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现实生活 用心感悟数学之美

2021-11-24曾永洪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8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情境数学

曾永洪

论文摘要: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否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实际生活,渗透数学意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每位数学教师重视的问题。但如何优化我们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实际,是要们不断实践和探索的重要问题。

正文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体验的机会,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客观 世界;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增强数学作用意识。在平时数学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很多学生害怕数学,对学习数学没多大兴趣,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觉得数学很抽象,学习起来枯燥无味,与现实生活没有多大的联系,更不知道如何把它们应用到实践当中。对于小学生来说,虽然他们的年龄较小,接触的东西不多,但在他们的生活中,也充满了许许多多与数学有关的数学知识。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如果能在这些生活现象中挖掘出数学因素并使他们轻而易举地掌握数学知识;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知识的魅力;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激发学习的情感,进而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让学生回归现实生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借用“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生活教会了我们学习,学习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要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采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如讲故事,做游戏,辩论会,表演等形式,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借用“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统计”这一部分内容时,可先让学生收集一下本班学生生日的情况,到操场上统计一下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到门口数一数一分钟内通过的车辆数。并以故事化,生活化,情境化的形式串联起来展示给学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出示参观果园的例题时,让学生研究有关购物问题,租车问题,线路问题等等 。这些生活味道十足的题目是从生活实际入手,结合一系列问题情景把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象这些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学生很少与数学联系起来。现在,他们突然间感受到了抽象、枯燥的数学与他们是那么的接近,似乎可以触及到一样。买菜这样的“俗事”也变成数学学习的内容,这样将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促使学生对数学学习焕发更高的热情,推动数学应用能力的发展。

在学习加减混合运算时,先让学生说一说乘坐公交车时的情景,学生会说到“先下后上,前门上,后门下”,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还有可能是一群人蜂拥而上等,这时老师提问“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很自然地会提出“有多少辆车,下了多少人,又上来了多少人,车上现在有多少人,一天要来回几趟?”等等,这样就很自然地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变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数学问题,让他们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了学生用数学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巧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现象又充满了好奇。这时老师就要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景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新知。

例如学完“认识人民币”一课后,在班内举办小小商店购物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购物中巩固人民币币值的简单计算及其重要作用。

在教学:“数字与编码”的实践活动课中,事先让学生去收集一些本地和外地的电话号码、邮政编码,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收集,整理信息方式,了解数字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明白数字与编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等。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在交流回报过程中,也提高了数学交流能力。

在教学“分类”时,先安排学生到超市、商场去调查,或播放分类摆放物品的录象,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建立分类的思想;而當学生具备了分类的意识以后,再让学生把自己的学具、书包整理一下,让他们进一步体念分类的意义和作用,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亲身体验了购物和分类的过程,又与他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学习起来也容易接受,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高。

在教学“认识图形”时,先出示我们平时常见的一些图形,如:红领巾、七巧板、书本、手帕、分币、三角板、扣子等实物,先让他们进行分类,再让他们找一找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并抽象出这些实物的几何图形,让学生发现这些几何图形就藏在我们的周围,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活用“生活实践”,回归现实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每一次学完新课后,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去练一练,培养学生运用的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学习了“万以内的数的认识”后,调查你所在的生活区有几幢楼?你所居住的楼房共住多少人?估算一下你所在的年级共有多少人?再去实际调查一下,看与你的估计是否一致。

又如:在进行《年、月、日》教学后,出这样一道思考题:爸爸去外地出差了,小明在家一天天的数日子,等着他快点回来,两个月后,爸爸回来了,猜猜小明一共数了多少天?实际计算时,要考虑到闰年闰月的情况。在完成这一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年、月、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获得了思想上、感情上等许多有益的东西,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解题的技巧,还培养了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数学教学要走生活化道路,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教师要积极的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养成运用数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把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情境数学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感悟三角形的高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