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国内涉侨报刊分类述评*

2021-11-26沈毅秦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侨务华侨报刊

沈毅秦 王 华

(暨南大学 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632)

涉侨报刊是指刊载有关华侨的新闻报道、评论研究以及其他内容的报刊,包括面向海外华侨发行的报刊。民国时期是华侨大规模出国并与祖国频繁互动的重要历史时期。该时期国内创建了大量涉侨报刊,记录了华侨的移民史、创业史与贡献史,为社会各界认识、研究海外侨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及珍贵的史料参考。通过对该时期涉侨报刊的出版、编辑与发行等信息源的考证辨析,本文将民国时期(少量涉及晚清)国内出版的涉侨报刊划分为政府部门涉侨报刊、涉侨组织与社团报刊、侨校报刊、侨刊乡讯以及设有涉侨栏目的重要报刊五种类型。

其中,民国时期国内政府部门涉侨报刊现存于上海、南京、北京、广州、厦门等地档案馆,少部分散见于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涉侨组织与社团报刊、侨校报刊、侨刊乡讯主要散见于侨乡各地图书馆、档案馆,如中山图书馆、五邑大学图书馆等收藏的侨刊乡讯较为丰富。近年来,各类民国文献数据库相继出现,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来源,如上海图书馆开发的“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1911—1949)”、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开发的“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国家图书馆开发的“中国历史文献总库·近代报纸数据库”等规模较大,收录的民国时期国内涉侨报刊较为丰富;商务印书馆开发的“商务印书馆民国期刊总辑全文检索数据库”收录有《东方杂志》等重要期刊的全文电子版。

一、政府部门涉侨报刊

民国时期的各级政府涉侨部门、执政党涉侨机构主办有各类涉侨报刊,目的是为侨务、党务或对外工作提供参考,发行对象既包括侨务工作者,也包括归侨侨眷、海外华侨、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该类刊物以刊载新闻评论、政策法规为主,辅以史地类、文学类短文,部分刊物也有一些较有深度的历史政治类文章。内容大多涉及海外华侨现状与当时国内外重大涉侨事件,部分以海外华侨为主要读者的刊物则更多地报道国内及侨乡的一些时政新闻。从刊物出版的机构来源来看,可细分为中央外交与侨务部门报刊、国民党中央海外部报刊以及地方政府涉侨部门报刊三类。

(一)中央外交与侨务部门报刊

此类报刊包括:第一,民国政府外交部出版的《外交公报》《外交部公报》《外部周刊》《外交部通讯》《外交部参考数据》等。由于早期外交与侨务紧密相连,侨务工作在很长一段时间隶属于外交部门,故民国时期外交报刊中包含大量的涉侨内容,稿件多数由中国政府驻外领事馆提供,稿件内容涉及中国政府制定的华侨政策法规、各国政府制定的有关华侨的法规、领事馆与当地政府交涉的情况以及当地华侨社会动态。以民国政府外交部情报司于1934年创办的《外部周刊》为例,该刊设有“使领馆消息”固定栏目,专门报道海外各地总领事馆发来的一些通讯稿,内容涉及当地华侨举办的各类节庆与文化教育活动等。①通过“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1911—1949)”浏览该刊出版信息、目录及部分内容,并予以总结分析。

第二,民国政府侨务委员会出版的《中央侨务月刊》《华侨周报》《侨务月报》等。《华侨周报》于1932年创刊,由侨务委员会侨民教育处负责,前后共出版44期,于1933年6月停办,后改称《侨务月报》继续出版。[1]该刊登载了不少海外各地华侨人数统计、华文学校和华人社团资料,还刊登了一系列反映海外各地侨情现状的文章,如《南非洲侨务之最近观察》一文,概述了华人移民南非的历史、规模与趋势,详细罗列了南非英国殖民政府对于华人施行的各种苛例,并提出速派总领事力争居留权利、特派军舰及大员前往南非为外交后援的政策建议。[2]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及其重要机关迁至武汉,侨务委员会于1938年3月创办《华侨动员》,1940年改名为《现代华侨》。刊物辟有“华侨论坛”“华侨动态”“华侨问题漫谈”等栏目,主要报道侨胞爱国救亡运动情况,以官方立场向海外华侨发布国内抗战情势,动员华侨支援祖国抗战。侨务委员会组织成立的华侨青年社出版有《华侨青年》,主要介绍海外侨情及海内外抗战形势、发布侨务简讯及侨务工作报告、发动与指导华侨青年进行抗战活动。如时任国民政府中央侨委会委员长、国民党中央海外部长的陈树人在该刊创刊号卷首发表《告华侨青年》一文,对“青年侨胞”提出几点要求:“要以天下国家为己任”“要有远大之抱负”“要有高深之学问”“要有革命之人生观”“要有高尚之人格”,号召华侨青年在抗战最艰苦的阶段团结一致,“发扬过去侨胞革命之精神,完成抗战建国之伟业”。[3]

