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传承的瓶颈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11-26范巧珍张洁夫桂林旅游学院

艺术家 2021年7期
关键词:师资文化遗产物质

□范巧珍 张洁夫 桂林旅游学院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并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多种多样的音乐文化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底蕴和精神,是民族风俗习惯、信仰的体现,是民族历史的剪影。在现代社会,由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提倡,我国的歌曲曲风、形式和种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民族的根本不能忘,由此很多高校将传统音乐形式作为高校课程之一[1]。

作为高等人才培养的基地,高等院校应肩负起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责任。这是因为高等院校是为专业领域输送人才的重要堡垒和阵地。尤其是音乐师范院校是音乐人才教育培养的重要高校,在保护音乐类非遗中占有比较大的优势。高等师范院校应加强对文化传承方面的校园建设,营造浓厚的音乐类非遗保护氛围,大力推进音乐类非遗加入音乐主要必修课程,努力完善音乐类非遗课程的考核体系。这一系列措施在音乐类非遗保护工作中起到推进和弘扬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作用。

综观目前我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其实有很多值得传承的传统音乐,而如今却出现了缺少传承人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无疑是毁灭性的。通过对该现状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问题的成因是复杂的。例如,西北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域比较偏远,因此对音乐类非遗一直都强调开发,忽视了音乐类非遗的保护,还有甚者将音乐遗产作为“摇钱树”。现在因为生活环境的变化,很多传统音乐都是以唱片、节目、电影等形式留存下来,变成了音乐博物馆中的展览。由此也导致了音乐类非遗在传承上的滞后和不足[2]。

一、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传承中遇到瓶颈的原因分析

(一)缺少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

目前在高校音乐教学中虽然教学内容和范围较为广泛,但其内容和地方民族音乐之间并没有太紧密的联系,无法体现出地方民族音乐的独特之处。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时,对一些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重视,甚至并没有针对音乐类非遗进行系统性保护的想法,这势必造成民族非遗音乐无法实现成体系的教学。这是因为其缺乏民族音乐的理论基础,也不会具有真正的艺术性。

(二)缺少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师资力量

在高等院校进行音乐类非遗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力量的呈现是文化发展传承的核心,所以师资力量的缺乏是音乐类非遗出现传承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当下,许多教师并没有形成保护音乐类非遗的强烈意识,甚至对音乐类非遗的相关知识还不是很了解。部分高校简单地认为民间音乐的非遗保护可以通过请相关艺术家到校授课来实现,这其实并不是治本之策,虽然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高校专职教师人数的不足,但是民间艺术家数量和质量上也有诸多限制,部分民间艺术家有着较为独特的“三观”和信仰,可能与当代大学生有着较大的差异,这也不利于音乐类非遗教学内容的落地[3]。

(三)缺少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

很多高校的传承教学中,由于专业师资的缺乏,音乐类非遗的教育受到了很大的阻力。很多教师在教授音乐类非遗时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背诵和记忆,对相应的实践不是很重视,也较少开展音乐类非遗的比赛、编曲比赛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非遗音乐有很多都带着浓厚的方言,很多音乐教师和学生对其中的方言其实并不理解,所以,在教学中也不能很精准地把握其中的含义,这势必降低学生参加实践表演的积极性,无法保障非遗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最为关键的是音乐类非遗教学内容并不能仅依靠理论教学,其是需要依靠实践才能掌握的一门知识。在此背景下,许多高校会在此风气的影响下重视理论、轻视实践,这与音乐类非遗的教学特点背道而驰[4]。

(四)音乐类非遗资源纳入主干课程难

高校在进行音乐类非遗教学时,需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对课程内容的重视程度。高校学生能否顺利地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其中重要一环在于该内容是否属于专业主干课程,如果不属于,学生不会有太多的兴趣进行深入学习,这就会造成音乐类非遗资源的传承困难重重。高校的音乐专业承担了为国家输送音乐人才的重要任务,可以说先天资源较为丰富,理论上将音乐类非遗课程加入其主干课程水到渠成。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笔者发现高校即使设置了音乐类非遗课程,但课程开设的形式单一,无法形成体系。音乐类非遗内容加入主干课程流于形式,无法起到实际的效果[5]。

二、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传承中遇到瓶颈的对策

(一)将音乐类非遗资源传承与实际相结合

音乐类非遗传承同其他非遗资源一样,其中存在着许多差异性。基于此,高校需要巧妙地整合当地资源,尤其要注重地域优势的发挥及高层次人才的争夺。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可操性强的传承模式,投资建设最具区域特色的音乐类非遗资源建设项目,并要求地方高等学校的学生必须学习音乐类非遗知识。

(二)大力建设音乐类非遗资源的一流师资

作为音乐类非遗传承的重要主体,教师的作用不言而喻。在一定程度上,教师的音乐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音乐传承的效果和质量。很多高校面对音乐类非遗师资不足的问题采取聘请民间艺术家的形式加以解决,这是极具创新性的尝试,给音乐教学带来了诸多益处。但是高校需要在人才引进之前,对当地的音乐类非遗特点进行评判,争取邀请较为契合的民间艺术家加入高校人才队伍中,从而不断提升整体队伍的教学实力。

除此之外,高校应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建立完善的音乐类非遗教学体系。对于现有教师团队,高校需调动其积极性,督促教师提升个人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为非遗音乐的传承提供质量和效率保障。

(三)尽量让学生参与音乐类非遗资源实践

音乐类非遗资源项目作为音乐类非遗传承的重要实践环节,需要大学生的重视和参与。通过参与到这个项目中,学生能快速、全面地了解音乐类非遗的相关知识体系,提升自身的音乐技能和综合素质。而且学生只有更多地接触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类非遗活动,才能深层次地感受到艺术的纯粹。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福建七桥节,七桥音乐作为地方性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重大,而且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学生通过实践进行学习、感受,能够体会到非遗音乐独有的特色和美感。由此可以看出,非遗音乐的传承离不开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才能对非遗音乐有所认知,领悟音乐类非遗文化的精神和底蕴,并调动自身传承此音乐的积极性,最终达到传承非遗音乐的目的。

(四)整合本土资源开展音乐类非遗传承

基于我国音乐类非遗项目的多样性和各地域之间的差异性,因此想开设一门能够覆盖国家级非遗项目的课程并不现实。因此,在音乐类非遗传承过程中,高校需要有选择地将最具地域特色的音乐类非遗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开展特色科学课程,根据区域特点设定相关传承目标。

例如,高校可以开设湘西地区特色合唱班、苗歌、常德文科学院、常德花鼓戏等,还可以开设类似于湖北省嘉善田阁这样的学习区域。

结 语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 多年历史的国家,有56 个民族,汇聚了众多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有很多需要传承的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音乐类非遗愈来愈受到高等学校的重视。在这样的形势下,高等学校需要提升相应的师资,加强课程建设,构建发展体系,可以从地域特点、师资建设和实践活动三方面出发,提升音乐类非遗传承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传播并弘扬传统音乐文化。

猜你喜欢

师资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重庆市乡村体育师资配置现状及培养路径研究
决策权动态流转:国民政府初期华侨教育师资政策考察及当代启示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公务员培训兼职教师暨公共管理硕士(MPA)校外导师人员名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