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笔重彩技法中迹象论的体现探析

2021-11-25戚月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肌理笔墨材料

戚月

摘 要:从迹象论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绢和纸的演变和特性分析来阐述材料是迹象的物质基础,通过工笔重彩技法中没骨、撞水撞粉的笔墨语言来分析特殊迹象和迹象的生成方式,通过对重彩壁画中作迹方式的分析来研究是否有必要进行迹象效果的探究与创建,同时结合一些现代工笔重彩画家的代表作来分析画作中的“迹”“象”“X”,并结合创作实践进行总结。

关键词:迹象论;材料;笔墨;肌理

落笔成迹,因迹生象,迹象艺术创作是否是当代绘画实践的一个重要方式呢?我们对于工笔重彩中的迹象到底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 在当代背景下,工笔重彩中的迹象表达怎么通过作品来表现出来,各种材料制作的肌理、痕迹在绘画中又有怎样的解释?迹象论能给工笔重彩实践带来什么?

一、材料——迹象的物质基础

(一)绢的演变和特性

从绢的织法来说,有单丝与双丝之分,唐代绢帛发展出“齐纨吴练,冰素雾绡”①。从质地来说,唐绢丝粗而厚,宋代院绢质地细密,明内府绢与宋绢同,而清代有一种库绢很是粗糙,绢面上常加各种颜色的浆、画花、撒金。绢的质地、工艺水平直接影响了“迹”的呈现和“象”的表达。绢上作画主要靠绢上浮水带动水墨渗化,生绢上水分带着墨色沿丝线扩散,水迹会扩大扩远,产生“水晕墨章”的效果。

(二)纸的演变和特性

宣纸最迟出现于晚唐,文人写意画的兴起促进了以纸代绢的风潮。宋元之时,对纸张的水墨渗化控制有度,工于造型。明中期以后,宣纸工艺更加进步,宣纸逐渐取得绘画载体的主导地位。纸是由植物纤维的极小微粒沉积集结而成,较绢易得。纸的最大优越性是比绢便宜,可以大量制作。纸的种类有生宣、熟宣、半生熟、皮纸等。生宣用水后,变幻莫测,易产生丰富晕化效果。

二、笔墨——特殊迹象和迹象生成方式

(一)没骨元素

半坡类型遗址出土的一件彩陶盆,其内部绘有四条鱼,造型简练,不见墨线勾勒的外轮廓线,而是直接用色彩绘制一气呵成,与没骨画“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极其相似,可以说没骨的历史可追溯至此。

恽寿平极擅长没骨画,他在《石榴图》扇页(上海博物馆藏)上自题“写生家神韵为上,形似次之,然失其形似,则亦不必问其神韵矣”,并且认为“甚似则近俗,不似则离,惟能通笔外之意,随笔点染,生动有韵,斯免二障”。他所指的“笔外之意”实际上就是指画面带给人们的“X”,就是花卉传达的整体美感。画家在整张画中将秋天的清寂之情与菊花那灼灼风姿融为一体,将淡泊孤高的神韵跃然纸上。这种“意在笔先”的移情作用,恽寿平称之为“摄情”,而迹象论中则是情感、观念、美,这对于现在进行绘画创作的我们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点。

(二)撞水撞粉的技法

居廉善于用撞水撞粉法让画面呈现出透明澄澈的观感。例如他的《富贵白头图》用撞水撞粉法来表现湖石的阴阳向背和花朵的结构层次。牡丹在春风中争奇斗艳,引得蜜蜂、蝴蝶在花间流连嬉戏,石上停息着一对白头翁,神态娴静,与喧闹的蜂蝶相映成趣。

陈运权《风波大道》采用的是没骨、双勾和撞水撞粉的手法,其中,画面的背景采用大面积撞水撞粉的技法来表现出水的自然流动性和神秘性。画中飞鸟的“象”好似画家的自喻“X”,将生活中追寻的自在表达在画面中,让思绪无拘无束随处飘散。

三、肌理与迹象——作迹

打造金属箔肌理效果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在有色的底子上贴银箔,如在朱红色底子上涂上胶水,将金、银箔洒在画面上,让画面产生强烈对比;在贴好的金箔上,着石青色和橙色,干后再打湿,用刷子等擦掉金属箔,产生自然斑驳的效果;趁金属箔未干,用硬毛笔等打掉金属箔,露出底色,产生厚重的肌理效果;用胶液画出水波纹,然后贴金,等干后扫掉多余的金属箔;用硫磺腐蚀金属箔,产生色彩变化;用切金的方法将金属箔切成小方块;趁金属箔未干,用笔将金属箔扯破,形成脉络效果;在有色的底子上洒金;在贴好的铝箔上着色等。