(二)国民党中央海外部报刊

1924年国民党中央海外部主要负责改组海外国民党党部、海外宣传以及组织各种华侨团体保护华侨等工作,先后组建了华侨北伐后援会、华侨协会等团体。[4]海外部先后编印了《海外月刊》《华侨半月刊》《华侨先锋》《华侨评论》等系列刊物。1932年创办的《海外月刊》刊登过一系列国民党要员的政治性评论,如创刊号上刊载有蒋中正、汪兆铭、陈立夫、孔祥熙、吴铁城、周启刚、陈学海、刘冷瞧、梁作民、罗文干、褚民谊等民国政界要人的文章,足以说明此刊的份量。《华侨半月刊》发刊词称:“值此侨务严重时期,本刊于焉出世,今后所负使命,有可得而言者:一曰沟通海内外消息,宣传祖国文化,使远处国外侨胞,对于国情,永无隔阂之患;二曰摘奸发覆,使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灭迹潜形,不敢恣意鱼肉归国侨民;三曰督促侨务外交当局,慎选使领,设法解除海外各地苛例;四曰调查统计海外各属侨胞状况,拟具改善侨民地位计划,以备政府采纳施行;五曰督促政府开垦实业,奖励华侨投资,并保障其利益。”[5]说明办刊者对此刊寄予厚望。《海外月刊》和《华侨半月刊》主要刊载华侨政策或综述性文章,内容涉及侨务统计、法规汇编、年度报告、海外侨情等。1938年6月13日,国民党中央海外部在武汉 创办《华侨先锋》,初为半月刊,后改为月刊,并因战乱迁往香港、重庆等地继续出版。[6]国民党中央海外部的驻外机构也创办有不少报刊,如《华侨评论》是国民党海外部驻加拿大支部于1940年1月在温哥华创办的月刊,因此类型报刊不在本文探讨之列,故不再赘述。

(三)地方政府涉侨部门报刊

民国时期东南沿海一带侨乡的地方政府,如广东、福建、广西、浙江等地政府中的侨务、外事、海关和商务等部门与华侨有诸多联系,特别是福建与广东两大侨务大省设立多处涉侨部门。以福建为例,民国时先后设有福建暨南局、福建侨务委员会、福建人民政府侨务委员会、福建省政府侨务科、福建省侨务促进委员会、福建侨务处、福建省紧急救侨委员会、福建省侨贷指导委员会、厦门侨务局、厦门侨工事务分局等涉侨机构。[7]

上述涉侨部门亦出版有相关报刊。如《福州侨务公报》是福建侨务委员会驻福州办事处于1928年创办的地方侨务报刊,主要报道福州和福建的侨务政策、法令、公文以及一些研究类的文章。该报刊载的《福建侨务行政之沿革》一文,对1912年成立的福建暨南局有着详细的记载。[8]创刊于1946年的《粤侨导报》由广东省政府辖下的粤侨事业辅导委员会粤侨文化社编辑发行,该刊侧重于华侨文化建设,是面向海外华侨介绍广东省经济建设发展状况、省内侨乡现状、华侨侨居国概况的官方宣传刊物。时任广东省政府主席罗卓英在创刊号中指出:“生产事业所需的资本,在侨胞较易措办,业务的经营学识而外,尤贵经验,是又侨胞所夙擅,故企图生产事业所需的人力,在侨胞为储备较丰,所以省内大规模经济建设,一寄希望于侨胞,侨胞必首肯而当仁不让。这样一来,我们负责行政的,莫急于加以辅导,同仁共喻斯旨,向这目标致力,相信必能取得成果。”[9]

政府部门涉侨报刊不仅面向国内侨务机构以及社会各界,还通过海外华文报馆、华人会馆、政府驻外机构以及华侨代理向海外华侨发送报刊。该类刊物的部分出版者或责任人直接在出版信息中标明侨务部门,如华侨周报社社长为侨务委员会侨民教育处处长陈克文,编辑兼发行者为侨务委员会。此类报刊还不定期地出版各类专号、纪念刊、特刊等,如《侨务月报四周年纪念专号》《厦门侨务局周年纪念刊》等。

二、涉侨组织与社团报刊

涉侨组织与社团报刊是指国内与华侨有联系的各类组织、归侨社会团体等,为了成员交流与对外宣传沟通的需要创办的各类报刊。1912年3月,国内最早的全国性归侨社团组织“南洋华侨联合会”在上海成立,该会陆续出版了《华侨杂志》《华侨旬刊》《华联旬刊》《侨友》等多种会刊。[10]据不完全统计,民国期间上海成立的各类型涉侨组织与社团不少于10个,福建、广东、海南等地侨乡亦设有归侨社团,数量难以统计。涉侨组织与社团出版了各类报刊,许多刊物在海外各地广设代售点,委派海外各地特约通讯人采写稿件,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有《华侨杂志》与《中南文化》等。

