞蹈创作中出现。艺术家和艺术类分别处于平行状态,即多媒体同构,如舞蹈和装置艺术、舞蹈和视频、舞蹈和环境艺术、舞蹈和现场音乐。

(二)为何“跨界”

“跨界”艺术是跨领域、跨学科甚至是跨文化的新成果,不同媒介的跨界融合,使舞蹈有了新的活力并焕发出生机。通过融合影视、雕塑、科技、话剧、戏曲和文学等,舞蹈广泛吸收其他艺术元素,在不同的艺术领域中穿梭自如,实现多种艺术种类的跨界。“跨界”使舞蹈艺术呈现出融合性与多样性、实验性与探索性、时代性与创新性和个体化与抽象化的新特点,使舞蹈艺术更具开放包容、形式多样、聚焦人性和情感真挚的新优势。

为何“跨界”?“跨界”使当今舞蹈艺术有了新的活力,不仅达到了1+1>2 的形式突破,还增加了舞蹈作品表达的深度和广度。“跨界”博采众长,应用多种艺术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观众的积极性,促进“内模仿”,在与时俱进中激发新的创造力,给舞蹈艺术带来新优势。“跨界”是各艺术形式相互借鉴、纵横交错的过程,就如同无数条线在延展时与其他艺术相互交错,产生新的焦点,同时延展出新方向。这虽是一个冗杂的过程,却也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过程。

(三)如何“跨界”

当今世界范围内呈现出思想文化交流、交锋、交融的新态势,以及经济条件下思想观念多样、多元、多变的新特点,“跨界”一词越来越受到关注。那么,舞蹈跨界创作的首要问题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跨界”艺术真正的存在价值与意义?我们在接纳“跨界”的同时,又有所疑惑,究竟该如何“跨界”?基于以上问题,笔者将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即厘清“跨”的功效、关注“界”的尺度、把握“跨”与“界”的互动关系。

如何“跨界”?关于“跨界”我们要先了解“跨”的功效,“跨”的存在是为了产生比单一模式更好的艺术效果。“跨”是主动的“跨”,还是被动的“跨”,都受到“指导”。虽然“跨界”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窗,但也吹来了刺骨寒风。有些为“跨”而“跨”喧宾夺主、图有其形。“跨”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两点。第一,“跨”应该激发出创作者更大的创作力,扩展舞蹈艺术的创作方式,引领舞蹈进行全新的探索;第二,“跨”要反映作品的内容与实质,增强舞蹈表现力。例如,默斯·坎宁汉受《易经》影响建立的“机遇编舞法”在作品《V 变奏》通过主动地“跨”,引入声光电元素,与日常生活产生了联系,反映了作品的内容与实质,让舞蹈带来全新的体验。

在把握好“跨”的功效后,关注“界”的尺度也尤其重要。因为“界”的尺度更像是一个哲学命题,“界”不仅具有理性思辨能力,还关系到艺术家对于“度”的把控。只有把握住根本,才能更好发挥“跨界”优势,才能避免陷入空心化、形式化中。例如,传记《我的视觉日记》长居畅销书榜单,是因其作者是一名“通晓”摄影、设计、装置、电影、写作、雕塑、行为艺术的全能型人才,其出版的读物便是写作与摄影的“跨界”创造。

最后,还要把握好“跨”与“界”之间的互动关系。“跨界”不是轻易的融合和汇聚,其还肩负着文化价值、文化使命,随意的“跨”,只可称为“杂”,无法成为上乘之作。因此,唯有把握“跨”的功效和“界”的尺度,厘清“跨”与“界”的互动关系,让各类艺术门类从一元走向融合,吸取各个领域的特点和精华,提升作品的“饱和度”,才能真正走进“跨界”的殿堂。

四、舞蹈传播途径的转型提质

近年来,我国舞蹈艺术作品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作品创作呈现井喷之势,各种题材类型不断涌现,整体结构开始全盘优化。在经历“引进”“模仿”外来模式的阶段后,舞蹈艺术家清醒地意识到:在原创能力上下功夫,推出能体现传统文化内涵又能折射当代现实生活,并将各艺术门类融合的舞蹈作品,刻不容缓。

(一)守正、创新、融合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舞蹈作品创新首先要认识自身定位,找准发展方向。近年来,舞蹈项目“跨艺·舞动无界”一直备受关注——2009 年,北京舞蹈学院与米德赛克斯大学合作的“舞动无界”以“无界”为核心,包括不同文化背景的“无界”、创作与研究之间的“无界”,以及跨领域合作的“无界”等。迄今为止,“跨艺·舞动无界”分别在北京、台北、伦敦等地举行了数届,成功囊括了西方的抽象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的综合体,对舞蹈创作有着深远的意义。

未来,舞蹈艺术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舞蹈艺术恰恰需要“守正立异”,既不能“乱花渐欲迷人眼”,也不能墨守成规、不思进取。舞蹈作为一种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艺术形式,在发展定位上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舞蹈艺术要基于自身优势和长期积淀的资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从“风格至上”走向“表意优先”。另一方面,坚持融合发展,树立“多元一体”的意识,力争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时代精品。

(二)语态、形态、样态

舞蹈、舞剧的创作,既要有模式的“升级再造”,又要有新模式的“推陈出新”;既要擅长观察社会热点,探索舞蹈表达与观众共鸣的平衡点,又要适应传媒格局,舆论生态及受众需求的变化。

首先,要注重创新语态,打造更适合传播的网络舞蹈。长久以来,中国的舞蹈教育“主要以早期专业性及精英型舞蹈人才培养为主,这基本源于当初学习苏联教育的模式……但它只是针对少数精英人才的教育,其受众普及面较为狭窄……也使得整个社会的舞蹈鉴赏能力普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近年来,以直播、短视频、综艺等形式传播新兴小众舞蹈,如《这!就是街舞》《热血舞团》等为代表的网络综艺节目,以及抖音等通过短视频的方式降低爱好者观看、收藏、分享成本的App,呈现出一种接地气又承载着人文气息的表达,提高了大众对舞蹈文化的参与度和认知程度。

其次,要注重创新形态,打造更具有体验性、互动性的作品呈现模式。例如,小剧院在特殊的空间中以全面的、特写的、自由的风格展现所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创新传统影院的空间表达,并在一个容器般的整体空间中填充一系列作品的所有元素,如演员、舞台、道具、灯光和装置,为舞者和观众提供了自由的交流方式,使观众在无意识状态下参与到作品中,与作品融为一体。

最后,要注重创新样态,强化“舞蹈+新媒体”思维提升舞蹈互动水平。过分沉迷于审美乌托邦幻觉是可悲的,但是,一个真正健全的社会是不能没有任何审美乌托邦维度的引领的。舞蹈艺术,无论是通过舞者本身的身体姿态炫舞,还是通过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跨媒介交融,都应当而且可以自觉地承担起健全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审美乌托邦境界的创造与表达任务。

结 语

综上所述,文章从文化杂食主义的产生、当代舞蹈的杂食化与现代化特征、文化杂食视域下舞蹈创作的跨界融合等方面,探析在文化杂食主义视角下,舞蹈艺术在跨界领域的新天地,希望以上内容能对相关研究者和工作者有所启发,为促进现代舞蹈艺术的创新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跨界舞蹈融合
周鹏飞:大鹏展翅 跨界高飞
牙医跨界冬奥会裁判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学舞蹈的男孩子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融合》
舞蹈课
学霸也是人 那些跨界的大拿们①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我和这个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