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视角下的中国大学

2021-11-26焦煦惠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中国大学国际化办学

焦煦惠

(衡水学院, 河北 衡水 053000)

当今中国已跨入新时代,世界恰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成新的历史交汇。兼具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处理好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办好现代大学的重要条件。教育的国际视野是日益频繁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必然要求,《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 年》提出:“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教育的本土情怀追求的是在尊重“本土文化”的基础上,保持和挖掘中国教育的优势和特色,并善于有选择、有改进地吸收外来文化。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二者不可或缺、相辅相成。

一、中国大学应具备国际视野,在“引进来”和“走出去”过程中直面现实、应对挑战

早在1948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时,就明确以“推动各国在教育、科学、文化方面的合作”为宗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全面学习苏联,试行全国统一的专业教学计划,按照专业培养人才。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进入21 世纪后,国际化已然成为大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彰显大学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新时代,大学应以更宽广的国际视野,增强交流合作意识,着眼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引领学科发展前沿,多途径推动教育国际化步伐、不断提升中国大学的国际化水平。

中国大学要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全方位的创新发展,放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来进行通盘考量。“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需要更多在教育领域的交流、创新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不断增强的国际化涉及知识、学生、学者和制度的提供者。这些机遇要求学生学习和接受教育方面的改革和变化,要求教师和院校有所准备以适应这些改革和变化”“我们必须为学生应对全球化及教育国际化做好准备,因为在21 世纪全球化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如果教育不能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和要求,那么接受这种教育的孩子们将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1]中国大学办学须具有全球化的战略思维和国际性的战略眼光,善于学习和借鉴他国优秀高等教育文明成果为我所用,以开放的方式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优秀人才。

毋庸讳言,在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我国的大学面临着一系列无法回避的问题和挑战。譬如,在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的同时如何创新,如何创造出国际社会公认的“新知识”,如何应对西方文化渗透问题,如何在实现教育国际化过程中保持教育的本土化等。我国不少毕业于顶尖学府的优秀人才,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被称为“黄金一代”,可就是这些天之骄子,在发达国家雄厚的经济条件、强大的科研力量和强烈的文化诱惑下,其中很多人出国留学完成学业后都选择留在国外,使得我国教育国际化出现了“走出去”的单向流动,相当一部分出国留学生学成不归,效力于发达国家,有些国内一流大学被称为“欧美预备学校”“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一方面,我们不得不面对大量优秀人才流失的挑战;另一方面,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国留学人员在西方国家又屡屡受到歧视和排斥等不公平对待,许多人陷入两难的窘境。如何让海外留学人员“回得来”“用得上”,成为我国政府和高等学校面临的重大挑战。不可否认,我国大学特别是在与发达国家的双向交流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对称、不平衡的问题,在教育国际流动中处于劣势。我国高校要走向世界争得话语权,拥有自己稳固的阵地还尚需时日。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我国教育国际化的制约因素,需要我们认真应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加快教育国际化的步伐,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之路。

二、坚持本土化的办学基础,让中国大学在世界文化百花园中一枝独秀

从全球范围来看,凡是有生命力的大学文化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如果离开了本土文化,丧失了民族特色,就难以落地生根,更难以持续发展。中国大学要融入国际化的大潮,必须首先筑牢本土性的基石,执守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立足本国实际,努力打造具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的办学特色,走出一条具有独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正所谓:“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2]只有从本国学校的历史和现实出发,将他国的成功经验融入本国学校实际,进行本土化的自主创新,中国大学的国际化才有根基。

在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立足本土是基础,如果没有本土性、民族性,就无所谓国际化。因为本土性、民族性,是任何一种文化得以生存的前提和土壤,是一国文化吸收异域文化以及参与国际合作、交流的基础。独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本土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这既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也是世界各国文化互补的基础。教育国际化要注重适合国情、校情的改革,形成既有自身特色与亮点,又能与国际教育衔接的模式,但“适应”和“接轨”必须坚守自己的民族本性,彰显民族气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凸显本土特色,创造出能够与国际教育对话的空间,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与水平,为实现教育国际化奠定本土性基石。任何一国的高等教育都是植根于本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土壤之中,并深深打上本民族文化、经济与政治的烙印。国外的一流大学都是于它们所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有其独特的办学理念。耶鲁大学校长雷文认为,每一种教育模式都具有文化的适应性,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模式要跟本国的文化模式、历史传统相适应。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很多卓有成效的大学教育模式都是在借鉴他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本国实际建立起来的。例如,按照巴黎大学模式建立起来的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在发展过程中融入英国的民族文化特色,并以其为“底色”,进而成为影响世界的一流名校;19世纪初,德国建立的柏林大学形成了具有德国特色的学术价值和办学理念,重视教学和科研,标志着现代大学的形成;美国大学在师法英国、德国后,将美国文化融入大学办学理念,提出了“威斯康星思想”,引领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的国际化并不意味着文化教育的同一化和发展模式的单一性,而是蕴含着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才使大学教育充满活力、生机勃勃。