南洋华侨联合会于1913年创办了《华侨杂志》,孙中山对此给予了大力支持,他曾捐助200银元,这也是杂志社收到的数额最高的个人捐赠。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要求“各省遇有举办实业,即知照该会刊登《华侨杂志》。”[11]该刊为月刊,是国内第一种与华侨及侨务问题研究相关的报刊,设有“言论”“南运”“调查”“史编”“实业以及杂录”“文苑”“时事一月纪”等栏目,刊登了大量与华侨历史、海外侨情研究相关的文章和调查资料。同时,该报还积极配合南洋华侨联合会开展的各项活动,宣传联合会的宗旨与主张。1934年,国民党中央委员丁超五、周启刚等发起成立中南文化交流协会,该协会以宣扬中南文化及促进侨胞在南洋的地位为宗旨,出版发行刊物《中南文化》,以反映海外华侨与国内的文化交流,宣传中南文化交流协会的各项主张。

1931年华侨互助社广州分社出版的《华互月报》是为推动广州地区困难华侨、归侨侨眷进行合作互助的地方性刊物。如刊物第一期中的“横在目前的救济失业华侨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一文,指出当时华侨的困境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该报的另一特色是刊载有大量的涉侨照片,这为华侨史研究提供了较为难得的原始客观资料。1943年5月,福州海外华侨公会在福州创办会刊《海外归侨》,郭荫棠任主编,该报不仅刊载本会会务,也发表了大量抗战的评论性文章,如创刊号发表《我们的宣言》《敌掠夺南洋的金融中枢》《没有欢笑的香港》等文。[12]

除了涉侨组织与社团,一些国内组织或国际组织中国分支机构的出版物也包含部分涉侨内容,如国际劳工局中国分局于1930年7月在南京成立,编辑出版有《国际劳工通讯》月刊。该刊常登载海外各地华工的报道性与评论性文章,部分包含一些重要的涉侨调查统计数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1935年第8期的《十年来华侨往返南洋人数统计(1925—1934)》、1936年第4期的《历年侨美华人统计》、1939年第7期的《民国二十七年进出华侨统计》等文。[13]

为诱使华侨协助日伪政府、阻止华侨对祖国抗战的支持,日伪控制的各类涉侨组织创办了一些反动侨报侨刊,以此渲染南洋各属殖民当局对华侨的利用与压迫,挑拨华侨与同盟国的关系,达到瓦解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目的。此类报刊主要有1939年日伪组织的“北京华侨协会”创办的《侨声》、1940年南京汪伪政权出版的《侨务季刊》、1941年厦门海外华侨公会出版的《华侨月刊》等。[14]1940年创办于南京的《侨务季刊》,今见有7期,每期约12万字,发行2000册,寄往日本、朝鲜、马来亚、荷印、菲律宾、越南、泰国、缅甸以及南北美洲、澳洲各地的华人社团、华侨学校和部分侨领。另有英文版《侨务月刊》3期,大量登载与会务有关的文章、信息以及汪精卫、陈公博、陈济成等人的投降言论。如第2卷第2期载文《为远东局势严重告泰越华侨》,文中陈述日越签订共同防卫协定,要求“侨胞应当立时反对自相残杀的抗战,断绝欧美势力所卵翼下渝政权的供给。立刻参加和平下,在最高领袖汪主席领导把所有力量帮助国民政府。”该文为时任汪伪政权侨务委员会委员长的陈济成所写,试图劝说泰国、越南华侨认清形势,停止抗战,投靠汪伪政权,加入所谓的“东亚共荣圈”建设,为日军侵略美化服务,该文也是汉奸陈济成投降叛国的罪证。此外,日伪政府还印制一些不定期出版物,如与日本签订《中日基本关系条约》时,曾印发单行本专号1000册寄发海外侨社;“还都”周年纪念、筹募浙闽捐款时,印发《告海外侨胞书》等。[15]

三、涉侨学校报刊

涉侨学校既包括官方创办的专门招收海外侨生回国就读的学校,如暨南大学;也包括华侨回国创办或获得华侨资助的学校,此类学校一般也招收部分侨生,如厦门大学。涉侨学校报刊是指此类学校所创办的与华侨相关的报刊,报刊的主办者多是侨校及其下属机构或侨生社团等,报刊主要面向侨生或本校师生,部分面向侨务工作者甚至是社会各界。从报刊的办报主体、宗旨与内容来看,主要分为综合性校报校刊、侨生社团报刊和华侨研究类报刊三类。

(一)综合性校报校刊

涉侨学校的综合性校报、校刊、年报、年刊等除了刊登本校事务以外,还刊登有不少涉侨信息。如民国时期的《暨南校刊》,刊名为校长郑洪年所题,所载内容多涉及侨生教育和侨情研究,《暨南周刊》与《暨南学报》也刊登类似信息。1941年成立的国立第一侨民师范学校与1942年成立的国立第二侨民师范学校均创办有校刊,主要刊登校务、校史以及侨生状况等内容。例如现存一本1947年的《侨二师校刊》,注明编者为国立侨民第二师范学校,地点在广州,校刊栏目主要有“论著”“一年来之校务和生活”“规章辑要”“师生园地”等,内容涉及华侨教育及教材、教法以及师生文艺作品等。国内文献机构现存此类报刊数十种,较有代表性有:1929年出版的《厦门闽南华侨女子中学九周年刊》,由陈鼎五题写刊名;1943年出版的《国立第一侨民师范学校校刊》,出版地在福建长汀,为师范教育运动专号;1946年出版的《南侨校刊》,是侨校厦门南侨中学的校刊。①通过对国家图书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的公共联机目录查询与不完全统计。

