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电工程质量管理初探

2021-11-24马加伟

商品与质量 2021年10期
关键词:核电厂营运核电

马加伟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19

今年受疫情和美国遏制我国核能发展的影响,核电关键技术“卡脖子”现象仍然存在,核电国家名片“走出去”步履维艰,随着社会公众层面对疫情加速蔓延担忧,心态更为敏感,特别是对涉核问题,核电厂营运单位及承发包单位核安全责任落实不够,安全、质量监督部门作业发挥不够,违规操作和弄虚作假问题仍有发生,这些都在提示核电工程质量管理需要作出创新,需要推出更高的管理要求,以此适应新时代核电项目发展需要。

1 核电工程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1.1 法律法规要求

无论是1991年国家核安全局颁布实施的《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还是2018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都明确规定核电工程所有组织如电厂营运单位、总包单位、承包单位、服务单位等必须建立一套核电质量管理体系并实施有效运行。前者在“1.2范围”章节中描述,“本规定对核电厂的厂址选择、设计、制造、建造、调试、运行和退役期间的质量保证大纲的制定和实施提出了原则和目标,……,这些原则和目标适用于所有对核电厂负有责任的人员、核电厂设计人员、设备供应厂商、工程公司、建造人员、运行人员以及参与影响质量活动其他组织”;后者核安全法在“第十七条”描述到,“核设施营运单位和为其提供设备、工程以及服务等的单位应当建立并实施质量保证体系……”,以上表明核电工程质量管理具有法制性,即未建立运行核电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将构成违法。

1.2 承发包合同要求

一个核电项目都是上百亿元项目,涉及产业链长,专业面广、建造运行周期长,往往一个组织难以完成,这需要多个组织配合实施,但我国规定核电厂营运单位只能一个,这时营运单位将是核电工程质量管理的“带路”人,那么其它组织如何跟着“带路”人,共同做好核电项目的质量管理。目前国内核电项目一般通过承包方合同将核电工程质量管理进行传递或分解到各级组织,并按合同督促各组织履行质量管理要求,并承担质量管理责任,但营运单位还是整个核电工程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与之签订承发包合同的组织将依据合同承担相应的质量管理连带责任。

1.3 组织自身发展要求

承担核电工程业务的组织要想在核电行业有所发展,必须赢得营运单位信任,必须有良好的质量管理业绩,一般核电厂营运单位在将核电工程发包某组织前,将重点审查该组织质量管理水平,那么组织需要在现有的核电项目中积累相关质量管理经验或业绩,以为将来在核电项目更好的发展,满足营运单位的要求。

2 核电工程质量管理现状

2.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还不够适宜、充分和完整

核电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必须满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规范要求,还应满足核电工程承发包合同要求,此外,还需满足组织自身及其上级的管理要求,最后还需结合组织自身管理需求,总而言之,应该是逐级递进的关系,但目前国内个别组织,其体系文件设计还未完全满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一旦达不到将被认为该组织体系是失效的;此外,国内核电工程组织也未完全考虑营运单位管理要求,这将会使提供给营运单位服务和产品达不到要求;各级组织应不断按照“四个凡事”原则,加强自身体系建设。

2.2 体系运行所需的执行力不够

据对体系运行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时,发现的问题一般是未执行程序或未严格按程序执行,且后续在改进环节中,出现责任方拖延、消极应付,拒不执行等情况,进而直接影响了体系健全完善。那么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呢,问题出现在哪里,组织的执行力弱化了,一旦执行力弱化将影响组织运转效率,组织内部很难协同,组织内部各种问题暴露,短板无法改进,长此以往组织体系将无法运行或达到预期效果。

2.3 体系运行监测与评价存在不足

国内目前现阶段核电工程各级组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监测与评价,主要是通过内外部监督监查人员开展的监督监查来予以验证,监督监查得出的结果一定程度上受人员经验、能力和其他因素影响,无法全面客观的反映。如果将体系各要素正常运行时输出的结果予以指标量化,定量实时分析,开发形成一套实时监测与评价系统,在与目前的监督监查相结合,这样的评价将是未来体系发展的方向。

3 核电工程质量管理创新点

3.1 大力培育实践核安全文化

核安全是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核安全文化是核安全的本质要求,实践核安全文化是保障核安全的根本目的,国家核安全法也明确规定所有核电工程各级组织必须开展核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将核安全文化融入生产、经营、科研和管理的各个环节,至此,所有核电工程各级组织应将核安全文化融入到质量管理日常工作中,为质量管理打“补丁”。

3.2 通过技术、管理创新提升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

在核电工程建造运行阶段,各级组织都在为实现工序缩减,减低人工成本和参与,智能化、自动化管理创新而奋斗,因为这样不仅降低人为因素对核电建造运行质量风险,还借助技术管理创新,弥补了组织体系运行的薄弱之处。各级组织应时刻树立“一次把事情做好”价值理念,不断将创新元素加入组织体系中,不断提升组织体系运行的水平,从而保持组织能持续满足核电建造运行要求,创新发展将是未来驱动核电工程质量管理提升的法宝之一。

4 结语

核电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相比其它安全领域,政治性高,专业度高,影响范围广,不但存在现实的技术风险,还可引发次生的社会风险,所有从事核电工程的企业和从业者要倍加珍惜我国目前核能发展的总体良好环境。

猜你喜欢

核电厂营运核电
江阴市24家营运车辆企业被联合警示约谈
核电厂新材料使用批准制度研究
重水堆核电厂压力管泄漏的识别与处理
第四代核电 高温气冷堆
核电厂工程建设机组防异物管理与实践
秦山核电厂运行许可证延续研究与应用
核电工程建设管理同行评估实践与思考
百年初心精神 点亮核电未来
中国核电生长
动画短片的营运模式研究