当今,全球化浪潮滚滚而来,保持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任务紧迫而艰巨,大学要做守护民族文化阵地的中坚力量,在坚持自身文化主导权的同时,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对外来文化要有所鉴别、选择、消化和创新。我国大学在国际化进程中,切不可照搬照抄,要正视与他国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差异,在本土性和民族性基础上借鉴他国先进的办学经验,为我所用。大学既要继承、弘扬自己的民族文化,还要深入研究外国文化,对其吸收、修正后进行本土化探索和创造性应用,使之真正转化成具有中国本土意蕴的思想智慧和实践智慧,并在中国的教育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

三、坚持国际教育资源的本土化利用,在放眼全球的同时凸显中国特色

在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我们要以教育的自主创新为基点来推助其国际化进程,使国际教育资源本土化。特别是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和世界的全方位联系日益紧密,面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面对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教育我们的学生既不妄自菲薄,又要具有广阔的胸襟和视野,在立足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增进文明间的交流与交融,增强对人类文化和全球问题的理解与共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更好地继承、发扬和光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当今时代,世界范围内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大学要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融入教学和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等功能中去,渗透在教育体系的方方面面。一个国家只有培养、吸引、凝聚、用好人才特别是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大批了解世界、理解中国的创新型人才,才能在国际大学竞技与对话的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发展主动权。推动国际化必须提升大学生进行国际交流的深度和广度,这要求提高国际交流的层次及科研合作的层次,通过与世界一流大学开展多层次的科研合作,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国际合作和交流的平台,集世界之智慧,用人类共同的知识成果、科学技术来解决世界共同性的问题。

要不断拓宽有效利用国际教育资源的路径。一是通过成立国际咨询委员会等形式,邀请海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为学校实施国际化战略把脉问诊、建言献策,通过构建更有深度、更具效益、更为持久的人文交流机制,多措并举、优势互补、合力引智。二是通过有效整合国际化的教学资源,加强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等文件的出台,“中国高等院校青年优秀教师千人培养计划”等举措的实施,不仅为中外合作办学提供了政策支持,缓解了中国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还加速了我国高等院校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的发展进程。三是借鉴世界知名大学的培养理念、教学方法等为我所用。如借鉴澳大利亚大学在教育目标和培养方案制定时,关注市场的趋势和需求、关注学生个人特点以及本校教育特色的做法;允许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等。当然,这些都必须从中国语境出发,以本土化为基本原则,将国外的先进理念与中国大学的客观实际有机结合,构建出一套符合中国大学需要的教育理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制度规范,培养出符合民族化、国际性、开放型要求的人才。

“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全球化、国际化越是深入,本土化、民族性越是凸显。中国大学应当发挥其学术影响力和国际关系广泛等优势,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通过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传播中华文化的价值观、伦理观、世界观、历史观,增进国外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展示中华文化的独有风采。《2019 年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一带一路’国家国际合作项目数平均为1.5 个,平均每所本科院校当年在有效期内的校级国际合作协议数量为39.7 份,平均每所高校主办或承办的一般国际会议的次数为4.2 次,平均每所高校获得海外或国际组织资助的科研项目为3 个,当年平均在国外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著作为25.3 本,被外国专利机构授权的专利版权平均为1.5 项”。[3]高校国际化是“人”的国际化,广泛深入的人员交流、不同文化的融合与理解是国际化的实质。据统计,截至2019 年11 月,全球已有158 个国家(地区)设立了535所孔子学院和1 134 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为世界各国民众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推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文交流、促进多元多彩的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大学作为传承文化、创新文化的重要阵地,日益在世界文化的交融和激荡潮流中,承担起更多的责任,逐渐通过国际化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

四、结语

伴随着跌宕起伏的百年转型,中国大学对西方大学模式经历了照搬、依附、扬弃进而超越的发展历程,教育国际化走出了一条从学习跟跑迈向并跑、领跑的中国特色之路,为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强国,更好地为实现支撑教育现代化和国家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大学只有不断创新大学办学理念,立足本土、面向世界,坚持走本土化与国际化相融合的发展道路,持续而适时地进行学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教学模式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才能建设出真正属于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

猜你喜欢

中国大学国际化办学
聚焦港口国际化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银幕内外中的“慕课”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中国个体防护产业国际化展望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2015年中国大学最佳专业排行榜揭晓
中石化海外技术支持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