(二)侨生社团刊物

涉侨学校的侨生社团也创办有不少报刊。以暨南大学为例,该校在福建建阳期间(1941—1946)先后成立数十个学生社团,如史地学会、未明文艺社、学生自治会、中国文学研究会、经济学会、太白文艺社、学林文艺社、壁报联合会、新闻学会、人文学社等,学生社团大多创办了各自的会刊刊登师生的各类作品,其中较有影响的是《时与空》《南风》《改造》《艺苑》《铎声》《中国明灯》《暨大青年》《微芒》《人言》《太白》《学林》《格非》《南侨》《南星》《暨大女声》《壁联》《未明》《诗垦地》《新闻周报》等。[16]这些以侨生为主的社团组织刊发了一批时政、文艺类文章,既包括国内方面的内容,也涉及侨生生活学习、海外华人社会的内容,不同报刊各有侧重。1920年,集美学校校友会创办《集美校友会杂志》,1942年2月更名为《集美校友》,至1947年6月,共出版31期。集美学校所属社团还创办《校友会旬报》《集美周刊》《集美青年》《厦大集美国专学生会季刊》等报刊,其中创刊于1921年10月1日的《集美周刊》,由陈嘉庚和陈敬贤兄弟两人创办、由集美学校消费公社主办,刊物设有“论著”“文艺”“宣传资料”“特载”等专栏,至1950年停办,是福建厦门地区出版时间最长的期刊之一。[17]1920年6月,广州私立岭南大学附设华侨学校学生会编印《附侨学生会期刊》《华侨学生年刊》等。1948年,中山大学海外华侨同学会编辑出版《华侨学报》月刊,现存3期。

(三)研究类报刊

涉侨学校还创设华侨研究机构,编辑出版一系列华侨研究、华侨教育类刊物。民国时期,各类院校开始参与华侨研究,出版相关研究性报刊,暨南大学在这一方面尤显突出。1918年3月,国立暨南学校创办《中国与南洋》,该刊由学校层面编辑出版,兼有校刊的职能,刊物宗旨为“使华侨明了事情,及国人明了南洋状况,并宣布在祖国之华侨教育状况”,其中的“论述”“调查”与“记载”等栏目刊登不少华侨研究的长篇文章,是一种华侨研究的早期刊物。[18]该刊共出版3卷25期,每期都专送南侨各机关要人以及国内关心南洋侨胞的人士,为暨南学校与南洋侨胞之间的联系起到了重要作用。1927年,国立暨南大学成立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共出版十余种涉侨报刊,包括《南洋研究》《南洋情报》《中南情报》《海外侨讯》《华侨情报》《中南周报》以及每周分别向国内外发稿的《国内通讯》与《国外通讯》,其中《南洋研究》(1928年创刊)持续最久、影响最为广泛。[19]国立暨南大学师范科同学会还于1932年出版《华侨教育》刊物等。

1923年,广州岭南大学附属华侨学校创办《南大与华侨》,初为双月刊,后改为季刊,前后出版10余年,主要刊登海外各地侨情、侨史以及研究类文章。国立海疆学校于1946年创办两种校办学术刊物,一是《海疆学报》(严永晃、梁兆康主编),二是《中南研究》(严永晃、梁薪善主编)。《中南研究》尤其重视南洋华侨研究,创刊号上发表了梁薪善教授有关南洋地理的研究成果、王新民教授有关南海历史的研究成果以及严永晃的《南洋华侨教育的历史发展》等华侨历史研究名篇。[20]国内其他高校也设立相关涉侨研究机构,如1946年地处广州的勷勤商学院①1932年,陈济棠为纪念国民党元老古应芬而创办勷勤大学,4年后因陈济棠下台而解散。勷勤大学在当时颇具规模,罗致人材众多,解散后其商学院又组成独立的勷勤商学院,1938年停办。勷勤大学被誉称为“广东现代高等教育之源泉”,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等均与该校有一定的渊源关系。改组为广东省立法商学院,增设侨务学系;稚晖大学设有华侨教育研究所。这些机构的涉侨出版物还有待进一步挖掘考证。