沥粉贴金是建筑彩画工艺之一,永乐宫壁画、法海寺壁画等皆有用此法。

沥粉贴金步骤如下:先用胶将蛤粉调成奶油状,用塑料袋将调好的蛤粉装进去,选择粗细适当的尖嘴,安在塑料袋口处;沿着画面要沥粉的部位,挤压塑料袋,用力要均匀;等沥的粉完全干透以后,在立起的线条上刷以胶液,贴上金箔,等金箔干透后,再用笔扫掉旁边的金箔。

四、迹象与工笔重彩画创作实践

(一)用没骨法创作《寒塘听雨》

图1就是笔者利用没骨法的一次创作实践,利用留白线、反复分染、罩染等来塑造荷叶的形体,在染色作迹的过程中,均匀地让水色覆盖,让画面中的“象”变得清晰明确,营造清新淡雅的画面氛围,增强装饰感。一幅完整的工笔作品需要有耐心地进行“三矾九染”,层层作迹。所以我们既要让画面赏心悦目,同时要勇于创造新的迹象观。

(二)利用撞水撞粉法画《平凡的世界》

图2以撞水撞粉法为主要技法,通过对衣服固有颜色的把握,熟练地运用水、石色、墨的融合,将老人衣服上破旧感的“象”进行呈现。在整体效果上,笔者还将边缘线进行留白处理。白线和大面积的彩色衣服对比,使人物表现更加生动。为了让“迹”更加突出,笔者尝试了用矿物色、在植物色脱胶后加胶矾、在植物色里加盐等方式。后来实验出用矿物色和素墨加蛤粉冲出的肌理效果是很好的。

因为练习技法的时候用的是云母宣,云母宣纸张薄,效果透亮,所以冲出的“迹”明显。但是上正稿的时候笔者选用的是另外一种宣纸,纸张厚,导致之前的效果不甚明显。根据老师的建议,笔者又重新在原有的方法上进行改进。首先,笔者将调好的矿物颜料进行晾晒,等水分蒸发后加胶矾水,借助分离液让墨色散发,然后用几种颜色搭配一起冲,在适当的地方用蛤粉提亮,并且在半干的时候再用水冲,终于在正稿上画成功。这些实验说明了材料的不同属性和迹象表现密不可分。

(三)利用沥粉贴金法画《韦陀菩萨》

图3是笔者临摹法海寺壁画中的韦陀菩萨所作。笔者发现一些旧时的画作经过岁月的洗礼,颜色自然剥落,这种自然的“迹”我们很难通过人为制作出来,但是沥粉的厚重和均匀度,以及金箔的大小和位置,是创作者可以控制的。即使同样是沥粉贴金,不同人做出来的效果也不尽相同。针对原有的菩萨的“象”进行技法实验,存在着许多未知的考验,正是这种未知激励创作者去发现新材料,探索新技法,创造新迹象。

综上所述,工笔重彩画所使用的材料不仅能呈现出艺术语言、艺术技巧,同时能够利用材料的物质性带来材质美感和技术美感。如果没有加入一定的技法(“迹”),创造出特殊的绘画形象(“象”)和一定的审美情感(“X”),那么这些材料就只是单纯的物质材料,不具备任何精神特性。有什么样的材料就有什么样的迹象,因此创作者要不断地大膽尝试新材料,才能有新迹象的问世,才能不断激发创作思维。

注释:

①齐纨:细生绢。吴练:江苏粗布。冰素:精白的生绢。雾绡:薄如烟雾的丝缯。

参考文献:

[1]钟儒乾.绘画迹象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2]赵启斌.中国历代绘画鉴赏[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3.

[3]沈括.梦溪笔谈[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4]蒋采苹.中国画材料应用技法[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

[5]郭正民.中国重彩画技法新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

[6]张导曦.现代重彩画金属箔表现技法[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

猜你喜欢

肌理笔墨材料
《爱情神话》台词点到为止 描摹深入肌理
肌理元素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
感受肌理
住宅室内设计中材料肌理运用的思考
可爱的小瓢虫
笔墨厨神
材料
摇摇鹅
赠送折纸材料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