湖南衡阳人何海鸣于1921年4月1日创办《侨务旬刊》,创刊时总社位于北京,分社位于上海,同时在东南亚、北美等地设有海外分部。刊物每期发行1000份,除读者订阅及销售之外,还向海内外华侨机构、学校及团体等免费赠阅,在海外华侨社会中影响较大。[21]该刊栏目主要有“通论”“通信”“侨务新闻”“文艺和附录”等,除登载有关华侨史的论文外,还转载了一些较有影响或史料价值的论文,如《开吧历代史记》和《南洋华侨史略》等。1926年2月,《侨务旬刊》停刊,共出版141期。该刊虽然是以私人的身份独立经营的一份报刊,但因其所刊发的学术论著数量较为丰富,影响较大,故成为这个阶段中最有代表性的涉侨学术性报刊之一,是现代华侨研究史的一个里程碑。姚楠先生将《侨务旬刊》称为“研究东南亚史和海外华人史的先驱”。[22]

四、侨刊乡讯

侨刊乡讯有“乡刊乡讯”“乡讯”“侨刊”等多种称谓。侨刊乡讯是指为了满足海外侨胞了解乡情、思念乡亲的感情需要,由侨乡民间编辑出版并向海内外发行或赠送的报纸和刊物。侨刊乡讯被誉为“集体家书”,是侨乡所特有的新闻现象和文化现象,是“沟通海内外联系的桥梁”,被认为“在世界新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23]在内容上,侨刊乡讯具有鲜明的“乡”字和“侨”字特色,具有新闻本土性、文化地域性和风格乡情性等特征,具有地缘、血缘、亲缘的优势,深受海外侨胞欢迎。在功能上,侨刊乡讯增强了海外侨胞与祖国和侨乡之间的联系,为争取海外侨胞支持国内革命斗争、支持侨乡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侨刊乡讯中记载有大量的侨乡信息,也为侨乡历史文化研究留存了丰富的史地资料。

1908年8月21日,爱国革命志士郑岸父②郑岸父(1879—1975),广东中山人,又名彼岸,号伯瑜。1904年赴日本留学,1905年加入同盟会广东光复后,被委任为香山县县长,辞不赴任。1921年在旧金山创办《平等》杂志。1936年回国,抗战胜利后任中山县图书馆馆长,建国后任广东省文史副馆长。在香山(今广东省中山市)石岐创办《香山旬报》,是当前所见最早的侨刊乡讯。该报是香山同盟会的机关报,以“监督地方行政,改良社会风俗,提倡实业,网罗文献”为宗旨。创刊时为旬刊,后应华侨要求,从1911年2月7日第84期起更改为周刊,并易名为《香山循报》,后曾改名为《香山新报》,1911年11月停刊,共刊行123期。办刊人员除革命党人,还有归侨、侨眷和留学归国人员等。[24]该报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国内本土新闻,也有海外香山华侨聚居地新闻,栏目包括“论著”“时评”“中外要闻”“本邑新闻”“小说”“文苑”“杂录”“调查录”“香山文献录”等,附有大量图画、漫画。其发行范围包括香山县各乡及广州、香港、澳门、上海、汉口、北京等地,还定时向北美洲和南洋等香山华侨聚居地发行,在海外华侨中尤受欢迎,以致檀香山、旧金山、温哥华、纽约以及南洋各地华侨团体和个人纷纷慷慨捐款,资助该刊的出版。

另一份较早出版的侨刊乡讯是创刊于清宣统元年(1909)的《新宁杂志》。《新宁杂志》是在开明的新宁知县覃寿堃的支持下创办。晚清末年,以刘小云等为代表的广东新宁(1914年后改称台山县)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感到“无报纸以详核之文词纪之,则散而无纪,过而不存。又使无报纸以严正之议论绳之,则阻挠者悠肆,而畏葱者不前,其遗憾将何如耶……遂谋所以兴利革弊,改良教育为更始之方,其造端虽微,而愿力甚大也”。[25]《新宁杂志》广受海外侨胞欢迎,带动了包括台山以及邻近的开平、新会、恩平和鹤山在内的五邑侨乡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并在广东、福建等地的侨乡遍地开花。该刊主要以订阅费、广告费和向海内外乡亲招股份等作为运作经费来源,历经多次停办、复办,至今仍在编辑出版。宣统元年(1909)春正月十五日发行的“创刊号”作为“镇馆之宝”珍藏在台山市档案馆。[26]

民国时期的侨刊乡讯主办方多为青年会、校友会、宗亲会等社团组织,社址通常设在华侨捐资兴办的学校、图书馆、祠堂内,如余氏宗亲会创办的《风采月刊》①创刊号现珍藏于荻海风采堂余氏历史室。、司徒氏宗亲会创办的《教伦月报》、梅氏宗亲会创办的《端芬杂志》等。侨刊乡讯几乎都是自筹经费、自办发行、自负盈亏,办刊经费主要来自海外乡亲的捐助。创办之初,多为月刊,所以冠以“月报”“月刊”名称的较多,后因经费困难,不少报刊改为季刊或半年刊,甚至是不定期出版,但刊名依旧,目的在于保持历史原貌,争取海外侨胞的广泛支持。公开出版的侨刊乡讯也需登记并取得许可证,如1925年出版的《冈州星期报》封面上注明“新闻纸第六百三十号”;1927年出版的《儒良月报》印有:“中华邮政特准挂号认为新闻纸类,准广东邮务管理局发给第五百三十四号执据”;1933年出版的《新宁杂志》封面印有“中华邮政挂号认为新闻纸类,发给第三五号执据”;1947年出版的《大享杂志》封面印有“内政部发给警字第七三七〇号登记证”,但很大一部分侨刊乡讯未经登记。

广东是民国时期出版发行侨刊乡讯数量最多的省份,而江门地区则是广东侨刊乡讯最为集中的地区,该地区民国时期侨刊乡讯的发展主要经历四个阶段。一是萌芽阶段(1909—1920年),该阶段以《新宁杂志》的诞生为标志,这一时期五邑地区共创办15种侨刊乡讯。二是迅速发展阶段(1921年至1937年抗日战争前),该时期五邑地区侨刊乡讯发展迅速,最高峰时达150种以上,仅台山一地即达110种。三是动荡阶段(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至1945年8月抗战胜利期间),期间少部分侨刊移至香港继续刊行,其余大部分被迫停刊,同时也有一些专门向海外侨胞宣传抗日救国的侨刊乡讯出版,如《台山青年》《时代》《战时萃村》等近20种。四是高潮阶段(抗战胜利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外迁的侨刊乡讯社纷纷回迁,停刊纷纷复办,据不完全统计,该时期江门地区侨刊乡讯总数达200种以上,仅台山一地即达122种,可见发展势头之迅猛。由于战争等原因,侨刊乡讯多次停办、复办,如1932年创刊的《台山华侨杂志》,后停办,直至1946年复刊,后又停办。部分刊物的出版地点也常有变动,特别是抗战期间许多侨刊乡讯被迫转移到香港或海外继续出版,如《新宁杂志》因1941年日寇侵占台山而被迫迁往香港印刷发行。此外,还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即江门地区的侨刊乡讯在外乡创办,如《开平华侨月刊》于1947年在广州创办,《四邑侨报》于1947年在香港创办。

广东另一个重要侨乡汕头也出版了不少侨刊乡讯,部分报刊是由华侨回国创办,内容以华侨为主并面向海外华侨发行,如《新中华报》《中华新报》《鮀江潮》《星华日报》《南潮日报》《泰斗报》《泰斗日报》《侨声报》《华侨新闻报》《华侨日报》等。

除广东之外,福建侨乡同样兴办有不少侨刊乡讯。1931年出版的《厦门指南》一书中所载苏眇公所著《厦门报界变迁述概》一文,收录了1916创刊于福建厦门、许卓然与林翰仙主编的《民钟日报》;1918年创刊于福建厦门、许卓然和周彬川主编的《江声报》;1935年创刊于福建厦门、胡文虎主办的《星光日报》;1939年创刊于福建石狮、黄振志主编的《民生报》等报刊。此外,还有福建晋江的《民众报》、石狮镇的《民声报》、安海镇的《安海新报》、东石镇的《侨声报》等。广西、海南等侨乡也兴办有不少类似的侨刊乡讯,报刊的主编或创办者大多是归国华侨或频繁往来于居住国和侨乡的华侨,刊物既面向海外华侨,也面向侨乡民众。1913年,泰国华侨林文英奉孙中山之命,回国后创办海南第一张报纸《琼岛日报》,宣传民主共和思想,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1923年,乐会县南洋华侨卢鸿慈等人发起组织“乐会自治研究会”,并以研究会的名义出版《良心月刊》。[27]

五、其他报刊中的涉侨栏目与涉侨内容

民国时期一些规模较大的时政类和综合性报刊,常开辟有涉侨栏目,发表有关华侨的信息。下面列举几种报刊,其涉侨栏目设立时间较长,涉侨内容篇幅较多,影响较大,值得探讨。

(一)时政类报刊

时政类报刊是以报道新闻、刊载时评为主的报刊。民国时期此类报刊设有涉侨栏目的主要有《中央时事周报》中的“侨讯”,《政治成绩统计》中的“侨务”,《时事月报》中的“一月来之侨务”“一月来之侨情”“侨情”“侨情零讯”等以及《中央周刊》中的“海外代表话侨情”等。

以《时事月报》为例,该刊于1929年11月在南京创刊,1937年12月报社迁至汉口,1938年初迁至重庆,为月刊,曾一度改为半月刊,于1944年停刊。该报是民国时期的大型时政类期刊,它每期均聘请国内知名学者和国民政府相关部门官员撰写专文,分析国内外时事热点问题及其前因后果。该刊虽有官方背景,但所刊专文大多学术性较强,并不空洞。同时,每期还转载当月国内外时事、科技新闻等帮助国人开拓视野,并刊载有大量涉侨新闻报道与评论。该报1933年第9卷第2期之前,长期以“一月来之侨务”报道侨务及侨情,从该期开始至1937年第17卷第3期,开辟“一月来之侨情”“侨情”“侨情零讯”等栏目报道海外侨情,并刊载一些调研报告与评论性、研究性文章,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如1934年第11卷第3期“一月来之侨情”栏目刊载《我国海外华侨总数之调查》《古巴取消现行外侨登记条例》等;“侨情零讯”栏目刊载《槟榔屿华侨投资开办南京电车事业》《新加坡华侨筹办国货展览会》《华侨学校、报纸、各团体、失业人数之调查》等。

(二)综合性报刊

民国时期出版发行的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报刊中也包含大量涉侨内容,《申报》和《东方杂志》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种报刊。

《申报》原称《申江新报》,是中国近代发行时间最长、影响较为广泛的一种综合性报纸,前后出版2万余期,长达78年之久,被誉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28]《申报》最初由英商美查与伍华特、普莱亚、麦洛基等人合资创办,主要面向华人发行,以刊登政论文章与文艺作品见长,主笔者多为华人,许多华人主编和文章作者都有过海外留学的经历,如留法回国的黎烈文曾任主编,对海外华侨的现状以及国家对待华侨的政策多有记述评论。其中晚清期间涉侨文章约有数百篇,多数是一些政府公告、政论性和报道性文章,间杂一些条约法规。最早的一篇是1874年12月26日第819期第1版上署名为“客闽莲塘生”的《中国当宜自强为本论》一文,文章中称“中华侨寓于泰西各国者,约略数十万之众,其间有才干、有志气之士固不乏人”,指出当时在西方国家的华侨大约有几十万,其中不少人有才能、有志气,不输于外族;1907年2月24日第4版刊登《荷兰虐待华侨之惨状》报道与揭露海外华侨的悲惨境遇;1907年4月12日第11版的《商部设法保护华侨》、1907年4月12日第11版的《美国修改华人入美章程》等文均为当时重要的涉侨政策报道;1911年5月6日开始连载《殖民小说华侨泪》小说,至1911年7月19日共刊出75期,在当时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该报在民国期间所载涉侨文章数量明显增多,且广泛涉及华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教育等多个领域。民国建立之初,该报多日频繁报道海外各地华侨祝贺中华民国政府成立的电文、踊跃捐输的义举等信息,如1912年1月2日的“温哥华埠电孙大总统鉴:闻公被选为中华大总统,阖境华侨欢极庆国得人,齐祝万岁”。1912年1月20日的“昨复有巴达维亚华侨汇寄国民捐款一万元”等。之后,《申报》长篇刊载海外各地华侨回国投资兴业、声援讨袁、支持祖国抗战等言论,成为海外华侨关注国内局势、表达立场的一个重要平台。

《东方杂志》由商务印书馆于1904年创办,是我国报刊史上首屈一指的大型综合性杂志,初为月刊,后改为半月刊,1948年12月停刊,共出版44卷819期(号),发文达2万多篇、图片有1万多幅,先后有8位主编。[29]《东方杂志》是中国研究国际问题的重镇,记载了大量有关华侨的历史事件与相关研究性文章。从涉侨信息分布栏目来看,《东方杂志》先后开辟有“各省游学汇志”“侨民兴学”“侨民商业”“侨民商业志要”“侨商自治”“华侨商务汇志”“各地华侨近状”“各埠华侨近闻”等十多个涉侨专栏;外交、商务、教育、铁路等相关栏目,如“中外交涉汇志”“各省商务汇志”“各省教育汇志”“各省铁路汇志”等栏目中也有部分涉侨信息;一些综合类栏目也常刊载涉侨信息,如“杂俎”(后改为“记载”)、“中外近事述要”“中国大事记”“时事日志”以及“东方论坛”等。

此外,《大公报》、《民国日报》、耶稣教会在上海成立的广学会主办的《万国公报》、《中西教会报》以及维新派创办的《时务报》等也时常刊载有关华侨的报道与研究。

(三)地方性报刊

除上述全国性的综合性报刊之外,一些地方综合性报刊也专门开辟专栏报道海外侨情,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等地的侨乡。如广东汕头的几种综合性报刊。《岭东日报》①《岭东日报》创办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创办人为维新爱国人士杨季岳,发行所设于汕头育善街,为汕头第一家报纸。该报于1911年停刊,现零散收藏于汕头档案馆、梅州市剑英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以及中山大学历史系资料室等机构。自1905年始开设“南洋通信”专栏;《大岭东日报》开设有“华侨近闻”专栏;《汕头晨报》开设有“华侨近讯”专栏;《汕报》开设有“侨务指导”等栏目;《南声报》第三版基本是涉侨版面,设有“华侨人物连载”“华侨经济介绍”“俚人俚语”等栏目。其中一些报刊的综合性栏目也刊有大量涉侨内容,如《岭东日报》中的“潮嘉新闻”是一个专门刊登潮州府和嘉应州各地新闻的综合性栏目,栏目中对张榕轩等侨商在侨乡捐资公益、开办实业、兴修潮汕铁路等活动进行了报道。

中国香港当时为英国殖民地,除了本地出版以及内地一些迁往香港出版的侨刊乡讯之外,一些革命组织、侨商组织也在香港出版了涉侨报刊。如1931年创刊的《华商月刊》(月刊,香港华商总会出版)、1938年创办的《抗战华侨》(旬刊,抗战华侨社出版,彭泽民②彭泽民(1877—1956),广东四会人,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之一。1906年加入中华革命同盟会,是吉隆坡分会负责人之一。1924年回到广州参加民主革命活动,并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海外部部长,国民政府委员。1947年当选为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题写刊名)、1947年创办的《现代华侨》(月刊,后改为半月刊)、1948年创办的《华侨工商导报》(半月刊,华侨工商导报社主编)等。

六、余论

民国时期国内政府部门涉侨报刊、涉侨组织与社团报刊、侨校报刊、侨刊乡讯以及设有涉侨栏目的其他报刊构成了该时期涉侨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大类型报刊具有较高的史料保存与学术研究价值:其一,政府部门涉侨报刊发布的涉侨政策法规、重要人物的评论以及重大事件的评述代表官方立场,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其二,涉侨组织与社团报刊、侨校报刊、侨刊乡讯作为民间涉侨文献的主要来源,数量丰富、类型多样,且富含正史中鲜有的记述,特别是对一些机构、人物、事件的详细记载以及相关的照片、题字资料尤显珍稀,是对官方文献的一项重要补充。其三,设有涉侨栏目的报刊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多种渠道的信息参考,例如对同一事件的报道与评论,由于各报刊的立场、信息获取来源等不尽相同,所刊内容可能有所不同,但正是因为这种差异,为相关史实的互证与辨析提供更多的证据与支撑。

民国时期国内涉侨报刊作为华侨历史研究的一项重要文献参考来源,尚需深入研究与系统整理。当前,学界仅对少数报刊中的涉侨史料进行研究与出版,且多为影印辑录形式,全面、深入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文献机构对于此类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亦相当欠缺。此外,民国时期的报刊大多采用酸性较大的纸张,脆化现象严重,而部分报刊又散落于民间,保存条件堪忧。为此,期盼华侨研究学界、文献机构、侨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予以充分重视,广泛开展联系与合作,加强数字化建设力度,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开发与研究国内涉侨报刊资源。

[注释]

[1]郑民等:《华侨华人史书刊目录》,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4年,第126页。

[2]何长祺:《南非洲侨务之最近观察》,《华侨周报》1932年第1卷第2期。

[3]陈树人:《告华侨青年》,《华侨青年》1944年第1期。

[4]施宣岑、赵铭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简明指南》,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87年,第150页。

[5]《发刊词》,《华侨半月刊》1932年第1期。

[6]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武汉市志·新闻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26页。

[7]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华侨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73~276页。

[8]黄科西:《福建侨务行政之沿革》,《福建侨务公报》1928年第1期。

[9]罗卓英:《辅导工作的开始》,《粤侨导报》1946年第1期。

[10]刘琳:《辛亥革命时期福建华侨报人史》,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13年,第181~183页。

[11]夏斯云:《民初华侨联合会述论》,《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9年第2期。

[12]李瑞良:《福建省志·出版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76~277页。

[13]池子华:《红十字运动研究评论集》,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287页。

[14]李安山:《中华民国时期华侨研究述评》,《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4期。

[15]黄小坚:《海峡两岸“华侨与抗日战争”学术研讨会文集》,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0年,第105~107页。

[16]张晓辉、夏泉:《暨南大学史》,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153页。

[17]董立功:《陈嘉庚研究新史料的拓展:原则与路径》,《关东学刊》2020年第6期。

[18]黄炎培:《中国与南洋·发刊词》,《中国与南洋》1918年第1期。

[19]李洁容:《暨南大学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的历史成就与贡献》,《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20]严永晃:《海疆教育:华侨教育史上的光辉篇章——海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21]赵灿鹏:《中国现代华侨研究的发端:何海鸣与〈侨务旬刊〉述略》,《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5年第2期。

[22]姚楠:《南天余墨》,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5页。

[23]杨洁:《地方高校图书馆在五邑侨刊乡讯资源建设中的作用》,《山东图书馆学刊》2012年第4期。

[24]政协广州文史委员会:《广州文史资料(第25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5~37页。

[25]刘小云:《新宁杂志序》,《新宁杂志》1909年第1期。

[26]全国民国档案通览编委会:《全国民国档案通览(7)》,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5年,第96页。

[27]琼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琼海县志》,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年,第646页。

[28]鲍计国:《史量才对〈申报〉的改革及其思想价值》,《青年记者》2014年第32期。

[29]杨海军:《中外广告史新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5页。

猜你喜欢

侨务华侨报刊
“五桥”联动构建“大侨务”工作格局
着力谱写侨务新篇章
我的华侨老师
为侨服务献真情 十年一剑铸辉煌——“老侨务”叶明才的十年侨务创新路
创新发挥侨务优势 拓展海外统战工作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2017年“少儿报刊阅读季”启动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